視頻標簽:電動勢和內阻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第二章《測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浙江省 - 杭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3-1第二章《測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浙江省 - 杭州
《測水果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教案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測量電源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原理及實驗方法;通過選擇合理器材、合適電路、實驗過程、數據分析的過程,總結掌握電學實驗的一般規律。
2.學會用傳感器進行數據采集,用電腦進行圖像的處理數據;進行簡單的誤差分析。
3.設置合理問題與實驗,通過實驗、質疑、實驗驗證的過程激活學生思維,通過學生實際體驗及物理實驗的過程,培養學生科學思維和科學探究能力等物理學核心素養。
4.通過IPAD的同屏技術,及時掌握學生實驗結果情況,通過分析,培養學生敢于質疑,善于分析問題的精神,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與責任。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測量方案選擇、實驗器材選擇及利用圖像處理數據,學生思維的激活。
難點:如何設計電路、如何選擇合適儀器、如何由圖像得到結論,如何及時發現學生分組實驗的
實際效果。
三、教學器材
朗威DISLab電壓傳感器20套,電腦20臺,IPAD一個,長7cm左右銅絲60根、鐵絲60根,檸檬、蘋果、梨、小番茄各20組,電壓表20只,電流表20只,微安表20只,滑線變阻器(20歐)20只,小燈泡20只,發光二極管20只,電位器(50千歐)20個,開關20只,導線若干。
四、教學設計意圖及流程
設計意圖:
通過有效問題,實驗、質疑、再實驗、釋疑、再實驗探究、總結一般電學實驗規律的過程,不斷引起學生思維沖突與碰撞,激活學生學習物理興趣,培養學生物理思維和科學探究意識。
通過一個電學實驗,總結得出電學實驗探究的一般規律。使用電壓傳感器獲取數據、IPAD同屏及時互動,計算機數據處理,培養學生實驗探究能力。 教學流程:
觀察思考
質疑猜想 實驗原理
選路選材
實驗過程 數據分析
學生制作水果電池,猜想、體驗驗證
觀察現象、討論現象產生的可能原因,估測水果電池E、r 學生自己動手設計電路
討論學生電路設計可行性及實驗器材選取
學生自己動手實驗,采集數據
課堂上利用電腦處理數據,課后利用圖像法手工處理數據
五、教學過程
(一)觀察思考,激活思維
問題1:我們在化學課里學過,一個水果,插入兩根不同性質的金屬條,就變成一個原電池,如圖這個檸檬上插一根銅絲,一根鐵絲,哪個是正極?這就成個電池了嗎?你能用什么簡單的辦法證明它是一個電池?
學生猜測,利用桌上器材動手實驗,觀察現象并記錄,教師提問,學生分享實驗現象。 問題2:有示數,說明水果電池是電源,小燈泡不亮的可能原因是什么?(學會回答電壓小) 問題3:若三個水果電池串聯對小燈泡供電,小燈泡會亮嗎? 學生實驗驗證(不亮) 問題4:若把小換成發光二極管,三個水果電池串聯對發光二極管供電,會觀察到什么現象? 學生實驗,觀察現象。
問題5:小燈泡不亮是因為燈泡本身電阻大嗎?
問題6:水果電池的內阻大概是多少?根據前面實驗現象估算一下。
問題7:同學們說水果電池電源小,內阻大,怎么比較精確地測量水果電池的電源電動勢和內阻?
(二)原理分析,優選電路
問題8:大家要依據什么物理規律或定律設計實驗?即實驗的原理是什么? 學生設計電路,兩位同學板畫不同電路。
問題9:分組討論,你們小組想選哪一個電路圖?為什么?
學生討論、分享思考。此處引進誤差產生的原因分析,師生一起討論怎么把誤差的影響因素最小化。
問題10:通過討論,你們小組現在想選哪一個電路圖?為什么?選另一個電路一定不行嗎? 結合水果電池內阻大,微安表內阻小的特點分析。
(三)誤差分析,優選器材
問題11:電流表選微安表還是安培表?為什么 問題12:電壓表用哪個?為什么
問題13:滑線變阻器選什么量程呢?為什么?
在學生覺得常見的所有滑線變阻器都不可行時介紹電位器及使用。 (四)動手實驗,認真記錄
學生按選定的方案擺放器材,連接電路,多次實驗記下實驗數據在表格中。
(五)數據處理,驗證分析
問題14:怎么處理數據找出水果電池的電源電動勢和內阻?
(可以在坐標紙中用描點法作U-I圖線,也可以用計算機快速擬合U-I圖線)
指導學生用電腦上excell表,輸入數據擬合圖線,得出圖線公式,直接從得出的公式中讀出水果電池的電源電動勢和內阻。
IPAD 同屏技術展示學生實驗探究結果,學生分享比較。 問題15:實驗驗證水果電池電動勢小、內阻大,腐爛的水果可否當電池用?有沒有實際意義?內阻太大了。
學生回答,教師介紹蓄電池、干電池的特點。
問題16:測干電池的電源電動勢和內阻時怎么選材選路呢? (六)規律總結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