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動勢和內阻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陜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人教版選修《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陜西省優課
《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理解和掌握測量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原理;
(2)根據實驗原理能選擇合適的儀器正確設計實驗電路實驗; (3)理解并掌握處理物理實驗數據的科學方法。 2.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參與討論設計方案、選擇合適儀器設計電路進行實驗,開闊思路,激發物理學習興趣;
(2)體驗實驗研究中獲取數據、分析數據、尋找規律的科學思維方法;
(3)引導同學互動、師生互動交流,感受問題情境,共同體驗探究規律的喜悅,共創愉快高效的人文課堂。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主動培養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的勇氣,主動探究實現知識的遷移; (2)培養敢于質疑的習慣、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求索的頑強精神; (3)使學生理解和掌握運用實驗手段處理物理問題的基本程序和技能; (4)培養學生觀察能力、辯證思考等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等。 【教學重點】
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 ,實驗方案設計、實驗及實驗數據處理。 【教學難點】
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方案設計及實驗數據收集處理。 【流程設計】
【教學資源】
教材;待測干電池,待測鉛蓄電池,雙量程電流表(0-0.6A-3A),雙量程電壓表(0-5V-15V),電阻箱、滑動變阻器(0-10kΩ)、開關、導線若干組,制作水果電池的水果(蘋果,橙子及土豆);電腦、投影儀、課件、課件翻頁器等。
觀察電池 導入課題 小組討論 展示交流 小結歸納 學生實驗 教師指導 討論交流 小結追問 引發思考 分享成果 評價歸納 選擇器材 分組實驗 探究方案 展示交流 聯系生活 倡導環保
2
【教學過程】
一.觀察電池、導入課題: 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不同的待測電池,然后聯系實際強調電池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應用,明確學習探究的主要任務: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方案設計、實驗、數據收集處理等,引入探究學習課題——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
引導學生分析實驗測量原理,有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及推導式提出三種不同的策略思路。
學生:由閉合電路歐姆定律
及推導式
和
可得三
種不同的測量思路,分別命名為安阻法,伏安法及伏阻法。 二.探究方案、展示交流:
1.教師引導:引導學生討論不同的測量方法涉及的器材選擇和電路設計 2.小組討論: 學生:在討論具體方法的測定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方案,探討得到較為準確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數據搜集、處理的方法。
討論選擇自己小組所需的器材,依據已學的全電路的有關規律,討論設計的各種測定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原理實驗方案與數據搜集、處理的方法。 教師:巡視參與學生討論。 3.展示交流:
學生根據提供器材,經小組討論后,展示測定電池的電動勢和內阻實驗的典型方案和數據搜集、處理的方法。 4.小結歸納:
歸納典型實驗設計和數據處理的方案。 (1)典型實驗設計方案:
方案一:伏安法:利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定電池電動勢和內阻 原理:E=U+Ir
所需器材:待測電池,電壓表,電流表,滑動變阻器,開關,導線若干
方案二:安阻法:利用電流表和電阻箱測定電池電動勢和內阻
原理:E=IR+Ir
所需器材:待測電池,電流表,電阻箱,開關,導線若干
方案三:伏阻法:利用電壓表和電阻箱測定電池電動勢和內阻
原理:E=U+Ur/R
所需器材:待測電池,電壓表,電阻箱,開關,導線若干
3
(2)數據處理的方案: 方法一:代數法:
伏安法:改變連入電路的阻值,從電流表和電壓表中讀取多組(I、U)的值,由兩組所測量的數據代入U = E−Ir可聯立求解E和r的值。同理,據其它多組數據同理計算出對應的E、r值,求E、r的平均值.即為所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安阻法:改變連入電路的阻值,從電流表和電壓表中讀取多組(I、R)的值,由兩組所測量的數據代入E=IR+Ir可聯立求解E和r的值。同理,據其它多組數據同理計算出對應的E、r值,求E、r的平均值.即為所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伏阻法:改變連入電路的阻值,從電流表和電壓表中讀取多組(I、R)的值,由兩組所測量數據代入E=U+Ur/R可聯立求解E和r的值。同理,據其它多組數據同理計算出對應的E、r值,求E、r的平均值.即為所測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
方法二:解析圖像法:(圖略)
伏安法解析式: U=-Ir+E 安阻法解析:
伏阻法解析式:
三.選擇器材、分組實驗:
教師:通過微課展示,教給學生制作水果電池的基本方法。實驗前引導學生思考實驗有關注意事項,明確實驗任務;實驗中教師全面觀察學生實驗情況,糾正學生操作不足,指導學生實驗;實驗后期提醒學生完善實驗表格、整理實驗器材、做好展示準備。
學生:做好實驗分工,按照實驗方案選擇合適實驗器材,正確連接實驗電路。檢查無誤后有序實驗,做好數據搜集、記錄。按照處理實驗數據的各種方法處理實驗數據。
E
r
RE1I1212121IIIUUIE211
2IIUUr
112221IRIRrII121221II(RR)
EII
12122112RR(UU)
rURUR12122112UU(RR)EURUR1r11
.UERE
4
選擇器材:根據測定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設計方案,選擇所需器材,估算并根據有關參數選擇電流表、電壓表的量程,并選取總阻值配套的滑動變阻器或變阻箱,開關及導線。
連接電路:根據原理圖連接電路圖,注意檢查電表量程、正負極性、連人電路電阻阻值、開關閉合狀況等。 數據收集: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或電阻箱,使電流表或電壓表有明顯示數,記錄一組電表的示數,用同樣的方法測量并記錄6—8組數據。所讀數據有效位數要符合讀數規則,記錄在設計合理的表格中。 整理器材:斷開開關,收拾整理好器材。
處理數據:用excel軟件處理實驗數據,得到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結果,并對結果進行分析. 實驗數據記錄表:(附在學生學案后) 物理量/
單位
1 2 3 4 5 6 7 8
四、分享成果、評價歸納:
學生:分組展示實驗成果。各小組將本組討論的典型數據處理方案在全班展示、同學質疑討論交流。展示實驗數據記錄表,公式法、圖像法處理得到的實驗結果,其它同學質疑交流討論。
教師:參與質疑、討論、交流并點評,待學生展示后,對典型實驗方案、數據處理方案及實驗結果進行評價。 五、小結追問、引發思考:
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及時對探究學習內容進行小結。 教師:在師生互動交流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其它各種不同的測定電池電動勢和內阻的實驗方案。同時,在強調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圖像法擬合減小誤差的基礎上,對于實驗分析系統誤差存在的影響,將于下節課中再討論,引發學生思考。 六、聯系生活、倡導環保: 師生討論,達成共識:
解決問題往往有多種方法, 要培養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 電池的應用很廣泛,但廢舊電池的潛在危害很大!
我國是世界上頭號干電池生產和消費大國,有資料表明,我國有1400多家電池生產企業,干電池的生產量早已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接近全世界一半。 如此龐大的電池數量,污染應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視!讓每個廢舊電池不去破壞污染我們生存的環境,必要且緊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