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用牛頓運動定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物理必修一4.6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廣東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物理必修一4.6 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廣東省優課
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教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的兩類主要問題;
(2)掌握應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兩類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3)會用牛頓運動定律和運動學公式分析和解決生活中簡單的力學問題。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收集展示資料,了解牛頓定律對社會進步的價值; (2)通過實例感受研究力和運動關系的重要性;
(3)培養學生運用實例總結歸納一般問題的解題規律的能力; (4)培養學生利用物理語言表達、描述物理實際問題的能力;
(5)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思考、解決問題的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認識牛頓運動定律對社會發展的影響; (2)建立應用科學知識的意識;
(3)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求實態度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培養學生樹立牢固的安全意識,關愛生命。
二.教學重點
1.已知物體的受力情況,求物體的運動情況; 2.已知物體的運動情況,求物體的受力情況。
三.教學難點
1.物體的受力分析及運動狀態分析;
2.靈活選擇和運用動力學的兩類思路解決實際問題。
四.教學方法
1.學案導學:見后面的學案;
2.講授式:講解規范格式,培養嚴密思維; 3.問題探究:創建情景,提出問題,小組討論;
4.訓練與實踐式:運用所學思路和方法,實踐于生活情景分析。
五.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激發興趣
展示最新神州十一號和天宮二號對接的視頻,同時展示更多航天技術和軍事技術圖片,讓學生感受偉大的科學技術,嚴謹的科學精神。強調高端的科學技術需要精密的分析和計算,與牛頓運動定律密切相關。雖然這些高端技術離我們有點遠,但通過這節課一些較簡單的例子來掌握運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動力學問題的重要基本思路,為更復雜的分析和研究打下基礎。
2016.12.15
2
點評:引起學生興趣,讓學生感受國家日漸強大的科技力量,強調牛頓運動定律在動力學問題分析的重要地位,提醒學生研究復雜問題都要從基礎做起,激勵學生積極探索,樹立遠大目標。 2.復習知識,溫故知新
復習牛頓運動定律中的核心定律牛頓第二定律F=ma,理解F為合力,回顧其聯系運動和受力的重要作用;復習運動學幾條重要公式,知道初速度、末速度、時間、位移和加速度是運動學中五個重要物理量,知道其中三個便可求出另外幾個。
點評:回顧已學知識,喚醒學生所學知識點,為后面分析做好準備。 3.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利用圣誕即將來臨的契機,用一首歡快的圣誕樂曲視頻引出其中的一個動力學問題,改編課本例題一構建具體情境,精講點撥第一類動力學問題。 (1)第一類動力學問題: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
【例1】如圖所示,在水平面上人和雪橇總質量是80kg,在水平方向受到320N的拉力,從靜止開始運動,雪橇跟水平面的滑動摩擦力是240N,不計空氣阻力。求雪橇在4s末的速度和4s內發生的位移。
提出五個思考,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 1、研究對象是誰? 2、共受幾個外力作用? 3、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4、物體的運動情況中已知哪些量?要求末速度和位移還差什么量? 5、如何求加速度?
學生完成思考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完善整個具體思路,計算出最終結果。該題較為簡單,老師直接用PPT展示規范過程,強調格式和其中公式運用的一些細節。用思維導圖形式總結從受力確定運動情況這第一類動力學問題的完整思路。
(2)第二類動力學問題: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
從第一個圣誕的例子順帶引出在同樣季節中盛行的一項體育運動-滑雪,用幾組動態圖片讓身在南方的學生也感受一下這項運動的魅力,從中引出課本中關于滑雪運動的例題二。
【例2】如圖所示,一個滑雪者,質量是m=75kg,以v0=2m/s的初速度沿山坡勻加速滑下,山坡的傾角θ= 30°,在t=5s的時間內滑下的路程x=60m,求滑雪者受到的阻力。
2016.12.15
3
提出幾個思考,引導學生分析問題的思路: 1、共受幾個外力作用? 2、哪些力已知?哪些力待求?
3、物體的運動情況中已知哪些量?可求得哪個量? 4、求出加速度后如何求阻力?
學生完成思考后在老師的引導下完善整個具體思路,在學案中體現解決問題過程。該題在斜面上的受力分析和正交分解較平面復雜,老師用粉筆板書逐步呈現整個問題解決的規范過程,強調格式和其中公式運用的一些細節。用思維導圖形式總結從運動情況確定受力這第二類動力學問題的完整思路。
并對比整理兩類動力學問題總體思路:
點評:該兩道例題有難易之分,講解和探究上采用不同的引導方式去構建學生的思維網絡和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規范思路,對其中容易出現問題的細節進行提醒和詳細分析。讓這種思路形成學生分析動力學問題的一項重要技能,能用該技能來分析和解決接下來一些更為具體生活問題。 4.學以致用,分組討論
(教師活動):視頻播放一幕幕觸目驚心的車禍場面,結合最近雙11雙12快遞貨車為了追求速度頻繁發生車禍的事實,提醒學生行車安全不容忽視。從而引出接下來兩個具體的行車安全的動力學問題。 【情景分析1】
學生分組討論剎車線長度在交通事故分析中的意義,遵循上面哪類運動學問題思路,如何調用該思路來分析這個具體情境。
點評:讓學生角色扮演成為小偵探來分析剎車線的意義,運用剛才所學思路來具體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形成規范思路:先受力分析,再從受力情況利用牛頓第二定律確定加速度a,由加速度a結合運動學公式
22vaL確定車輛剎車前的速度這一由受力確定運動情況的動力學思路。從而得出由剎車線能判斷車輛
是否超速這一結論。
前后銜接:
從情景分析1知道剎車是會有一段距離后才停下,從而車輛行駛需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引出第二
2016.12.15
4
個實際行車情形,引入安全距離和反應時間概念,用動畫和圖示的方式分析情景,問題進一步延伸擴展為多過程問題。
【情景分析2】公路上行駛的兩汽車之間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當前車突然停止后,后車司機可以采取剎車措施,使汽車在安全距離內停下來而不會與前車相碰。通常情況下,人的反應時間和汽車系統的反應時間之和為1s。當汽車在晴天干燥的瀝青水平路面上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時,安全距離為120m。(g取10m/s2)
(1)求汽車輪胎與晴天干燥的瀝青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μ;
(2)雨天時汽車輪胎與瀝青路面間的動摩擦因數為晴天時的2/5,若要求安全距離仍為120m,求汽車在雨天安全行駛的最大速度。
學生分組討論,形成規范作答,派代表到黑板展示解題過程,教師點評學生解題過程,提出指導性意見。問題解決后讓學生討論在這兩個情景中得到哪些行車安全的啟示。引導學生說出1、要保持車距,不能超速行駛;2、雨天路滑要減速行駛;3、不能酒后駕車或疲勞駕車等安全行車啟示。
點評:選用該題很好地體現兩種動力學思路的應用,并能給學生強調雖然過程稍微復雜了,但基本思路沒變,再復雜的情況按規范思路都可以解決問題。而且該題很好地體現了行車安全的幾個注意事項。能讓學生樹立牢固的行車安全意識,關愛生命。 5.反思總結
教師組織學生反思總結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構建知識網絡并對所學內容進行簡單的反饋糾正。 6.布置作業,引導思考
布置課后作業,創建快遞分揀車間中的斜面情景,進一步鞏固提高兩類動力學問題的思路和斜面上物理受力的分析,引導思考在工業設計上的應用。教師課后及時批閱本節的延伸拓展訓練。
六.板書設計
用牛頓運動定律解決問題(一)
此處留空給教師展示和學生做答
2016.12.15
5
感謝各位評委老師的辛苦付出!懇請各位評委老師批評指正!謝謝!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