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電源的電動勢,內阻
所屬欄目:高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教科版高二物理選修3-1第二章第四節《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陜西省 - 西安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教學設計
教科版選修3-1第二章第4節第一課時
教材分析:
《電源的電動勢和內阻、閉合電路》(教科版)這節內容,涉及的知識較多,概念抽象,學生理解起來有一定難度,需要兩課時學習。本節只學習第一課時,認識電源。電動勢是中學物理電學中一個重要概念,這一概念影響著學生對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學習和掌握,是教學的重點;同時,電動勢概念比較抽象,涉及的知識面較廣泛,學生不易理解,也是教學的難點。教材明確提出了“非靜電力”,讓學生從功和能的角度理解非靜電力,知道非靜電力在電路中所起的作用,并能從非靜電力做功的角度去理解電動勢的概念。教材為了降低難度并未給出了電動勢的定義式,只是強調“電動勢在數值上等于非靜電力把1C的正電荷在電源內從負極移送到正極所做的功”,沒有用比值方法嚴格定義。
學生分析:
學生在初中階段已經學會分析基本電路,但并沒有深入研究電源的作用。在前一章的學習基礎上,學生對電場有一定的了解,對電場中涉及的功能轉化關系有一定的掌握。對于本節教學,學生對電動勢的概念及其本質的理解可能存在一定難度。
教學目標:
(一)通過實際操作,感受電源的作用,體驗能量轉化的過程,了解形形色色電源。
(二)通過類比的方法深入理解電源的原理;通過實驗認識“非靜電力”,感受“搬運”過程,
體驗電能來之不易,激發學生的節電意識。
(三)從生活實際出發,理解電動勢的概念;通過對比電源和用電器的參數,從本質上區別電
動勢和電壓,更加深刻的理解電動勢的意義。
(四)利用初高中的認知沖突,通過對實際電路的分析以及邏輯推理,揭示電源內阻的存在,
培養科學思維。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電源的工作原理 電動勢的概念
難點:非靜電力的理解,電動勢的理解,電源內阻的認識
教學策略與手段:
2
實驗感受,類比思想,邏輯推理,歸納總結
設計思想:
本節課采用實驗體驗、理論探究、類比探究、邏輯推理的方法來研究“電動勢”。先觀察電源引出電動勢,讓學生從感性到理性逐步探究;通過實例體驗非靜電力,理解電源的原理來落實本課的教學目標;通過理解電動勢來強化目標;通過電路現象分析認識內阻,鍛煉學生的科學思維,最后感受電池對環境污染,培養社會責任。
教學流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 入 演示:溫差發電使電風扇轉動起來 提問:大家有怎樣的思考和判斷? 引導:在這里誰把其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
能,簡介溫差發電片,引出電源及其作用、課題《電動勢》。
操作,觀察,思考。
備答:有電流、電壓、內能轉化為電能,從而使電動機轉動起來。 感受電源
的作用,體驗能量的轉化,
激發興趣,引入課題。
分 組 體 驗 電 源 作 用
敘述:分組體驗電源的作用,比一比哪一組能用更多的方式使二極管發光,實驗前請先閱讀說明書。 觀察學生,指導實驗
提問1:大家有幾種方法?如何操作?
提問2:分別哪些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 提問3:電容器供電效果如何? 引導:強調電源能持續穩定供電,電容器卻不能,本質原因是什么?
設計方案 分工合作 討論總結
備答1:三種.......
備答2:化學能、光能轉化為電能,電容器......
備答3:閃亮一下熄滅。 進一步體驗電源的作用,體驗能量轉化。 引入電源持
續供電的本質原因;并為后續對非靜電力的認識做好鋪墊。 電 源
講述:電容器放電電流的形成及不能持續的本質原因。
類比:水流的形成,且不持續。 提問1:怎樣讓水流持續循環起來? 提問2:同理如何讓電流持續循環?
備答1:水泵...... 備答2:水泵......
由電容器放電入手,通過形象類比,明確電源持續供電的基
3
的 原 理 “非 靜 電 力”
引導:此時電路中有持續穩定的電壓、電流,電容器質變為一個電源。
提問3:是什么力量把正電荷從低電勢搬運到高電勢?
引導:不是靜電力,那是通過什么方式搬運的?
講述:溫差電池、光電池、化學電池是分別通過熱作用和光作用、化學作用實現搬運電荷的,統稱非靜電力。 總結:電源的工作原理 演示:發電機點亮白熾燈 提問4:接上燈泡,為何不亮? 引導:說明通過非靜電力做功,才會把其
它形式的能轉化為電能,指導學生體驗。 提問5:請你談一談感受如何? 引導:感覺累,體現了這名同學消耗了能量,轉化為燈所需要的電能,也反映了能量的來之不易。 展示:午間教室圖片 引導:節約用電,不言而喻。
對比、思考 體會電路中持續電流形成的原因
備答3:靜電力、非靜電力......
思考,體會
回憶功能關系,理解電源原理 觀察,思考 備答4:沒有搖動。 操作 體驗 觀察
備答5:很累......。 感受能量轉化過程 體會電源的機理
觀察圖片,觸景生情 感受,反思 本原理;
通過實例的分析理解非靜電力的概念;
通過學生實際體驗,進一步體會電源的工作機理和能量的轉化過程。同時使學生受到節約用電的真實情景刺激和自我教育。
電 源 的 本 領
提問1:我們剛剛學習了電源的作用和原
理,在什么情況下電源才能發揮其作用? 提問2:此時你會關注什么問題? 引導:電路中的基本矛盾,就是用電和供電的矛盾,生活中我們怎樣了解一個電源的供電本領?
展示:幾個電池參數圖片
提問3:大家觀察這幾個電源,哪個電源供電本領大?為什么?
備答1:接入電路。
結合生活實踐 備答2:用電器能不能正常工作。
觀察,思考,回答
備答3:12V的電源,參數.
從學生生活實際出發,
引出電動勢,學生更容易理解這個抽象的概念; 結合功能關系,從本質
4
電 動 勢 提問4:這個參數是電壓嗎?
引導:電源連接用電器,給用電器提供了
電壓,也叫電勢差。電路中,靜電力做功,消耗電能,電壓此時的意義反映了用電器消耗電能的本領。
提問5:電源的作用是什么呢? 提問6:這個參數是電壓嗎?
總結:“多少伏”這個參數表達電源把其
他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叫做電動勢E。 展示: 12V電源,12V用電器對比圖片 提問7:兩個12V一樣嗎?什么區別? 說明:電動勢不是電壓,指出電動勢是電源自身性質決定,與電路無關。 備答4:是(或不確定) 思考,辨析
備答5:提供電能 備答6:不是...... 總結,反思
備答7:不一樣,一個指電源電動勢,一個額定電壓...... 聽講、領會 上認識電動勢。
通過對比電源、用電器的參數,從本質上區別電動勢和電
壓,從而比較深刻的理解電動勢。
內 阻 閉 合 電 路
展示:電路板,四個完全相同的小燈泡并聯于“電源”兩端
操作:閉合一個支路,燈亮。 提問1:電源電動勢(本領)變了嗎?
提問2:當四個支路都接入,電動勢變嗎?預測會發生什么現象?
提問3:燈變暗,如何解釋器現象? 操作:打開暗盒
提問4:變阻器分壓了嗎?怎么驗證? 操作將滑動變阻器調到0驗證
操作:先閉合1支路,再閉合其余3支路。 提問5:這次我們排除了變阻器的干擾,當我再次閉合其余3支路,又會怎樣? 提問6:這次誰“分走”了電壓?
總結(板書):電源內阻、總結閉合回路。 分析:原電池內部內阻的存在,及內外電
觀察、思考
備答1:沒有,與接入電路無關
備答2:電動勢不變,都接入后,變暗(不變) 備答3:(盒子里有電阻,或茫然無答) 備答4:調變阻器。 觀察,體會
備答5:亮度不變(或亮度變暗) 備答6:電源內有電
阻。 回憶、對比、理解
通過實際電路分析,利用初高中認識的沖突,巧妙
設計,通過邏輯推理,認識到內電阻; 通過現象分析引入閉合電路的概
念。 利用學生熟悉的原電池,加深學生對內阻和閉
5
壓,從能量的角度認識研究閉合電路的原因。
思考,理解
合電路的理解和認識
結 束 語
提問: 這一節我們研究了電源,同學們有哪些新的認識?
敘述:電源的性能還與很多其它因素有關,同學們可以查閱資料近一步了解。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對電源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我們漸漸的認識到,科技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比如廢舊電池對生態環境的巨大破壞,大家說該怎樣應對這個現實問題?
發展是這個偉大時代的主題,但我們要可持續的發展,人類享受著科技發展的成果,也需要擁抱綠水青山。
備答:電源的作用、電源的原理、電動勢、電源的內阻.....
總結、反思、升華
總結學習內
容
了解時代特征,加強環保意識,激發學習熱情增強社會使命感
板書設計
一、電源的作用 三、電動勢(E)
其它形式能轉化為電能 意義:其他能轉化為電能的本領 提供穩定持續的電壓 大小:等于搬運1C電荷非靜電力做的功 二、電源的原理 四、電源的內阻 閉合電路 非靜電力 搬運電荷 做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