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導數的,幾何意義
所屬欄目:高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數學人教A版選修2-2第一章1.1.3導數的幾何意義-重慶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高中數學人教A版選修2-2第一章1.1.3導數的幾何意義-重慶復旦中學
教學目標
1.通過引導學生回顧圓的切線的概念,發現圓的切線的定義的局限性,引發探究欲望,初步訓練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導數概念的復習,經過學生自己作圖和教師動畫演示割線“逼近”成切線的過程,讓學生感受函數圖像的切線的“形成”過程,獲得函數圖像的切線的意義,體會由“量變”到“質變”的心路歷程;
3.經歷割線“逼近”成切線的過程,獲得一般曲線的切線定義,感知并初步理解函數 在 處的導數 的幾何意義就是函數 的圖像在 處的切線的斜率,即 =切線的斜率;
4.通過分析導數的幾何意義,研究在實際生活問題中,用區間較小的范圍的平均變化率,來解決實際問題的瞬時變化率,體會“以直代曲”的近似替代的方法,養成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初步體會發現問題的樂趣;
5.通過對高臺跳水模型的研究,初步體會如何利用導數的幾何意義來描述比較 在 , , 處的變化情況的方法,達到梳理新知的目的,增強學生問題應用意識教育,讓學生獲得學習數學的興趣與信心。
2學情分析
從知識上看,學生通過學習平均變化率,特別是函數的瞬時變化率及導數的概念的學習,學生對導數概念有了一定的理解和認識,導數是對變化率的一種“度量”,同時也在積極思考導數的另一種體現形式——“形”。在此之前,學生對曲線(尤其是圓和圓錐曲線)的切線有了一定的認識,特別是在學習圓錐曲線與直線關系時,對拋物線和雙曲線的切線的有一定的了解與認識。從學習能力上看,通過一年多的學習實踐,學生已經掌握了一定的探究問題的經驗,具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研究問題的能力。從學習心理上看,學生已經掌握了圓的切線及圓錐曲線的切線,只是它的含義是從公共點的個數方面來了解的,當然在思維方面,形成了定勢:直線與曲線相切,直線與曲線只有一個公共點。本節課切線的含義要在思維層次方面獲得上升,不是從公共點的個數上來定義切線,而是由 “割線”的“逼近”來定義曲線的切線,把曲線的切線上升到新的思維層面上。通過概念的建立,概念的辨析,問題的探究來激動學生的好奇和興趣。
本節課的內容蘊含著導數的“數”和“形”兩種體現形式,“逼近”和“以直代曲”的思想和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思考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并體現這些數學思想方法。根據本節課的內容特點,教學過程中可充分借用信息技術這一輔助手段,利用幾何畫板的動態作圖這一優勢平臺為學生的問題探究,概念形成,思維過程提供支持。
3重點難點
重點:導數的幾何意義,導數的實際應用,“逼近”和“以直代曲”數學思想方法。
難點:對導數幾何意義的理解與掌握,在每點處“附近”的變化率與瞬時變化率的近似關系的理解。
關鍵:由割線 “逼近”切線的動態變化效果,體現“量”與“質”的轉化與相互替代。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提出問題---引入課題
【創設情境,誘發思考】
問題1:初中平面幾何中,我們是怎樣判斷一條直線是否是圓的切線或割線? 在高中選修2-1中,我們又學習了橢圓,以上判斷方法對橢圓的切線還適用嗎?
學生(預設):通過公共點的個數來判斷。直線和圓有惟一公共點時,直線叫做圓的切線,惟一公共點叫做切點.直線和圓有兩個公共點時,直線叫做圓的割線,兩個公共點叫做交點.
問題2:上述圓與橢圓的切線的判斷方法是否適用于拋物線、雙曲線,甚至更一般的曲線呢?請思考下圖中的幾條直線,哪些是切線?
圖1
A
圖2
結論: 圓是一種特殊的曲線,圓的切線的定義并不能適用于一般曲線的切線,如圖2中的l5雖然與曲線有唯一的公共點A,但我們不能認為它與曲線相切。而另一條直線l4,雖然與曲線有兩個公共點,我們還是認為它是曲線在點D處的切線。
問題3:圓的切線除了直接用公共點的個數來定義外,實際上也可以由割線通過平移或繞點旋轉而得到。
學生活動1:試在圖3、圖4中作出過點A的切線,并思考這條切線與割線l1的關系。(圖3中過A的直徑垂直于l1)
l1
教師:引導學生用平移和旋轉兩種觀點來認識圓的切線,為定義一般曲線的定義作鋪墊。
l1
圖3
圖4
O
y=f(x)
x
y
Δx
Δy
P
P1
β
圖5
設計意圖:以上3個問題旨在幫助學生反思圓的切線的定義的局限性,引發學生的思考,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從而為尋找更加科學的方法來定義曲線的切線作鋪墊,引導學生將數學知識進行推廣和遷移。
提問:對于一般的曲線,是否可以用這種旋轉的方式來定義曲線的切線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回顧一下導數的知識,并從導數的角度來探究割線與切線之間的關系。)
問題4:導數的定義是什么?
問題5:求導數的方法步驟
第一步:求平均變化率
第二步:取極限,得導數
問題6:你能借助圖像說說平均變化率 表示什么嗎?請在圖5中畫出來。
設計意圖:(1)通過提問,學生復習,實現類比遷移,為探尋導數的幾何意義做準備;
(2)培養學生觀察圖像,歸納總結的能力.
活動2【導入】探索問題---合情推理
【實驗探究,思維辨析】
問題7:在圖6中作出過點P2、P3、P4、P5的割線,并注意觀察在點P1沿曲線逐漸向點P靠近的過程中,割線PPn的運動情況。
探究1:在Pn無限逼近P的過程中,你能描述一下割線PPn的變化情況嗎?用這種方式得到的切線具有一般性嗎?你認為如何定義曲線的切線呢?
(通過PPT課件向學生演示 向 逐步逼近的動態過程,結合圖形向學生引出切線的定義.)
設計意圖:讓學生通過作圖來參與曲線的切的“逼近”的發現過程,初步體會曲線的切線的逼近定義。教師用PPT課件演示割線的動態變化,為學生觀察、思考提供平臺,引導學生共同分析,直觀獲得切線定義;學生通過曲線的切線的定義解決了切線推廣的問題,體驗到數學的嚴謹和數形結合的直觀。
活動3【講授】解決問題---獲取新知
【歸納提煉,得出新知】
(板書)1.曲線的切線的定義:當 時,割線 (確定位置) ,PT叫做曲線在點P處的切線.
問題8:切線 的斜率與割線 變化過程中的斜率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活動3:學生自主思考,小組討論.
平均變化率
瞬時變化率
割線的斜率
切線的斜率
得出結論:割線斜率的極限是切線的斜率,即:切線的斜率k=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難點,引導學生在直觀認識基礎上,學會用數學語言歸納概括;另一方面使學生體會“由量變到質變”的哲學思想。
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導數定義表達式 與切線斜率 得出導數的幾何意義。
設計意圖:導數幾何意義的得出是整個教學活動的重點,引導學生將數與形結合,將切線斜率和導數相聯系,觀察、思考獲得導數的幾何意義.
(板書)2.函數f(x)在x=x0處的導數的幾何意義
函數f(x)在x=x0處的導數就是切線PT的斜率k,即
探究2:解決“問題2”
結論: 這種通過逼近的方法,將割線趨于的確定位置的直線定義為切線,適用于各種曲線。所以這種定義才真正反映了切線的直觀本質。
問題9:研究導數的幾何意義有什么作用? 請思考圖7中三幅圖的含義。
結論:以“直代曲”是微積分中的重要的思想方法,即以簡單的對象(切線)來刻畫復雜的對象(曲線)。大多數的曲線就一小范圍來看,大致可看成直線,所以,某點附近的曲線可以用過此點的切線近似代替,即“以直代曲”。
設計意圖:通過對點P附近圖像的逐步放大,讓學生體會到“某點附近的曲線可以用過此點的切線近似代替”這一“以直代曲”的數學思想方法,這種思想是微積分學中的重要思想方法.
(板書)3.數學思想方法:“以直代曲”思想方法.即曲線上某點的切線近似代替這一點附近的曲線.
活動4【練習】新知應用---及時鞏固
【學而習之,牛刀小試】
[練習] 求曲線y=f(x)=x2在點P(1,2)處的切線方程.
[文本框: 求曲線在某點處的切線方程的基本步驟:先利用切線斜率的定義求出切線的斜率,然后利用點斜式求切線方程.]
因此,切線方程為y-2=2(x-1),即y=2x.
設計意圖:回顧重點,突出導數的幾何意義及應用,學會利用導數的切線的關系解題。此練習讓學生獨立動手完成,檢測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
【游刃有余,提升能力】
[例1] 觀察跳水運動高度隨時間變化的函數h(t)=-4.9t2+6.5t+10的圖象,請描述曲線在t0,t1,t2附近的變化情況。以及t1,t2附近的增(減)快慢情況。
解:可用曲線h(t)在t0,t1,t2處的切線來描述曲線h(t)在上述三個時刻附近的變化情況.
(1)當t=t0時,曲線h(t)在t0處的切線l0平行于x軸,所以,在t=t0附近曲線比較平坦,幾乎沒有升降;
(2)當t=t1時,曲線h(t)在t1處的切線l1的斜率h/(t1)<0,所以,在t=t1附近曲線下降,即函數h(t)在t1附近單調遞減;
(3)當t=t2時,曲線h(t)在t2處的切線l2的斜率h/(t2)<0,所以,在t=t2附近曲線下降,即函數h(t)在t2附近單調遞減;
另外,直線l1的傾斜程度小于直線l2的傾斜程度,說明曲線h(t)在t1附近比在t2附近下降得緩慢。
講析要點:根據導數的幾何意義,當某點處導數大于零時,說明在這點的附近曲線是上升的,即函數在這點附近是單調遞增;當某點處導數小于零時,說明在這點的附近曲線是下降的,即函數在這點附近是單調遞減;當某點處導數等于零時,說明是函數的最大值點.
設計意圖:此例先由學生交流討論后,由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結論。引領學生對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在某點處由切線的“走向”分析曲線的“走向”,滲透“以直代曲”的數學思想。
【歸納小結,規律提煉】
問題10:通過觀察跳水問題中導數的變化情況,你得到了哪些結論?
(1)以直代曲:大多數函數就一小段范圍看,大致可以看作直線,某點附近的曲線可以用過該點的切線近似代替;
(2)函數的單調性與其導數正負的關系;
(3)曲線的變化快慢與切線的傾斜程度的內在聯系.
【課堂練習,鞏固新知】
如果曲線y=f(x)在點(x0,f(x0))處的切線方程為x+2y-3=0,那么 ( )
A.f/(x0)>0 B.f/(x0)<0 C.f/(x0)=0 D.f/(x0)不存在
活動5【講授】課堂小結---回味悠長
1.本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
(1)曲線的切線的定義;
(2)導數的幾何意義:
(3)求曲線在某點處的切線的方法步驟。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哪些方法?
(1)求曲線在某點處的切線的方法步驟。
(2)利用函數導數的正負來判斷函數的單調性;
(3)利用切線的傾斜程度來判斷曲線的變化快慢.
3.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了解了哪些數學思想?
(1)“以直代曲”; (2)“逼近”; (3)“數形結合”;
4.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還想繼續探究什么?
設計意圖:總結知識,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問題4的設計是讓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帶著思考走出課堂”
活動6【作業】課后思考---努力前行
課后思考:已知導函數f/(x)的下列信息:
當1<x<4時,f/(x)>0,當x>4或x<1時,f/(x)<0,當x=4或x=1時,f/(x)=0
試畫出函數f(x)的大致形狀。
【課后作業】
1.閱讀教材P6-8
2.P10習題A4-6。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