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種群的特征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節種群的特征_寧夏大學附屬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四章第1節種群的特征_寧夏大學附屬中學
4-1 種群的特征(種群密度的調查)
一、教學目標
1、明確種群和種群密度的概念。
2、嘗試小組合作完成樣方法的模擬實驗,體會運用抽樣調查方法推算種群密度需要注意的問題。
3、嘗試利用手機等數字設備小組合作完成校園中“辣辣菜種群密度的調查”,培養學生數據處理、團隊 合作探究的能力。
4、模擬標志重捕法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
5、認同抽樣調查方法在生產實踐中的重要性,以嚴謹的、科學有效的方法進行社會實踐,并且體會到合
作學習的快樂,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二、內容與學情分析
學生在必修1第一章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及必修2第七章的生物進化部分對種群已經有了認識,而且日常學習生活中已經接觸到了問卷調查、訪談分析等簡單的統計方法,迫切的想更進一步的了解和運用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對于課本上的“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學生向往能夠進行實地調查實踐,因此創造條件讓學生實踐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等科學有效的探究活動,逐步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團隊合作探究能力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重點:種群密度的概念以及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解決策略:課前小組成員在校園內進行了實地調查,并且運用手機等數字設備拍攝視頻、剪輯視頻形成 微課資源,然后在課堂上學習交流,并且采用模擬實驗進一步合作探究,明確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難點:樣方法和標志重捕法調查種群密度
解決策略:對于樣方法,對于標志重捕法,野外實踐受到條件的限制,改變思路,小組合作完成模擬實驗,并且利用數字化信息設備體驗標志重捕法,讓學生盡快理解標志重捕法的公式由來和對標記物的要求,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主動的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四、教學流程圖
2
五、教學過程
教師組織指導
學生活動
數字化資源使用及設計意圖
1、聯系實際導入新課 。 2、總結概括種群和種群密度的概念。
種群: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
全部個體。
學生對概念的總結概括:
(1)強調統一時間、空間 能進行基因交流 (2)同一物種,無生殖隔離 能交配并且產生可育后代 種群密度:種群在單位面積或單位體積
中的個體數。
通過交互式電子白板列出概念,用畫筆工具進行書寫或者做標記。
意圖: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突出概念中的核心部分,并且結合實例讓學生掌握相關概念。
1、 列舉實例引導學生分析:
調查種群密度和種群數量哪個更有意義?
2、教師引導學生思考,統計過程逐個計數不現實,因此采用抽樣調查方法。
學生思考:為什么調查種群密度更有意義,因為與種群的分布疏密程度有關系。
學生體會到抽樣調查得到的數值是估算值并非真實值。因此進一步思考:在調查過程中如何做才能使估算值更加接近真實值。 通過創設情境,結合電子白板
的書寫功能讓學生體會到種群密度的調查就是抽取一小部分樣本來推算整個群體的數量。
教師組織引導:學生在圖紙上進行樣方法的模擬實驗 1、引導學生合作探究,尋找取樣的最佳方案。 2、滲透引導,運用樣方法調查種群密度需要注意哪些問 題。
3、組織小組匯報結果,進行調查結果的分析交流。 4、回顧第1小組同學在校
合作探究1:樣方法模擬實驗
將“草地”搬到紙上,每個小組都有兩塊形狀不同的“草地”。小組合作,任選一種圖形代表某種生物,估算其種群密度。
學生積極的參與到探究活動中,首先確定調查對象,再分析不同的地形用何種取樣方法更合理,如何計數使估算值更加接近真實值。
最后通過全班各小組的交流后總結出影響估算結果的因素。
課前第1小組同學校在校園中調查辣辣菜
利用圖層疊放、克隆、拖動、放大縮小、聚焦等數字化信息技術演示樣方法常用的取樣方法和計數的方法。
意圖:真實的創設了教學情境,直觀有效的展現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分析問題。實現了人機對話、人機互動。
3
園里進行實際調查時候遇到的更復雜問題,播放視頻,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5、教師對于小組同學在校園中的實地調查進行評價,提出不足的地方,重點表揚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良好的科學實踐素養。
的種群密度。
小組成員講解他們在校園調查過程中選取的調查對象為什么不是單子葉植物。
第1小組的同學用手機拍攝了整個調查過程,并且運用了數字化信息技術進行剪輯做成微視頻,在課堂上利用電子白板的視頻播放功能進行展示。 意圖:小視頻作為微課資源,極大了激發學生生物學習興趣和探索欲望,并且能使學生真實的體會到樣方法的科學統計。學生通過自己做自己講實現了生生互動,同時也體會到了同學之間合作的樂趣,培養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組織引導
1、 動畫展示標志重捕法。
2、 指導學生合作探究,利用
實驗材料進行模擬實驗。 3、 組織小組匯報結果。 4、引導學生體會標志重捕法的標記方式很重要,概括總結出注意事項。
合作探究2:標志重捕法模擬實驗 調查池塘中鯉魚的種群密度,紙盒模
擬池塘,黃豆模擬鯉魚,小組合作完成。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完成模擬實驗,認同標記方式非常重要,并對數據進行處理分析,匯報交流。
與數學學科相滲透,運用拖動、工具筆進行標記等數字化信息
資源展示標志重捕法的過程。 意圖:使靜態的資料變成動態過程,形象生動闡釋了標志重捕法計算公式的的由來。提升了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
1、引導學生由課堂知識聯系生產實際。
2、組織學生做當堂練習 3、布置課外研究性課題,調查全校學生哪些人更喜歡玩電腦游戲 。
學生認同:估算是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不僅在生物學方面有應用,在其他領域中都有應用。
科學聯系實際,將所學知識運用于生產實際,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4
板書設計
本節亮點
1.突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小組合作完成樣方法的模擬實驗,學生參與度和活躍度非常高,提升了其交流溝通能力,并且結合數字化資源的使用,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欲。
2.打破了傳統教學模式,走出教室,小組在校園內進行種群密度的實地調查,并且用手機錄制視頻,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微視頻形成寶貴的學習資源,整個過程學生安全意識較強、團隊配合得非常默契,寓教于樂,學生體會到合作學習的快樂。
3.標志重捕法由于受到條件的限制,所以采用模擬實驗體驗此過程,再聯系到實際調查中應該如何做好標記,可以使估算值更加接近真實值。對學生的知識掌握上升到能力培養,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取樣方法 | 調查對象 | ||
樣方1________ 樣方2__________ 樣方3__________ 樣方4________ 樣方5_________ 種群密度___________ |
取樣方法 | 調查對象 | ||
樣方1________ 樣方2__________ 樣方3__________ 樣方4________ 樣方5_________ 種群密度___________ |
M_________ n__________ m________ 計算N=___________ |
初次捕獲并標記只數(M) | 重捕只數(n) | 重捕個體中被標記只數(m) |
32 | 36 | 4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