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傳統發酵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高中生物選修1生物技術實踐《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復習與測試》貴州省 - 安順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復習與測試》教學設計
課題名稱 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復習與測試
科 目 生 物
年 級
高中二年級
教學時間 一課時(40分鐘)
教
材
分
析 本專題是人教版選修一專題一《傳統發酵技術的應用》的內容,本專題圍繞著“傳
統發酵食品的制作工藝展開,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發酵食品加工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學會模擬發酵食品的條件,初步了解食品加工生產的某些有害物質的檢測方法。
教 學
目 標 1.掌握四種傳統工藝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應用基本方法檢測亞硝酸鹽含量。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實驗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3.引導學生分析實驗過程中各種微生物的代謝類型、防雜菌污染措施,增強學生分
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4.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增強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
教 學 重 難
1.果酒、果醋、腐乳、泡菜的制作原理,并測定泡菜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2.制作過程中的實驗方法、防雜菌污染的措施。
教 學 過 程 描 述
- 2 -
教 學 活 動 內 容
活動設計說明 教學活動1 一、【憶教材----系統構建】 (一)閱讀教材P2-10
1.思考:傳統發酵技術中各種工藝制作 的菌種、原理和制作流程。 2.任務:完成課中復習案
1.果酒制作中應先 再 ,而果醋的制作應始終在 條件下進
行。
2.當 都充足時,醋酸菌可將葡萄汁中的糖分解成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為 ,再變為醋酸。
3.腐乳制作的主要菌種是 ,毛霉產生的 能將蛋白質水解為小分子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將脂肪水解為 。
4.加鹽既 ,又能抑制微生物的生長。鹵湯是由酒和香辛料配制而成的,既能防腐殺菌,又能 。
【設計意圖】 通過學生自主復習教材基礎知識,掌握基本原理及
方法。
教學活動二、【研考點--規律整合】
(一)四種傳統發酵技術的比較(用班級優化大師隨機抽取學生上臺來填寫,并評價)
【設計
意圖】 引導學生鞏固
- 3 -
2
項目 果酒制作 果醋制作 腐乳制作 泡菜制作 菌種 酵母菌 醋酸菌 毛霉 乳酸菌 菌種類別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菌種來源 葡萄皮上附著的野生酵母菌 空氣中或人工
接種
空氣中的毛霉孢子 空氣中或植物體
表附著
代謝類型
異養兼性厭氧型
異養需氧型 異養需氧型
異養厭氧型
(二)四種傳統技術的比較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發酵條件
果酒: 前期需氧,后期無氧,溫度18~25 ℃, 果醋: 一直需氧,溫度30~35 ℃。
(2)實驗流程:挑選葡萄→沖洗→榨汁→酒精發酵→醋酸
發酵
↓ ↓
果酒 果醋
2.腐乳的制作
(1)發酵條件:一直需氧,溫度15~18 ℃
(2)實驗流程:豆腐長出毛霉(毛坯)→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
3.泡菜的制作
(1)發酵條件:無氧、室溫
(2)實驗流程:選擇原料→加鹽→ 加入調味料 →裝壇→發酵→成品
(3)亞硝酸鹽含量檢測
方法:比色法
實驗步驟:配制溶液→ 制備標準顯色液→制備樣品處理液→比色
舊知識,并引出探究內容。通過模似科
學家研究過程,讓學生
感受科學探索的樂趣,培養學生分析、想象,的探究思維能力
和實事求是的
科學精
神
【設計
意圖】
- 4 -
(三)發酵食品制作過程中防止雜菌污染的措施
1.果酒和果醋的制作
(1)材料的選取與處理:選擇新鮮的葡萄,榨汁前應先將葡萄沖洗再去枝梗。 (2)防止發酵液被污染
①榨汁機要清洗干凈,并晾干。
②發酵瓶要清洗干凈,并用體積分數為70%的酒精消毒。 ③裝入葡萄汁后要封閉充氣口。
④發酵裝置的排氣口要通過一個長而彎曲的膠管與瓶身連接。 (3)發酵液的無氧、酸性環境不利于雜菌生長。 2.腐乳制作
(1)將腌制腐乳的玻璃瓶洗刷干凈后,還要用沸水消毒。
(2)酒、鹽、香辛料都有殺菌作用,接種、封瓶時都要進行無菌操作。 (3)裝瓶時要迅速小心,裝瓶后要用膠條密封,最好將瓶口通過酒精燈的火焰,防止瓶口被污染,進而影響腐乳風味。 3.泡菜制作
(1)將泡菜壇洗凈,并用熱水洗壇內壁兩次,起到消毒作用。
(2)用水封閉壇口可以將壇內與壇外空氣隔絕,如不封閉則有許多好氧菌生長,蔬菜會腐爛。
(3)食鹽、蒜、生姜、香辛料起到殺菌作用,食鹽用量不足10%,容易造成細菌大量繁殖。
(4)泡菜壇內的無氧、酸性環境不利于雜菌生長。
問題:本專題中的學習的幾種微生物,如何區別它們的結構與功能呢?
【學生活動】小組競爭(真核生物與原核生物的共同點)
說明:利用希沃白板5軟件,設計小組競爭活動,活躍課堂氣氛,讓學生形成競爭意識,大家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研究能力、團隊合作與探究能力。
- 5 -
教學活動3 三、提能力--跟蹤測試(10分鐘)
任務:完成本專題的課堂測試單
專題檢測卷 (時間:10分鐘)
1.下列有關果酒制作過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酵母菌與醋酸菌在結構上的主要區別是前者無核膜,后者有核膜 B.酵母菌發酵時要保持有氧環境
C.果汁發酵后是否有酒精產生,可用堿性重鉻酸鉀溶液來檢驗 D.酵母菌在無氧條件下可利用葡萄汁產生酒精
2.在腐乳制作過程中,豆腐含水量、鹽的用量、發酵溫度和酒的用量等均會影響腐乳的風味和質量。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豆腐含水量過高,腐乳不易成形 B.加鹽量過多,腐乳硬度會減小
C.前期發酵溫度過低,不影響腐乳“皮”的形成 D.酒的用量過多,后期成熟時間縮短
3.在制作果酒、果醋、腐乳、泡菜時,關于發酵過程對氧氣的需求,敘述正確的是( ) A.四個過程均需氧氣參與,無氧時不能完成這四個過程 B.四個發酵過程中只有果酒制作是在完全無氧的條件下完成的
C.泡菜發酵和果酒制作是應用微生物的無氧發酵,而醋酸菌和毛霉則需在有氧條件下才能正常繁殖
D.腐乳制作時密封發酵 進行的是無氧發酵
4.在配制鹵湯時,酒精是不可缺少的,對酒精量的要求為12%左右。腐乳的鹵湯中加入酒的目的不包括
A.調節腐乳口味 B.抑制微生物的生長 C.作為發酵原料 D.避免豆腐腐敗 5.某校同學在實驗室開展生物技術實踐活動。請回答下列問題:
(1)A組同學制作泡菜,此過程需要的菌種是 ,在泡菜腌制的過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時間、________和食鹽的用量;最后要向壇蓋邊沿的水槽中注滿水,這一操作的目的是 。
精心設
計課堂檢測,讓
學生互評,提高
學習效
率。
- 6 -
(2)B組同學制作腐乳。在制作腐乳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加鹽的作用是_______,避免豆腐塊變質。 (3)C組同學制作藍莓果酒與果醋。
①某同學對自己的發酵裝置定時通過充氣口充氣,該同學是在制備藍莓____________(填“果酒”或“果醋”)。另一位同學在藍莓果汁中直接加入某品牌活性酵母,之后先向發酵罐中通入一段時間的無菌空氣,通入無菌空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藍莓果酒制作過程中,在變酸的酒表面觀察到的菌膜是由____________大量繁殖形成的,其可在缺少糖源時將乙醇變為________,然后變為 。
教學
活動
4 四、課堂評價 (5分鐘)
說明:學生完成測試單,教師給出答案,并在小組內互評,教師應用希沃授課助手拍照上傳,做出評價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