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物變異,育種中的應用
所屬欄目:高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生物變異在育種中的應用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二生物人教版必修2遺傳與進化-生物變異在育種中的應用
生物變異在育種中的應用
一、教學設計思路
“生物的育種”是遺傳和變異知識的拓展和深化,常規育種的基本原理就是生物的可遺傳變異,而運用生物工程技術來育種則是育種所依賴的新理論,所以筆者在專題復習時將生物的可遺傳變異和生物工程有關內容相聯系,作為育種的基本原理。復習過程中注重以問題為先導,充分調動學生思維,其設計意圖在于加強學生運用相應的育種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通過問題合作解決的過程幫助學生成為知識的主動建構者,把講堂變成學堂,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整個教學過程包括: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問題探究、激發思維——拓展延伸歸納提升——強化訓練、提高能力。 二、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各種育種方式的原理、方法和優缺點,以靈活準確地運用相應的育種方法去分析和解決具體的問題
2.能力目標 培養提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比較能力、發散思維能力、創新思維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以及知識運用和遷移能力
3.情感 、態度及價值觀目標 通過比較動植物育種問題上的具體操作過程,培養學生具體問題應該具體分析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探究精神 三、學情分析
前面課程中學生已經把可遺傳變異原理與具體內容進行了學習并加以比價與分析,其對遺傳與變異在育種中的應用有了初步的了解。在本書前幾章的復習中,學生又學習了分離定律與自由組合定律,為學習傳統育種方法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與具體育種方案打下了基礎。 四、教學方法
采用問題合作解決法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 幾種育種方法的原理、 過程、特點等比較。 教學難點 : 能夠熟練應用這幾種育 種方法來解決實際問題。 六、教學過程
【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活動:一般西瓜都是圓球形的,給儲運工作帶來一些不便,那么如何解決這種不便呢?即時展示臺灣農藝師制作的方形西瓜及日本制作的三角人面西瓜等不同形狀西瓜,提問這些形狀的改變是否可以遺傳?為什么?
學生活動:思考并回答問題
教師活動:帶領學生一起回憶學習過的可遺傳變異的來源
設計意圖:利用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創設問題情境以問題驅動引導學生學習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問題探究、激發思維】
教師活動:依次圍繞西瓜育種的具體問題創設以下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思考相關育種方案并予以正確的引導和適當的評價。
問題一:西瓜的早熟(A)對晚熟(a)、不抗蟲(B)對抗蟲(b)是顯性。現有穩定遺傳的早熟不抗蟲的西瓜品種甲AABB和晚熟抗蟲的西瓜品種乙aabb。若希望獲得穩定遺傳的早熟抗蟲的品種丙AAbb,可以利用的育種方法是什么?其所依據的遺傳學原理是什么?有什么優點和缺點?請用遺傳圖解表示育種過程,并作簡要文字說明。(A和a,B和b兩對等位基因獨立遺傳)
問題二:已培育成功的早熟抗蟲西瓜品種易感染西瓜花葉病毒,以致葉片斑駁凸凹,果實發育不良。發病較輕時,形成的果實較小,發病嚴重時可造成絕收的現象。目前,農藥市場上還缺乏治療該疾病的特效藥物,可以解決這一問題的育種方法是什么?其所依據的遺傳學是
什么?有什么優點和缺點?
問題三:成功獲得早熟抗蟲抗病的西瓜后,若想培育出無籽、果實更大、糖分含量更多的西瓜,可利用的育種方法是什么?思考:1.三倍體西瓜為何無籽?2.若想省去每年都要制種的麻煩,大量繁殖無籽西瓜,可以利用的生物技術是什么?
學生活動:學生先自主思考,然后分組討論完成學案中三個問題情境中的育種方案以及對應的育種方法的優點、缺點,組內和組見成員進行生生互評。
設計意圖:學生在思考與討論時,需要積極地提取和組織腦海中已有知識儲備分析問題,有利于培養提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分析綜合能力、發散思維能力,以及知識運用和遷移能力 【拓展延伸歸納提升】
教師活動:提問“為更好地利用日益減少的耕地資源,能否培育出植株的地下部分長馬鈴薯、地上部分結西瓜的“馬鈴薯-西瓜”植株?可利用的育種方法是什么?” 學生活動:集體回答
設計意圖:為本節課留白,積極引導學生聯想到本節課以外的育種方法和原理,自己課后自行總結,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做以延伸,培養學生的比較能力與匯總能力。 【課堂反饋】
1.下列實例中依據的遺傳學原理一定不是基因重組的是( ) A.基因工程培育抗蟲棉 B.雜交育種培育雜交水稻 C.誘變育種獲得高產青霉菌
D.單倍體育種快速獲得純合的矮稈抗病小麥 2.依據以下不同育種方式最明顯的特點進行連線 操作最簡便單倍體育種
快速獲得純合個體 基因工程育種 不同物種間育種多倍體育種
植物器官大,營養物質含量高雜交育種創造新性狀 誘變育種 3.下圖為5種不同的育種方法,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至D方向所示的途徑表示_______ 育種方式,這種方法屬常規育種,一般從___代開始選種。A→B→C的途徑表示_______育種方式,這兩種育種方式中后者的優越性主要表現在_________。B常用的方法為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E方法育種時所需處理的種子應是_________________(萌發的/休眠的)種子。
(3)C、F過程最常用的化學藥物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
(4)由G到J過程中涉及的生物技術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 七、板書設計
生物變異在育種中的應用
育種
雜交育種
誘變育種
多倍體育種
單倍體育種種
方法 原理 優缺點
方法 原理 優缺點
方法 原理 優缺點
方法 原理 優缺點
八、教學反思 1、教學設計反思
本節課結合生活實際,從學生熟悉的市場上出售的幾個西瓜品種以及西瓜種植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為切入點,以學生合作探究、實踐為核心組織教學。經過認真探究、親身實踐,學生的生物能力才能得以切實提高。這樣理論聯系實際、聯系生活,又指導生活,完全擯棄了老師的講解與分析,將學生推到了課堂主人的地位,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性,開發學生學習生物的潛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從而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2、教學過程反思
以案例導學法為主導核心,運用了多元化的教學手段,為知識點的合理層遞改善了多個細節,使小案例引入—— 新舊知識聯系——新知識——知識點小結環環相扣。從學生課堂的反應看,學生的積極性很高,感覺新穎,時下的高中生很渴望這樣的課型,但由于備課和上課時間有限,本節課堂容量較大,這堂課還是未能盡情發揮,它的設計和安排還能更精妙。 3、教學效果反思
學生通過不同西瓜品種的培育從本質上掌握不同育種方法及其區別。課后要求學生列表比較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多倍體育種、單倍體育種轉基因技術的原理、方法、優點、缺點及實例。從學生課后作業完成上看效果顯著。
今天后還需要多研究有效課堂,提高學生學的效率,真正做到每一節課都能以 學生為主體的、讓學生多思考的高效課堂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