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3課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教材分析】
本課是高中歷史必修一專題七的第一課,主要內容是建國初期外交政策的制定及其外交成就,這些內容在中國當代外交史上具有開篇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說,本課的學習是本專題學習的基礎。同時,有助于把握我國外交的基本方針、基本原則,理解我國根據時代變化、采取不同外交策略的原因,有利于理解今天的中國外交和觀察當今國際事務。本課內容有三目:“另起爐灶”與“一邊倒”、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提出、走向國際舞臺,前兩目分別是1953年之前的外交方針與1953年之后的外交原則,第三目是1950年代中期中國的外交成就。 【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在初中階段已學過萬隆會議的相關知識,對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萬隆會議等有一定的了解,對深入探究新時期的外交活動、周恩來等人的外交智慧等有較濃的興趣,但多數學生的知識儲備和認知水平均有限。因此,需要教師提供材料,引導學生更深層次、更全面的得學習。 【教學目標】
1、通過課前預習及自主學習,能夠熟練的表述出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及三項政策。
2、通過史料閱讀及小組合作,能夠分析出新中國采取獨立自主外交方針的原因;并能總結出采取“一邊倒”的理由。
3、通過自主學習,能夠列舉出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的外交成就。從中可以感受到新中國對世界和平的貢獻,進而增強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學習重難點】
重點: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難點:建國初制定外交方針的依據。 【教法學法】
學法有材料分析法、問題討論法、情境體驗法等,教法有講授法、談話法、情境創設法、討論法、多媒體演示法等。 【課時課型】
本課是新授課,課時為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圖片展示李鴻章、曾紀澤、顧維鈞)相信大家對這幾位歷史人物都比較熟悉,看到他們大家會想到什么?面對國土淪喪,一條條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即便像李鴻章、曾紀澤、顧維鈞深邃睿智的外交家也無力回天,因為那是一段屈辱的歷史,屈辱的中國。接下來,我們再來看一組人物,從周恩來到王毅,共和國的歷任外交官,他們執著于同一個舞臺,舞出了一個令世人矚目的中國,這就是第七單元我們將要學習到的現代中國的對外關系。有人說,外交是一種政治智慧,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新中國第一代領導集體的智慧,來感受一下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展示學習目標: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本節課的學習目標:能夠熟練的說出新中國初期的外交方針及三項政策;分析出新中國采取這種外交方針及政策的原因及理由;列舉出20世紀50年代新中國的外交成就。感受到新中國對世界和平的貢獻。
教師:關于第一個學習目標,我們先來看一段視頻。(播放新中國成立視頻)目睹這一莊嚴時刻,大家熱血沸騰,它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新中國成立后采
取了什么樣的外交方針及政策呢?還是原來的配方,熟悉的味道嗎?請大家自主學習2分鐘的時間,表述出新中國成立后新的方針及政策。 自主學習:新中國成立初期的方針及政策? 學生:略
【過渡】:學習歷史不僅要知道這些方針和政策,還要能夠用自己的歷史思維解讀它,下面我們就學案中學習目標一及學習目標二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上面相關問題的討論,時間在5分鐘之內,注意材料中帶下劃線的句子,能夠有自己的歷史語言簡要的概括出來。 合作學習:
學習目標一:確定方針——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
學生展示:結合戰后世界形勢圖及材料一和二,請答記者問:新中國奉行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的背景?
材料一 1957年,美國國務卿杜勒斯表示:“我們一直沒有同共產黨中國貿易,或者準許同它進行文化上的交流。這些過去一直是,而且現在也是我們的政策。”
材料二 “中華人民共和國為新民主主義即人民民主國家,國家的權力屬于人民,實行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團結各民主階級和各民族的人民民主專政„„”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政策的原則,為保障本國獨立、自由和領土主權的完整,擁護國際的持久和平和各國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對帝國主義的侵略和戰爭政策。 ——《共同綱領》
學習目標二:細讀政策——“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及“一邊倒”。
學生展示:細讀課本,請答記者問:各個政策的含義及針對的對象。
學生展示:結合材料一二,請答記者問: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什么奉行“一邊倒”的政策?
材料一:“積孫中山四十年和共產黨二十八年的經驗,中國人民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決無例外,騎墻是不行的,第三條道路是沒有的。”我們反對倒向帝國主義一邊的蔣介石反動派,我們也反對第三條道路的幻想。——毛澤東《論人民民主專政》
材料二:“蘇聯革命成功后,遭十幾國干涉,而我國革命勝利的時候,帝國主義并未來干涉我們,并不是怕我國人民,主要是有蘇聯存在,這對我們鼓勵很大,當時若無蘇聯存在,美國一定要來的,它不僅在臺灣,還要到大陸來。”
——毛澤東:引自中國網 教師:非常感謝幾位代表對外交政策的精彩解讀,他們思維敏捷,表述準確,非常具有外交家的潛質,當然,在座的各位記者也表現不錯,可以看出當時新中國外交的核心就是“一邊倒”,這是由當時中國的社會性質及社會環境決定的,“一邊倒”雖然具有強烈的結盟性,但并不是對蘇聯惟命是從,雙方應當是在平等的基礎上,任何損害我國主權的都要予以反對、拒絕,與獨立自主的外交方針不矛盾。 目標檢測:
1.對號入座:以下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政策?
(1)“對于國民政府與外國所訂立的各項條款和協定„„或廢除,或修改,或重訂。”
(2)“中國人不是倒向帝國主義一邊,就是倒向社會主義一邊„„我們反對倒向帝國主義一邊的蔣介石反動派,我們也反對第三條道路的幻想。”
(3)“關于帝國主義對我國的承認問題,不但現在不應急于去解決,而且就是在全國勝利以后的一個相當長時期內也不必急于去解決。”
2. 新中國成立后,按照中國共產黨的外交政策原則,旗幟鮮明地站在以蘇聯為首的和平民主陣營一邊,并于1950年2月14日簽訂《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中國當時采取“一邊倒”方針的主要意圖是( ) A.創造利于經濟建設的國際環境 B.借助蘇聯恢復中國聯合國席位 C.與蘇聯結盟共同謀求世界霸權 D.希望蘇聯成為第三世界的后盾
【過渡】:在正確的方針政策指導之下,新中國開始以獨立自主的全新形象面對世界,取得了卓越的外交成績,課下大家都搜集到了很多這一時期外交珍貴的照片,我在這里進行了整理,哪位同學為大家 展示學習目標三:圖說成就。 教師:經過同學們精彩的介紹后,我們可以把這一時期的外交列舉為四項成就,下面請大家結合課本自主學習2分鐘的時間完善學案課前預習(三)中的相關問題,同時針對這些外交成就的相關知識如果有疑問的待會兒大家進行交流。 學生展示:略 課堂生成問題: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為什么將“互惠”改為“互利”?將“互相尊重領土完整”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
學生:惠有一種恩惠的意思在里面,好像是施舍一種恩惠,不是一種兩者不是一種平等的關系,而利是利益,國與國之間的關系最根本的還是利益驅使的,所以還是用互利好一點。另一個將互相尊重領土完整改為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前面我們說國與國之間不僅僅要尊重領土完整,還要尊重其他主權,所以后面這樣改一下更加的完整。
2、為什么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標志著我國外交政策的成熟?
學生:突破了社會制度及意識形態的差異,具有開放性與包容性。 3、“求同存異”方針含義? 學生:求同存異:“同”是指:共同的遭遇即被殖民和被壓迫的命運;共同的任務即反對殖民主義,反對封建勢力,發展民族經濟和反對外來侵略,維護民族獨立。“異”是指亞非國家的社會制度、經濟發展水平、政治體制和意識形態的不同。
教師:在這些成就中,大家的疑難點主要聚焦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及萬隆會議“求同存異”的方針及影響。平共處五項原則凸顯了尊重、平等、和平這些理念,在那個充滿了霸權主義及強權政治的時代里,取得了各國的認可和支持,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但在具體的外交實踐中,面對著國與國之間客觀存在著的巨大差異,如何將它落到實處呢?萬隆會議上在周恩來在因勢利導提出來“求同存異”的方針,它的核心是寬容、謙虛、彼此理解、互相尊重,這一切感動了與會各國,也感動了世界,促成會議的圓滿成功,也促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團結合作。周恩來在萬隆會議上的發言,也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寬容大度的人格魅力及善于把握時機靈活應變的外交智慧。 目標檢測:
1.2008年12月31日胡錦濤主席在新年賀詞中將中國外交方針概括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 這表明我國的外交方針又有了新發展。在新中國成立以來的諸多的外交政策與方針中,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是( ) A.采取“一邊倒”方針,與蘇聯建交
B.新中國的外交原則——“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C.1953年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D.1955年提出的“求同存異”方針
【過渡】:有人說外交是智者的游戲;有人說外交是妥協的藝術;還有人說外交是一個國家實力的晴雨表。英國人丘吉爾說,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朋友和永恒的敵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問題探究:請根據本節內容,歸納總結出影響國家外交的因素,并談談你對外交的認識。(要求:歷史學習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感受,在聯系比較中獲取重要的歷史認識,請大家各抒己見、大膽創新、踴躍探討。) 學生展示:因素:國際環境、國家性質、國家利益 認識:1、落后就會挨打,弱國無外交。
2、政治腐敗、經濟落后,必然導致外交失敗。
3、捍衛國家主權,提高綜合國力是國家堅強外交的后盾。 【課堂小結】
結合ppt提示,反思1分鐘學生進行小結,強調學生要掌握的內容,包括三大方針、中蘇建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特別指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重點。
【作業布置】:1、學案課后作業
2、研究性課題:通過網上、圖書館搜集資料,撰寫新中國外交成就或周恩來外交藝術的小論文。 【板書設計】:
23. 新中國初期的外交
一、獨立自主的和平共外交方針 二、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 1、1949-1950同蘇聯等17國建交 2、1953年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提出 3、1954年參加日內瓦會議 4、1955年參加萬隆會議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