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抗日戰爭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課《抗日戰爭》-江蘇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高中歷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6課抗日戰爭-江蘇省武進高級中學
《抗日戰爭》教學設計
人教版必修一
教學目標:①列舉侵華日軍的罪行;②簡述中國軍民抗日斗爭的主要史實;③理解全民族團結抗戰的重要性;④探討抗戰勝利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地位。
教學重點:全民族的團結抗戰。
教學難點:抗戰的勝利及其在中國反抗外來侵略斗爭中的地位。 教學過程:
【導入】創設情境,緩慢朗讀,直入主題——國殤墓園:這是一座墓園,在31米高的小團坡上,自下而上小碑林立,碑下均葬有陣亡官兵的骨灰罐;這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戰時期國民黨陣亡將士的紀念陵園;這是為紀念中國遠征軍二十集團軍實施的騰沖反攻戰;此戰役歷時127天,戰役40余次,陣亡將士9168人。
今天,就讓我們帶著沉重的心情,一起去回顧那場不忍回顧的戰爭之殤。20世紀30年代,日本又一次開始加快侵華的腳步。
【環節一】日本的侵華
1、侵華史實:從局部到全面,從關外到關內,從東北到華北、華東步步進逼。
2、滔天罪行: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中華大地赤地千里、生靈涂炭。
材料一:1937年10月12日,日軍就出動飛機對常州進行首次轟炸,戚墅堰機廠、電廠都中彈受損,機廠子弟小學全部被炸毀。
次日,日機開始轟炸常州城區,火車站、南大街等交通樞紐和繁華商區則首當其沖。
至11月29日日軍侵入常州城的一個多月中,幾乎每天都有日機空襲轟炸。剛開始,上午九十點和下午兩三點集中轟炸,后來不僅白天炸,晚上也來炸„„ ——《抗戰8年:銘刻在常州大地上的歷史》
材料二:
階段 時 間 概 況
局部侵華
1931年 制造九一八事變,侵占東北,局部侵華開始。 1932年
制造一·二八事變,襲擊上海。 建立偽滿洲國,對東北實行殖民統治。
1935年
華北事變,威逼平津,侵華從關外擴展至關內。 全面
侵華 1937年 盧溝橋事變,全面侵華開始,全面進軍華北。
1937年
八一三事變,全面進軍華東。
被炸毀后的武進醫院門診部西瀛里國華銀行被炸毀
2
材料三:(中國)常州 (1937年11月)29日上午10時
我們出發前去掃蕩常州的敵人。中午時分,我們的隊伍開進常州城。我們接到命令,要求我們殺掉常州城里的居民。大約80名手無寸鐵的平民,不分男女老幼,被趕到一塊兒,黃昏時分統統被我們開槍打死。我希望我這一輩子再也不要看到這樣的慘景。即將被殺死的這些人簇擁在一起,都在祈禱、哭喊并哀求饒命。對如此凄慘的場面,我簡直都沒有勇氣看下去。很快,重機槍就開火了,人們都紛紛發出慘叫聲,栽倒在地上。即使我已經有了魔鬼的心腸,我也覺得慘不忍睹。戰爭真是太悲慘了!
——《日本軍醫保坂晃日記》 材料四:1937年 日軍屠殺我國同胞千人以上暴行簡記(部分) 8月14日,轟炸上海市區,炸死平民1742人,炸傷1873人; 9月9日,攻陷山西陽高縣城,制造屠殺1000余居民的血案; 9月12日,侵占山西天鎮城,制造了屠殺2200余人的慘案; 9月15日,占領河北保定城,城內居民約2000人被屠殺; 9月15日,進犯河北固安縣,被殺害達1500多人; 9月23日,空襲廣州,路透社估計,此次轟炸死傷數千人; „„
11月19日,侵占常熟,先后殺害無辜鄉民達1500人左右;
11月27日,占領無錫,最初兩三天內,大肆燒殺,從閭口橋到吳橋,尸體就有2000余具,無錫城大火7天7夜不熄;
■12月8日,占領鎮江,被殺害人數達1萬人以上; ■12月13日,攻占南京城,進行了長達6周的大屠殺。 材料五:
材料六:12秒——是一個狹長的三角墻體,墻體的夾縫部有條自下而上的微弱光條。墻體貼滿了死難同胞的生命燈(即遺像)。右側墻體上掛著一只小鐘,秒針的聲音沉重的走動12秒后,從墻體的頂部掉下一滴水滴,漣漪蕩開的同時,生命燈亮起并迅速熄滅。如此循環往復。一張張五官不同、年齡相異的面孔
日軍在城墻腳下監督收拾尸體
日軍占領常州
文筆塔被炸
3
挨個點亮,再挨個和黑色的墻面融為一體。
每12秒代表著一個鮮活的生命的消逝,生在和平時期的我們,更需要珍愛生命,珍愛和平。
綜上所述,中華民族已經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被迫著發出最后的吼聲。接下來,讓我們聽民族的咆哮,看中華民族如何奮起抗爭于戰爭之殤。
【環節二】全民族的抗戰
材料一: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建筑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國共兩黨親密合作驅逐日寇出中國! ——1937.7.8,中共,《中國共產黨為日軍進攻盧溝橋通電》
材料二:如果戰端一起,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1937.7.17,蔣介石,《對盧溝橋事件之嚴正聲明》
據材料一、二可知,相比于國民黨,共產黨方面對七七事變反映早,態度堅定,且明確提出實行國共合作,建立抗日民主統一戰線。由此可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與共產黨強有力的推動,以及日本全面侵華之下民族矛盾的進一步激化密切相關。
1937年9月22日,國民黨發表《中共中央為公布國共合作宣言》,標志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始,全民族眾志成城,共赴國難。
材料三:常武地區國共兩黨合作抗戰和民眾自發抗戰
無數百姓也以不同的方式打擊日寇。其中,西夏墅20名青年男女與下鄉侵擾并奸淫婦女的日軍搏斗,當場打死日軍3名„„鄭陸橋一帶群眾見有6名日軍竄來騷擾,拿起鋤頭釘耙追打,由最初的數十人匯聚至近千人,6名日軍見狀,驚恐萬分,落荒而逃,其中有兩名在泅渡界河時,被群眾用大刀、魚叉打死„„
——《抗戰8年:銘刻在常州大地上的歷史》
材料四:國民黨領導的正面戰場的抗戰 四大會
戰 淞滬會戰 打破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
太原會戰 平型關大捷(首次大捷,國共合作抗戰的典型)。 徐州會戰 臺兒莊戰役(抗戰以來最大勝利)。
武漢會戰 1938年10月,(廣州)、武漢失守后,進入相持階段。 地位:正面戰場是防御階段主戰場,客觀上為敵后戰場開辟創造條件。 材料五:共產黨領導的敵后戰場的抗戰
抗 戰 路 線
全面抗戰路線,也叫人民戰爭路線。
作戰方式、地區 挺進敵后,廣泛開展游擊戰,建立敵后抗日根據地。 典 型 戰 例 百團大戰(1940年下半年,華北,彭德懷,八路軍主動出擊)。 地 位 作 用
進入相持階段后,敵后戰場逐漸上升為主戰場,起中流砥柱作用。
《華北軍》發表昭和十八年(1943年)度綜合戰果,充分說明了過去以重慶軍為對手的華北軍,在今天已完全轉變為以掃共戰為中心的事實:敵大半為共產黨軍„„交戰回數一萬五千次,與共產黨軍的作戰
19391937國民黨1939湟里
奔牛
戴溪洛陽
西夏墅
新四軍
年9月陳巷橋伏擊戰國民黨年11月萬緣橋阻擊戰
1939年5月沈家大橋保衛戰新四軍年5月江抗義勇軍東進
4
占七成五,交戰的二百萬敵兵力中,半數以上都是共產黨軍,我方收容的十萬九千具敵遺尸中,共產黨軍約占半數,而七萬四千的俘虜中,共產黨軍所占的比率,則只有三成五。——日本《朝日新聞》(1944.1)
材料六:國外戰場的抗戰——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中國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既體現為中國戰場是抗擊日本法西斯的主戰場,也直接走出國門,遠赴緬甸,支持英美等國抗擊法西斯。)
材料七:全民族抗戰(各階級階層的抗戰)
材料八:日本的飛機炸彈讓中國所有人的命運聯結到了一起,不管他們相距多遙遠。日本人讓中國人知道,中國是整個的,這對地方觀念極強的中國人是民族精神的洗禮。 ——《抗戰回望》
綜上,日本的全面侵華激發了民族的覺醒,中華民族的巨大力量被釋放出來。正是基于此,中華民族最終艱難走出于戰爭之殤。
【環節三】抗戰的勝利 1、勝利標志及慶祝勝利
2、勝利原因:從戰爭性質、國際、國內等因素考慮。 3、勝利意義:
材料一:第二次中日戰爭是中國重新崛起和復興的起點,是“復興的樞紐”。
——《從沉淪到榮光·抗日戰爭全記錄1931—1945》
材料二:“二戰三巨頭”對中國抗戰的評價
★羅斯福:假如沒有中國,假如中國被打垮了,你想有多少個師團的日本兵,可以調到其他方面來作戰,他們可以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
★丘吉爾:如果日本進軍西印度洋,必然會導致我方在中東的全部陣地崩潰,而能防止上述局勢出現的只有中國。
★斯大林:只有當日本侵略者的手腳被捆住的時候,我們才能在德國侵略者一旦進攻我國的時候避免兩線作戰。 ——2005年8月12日《環球時報》
據材料得出,國內而言,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人民一百多年來第一次取得反對外來侵略斗爭的完全勝利。大大增強了全國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國際而言,中國的抗戰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
5
組成部分,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大貢獻。由此,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成為復興起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