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兩極世界
所屬欄目: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2016年全國中學歷史錄像課評比視頻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江蘇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2016年全國中學歷史錄像課評比視頻高中一年級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江蘇省南通中學
作者簡介:陳建云,是全國婦女代表大會正式代表,江蘇省巾幗建功標兵,南通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南通市第十一屆政協常委,南通市歷史學會副會長,南通市學科帶頭人,江蘇省第四期“333工程”培養對象,擔任江蘇省南通中學教學副校長,一直堅守在教學一線,工作量飽滿,先后執教八屆文科畢業班,成績顯著。是南通市教學比武一等獎獲得者,應邀為省內外同行開設示范課和專題講座50多次。讀書是我的主要生活方式,堅持調研聽課、以研促教是我的工作常態,發表全國核心期刊本專業研究論文6篇,主持和參與4個省級以上課題研究,其中3個已結題,主持市級課題1個已
結題。我所帶徒弟中多位獲得過南通大市一等獎,兩位獲省一、二等獎。
組別:高中組
作品名稱:第25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
年級:高中一年級
作品簡介:人教版必修Ⅰ“第25課 兩極世界的形成”簡介 江蘇省南通中學 陳建云 20世紀80年代,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代表人物之一羅杰斯在論述“什么是兒童真正的學習和成長”時說:“學習是自我主導的,學習的本質是意義建構。”因此,課堂教學中,不僅要有學生的主體參與,而且要有自由的學習環境和自由的人際關系,還要有符合學生發展特征的學習的課題、內容、方法、評價。換句話說,所謂“人的教育”無非就是:崇尚自由的人(教師),借助自由的教育關系,促進每一個人(學生)的自由發展。人的教育的最大特質就在于“自由”。 基于上述理念,本課實行建構式教學,圍繞兩極格局(冷戰)形成的原因、過程及影響這一主線,分為四個模塊,先后是:探源冷戰——盟友緣何成為對手;了解冷戰——兩極世界的形成過程;感受冷戰——兩極世界形成的影響;反思冷戰——怎樣讓世界更美好。與之對應,先后配置四個探究題:(1)美蘇由戰時盟友變成戰后對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美蘇冷戰的主要表現有哪些?(3)冷戰對國際關系帶來怎樣的影響?(4)閱讀自主學習材料三、四,結合本課內容,談談怎樣才能拆掉“對抗之墻”?課堂教學中,主要在教師引導下,采取小組合作,組內、全班實行協同學習的方式,并輔之以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在師生、生生對話、交流中解決探究問題,逐步推進教學進程,從而完成學習任務。具體而言,本課凸現以下“六性”。 一、探究性 如上所述,本堂課以四個探究題銜接并推進整個教學流程,針對每個探究題,本人將教材相關資源與精心選擇的課外材料進行有機整合,通過文字、圖片、漫畫、表格等多種形式呈現,讓學生在研讀材料中分析、探究,以材料為依據,得出結論,解決問題,從而避免了灌輸式教學,實現了讓學生從被動接受現成知識的方式轉型為主動建構知識的學習方式,真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活動中不斷建構,形成新的認知。 二、活動性 本課教學過程中,全班學生根據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共分為8個學習小組,他們在教師的引導和學習小組長的組織下,以問題驅動、自主學習、互動探究、交流展示的形式,通過自主學習活動,逐一解決探究題。這種自主學習活動,從學習任務看,又分為兩種形式,一是各學習小組共同探究同一問題,這是組內協同學習,如本課探究問題一、四,就是如此;二是各學習小組圍繞同一探究題,自由選擇探究學習的角度或層次,這是班級范圍內的協同學習,本課探究問題二、三即是如此,本人也是主要通過這一方式突破教學重點。對于這兩個探究題,本人設計了以下六個角度,即:A美國,B蘇聯,C 德國,D朝鮮、越南,E古巴導彈危機,各學習小組自由選擇一個角度,要求各組按照以下研究程序開展學習活動:選擇材料組——閱讀史料,結合教材,提煉關鍵知識點——歸納總結——踴躍展示。 這種課堂協同學習活動的安排,保障了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權,也提供了學生挑戰高水準學習的機會。因為每個學生都是一個潛在的天才學生,只是經常表現為不同的方式而已,他們有的可能擅長閱讀,有的則可能擅長分析與理解或語言表達甚或組織與協調。因此,本課以不同形式的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貫穿始終,這在本質上是通過學生的優勢互補,實現人人得以有效成長的課堂教學,也是最大程度地落實了教育的公平性原則。 三、互動性 本課在教師的組織下,以學生自主學習活動貫穿始終,這就決定了本課課堂具有高度的互動性。這種互動,不是浮于表面的、形式的,而是深層次的,是師生在結成共同學習體過程中的自然生成。這從對象看,是師生間、生生間的多維互動;從內容看,是探究問題思路的互補、學習成果的即時反饋;從影響看,是學生思維的活躍、生成性學習情景或學習成果的出現。例如,在解決第二個探究題過程中,選擇美國組的學生代表在臺上列舉美國推行的冷戰舉措時,由本課內容聯想到初中內容,指出1944年以美國為首建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這說明當時美國實力相當強大,當這一組的學生在發言中提到古巴導彈危機時,教師則靈活機動,引導研究古巴問題的小組上臺介紹古巴導彈危機的詳情;在這一生成性教學環節結束后,教師一方面呈現圖片和文字材料,另一方面又適時補充說:關于馬歇爾計劃,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對西歐最慷慨的援助,果真如此嗎?然后引導學生在此前回答的基礎上再進一步分析馬歇爾計劃的直接目的和根本目的。最后,通過Ipad向全體學生推送關于杜魯門主義和馬歇爾計劃之間的關系的一道選擇題,學生思考后又即時通過Ipad將答案上傳反饋給教師,結果顯示,這道選擇題,全班45人中只有一人選擇錯誤。在后面的教學中,教師強調兩極格局的形成以華沙條約組織的建立為標志,古巴導彈危機是兩極對峙影響下的結果,注重培養學生正確的時空素養。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師生間和生生間的這種互動性、教學評價的即時性(設計的連線題也明顯體現這一點),為學生學習過程中思維方向、方式的準確,理解、掌握學習要點的完整、科學提供了保障。 四、學術性 圍繞本課主線,本人合理整合課內外教學資源,設置了四個探究題,學生必須充分運用相關課程資源,積極思維,深入鉆研,才能順利完成學習任務,達成目標,這就使本堂課的學術味較濃。這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適當引入學術界研究成果,將之與教材資源有機融合。如為了引導學生解決第一個探究題,本人摘錄了均產生于1946年的喬治?凱南《八千字電報》和諾維科夫《戰后美國對外政策的長篇報告》,這樣,學生在分析冷戰產生的原因時,才會不拘泥于教材介紹的美蘇兩國 “在社會制度和國家利益上的矛盾”。在引導學生掌握冷戰這一概念時,本人先介紹各種流行版本教材中的論述,再引導學生從中找出相同點和差異之處。如此,學生對于冷戰的對象、途徑等要素就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另外,在本課結束時,向學生介紹三本專著,也是為了拓寬學生的眼界,便于有興趣的學生在課后做進一步的思考與研究。二是本課教學進程的推進。如前所述,本課以四個探究題串聯相關學習內容,學生必須將教材、補充學習材料有機結合,學生還可以用Ipad上微格教室外網查找相關資料,在充分運用這些學習材料的過程中,深入思考、研究,在解決相關問題過程中才能掌握知識,形成新的認識。這種學術性,決定了本課的立意、學習內容都具有一定的高度和深度。 五、民主性 本課學術味較濃,師生間為什么能開展良性互動,共同探究學習問題呢?這是因為本課的民主性很強。 從本質上講,教育不是構筑同他者競爭優劣的競爭關系,而是應當構筑起在自由的交往中一道成長與發展的相互合作的關系。有鑒于此,本人在課堂上的定位是,為學生營造自由的學習氛圍,研究學生的“最近發展區”,揣測學生的需求,啟發學生思考,輔助學生的活動。教學過程中,本人能放下“權威”的架子,作為學習過程中“平等的首席”,與學生一起傾聽、交流、協作。當學生思考問題不全面時,通過本人的適當闡述,啟發學生的思路,如關于冷戰形成的原因,學生在回答過程中,沒有涉及英國,本人在最后總結學生發言過程中,就加以適時點撥;有時則是對學生的話題進一步闡述,引導學生間的進一步思考與討論,前述關于馬歇爾計劃的分析即是如此。師生間、生生間具備了平等友好、和諧寬松的民主氛圍,學生就能心情愉快、無拘無束地表述自己的見解,這就使課堂上氣氛活躍,學生間、師生間信息交流通暢有了重要保障。 六、高效性 上述“五性”,決定了本堂課具有高效性。首先,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主建構,在利用多種形式的材料探究問題過程中,理解了冷戰的概念,知道了兩極世界形成的過程及冷戰對國際形勢的影響,提升了自己閱讀材料、提煉材料信息并加以分析、運用的能力,通過冷戰概念的形成過程,增強了自己的批判意識和批判性思維能力,通過本課探究問題的解決途徑,培養了學生論從史出的學習習慣。本課教學過程中,還始終引導學生運用地圖,要求將相關事件在地圖上標示出來,這又是在引導學生增強讀圖努力,培養學生的時空素養。 其次,本課教學過程中,以小組學習為基礎,采用小組、全班協同學習的模式,各學習小組代表上臺發言交流,都是合作展示,這是尊重差異、互惠學習,這就培育了學生之間的傾聽關系和合作關系,促使學生在獲得新的知識、技能的同時,完善了自身的人格。 再次,為本課第四模塊設置的第四個探究題,是對本課學習內容的升華,學生通過這一探究題的思考、討論、交流,認識到了大國的爭霸是兩極格局形成的根本原因,給世界和平帶來了威脅。同時理解了霸權主義的危害,體會到人類求同存異、合作共贏的重要價值,培養了自己珍惜和平,為人類和平事業做貢獻的精神。總之,本堂課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努力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
江蘇省南通中學陳建云.mp4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兩極世界”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2016年全國中學歷史錄像課評比視頻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江蘇”,所屬分類為“高中歷史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2016年全國中學歷史錄像課評比視頻第25課《兩極世界的形成》江蘇”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