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鹽類的水解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4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青海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選修4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青海油田第一中學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新課標化學教材》選修4
一、教學分析
鹽類水解涉及的知識面較寬、綜合性較強,是前面已學過的離子反應、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因此,本節的教學與前面的教學有密切的聯系,此外鹽類水解也是后續電化學學習的必備基礎。從知識結構上講,鹽類水解平衡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所以這一節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在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二、學習對象分析
學生在選修4第二章中學習了化學平衡、第三章第一節中學習了弱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為本節內容的學習提供了一定的知識儲備,且高二的學生已具備一定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現這些有利因素,創造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加強過程與方法的培養,使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法。
三、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基本掌握測量溶液PH的實驗技能。 2. 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鹽類水解實質的探究分析過程,進一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分析、 推理、 綜合歸納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樹立辨正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養成實事求是積極實踐的科學態度。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實質
教學難點:鹽溶液酸堿性分析及鹽類水解的實質
五、 教學方法
運用設置問題、實驗、討論、分析、歸納、講解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掌握鹽類水解
鹽類的水解
的實質。
六、 教學流程圖
七、 教學用具
投影儀、NaCl 溶液、NH4Cl溶液、CH3COONa溶液、(NH4)2SO4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蒸餾水、玻璃棒、玻璃片、pH試紙
八、 課時安排
共分八課時其中的第一課時
九、 教學過程
情景導入 開始
探索歸納
鹽類的水解
條件
實質
定義
規律
交流
練習
小結
結束
鹽類的水解
教學過程設計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引入]
純水呈什么性?
純水呈中性,純水中加酸,呈酸性,純水中加堿,呈堿性,純水中加入鹽呢?
思考并回答
中性
不一定
溫故知新,遵循了學生認識事物的由點到面的特點。
【教師演示實驗】用PH試紙測定0.1mol/L的NH4Cl溶液的酸堿性。
[學生實驗] 測定0.1mol/L的NaCl 、CH3COONa 、(NH4)2SO4、Na2CO3、Na2SO4溶液的酸堿性。
觀察教師操作,總結實驗現象 NH4Cl溶液酸性。
小組合作完成實驗,記錄實驗結果
規范學生操作,落實學生實驗基本技能 培養學生準確嚴謹的科學態度。
[提示]實驗完畢后請同學們完成課本P54表二第一行?
匯報實驗結果:NaCl溶液中性、
CH3COONa溶液堿性、(NH4)2SO4
溶液酸性、Na2CO3溶液堿性、
Na2SO4溶液中性。
培養學生口頭
表達能力。
[提問]由這組實驗我們可以看出,是不是酸堿中和反應生成的的鹽溶液都是中性?
鹽溶液不一定都是中性,有的呈酸性,有的呈堿性。
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合作探究1】
鹽溶液的酸堿性與生成該鹽的酸和堿的強弱有什么關系?
[提示]根據形成該鹽的酸和堿的強弱,可將表中的鹽按強堿弱酸鹽、強酸弱堿鹽、強酸強堿鹽進行分類。 如CH3COONa:
CH3COOH + NaOH = CH3COONa + H2O 弱酸 強堿 強堿弱酸鹽
分組討論
完成投影表格中的內容后討論得出結論:
“誰強顯誰性,都強顯中性”!
溫故知新,
遵循了學生認識事物的由點到面的特點。
【合作探究2】
為什么CH3COONa溶液呈堿性呢? [提示]
1. 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電離?
分組討論:
CH3COONa溶液顯堿性的原因:
H2O H+ + OH-
CH3COONa====CH3COO-
+Na+
為講清重點、突破難點做準備。
2. 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3. 溶液中哪些離子可以結合成弱電解 質? 4. 生成弱電解質時對水的電離平衡有 何影響? CH3COO-、Na+、OH-
、H+ 、
CH3COO-
、 H+
生成弱電解質時會促進水的電離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的科學精神。
【合作探究3】
請同學們按照與前面同樣的方法分析NH4Cl溶液為什么顯酸性? [提示]
1. NH4Cl溶液中存在哪些電離?
2. NH4Cl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3. 溶液中哪些離子可以結合成弱電解 質?
4. 生成弱電解質時對水的電離平衡有 何影響?
【合作探究4】
請同學們按照與前面同樣的方法分析NaCl溶液為什么顯中性?
1. NaCl溶液中存在哪些電離?
2. NaCl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3. 溶液中有沒有可以結合成弱電解 質的離子?
4.對水的電離平衡有沒有產生影響?
[過渡]結合CH3COONa和NH4Cl的水解
機理,分析歸納鹽類水解的定義、實質、條件、規律。
分組討論
NH4Cl溶液溶液顯酸性的原因
H2O H+ + OH-
NH4Cl ==== NH4+ + Cl
-
NH4+、Cl-、H+、OH-
NH4+、OH-
生成弱電解質時會促進水的電離
分組討論
NaCl溶液溶液顯中性的原因:
H2O H+ + OH-
NaCl ==== Na+ + Cl
-
Na+ 、 Cl- 、H+、 OH-
沒有可以結合成弱電解質的離子
對水的電離平衡沒有產生影響 分組討論后得出結論
為突破難點做準備。
為講清重點做準備。
突破重點、難點,同時培養學生認真仔細,一絲不茍的學習精神。
訓練學生歸納總結概括能力。
鹽類的水解 [投影]
1. 鹽類水解的定義:在鹽溶液中,鹽電離出的離子(弱酸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
跟水所電離出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分子的反應就叫做鹽類的水解。
2. 鹽類水解的實質: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弱酸根陰離子或弱堿陽離子與水電離出來的H+或 OH-
結合生成弱電解質,從而破壞了水的電離平衡,增大了水的電離程度。
3. 鹽類水解的條件:
在溶液中鹽電離出來的離
子跟水所電離出來的H+或OH-結合生成弱電解質的反應
鹽類的水解增大了水的電離程度。
鹽必須溶于水 鹽中必須有弱根
培養學生運用知識并進行遷移的能力以及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品質。
4. 鹽類水解的規律:
[小結]
1、 鹽類水解的定義 2、 鹽類水解的實質 3、 鹽類水解的條件 4、 鹽類水解的規律
[板書設計] 鹽類的水解 1、醋酸鈉的水解機理 2、氯化銨的水解機理 3.鹽類水解的實質、條件
[作業布置]
課本第59頁:1、2
有弱才水解, 無弱不水解, 誰弱誰水解, 誰強顯誰性, 都強顯中性。
學生總結本節重點內容。
學生練習 題略
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歸納及書面表達能力。
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歸納總結能力
《鹽類的水解》教學設計
各位評委、老師們:你們好!
我今天說課的內容是《鹽類的水解》。我打算從以下六個方面來闡述我的教學設想: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在化學中的地位和作用
鹽類水解涉及的知識面較寬、綜合性較強,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平衡原理的基礎上討論電解質在水溶液中的電離行為。因此,本節的教學與前面的教學有密切的聯系,此外鹽類水解也是后續電化學學習的必備基礎。從知識結構上講,鹽類水解平衡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利于學生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所以這一節的內容具有很強的理論意義和實際意義,在教學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是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
(2)在全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鹽類的水解》安排在新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第三章、第三節。這部分內容在課本第54頁至60頁。是全章內容的重點。
2.本節內容的課標要求
理解強酸弱堿鹽和強堿弱酸鹽的水解。
3.教學重點、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鹽類水解的實質。
確立依據:根據這節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鹽類水解是前面學過的許多知識的綜合利用。
重點突出措施:通過分組實驗,學生討論等手段以及時間的分配上來突出重點。
教學難點:鹽溶液酸堿性分析及鹽類水解的實質。
確立依據:與之前所學的離子方程式書寫有所不同,同時需考慮鹽類的水解的本質,對學生有一定的難度。
難點突破措施:通過互動啟發學生思維,結合板書分析來突破難點。
二、.教學目標分析
基于以上分析,結合新課程教學理念,以及學生已有的知識水平和認知能力確立本節的三維教學目標為:
(1) 知識與技能:理解鹽類水解的實質,基本掌握測量溶液PH的實驗技能。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鹽類水解實質的探究分析過程,進一步學習科學探究的基本方
法,提高分析、 推理、 綜合歸納的能力。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樹立辨
正唯物主義的世界觀,養成實事求是積極實踐的科學態度。
確立依據:基于對教材,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的分析,制定相應的三維目標。化學教學的
最終目的是通過思想方法的滲透以及思維品質的鍛煉,從而讓學生在能力上得
到發展。
三、教學方法和預期效果分析:
1.教學方法:(1)根據本節課的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我采用的主要是啟導法、計算機輔助教學、實驗法、練習鞏固法等等。
(2)整節課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采取了實驗探究和理論研究兩條學習主線。
實驗探究的目的在于使學生體驗科學研究的過程,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強化科學探究的意識,促進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理論研究是運用已有的化學平衡知識,發掘出新知識的“生長點”——鹽類水解,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教學用具的說明:計算機課件演示的目的是對學生所得的結論驗證、完善,加深對問題的理解,鞏固所學的知識。“恰當使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發揮其快捷、生動、形象的輔助作用,最大限度地使學生獲得并掌握所學的知識”是我選擇和使用教學用具的根據。
2.預期效果分析:
(1)預期成功之處: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新課程理念,如①引課的情境設計貼近學生的已有知識,突出本節的重點;②采用歸納法揭示幾類鹽水解的規律;③教學重、難點的突破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方法;④概念的建構充分體現概念的科學價值。感性和理性兩條探究主線相輔相成,使鹽類水解的概念統一在化學平衡的理論體系之中。既達到理論完整,又培養了學生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預期困難之處:在課堂各個環節的時間把握上有一定困難。在研究性學習這個問題上,學生能否全面的分析,有一定困難。
四、關于學法的指導:
1.對學習者特征分析:
本節課的學習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據教師平時對學生的了解和高二學生學習表現而作出的。
(1)從學生的認知角度看: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平衡原理也知道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原因在此基礎上再來探究鹽類在水溶液中的酸堿性規律,這樣有助于促進學生的認知發展。
(2)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高二平行班的學生,高二的學生已具備一定分析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發現這些有利因素,創造機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加強過程與方法的培養,使其養成良好的思維方法。
2、學法指導:
(1)自主學習:學生自己通過預習,了解所學知識。
(2)探究合作學習: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合作探究,互相交流,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3)練習鞏固法:讓學生知道化學重在應用,通過應用來檢驗自己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
制定依據:基于對學習者特征分析,“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體會到,必須在傳授知識給學生的同時,教給他們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他們學會學習。
五、教學過程設計:
【課前準備】1、安排學生提前預習本節內容。
2、分組:6—8人為一個學習小組,確定實驗操作者和現象記錄者。教師需要做好協調工作,確保每位學生都參加。
教師活動 | 學生活動 | 設計意圖 |
(一)回憶舊知,情景導入(時間2分鐘) 導入 純水呈中性,純水中加酸,呈酸性,純水中加堿,呈堿性,純水中加入鹽呢? 【學情預設】學生可能會說中性,酸性或者堿性,借此引出主題。 (二)分組實驗,尋找規律(時間12分鐘) 【教師演示實驗】 用PH試紙測定0.1mol/L的NH4Cl溶液的酸堿性。 【學生分組實驗】 測定0.1mol/L的NaCl 、CH3COONa 、(NH4)2SO4 、Na2CO3、Na2SO4溶液的酸堿性。 【學情預設】學生的實驗操作可能不夠規范,教師要在旁加以指正。 【合作探究1】 鹽溶液的酸堿性與生成該鹽的酸和堿的強弱有什么關系? (三)嘗試探究,歸納總結(時間14分鐘) 【合作探究2】 為什么CH3COONa溶液呈堿性呢? [提示] 1. 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電離? 2. CH3COONa溶液中存在哪些離子? 3. 溶液中哪些離子可以結合成弱電解質? 4. 生成弱電解質時對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 【合作探究3】 請同學們按照與前面同樣的方法分析NH4Cl溶液為什么顯酸性? 【合作探究4】 請同學們按照與前面同樣的方法分析NaCl溶液為什么顯中性? 結合CH3COONa和NH4Cl的水解機理,分析歸納鹽類水解的定義、實質、條件、規律。 (四)分層練習,升華所學(時間7分鐘) 1、判斷下列鹽溶液的酸堿性: (1)NaClO (2) FeCl3 (3)KNO3 (4)CuSO4 研究性學習 (五)本節小結(時間3分鐘) 1、 鹽類水解的定義 2、 鹽類水解的實質 3、 鹽類水解的條件 4、 鹽類水解的規律 (六)作業布置(時間2分鐘) 課本第59頁:1、2 (七)板書設計:鹽類的水解 1、醋酸鈉的水解機理 2、氯化銨的水解機理 3.鹽類水解的實質、條件 |
學生參與思考 觀察教師操作, 總結實驗現象 匯報實驗結果 分組討論 得出結論 分組討論 加深理解 分組討論后得出定義、實質、條件、規律。 |
問題情境設計貼近學生已有知識,能激發學生求知欲,會產生大膽的猜測。 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挖掘關鍵詞,提出問題——實驗探究——得出結論——應用理論。使學生能夠應用科學的研究方法。 培養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 ① 引領學生學會遷移知識解決新問題的方法。 ②突出鹽類水解本質的知點。 |
課后記 |
測試對象 |
生成該鹽的 |
鹽的類型 |
溶液酸堿性 |
|
酸 | 堿 | |||
CH3COONa |
堿性 |
|||
Na2CO3 | ||||
NH4Cl |
酸性 |
|||
(NH4)2SO4 | ||||
NaCl |
中性 |
|||
Na2SO4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