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鹽類的水解
所屬欄目:高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化學人教版選修4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北京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三章第三節鹽類的水解-北京市東方德才學校
教學基本信息
課題 鹽類的水解
高二
課型
新授課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建構主義理論提倡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模式,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揮以下幾個方面的主體作用:(1)用探索法、發現法去建構知識的意義;(2)對所學習的問題要提出各種假設并努力加以驗證;(3)把當前學習內容與已知事物相聯系,并加以認真思考。基于這一理論,本節課的設計指導思想是“以情境為依托、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密切圍繞學科核心概念進行教學”。創設實驗,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鼓勵學生積極討論和思考。
依據《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設計教學思路: 1.實驗探究貫穿整個教學過程
2.以微粒變化為核心,從微觀角度研究水溶液中的離子 3.變知識呈現為問題呈現,培養學生的思辨能力 4.利用情景教學法,合理設計問題情景
5.教師起到“引起、維持、促進”學生學習活動的作用
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節教材的核心是平衡理論在鹽溶液中的具體應用。新課程人教版高中化學選修4第三章水溶液中的離子平衡包括四部分內容,分別是弱電解質的電離、水的電離和溶液的酸堿性、鹽類的水解、難溶電解質的溶解平衡等。從知識結構上講,鹽類水解平衡是繼弱酸、弱堿及水的電離平衡體系之后的又一個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是平衡移動原理等知識的綜合應用,是理論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過程中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通過本部分內容的學習,有利于形成完整的電解質溶液的平衡體系,促進學生學科知識體系發展和形成。 學生情況:
學生已經學習了化學平衡、電離平衡原理,了解了水溶液酸堿性的本質,具有了分析簡單平衡體系的能力和分析溶液中各種粒子微觀行為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再來探究鹽類在水溶液中的酸堿性規律,有助于促進
2
學生的認知發展、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綜合應用能力。這些已經形成的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是教學的有利條件。
但由于本節內容是討論的鹽對水的電離平衡的影響,為什么影響?怎么影響?影響的結果怎樣?這涉及了知識的綜合應用層次,需要認清溶液中多種微粒間的相互作用,認清溶液中弱電解質的電離平衡和水的電離平衡兩個平衡體系的關系和相互作用;內容比較抽象、理論性強,難度較大,同時在思維品質上要求學生有抽象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學生在學習上會有一定難度。
由于知識的前攝效應,又會給本屆內容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困難,比如鹽是中和反應的產物,學生易誤認為鹽溶液呈中性等。 教學方式:
新課標中強調,高中化學課程應有助于學生主動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有利于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科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加深對科學本質的認識,增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因此本節課我在設計的時候,采取的教法是創設情境、問題驅動,學生的學法為實驗探究、歸納總結。 教學手段:多媒體輔助,演示實驗。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分析推理鞏固鹽的水解的認識角度及認識思路,從而掌握鹽類水解的定義、實質和規律。 2.通過建立量的視角,學生能夠更好的理解鹽類水解的程度以及掌握鹽類水解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能用微粒觀解釋宏觀現象。 2.通過分析推理培養學生分析、解決(解答)化學問題的能力。
3.通過對鹽類的水解實質的探究,讓學生體會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學生邏輯推理和綜合歸納能力以及實際應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鹽類水解的實質的探究,培養學生用發展的觀點、科學的態度、探索的精神學習化學,培養學生辯證思維能力。
2.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積極思維,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和求知欲望,使學生能夠透過現象看本質,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教學重點 鹽類的水解的本質
教學難點 鹽類的水解平衡的建立及水解方程式的書寫
3
教學流程示意圖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或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復習回顧
【引入】從弱酸溶液體系引入
【思考】冰醋酸加入水中后會發生怎樣
的變化?
學生思考
展示分析結果 思考
從學生熟悉的認知引入,順理成章、水到渠成
建立二維圖,分析溶液中存在微粒、相互作用及作用結果
任務一:CH3COONa溶液顯______性,并分析原因
【過渡】如果向水中加入鹽,對水的電離平衡有何影響?
學生思考、分析 概念的自主建構
建立認識角度及認識思路
任務二:推斷NH4Cl溶液的酸堿性并說出推斷依據
實驗驗證結論
【小結】通過以上的分析,你能總結出鹽溶液呈酸堿性的原因嗎?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PPT】鹽類水解的定義和實質
【講述】書寫鹽類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觀察這個反應的特點: 鹽+水⇌酸+堿
學生分析總結 實驗
學生根據教師給出的思考題認真分析、充分思考、深入探究不同的鹽的水溶液為什么會呈現不同的酸堿性, 形成鹽的水解的概念。
鞏固認識角度及認識思路
pH試紙測定溶液酸堿性
通過思考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從知識的本源上深入挖掘知識的形成過程,為真正掌握知識打下堅實基礎 理解內涵
通過學生的深入探究和教師的點拔結合,學生真正能從本質上掌握鹽類的水解的概念、條件、實質和規律,明確溶液呈現不同的酸堿性是與水的電離是有直接關系的,與
【復習回顧】從弱酸溶液體系引入 任務一:CH3COONa溶液顯______性,并分析原因
任務二:推斷NH4Cl溶液的酸堿性并說出推斷依據
任務三:概括鹽類水解的規律
4
鹽的水解是酸堿中和反應的逆反應。 問:用什么來表示可逆反應的限度?
形成弱電解質是分不開的
【資料卡片】幾種常見離子的水解常數
通過資料卡片,你對鹽的水解程度有什么認識?
學生分析
建立量的視角
鹽的水解是微弱的,水解程度小,水解產物少
【PPT】表格
預測鹽溶液
酸堿性
說預測依據
實驗驗證
問:還有什么鹽溶液呈酸性、堿性、中
性?
學生思考回答
鞏固分析思路
任務三:概括鹽類水解的規律
根據我們剛才的分析學習,試著從上表總結鹽類的水解的規律
學生討論、總結
分析思考
通過深入探究,能夠真正
弄明白鹽類水解的本質
總結規律,再解釋規律
解決實際問題,體現學科價值
【課堂應用】
在有機化學基礎中我們了解到,油脂可以在堿性條件下發生水解反應,所以生活中可以用純堿溶液來除去油污,你能否詳細分析一下原因。
拓展問題:
1.為什么蘇打比小蘇打去油污效果好? 2.為什么熱水比冷水去油污效果好?
【小結】 由學生總結出:
1.能用語言和化學用語描述鹽類水解的過程;
2.知道微觀上鹽的水解是宏觀鹽溶液呈現酸堿性的原因; 3.總結鹽類水解的規律,從本質上認識鹽類的水解; 4.能夠書寫簡單的鹽類水解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5
板書設計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宏觀現象 作用的結果
微粒間的相互作用
微粒的種類和數量
溶質 溶劑 教學反思
本節課教學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注重學生的個性體驗,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教學過程中,先從復習醋酸溶液引入,建立二維圖,分析醋酸鈉溶液建立分析溶液問題的認識角度和認識思路,然后推斷氯化銨溶液的酸堿性來鞏固認識角度及認識思路,用水解常數幫助學生建立量的角度,最后用預測幾種鹽溶液的酸堿性來鞏固分析思路,概括鹽類水解的規律。這種二維圖的分析方法能夠幫助學生從微觀角度解決問題,學習起來有方法、有入手點,提高學生認識問題的高度。本節課實驗簡單,學生可操作性強,實驗設計有層次,先是向水中加入酚酞,然后加入醋酸鈉固體,給學生直觀的感覺,然后用pH試紙測氯化銨溶液酸堿性來驗證分析推斷,最后測幾種鹽溶液的酸堿性總結規律,提高對本質的認識。板書設計實用美觀。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生的活動較少;有些同學的回答沒有及時的追問;有關“微粒間的作用力”講解的不夠深入。
第三節 鹽類的水解 (第1課時)
【復習回顧】冰醋酸加入水中后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 |
|
|
25℃,101KPa時, CH3COO—的水解常數 K=5.9×10-10 NH4+的水解常數 K=5.6×10-10 |
鹽溶液 | NaCl | Na2CO3 | FeCl3 |
pH | |||
酸堿性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