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城市化《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重慶市 - 江北區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地理必修二第二章第三節城市化《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重慶市 - 江北區
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教學設計
【設計思想】
在內容的設計上:因學生通過對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化概念及城市化進程知識的學習,懂得了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對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生活觀念的進步有著很大的推進作用,所以本節內容我重點選取了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部分進行探究,引發學生關注思考城市環境問題,在生活中做一個城市文明人。在教學方法上:地理新課標主張教學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創設主動學習的情境,啟發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在設計本節內容時,重點采用案例分析法探究式學習,以學生主體發展為中心,引導學生主體主動參與,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設計中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重視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的培養,學會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達到“知地—明理—說理—析事”的教學目標。 【教材分析】 1、課程標準分析:
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在“人口與城市”的要求中提出:在運用資料概括城市化過程和特點的基礎上,理解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使教學最終歸結在對人地關系的理解上。對于上述內容,課程標準在活動中建議“聯系實際歸納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討論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些反映出新課程在實施過程中,要求地理知識與地理實踐的有機結合,使地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論的學習更好地在實際的生活體驗中進行有效建構。 2、教學內容分析:
依據課程標準,本教材可分為三個部分:一是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二是城市環境問題,三是城市發展趨勢。前兩個問題緊密聯系,后者是對前者的概括和強調,只有正確認識城市化過程中的這些問題并采取相應對策,才能使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使得人地關系向著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第三部分是在分析前面兩個問題的基礎上對城市發展的展望,是城市化原理在我國的實際應用。在教學中,應通過地理信息的收集和處理,印證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從而了解我國在城市化的進程中應注意解決的問題,促進我國城市更加健康地發展。 【學情分析】 1、思維特征:
高中學生的形式邏輯思維處于優勢,辨證邏輯思維迅速發展,也是創新思維發展的關鍵時期。已經對新的學習方式有所適應,具備了一定的地理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可以適當完成資料收集和自主合作學習的任務。
2、知識背景:
在學習了城市空間結構和城市化過程與特點的基礎上,能理解城市化過程給人們帶來的變化和影響,具備一定的人文地理的知識技能與人文素養。 3、生活經驗: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大部分學生對生活的周圍環境有深刻的親身感受,能較好地把地理基本理論和原理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 【三維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地調查和查閱資料:
(1)了解城市化過程對自然和人文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 (2)分析城市化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并分析原因。
(3)了解保護和改善城市環境的主要措施和城市發展的趨勢。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產生的影響及其解決途徑的探究,體驗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探究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活動,認識人類與環境協調發展的辨證關系,樹立正確的人觀。在案例分析過程中,激發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勇于創新的精神。
(2)分析當前城市化一些不良傾向的過程中,樹立正確的城市發展觀。 【重點難點】 1、教學重點:
(1)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2)城市化過程中產生的問題及對應措施。 2、教學難點:
分析城市化過程對地理環境的影響。 3、教法:
(1)案例分析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在問題探究中培養地理素養、思維能力和進行情感價值觀的教育。
(2)多媒體呈現與分組合作探究式教學相結合。 4、學法:
3
(1)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探究問題、解決問題。 (2)讓學生學會觀察,讓生活體驗與地理基本原理和理論相結合。 (3)分組討論,讓學生學會合作學習。 【課前準備】 1、學生準備:
課前分小組通過攝影、上網、查閱報刊書籍、繪畫創作等形式完成“我眼中的重慶”主題的資料收集,在收集的過程中切身感受城市化過程使我們的生活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在城市化過程中存在的許多問題。 2、教師準備:
用多媒體展示豐富多彩的圖文、影像、動畫資料,創設學習情境,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活動。 【教學過程】
【引入】:展示中央商務區江北嘴圖片 提問:同學們知道照片上所展示的是哪兒嗎? 生答:略
師:這里是重慶未來的中央商務區,金融中心,可是你們知道她過去什么樣嗎?下面我們跟著視頻去了解她的變遷史。
【視頻展示】:重慶大戲之城市變遷
師:你們看到了江北嘴有什么變化?從優美恬靜的田園風光變身高樓林立的現代化大都市,這一過程在地理學上稱為城市化,城市化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是社會進步的表現,它改變了我們生存環境的面貌,更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及生活觀念。今天我們一起來探究《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一知識。
【展示課題,解讀課標】 師:如何理解課標要求?
師:注意兩個動詞:運用有關資料,解釋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地理環境包括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影響分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有利影響是有目共睹、深入人心的,今天我們探究的重點是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尤其是不合理的城市化帶來的不利影響。 【展示標題】:1、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不利影響
師:自然地理環境由氣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五大要素組成,他們彼此滲透、相互制約構成一個有機整體,并作為整體進行演變,城市化必然對他們各自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展示表格】:
4
要素 城市化對自然地理環境的影響 評價 地形
氣候 水文
土壤 生物
【探究一】城市化對地形的影響
展示城市建設平整土地、重慶山體滑坡、深圳滑坡事件的案例文字及圖片,思考問題。 1、滑坡的危害?
2、城市化過程中人類哪些行為引發了滑坡? 3、該采取什么措施防治滑坡發生? 【生答略】 【教師小結填表】
【探究二】城市化對氣候的影響 展示城市熱島效應示意圖,思考問題: 1、該圖反映了什么現象?該現象產生的原因? 2、這種現象對城市大氣質量有何影響? 3、對降水有什么影響?
4、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減輕城市熱島效應? 【生答略】 【教師小結填表】
【探究三】城市化對水文的影響
【展示材料】城市與郊區降水、徑流總量、地表徑流量、地下徑流量比較表。思考: 1、比較某城市與郊區地表、地下徑流量差異并分析成因?推測可能會產生什么后果? 【生答略】
【展示材料】”城市看海”模式、中國城市水資源狀況資料、水污染圖片。思考: 2、有的城市身負“城市內澇”與水資源短缺雙重壓力,如何處理這一矛盾? 【生答略】
【教師小結,展示】海綿城市效益、原理示意圖 【教師小結填表】
5
【探究四】城市化對土壤的影響
【展示圖片】土壤各種污染,這樣的土地能種出莊稼嗎,種出的莊稼你們敢吃嗎? 【教師小結填表】關注教材36頁相關內容
【教師總結歸納】各種污染、城市鋼筋水泥干擾和破壞了整個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趨于減少。 【轉承】城市化對人文地理環境有什么不利影響呢? 【展示圖片】各種污染
【自學教材】據教材P36—37頁內容,回答問題 1、環境污染有什么危害? 2、簡單介紹各種污染的來源。 3、如何減少城市環境污染? 【教師小結展示答案】
【展示其他城市環境問題圖片】邊展示學生邊回答:交通擁擠、住房困難、就業困難、社會治安狀況差等。 【小結】這些城市環境問題非常形象地被稱為“城市病”
思考:1、這些“城市病”產生的原因是什么?怎么給城市“治病”? 【活動】我為城市獻計策。列舉治理城市病的具體化措施。 【教師歸納】同學們列舉的措施可以歸納為以下四條: (一)建立衛星城,開發新區 ;(二)合理規劃,加強管理; (三)改善城市交通和住房條件;
(四)保護和治理城市環境,把建設生態城市作為目標。
【活動】防治城市病,重慶在行動!比一比,看誰能又對又快地回答出重慶防治城市病的措施。 【課堂總結】展示提綱:
【結課】最后我們一起來展望重慶的美好未來!
【視頻欣賞】《未來重慶》重慶2005---2020總體規劃宣傳視頻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