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氣候類型的判讀
所屬欄目:高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二節《氣候類型的判讀》重慶市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氣候類型的判讀》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影響氣候的因素;
2:了解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特點及成因; 3:掌握判斷氣候類型的一般方法;
4:通過講練結合,提高學生判斷氣候類型的能力,學會根據具體情況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
教學重點:從氣溫和降水的坐標圖判斷氣候類型 教學難點: 判斷氣候類型的方法及能力提高
教學方法:綜合分析法、講練結合法、圖文轉換法及多媒體展示 教學過程
導入:通過復習提問有關問題導入影響氣候形成的因素 一、氣候的形成因素 1、太陽輻射 2、大氣環流
3、下墊面(地形‘洋流、海陸位置) 4、人類活動
二、判斷氣候類型的方法
1、從分布上判讀: 2、從氣候要素特征上判讀:
世界氣候類型的判斷主要根據氣溫、降水這兩個主導要素進行,先根據氣溫、再根據降水的步驟來分析,簡便易行。
判斷方法和步驟
第一步:根據氣溫高低判斷某氣候所在的半球,如果7、8月份氣溫最高,為北半球;如果1、2月份氣溫最高,為南半球。(以溫定球)
第二步:根據氣溫最冷月的氣溫值,判斷氣候類型的范圍。(以溫定帶) 熱帶型:最冷月>15℃,終年高溫。
亞熱帶型:最冷月在0℃以上,冬溫夏熱。(溫帶海洋性氣候)
溫帶型:最冷月0℃以下(溫帶海洋氣候除外,在0℃以上),冬冷夏熱。 寒帶型:最熱月0℃以上——苔原氣候,最熱月0℃以下——冰原氣候; 第三步:根據降水特點判斷具體的氣候類型。(以水定型)
年雨型——終年降水多且季節分配均勻——熱帶雨林氣候(>2000mm)溫帶海洋性氣候(700mm左右,冬雨稍多)
夏雨型——夏季多雨,冬季少雨——熱帶草原氣候(750-10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下);熱帶季風氣候(>1500mm,最高月降水量400mm以上);亞熱帶季風氣候(>800mm),溫帶季風氣候(>400mm)
冬雨型——夏季干燥、冬季多雨——地中海氣候(300-1000mm)
少雨型——終年降水稀少——熱帶沙漠、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略集中在夏季):亞寒帶與極地氣候。 二、圖表判讀(有師生共同完成) 三、板書設計: 一、氣候的形成因素 1、太陽輻射 2、大氣環流
3、下墊面(地形,洋流,海陸分布) 4、人類活動 二、氣候類型的判讀
(一)根據氣候類型的分布來判讀 (二)根據氣候要素的特征來判讀 1、以溫定球
3
2、以溫定帶 3、以水定型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