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預防犯罪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八年級(上)道德與法治第五課第二框《預防犯罪》貴州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八年級(上)道德與法治第五課第二框《預防犯罪》教學設計
課標要求:了解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強自我防范意識。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法律的尊嚴,增強法制觀念,提高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
知識與技能:了解罪與罰,認清犯罪特征,能夠判斷犯罪行為,遠離犯罪、自覺守法;
過程與方法:通過比較法、案例分析法、填表分析法等把握知識內涵,培養學生樹立法律意識。
核心素養
社會責任——道德觀念——法治信仰——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教學重難點
重點:犯罪的特征;
難點:加強自我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遠離違法犯罪。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新課導入:(多媒體展示圖片:盜竊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拘禁罪) 師:運用你的經驗,說說這些人犯了什么罪?違反了哪部法律?(3分鐘) (學生回答)
師:他們將承擔刑事責任,等待這些人的是受到法律的制裁。為了避免悲劇在我們身上發生,我們要預防犯罪。
學生:盜竊罪,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非法拘禁罪(或綁架罪);
學生:違反了刑法。
通過圖片回顧一般違法行為和嚴重違法行為,讓學生明確嚴重違法行為即犯罪,違反了刑法的規定,將承擔刑事責任。為避免悲劇重演,我們要了解刑法,預防犯罪,引出課題。
活動一:完成學案1-4題(3分鐘)
學生根據書本52-54頁知識點,完成學案。 學生通過完成學案,在自主探究中預習犯罪與
刑罰。
活動二:刑法的內容和作用 結合圖片和學案,說說刑法的內容和作用。(2分鐘) 學生結合學案和圖片,回答刑法的內容和作用。 學生根據回答,勾劃書本知識。
學生通過自主學習,了解刑法的內容和作用。
活動三:認識罪——情景表演
師:很多時候,違法和犯罪只有一線之隔,我們來看看“我和小伙伴的課間十分鐘”。(5分鐘)
(情景一:三個小伙伴一起聊天,因為玩笑拍了對方頭,引起相互毆打,導致一位同學面部紅腫,嘴巴流血。情景二:三個小伙伴一起聊天,因為玩笑拍了對方頭,引起相互毆打,一同學抬起凳子砸向另一同學,導致其死亡。) 討論:1、哪個情景是違法?哪個情景是犯罪?
2、你的判斷依據是什么?(提示:結合學案第二個知識點)
師:我們日常生活中我們看起來無所謂的“小事”,其實可能有著很大的安全隱患,我們要知道犯罪的特征,避免違法犯罪的事情發生。
三位學生表演。
學生結合學案第二個知識點——犯罪的特征,判斷哪個是違法,哪個是犯罪,總結出犯罪的含義和特征。
1、 嚴重的社會危害性 2、 刑事違法性 3、 應受刑罰處罰性 學生在形象地表演中分辨出違法與犯罪的區別,明確犯罪的特征,并且讓學生在情景中發現,違法犯罪行為很多時候就在我們身邊,要文明地和同學相處,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
活動四:說說罰——觀看視頻《人民的名義》片段 播放視頻《人民的名義》片段。(共5分鐘)
問:1、視頻中這些犯罪的人,提到了哪些懲罰? 2、這些懲罰我們統稱為“刑罰”,結合學案第三個知識點,說說什么是刑罰。 師:我國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大類。
學生觀看視頻,回答視頻中犯罪的人受到的懲罰。結合學案第三個知識點,說說什么是刑罰。 (刑罰又稱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
學生通過《人民的名義》
中對犯罪分子的定罪和量刑,深入了解犯罪要收到刑罰處罰,在合作探究與自主學習中了解我國的刑罰。
活動五:加強自我防范 過渡:很多人認為犯罪是成年人的事情,我們還小,不會犯罪,即使犯罪了,因為我們未成年,也不會收到刑罰的懲罰。這個觀念到底對不對,我們來分析15歲的
學生閱讀工作紙上的案例,分三個大組討論問題,分析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步驟:
交友不慎 不良行為 違紀 違法 犯罪 根據陳某的案例,得出自我防范的方法: 學生在分析案例中意識到,我們周圍存在很多犯罪陷阱,我們要避免犯罪就要學習法律、了解會引起犯罪的不良行為,改正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
陳某的案例,看看他是怎么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的。 分配工作紙:15歲的中學生陳某本來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后來結識了社會上一群游手好閑的“朋友”,他逐漸無心學習,經常曠課。他開始還有些自責,覺得對不起父母和老師,后來便放縱自己,開始和“朋友”到學校門口收“保護費”,因在學校里偷拿同學的東西、打罵同學等收到學校紀律處分。他非但沒有接受教訓,反而繼續偷盜同學財務等,因此受到公安機關拘留的懲罰。但他仍不悔改,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違法。為了搞到錢去網吧充游戲幣,他和另外兩個“朋友”竟攔路搶劫,在短短幾天內多次作案,最終因犯搶劫罪被判刑。(8分鐘) 分析:1、《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規定未成年人什么情況下應承擔刑事責任? 2、陳某是怎樣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
3、結合陳某的案例,你認為怎樣才能加強自我防范?
1、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3、我們應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
然。 活動六:讓我們遠離不良行為(10分鐘)
師:在我們身邊存在非常對犯罪陷阱,就是一些不良行為。結合生活中的情況,老師搜集了幾種典型的不良行為,我們通過抽簽的方式抽取不良行為,分小組探討一下這種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以及怎樣進行整改。 (曠課、夜不歸宿、賭博、攜帶玩具刀具、偷拿他人物品、打架)
學生根據抽到的不良行為進行討論,這種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和整改措施,完成書本57頁表格,分組分享。
學生身邊存在一些不良行為,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和生活,污染校園的清新空氣。通過分析身邊不良行為產生的原因,并制定整改措施,讓學生加強對不良行為的認識,杜絕不良行為。
課堂小結:(多媒體展示) 1、通過這節課,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2、上完這節課你有什么感受?
3、以后在生活中,你會怎么做? (4分鐘)
學生結合本節課學習的內容進行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采用ORID的總結方式,便于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復習課堂知識,第一步讓學生回顧知識點,第二步讓學生表述出對待法律的態度、增強法律意識,第三步落在學生以后怎么做上,落實學科核心素養,尊崇法治、敬畏法律。
板書設計:
刑法的內容和作用 預防犯罪 犯罪的特征 刑罰
自我防范 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我們應增強法制觀念 教學反思:
本節課需要學生了解違法與犯罪的區別,知道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違法犯罪,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增強自我防范意識。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相關,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很高。通過比較法、案例分析法、填表分析法,學生初步能夠判斷犯罪行為,知道要遠離犯罪、自覺守法;將學科核心素養落到實處。
不足:由于課堂積極性較高,有時忘記板書,以致于在回顧課堂所學知識時沒有直觀的知識點呈現。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