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尊重他人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八上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第一框尊重他人_建設兵團省級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課題名稱 道德與法治八上第四課社會生活講道德 第一框 尊重他人 年級 八年級
課時
1
課程標 準描述 道德是社會關系的基石,是人際和諧的基礎。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應該尊重他人,以禮待人,誠實守信,努力做社會主義道德的踐行者,形成崇德向善、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共同創建文明的社會生活。 教材內 容分析 培養關注他人、平等待人、換位思考、欣賞他人的能力,做到尊重他人 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在生活中踐行尊重理念
學情分析
學生在習慣和道德的養成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偏差,需要教師引導,培養學生尊重他人的意識,在生活中踐行尊重理念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體驗平等待人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態度;培養關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賞他人的良好品質,在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快樂 能力目標: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的相互關系,掌握尊重他人的方法。 知識目標: 懂得什么是尊重;理解自尊與尊重他人是相互聯系、密不可分的,知道如何尊重他人。
重點 尊重他人的原因及做法 難點 尊重他人的做法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
情景故事導入 十八歲的記憶 在一列火車上,一位母親帶著孩子坐在一位男青年對面,他是個農村娃剛剛考上大學,去城里學校報到。他買了一聽易拉罐飲料 ,因為從來沒喝過,不知如何開啟這聽飲料。顛來倒去看了又看。最后,他
把目光定在了拉環的位置。遲疑了一會兒,他從腰間摸出了一把水果刀,企圖在拉環的位置把健力寶撬開,撬了兩下,發覺易拉罐的殼很堅硬,便停下了手中的水果刀,這時,對面的母親看到了這個孩子的樣子… …
思考:
(1)請同學們給這個故事續寫一個結局? (2)說說你認可哪種做法。為什么? (3)故事給你最大的啟示是什么?
用貼近生活的情境故事,讓學生展開想象,
續寫結局,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初步感知尊重他人是一種高尚的道德品質。
學生說完后教師描述故事真正結局
師:婦女是一個善良且尊重他人的人。不直接教給青年人打開易拉罐的方法,是為了維護他的自尊。
尊重比幫助更重要。
加深學生對尊重的感知。
教學過程
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身邊的尊重(一) 情景故事:傍晚,公交車到站了。一位農民工從一輛印有“室內粉刷”廣告的工作車下來后,上了公交車。他的年齡在50歲左右,衣服上面沾有塵土和涂料。上車前,他刻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土,但效果并不明顯,身上依然很臟。車上人不少,只有一兩個空座位,但旁邊的位置都有人坐,他看了看幾個空座位幾
眼,沒坐,卻在車廂前后交接處的空地上蹲了下來。
尊重面面觀 情境再現: (1)“騎車撞人不認錯”。
(2)夏天亮出自己的“汗腳”。 (3)說話帶臟字,隨地吐痰。
(4)電影院里大聲喧嘩。
(5)購票不排隊。
學生根據教師出示的討論題目,按照小組討論:
1.通過農民工的舉動,你感受到了什么?
2.如果你是農民工你會坐下嗎?為什么? 3.你想對他說些什
么? 思考:
1. 你遭遇過這些生活場景嗎? 2. 你想對這些人說些什么呢? 3. 你認為尊重是什么?
通過討論,小組成員綜合全組的理解,由代表發言,懂得每個人都有得到他人和社會尊重的需要,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結合生活中的現象,再次感悟尊重,重視尊重,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養和外在表現。
師: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
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身邊的尊重(二) 車開動了,離這位農民工比較近的一位姑娘指著一個座位說:“師傅,那兒有座位,快去坐啊”他沖那姑娘微微一笑,沒動。然而這位姑娘的話語卻引起了旁邊一位穿著時髦的老太太的不滿,她瞄了一眼農民工說:“身上那么臟,就不應該坐公交車,應該自己走路回家!”
小游戲:照鏡子 規則:
兩位同學,一個扮演人,一人扮演鏡子。人做動作,鏡子跟著模仿。
師: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們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社會生活中,我們不能以家境、身體、智能、性別等方面而輕視、歧視他人。
問:1.如果你是這個農民工,你如何回應老太太?
2.你如何看待老太太的言行。
思考:
1. 在游戲中你的體驗是什么? 2. 結合生活實際談一談當你得到他人的尊重時,有怎樣的感受?
培養學生學會換位思考,正確看待社會中的一些不平等的現象,學會辨識。
通過游戲體驗與感知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關注社會生活,感受身邊的尊重(三)
老太太的話終于引起了農民工的不滿,他回應說:“你沒有權利要求我這么做。”老太太一聽,立即提高聲音稱:“你這是影響市容!”兩人便爭吵了起來。一位背著書包的學生說:“如果沒有農民工,就不會有城市里的一切,別人不讓你做公交車回家,你會怎么想呢?”,也有人說“真正影響市容的是你”,老太太這才停止了爭吵。
綜合以上的分析,談談什么是“尊重”?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教師在學生歸納的基礎上補充
一、尊重的含義:尊重即尊敬重視。尊重他人是一個人內在修為的外在表現
二、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①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 ②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 現。
播放視頻:杭州圖書館對所有人開放 我無權拒絕他們入內
問:1.你也認為“真正影響市容的是老太太”嗎?為什么? 2.如果你也在車上,這時你會說什么?
談談什么是“尊重”?
為什么要尊重他人?
從視頻中你獲得的感受是什么?
通過身邊的現象加深對尊重的認識,尊重他人是一種意識,也是一種行動
培養學生的歸納分析和表達能力
小組相互交流,展示成果。提升學生對尊重深入理解。
讀書,
但您有權選擇離開。 ——杭州市圖書館館長楮樹青
師:我們每個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都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們發自內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對所有的人一視同仁。 尊重他人有方法(一)
情境分析:上車前,他刻意拍了拍身上的灰土,但效果并不明顯,身上依然很臟。 一位姑娘指著一個座位說:“師傅,那兒有座位,快去坐啊”
通過學生回答總結出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2、平等對待他人。
尊重他人有方法(二) 情境分析:一位背著書包的學生說:“如果你是農民工,別人不讓你做公交車回家,你會怎么想呢?”老太太這才停止了爭吵。
通過學生回答總結出3、學會換位思考。
問題:你認為農民工
和姑娘為什么這樣做?說明了什么?
問:1.這位學生是用
的什么方法使老太太停止了爭吵? 2.你有沒有使用過這種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
鼓勵學生對有疑問的問題提出自己的質疑。教師通過激勵性語言激勵勇于展示的學生,鼓勵其他學生質疑、挑戰、糾錯、補充,培養學生能力
培養關注他人、平等待人、包容他人、欣賞他人的良好品質,在尊重他人的過程中體驗快樂
尊重他人有方法(三)
“尺有所短,寸有所
長。”農民工、學生、姑娘,都有其閃光點。
通過學生回答總結出4、學會欣賞他人。 總結新知
三、尊重從我做起: 1、積極關注、重視他人。
2、平等對待他人。 3、學會換位思考。 4、學會欣賞他人。 拓展延伸
除此之外那我們在生活中還應怎樣做到尊重呢?
(如對待父母家人、朋友老師、陌生人自然界、生命、動物、知識、勞動、民族風俗等……)
說一說他們身上的優點?
尊重從我做起具體該
怎么做?
除此之外那我們在生活中還應怎樣做到尊重呢?
請同學們就尊重的話題各抒己見
體驗尊重對己對人所帶來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態度,體會到尊重無處不在。
課堂小結
名人名言引領
皇帝和鞋匠的靈魂都是用同樣的模型鑄造的。——蒙田
只有人中人,沒有人上人,也沒有人下人。——陶行知
結合名人名言說說這節課你的收獲。
師:本節課從個人和
社會兩個角度講了我們為什么尊重他人:每個人都是有尊嚴的個體,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會的尊重;尊重使社會生活和諧融洽,尊重是維系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是文明社會的重要特征。我們應從自身做起,做到尊重他人:積極關注、重視他人;平等對待他人;學會換位思考;學會欣賞他人。除了尊重他人,我們還應尊重社會、尊重自然。
全體學生認真聽講,通過老師的點評,做好筆記的補充。并且構建整課的知識框架。
梳理、點拔和提升
板書設計
尊重的含義
尊重他人的原因
尊重他人的方法
個人 社會 尊重他人
1. 關注他人、重視他人 2. 平等待人 3. 換位思考 4.
欣賞他人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