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預防犯罪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框《5.2預防犯罪》湖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預防犯罪》教學設計
教學對象:八年級上冊 課時:1課時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學習內容、這節課的價值) 課題:本課是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框 學習內容:本節課分成兩目內容:第一目是“了解罪與罰”,第二個目是“加強自我防范”。本框通過“運用你的經驗”活動中展示的三個犯罪場景,引導學生查閱刑法,分析案例中行為人的違法行為的性質和法律責任,引入有關犯罪與刑罰內容的學習。通過對比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即嚴重違法行為)的異同,引導學生思考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通過探究王某搶劫案例,引導學生運用前面所學的關于犯罪的知識,分析犯罪人犯罪行為的性質,并借助刑法規定,思考其法律后果,認識刑罰種類。通過分析中學生陳某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引導學生認識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的危害性,從而加強自我防范。
本節課的價值在于幫助學生認識違法犯罪行為的危害,增強法治觀念;幫助學生反省自身行為,遠離不良行為,積極預防犯罪。
二、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1. 感受法律的尊嚴,做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人。 2. 加強自身修養,增強法治觀念,防微杜漸。 【能力目標】
1. 逐漸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我不良行為的能力; 2. 逐漸形成分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 【知識目標】
1. 知道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罰的種類。
2. 知道犯罪的危害性,懂得不良行為和嚴重不良行為可能發展為
違法犯罪。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說明學習者的學習起點,以及學生的學習風格)
學習者的學習起點:在前一框,同學們學習了違法行為的含義和分類,知道違法行為要承擔法律責任,同時認識到一般違法行為的危害,知道要自覺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
學生的學習風格:一是針對學生對法律的認識和態度上的偏差。青春期的學生,開始有主見,但往往又很片面,往往只看到法律約束自己的一面,卻不能認識到法律是正常秩序和自由的必要條件,從而不能自覺遵守法律,這不利于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
二是針對青少年學生法治觀念尚未牢固樹立的實際情況。一方面,青少年學生情緒不定,做事易沖動。另一方面,他們往往又對法律、犯罪等知識了解不多,法治觀念淡薄,如果沒有接受相關的法治教育,極易造成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三是針對青少年學生易受環境影響等心理特點及由此產生的某些不良行為。青少年學生受環境的影響,想表現自己,又不能很好地約束自己,經常會“不拘小節”“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極易產生某些不良行為。如果不及時提高認識,進行糾正,就有可能導致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四、教學重點及難點(指出重難點及確定重難點的依據) 【教學重點】加強自我防范。 【教學難點】了解罪與罰。
確立依據:根據學情分析,加上本節課對學生進行預防犯罪相關知識的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要通過教學,幫助學生認識到如何預防犯罪,并在生活中自覺守法。一是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二是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三是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所以,我把“加強自我防范”確定為教學重點。
本課采用圖片、視頻等犯罪案例展示法,讓學生意識到什么是犯罪,犯罪有哪些特征,犯罪有什么危害,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學生對這些法律知識了解少,甚至不懂法,存在認識誤區,因此我將“了解罪與罰”確定為教學難點。
五、教學過程(說明教學的環節、具體的師生活動及其設計意圖)
- 3 -
教師活動
學生 活動
設計意圖 展示本節課的課題。
一、導入新課
1.播放視頻《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2.提問: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擔法律
責任嗎?視頻給我們什么啟示?請同學們分享。
看視頻,
回答問
題。
讓學生認識到犯罪的法律后果,未成年人犯罪也需要承擔法律責任,從而預防犯罪,由此引入課題。
1.展示本課主題活動:小法官的誕生。幫助學生明確本節課老師設置的五個任務和學生分組探究活動的要求,并對同學們
(即小法官們)的學習結果進行表彰。 2.展示本課的教學目錄,形成總體知識體系,用3分鐘自學犯罪的含義和特征、刑罰的含義和種類,如何預防犯罪等問題。
觀看并
理解 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2.總體框架上把握本課教學內容。
二、講授新課 目標導學一:了解罪與罰
1.任務1:躍躍欲試!請小法官來定案。
中學生李峰在網上看到了三幅圖
片(盜竊、生產銷售偽劣產品、非法拘
禁),請小法官們幫他分析:1.以上三
幅圖片中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2.分別構成什么罪?3.我國的刑法對400多種犯罪行為分別規定了刑罰,這說明刑法的作用和內容分別是什么?
觀看、
思考、
歸納、
回答
請同學們分析同齡人的疑問,能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用圖片直觀展示三種犯罪行為,及犯罪會受到刑罰,進而歸納出刑法的作用和規定的內容。
- 4 -
任務2:舉案說法。
1.播放視頻《李峰從市級三好學生到搶劫犯》。(內容:中學生李峰原本是一個市級好學生,由于不能抵制不良誘惑、結交損友、不懂法、不守法,最
終因搶劫罪被判刑。)
2.展示問題:合作探究1: (1)李峰的行為是否構成犯罪?(2)李峰被判刑,是因為他違反了哪部法律?(3)李峰最后受到的處罰是何種處罰?(4)據此,請歸納犯罪的含義和基本特征。 合作探究2:(1)李峰最后“因搶劫罪被判刑”說明了什么?
(2)刑罰的含義和種類。
1.觀看視頻;
2.結合視頻和教材內容,組內研討歸納;
1.用中學生李
峰的視頻案例,一案分析到底,便于學生深入學習。同齡人的事例更能引起學生的反思、警覺,同時培養學生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閱讀教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探究能力。同時為后續小組討論、歸納小結做知識鋪墊。
3.與學生交流,指導。
4.根據小組展示內容歸納:①犯罪
是具有嚴重社會危害性、觸犯了刑法、
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②犯罪的三個基
本特征是: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
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
4.小組
代表依
次展示,
分享學
習成果。
3.小組活動和互助學習,培養學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師生探究歸納:③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罰。④刑罰的含義:刑罰又稱為刑事處罰、刑事處分,是指審判機關依法對犯罪分子適用的最嚴厲的強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剝奪犯罪人權益為主要內容。⑤刑罰的種類:主刑和附加刑。(各自包括的內容)
5.師生一起分享研討的結果,初步形成共識。
4.讓學生通過看視頻、閱讀教材、討論、展示等活動解決問題,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
- 5 -
目標導學二:加強自我防范 任務3:唇槍舌戰辯論賽!
李峰之前是個市級三好學生時,他總是說“我年齡小,我不會違法,更不會犯罪,犯罪離我遠著呢”。后來學壞了,又說“我年齡小,即使犯罪也不要緊”。
思考:李峰的觀點對嗎?為什么? 探究歸納:李峰的觀點不對。理由:我國刑法第十七條關于刑事責任的年齡劃分(教材55頁相關鏈接)。結論:未成年人犯罪也要負法律責任,所以要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那么如何預防犯罪呢?順利過渡到第4個探究任務:如何預防犯罪?
學生看PPT里的問題及課本55頁的內容,思考并歸納 1.從上一學習目標過渡到本目標。
2.中學生李峰案例的延續,他的錯誤行為有著深刻的思想根源,要糾正。 3.幫助學生澄清認識誤區,讓學生明白:犯罪離自己并不遠,它是自己成長道路上的最兇險的陷
阱,要提高警惕,從而預防犯罪。
任務4:集思廣益:如何預防犯罪? 1.展示李峰從市級三好學生墮落為搶劫犯的圖片。
2.合作探究3 繪制李峰的犯罪路徑。(小組發布觀點)
結合李峰案例,探究李峰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如何預防罪?)
3.展示《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關于“不良行為”“嚴重不良行為”的規定。
思考、 回答、 觀看、 歸納
1.學法指導:教會學生學會透過現象看本質,明白不良行為不加以制止,可能會演變為違法犯罪。
2.用形象的圖片,幫助學生了解李峰從不良行為墮落到嚴重不良行為,最后犯罪成為搶劫犯的犯罪路線,說明: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 3.李峰的案例一案 4.展示教師曾開展的《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主題班會圖片展。再次警示大家要杜絕不良行為,防微杜漸。
思考、 回答、 觀看、 歸納
到底,幫助學生將犯罪的含義和特征、刑罰的含義和種類、如何預防犯罪等知識系統化。
- 6 -
繼續探究如何預防犯罪。
1.展示一組吳都中學預防未成年犯罪法治教育圖片展。
2.結合李峰因為不懂法、不守法而犯罪的事例,說明如何預防犯罪。
3.探究歸納:(3)生活在法治社會,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觀看、思
考、回答
通過展示吳都中學預防未成年犯罪法治教育圖片展
和李峰因為不懂法、
不守法而犯罪的事例,說明如何預防犯
罪的第三點方法。 三、課堂小結
李峰墮落的案例,警示我們要成為守法公民,不僅要知道犯罪有哪些特征,犯罪會受到什么處罰,而且要從思想上增強法治觀念,澄清認識誤區,不要認為“年齡小,犯罪離我們很遠”,也不要認為“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同時,在行動上要知道如何預防犯罪:要杜絕不良行為,要依法自律,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
聽講、思考、回顧本節課內容
整體認知, 自我反思, 知行合一, 情感升華。
四、課堂小測
任務五:小法官結業水平測試。
思考 做題 展示
通過設計“小法官結業水平測試”,即課堂小測,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收獲新知的喜悅,同時能力得到提升。
2.王某因容留他人吸毒,被人民法院一審 判處有期徒刑九個月,并處罰金200元。從刑罰的種類看,罰金屬于( )
A.主刑 B.附加刑 C.行政處罰 D.民事處罰
思考 做題 展示
通過設計“小法官結業水平測試”,即課堂小測,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收獲新知的喜悅,同時能力得到提升。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刑罰中附 加刑包括的內容。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 政治權利、沒收財產和驅逐出境。因此本 題應選B,其余為錯誤選項。
1.懲治犯罪、保護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是( )
- 7 -
知識點2:加強自我防范。 3.“許多違法犯罪行為往往都是從沾染不良習氣開始的,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之間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這警示我們( ) ①要加強自我防范,杜絕不良行為 ②要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③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 ④不要拘泥于日常小事,要從大事著眼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如何加強自我防范。(1)我們要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杜絕不良行為。(3)我們應增強法治觀念,依法自律,做一個自覺守法的人。我們要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因此①②③正確,④應改為從小事做起。本題應選B,其余為錯誤選項。 思考 做題 展示
通過設計“小法官結業水平測試”,即課堂小測,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收獲新知的喜悅,同時能力得到提升。
綜合提升題:
4. 杜某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沾染上了盜竊的惡習,他曾被公安機關拘留,但屢教不改。一次,他潛入居民家中,竊得人民幣3萬元,最終被公安機關抓獲,并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此案例中,杜某 ( )
①被公安機關拘留屬于刑事處罰 ②竊得人民幣3萬元是犯罪行為
③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屬于承擔民事責任 ④從一般違法到犯罪,啟示我們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屬于刑事處罰,什么是犯罪行為,什么屬于承擔民事責任,以及如何加強自我防范。①被公安機關拘留屬于行政處分,不屬于刑事處罰,故①不對;②竊得人民幣3萬元是犯罪行為;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屬于刑 罰,不屬于承擔民事責任,故③不對;
思考 做題 展示
通過設計“小法官結業水平測試”,即課堂小測,幫助學生學以致用,讓學生體驗收獲新知的喜悅,同時能力得到提升。
- 8 -
④從一般違法到犯罪,啟示我們要增強法治觀念,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是正確的。因此②④正確,本題應選D,其余為錯誤選項。
5. 案例一:某中學八年級學生小剛自從迷上網絡游戲后,經常遲到曠課,甚至整夜泡在網吧里,多次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教育,仍不悔改。后開始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向小學生索要零花錢。
案例二:10多歲的李某、楊某見一名學生翻墻出校園便威脅對方掏錢。那名學生企圖反抗,他們便對他拳打腳踢。最終搶到了10元錢。5分鐘后,他們又用同樣的方法搶了5元錢。法院判決:李某、楊某犯搶劫罪,各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并處罰金人民幣各1000元。
結合上述案例,運用所學知識回答: (1)小剛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向小學生索要零花錢的行為是什么行為?觸犯了哪部法律? (2)李某、楊某的行為屬于什么行為?這一行為具有哪些顯著特征?
【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什么是一般違法行為,它違反了什么法律;什么是犯罪行為,以及犯罪的特征。要求學生運用一般違法行為的含義、犯罪行為的含義及特征來解答。
參考答案:⑴小剛小偷小摸,并多次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向小學生索要零花錢的行為是一般違法行為,觸犯了《治安管理處罰法》。 (2)李某、楊某的行為屬于犯罪行為(或“刑事違法行為”“嚴重違法行為”),犯罪的特征是嚴重社會危害性、刑事違法性和應受刑罰處罰性。
六、板書設計(本節課的板書)
- 9 -
設計理念:簡約明了,邏輯嚴謹。以“預防”和“犯罪”作為關鍵詞,將本課主要知識分成兩部分,通過箭頭輔佐,簡要概括,結構清晰,注重知識間的內在聯系,讓學生一目了然,便于理解和記憶。
在課堂實錄環節,讓2位同學到黑板上繪制本課教學內容的思維導圖,構建知識框架;同時請三位同學談學習收獲,做到學有所獲。 七、教后反思
優點:設計原創性高,開篇“小法官的誕生”活動,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設置的5個“合格小法官”探究任務與教材內容環環相扣,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年齡特點,既安排學生自主學習,又在小組內合作探究;設置“合格小法官”競賽任務單,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運用李峰的案例,一案到底,師生共同探究,解決犯罪的含義和特征、刑罰的含義和種類罰、如何預防犯罪等問題。特別是教會學生從思想上增強法治觀念,澄清認識誤區,不要認為“年齡小,犯罪離我們很遠”,也不要認為“未成年人犯罪,不用承擔法律責任。”同時,在行動上要知道如何預防犯罪:要杜絕不良行為,從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習氣,自覺遵紀守法,防患于未然。本課體現了本學科課程的法治教育功能,為學生參與法治社會建設奠定基礎,有利于在生活中做到學法知法守法用法。
不足:1.整節課的教學容量比較多,希望多留一些時間給學生思考,同
時將案例分析與知識點歸納更好地結合。
2.語速要稍慢一些,對于學生的回答不僅要指出正誤,還要說明理由,由此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知識點。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