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預防犯罪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五課第二框《5.2預防犯罪》山西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預防犯罪》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了解刑法與刑罰,認清犯罪的特征,知道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遠離犯罪。 (二)能力目標
學會分析案例,能夠判斷犯罪行為,拓展知識技能;逐步形成分辨是非、辨別善惡的能力;形成自我約束不良行為的能力,防患于未然。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樹立法治觀念,增強防范意識,杜絕不良行為,自覺遵紀守法。 二、教學重點 犯罪的基本特征及刑罰。 三、教學難點
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四、教學方法
情景教學法 小組合作探究法 練習法 啟發教育 五、課前準備 1.教師準備多媒體課件 2.學生準備紙張 六、板書設計
七、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視頻導入《普法短片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
預防犯罪
了解罪與罰
加強自我防范
刑法(定義、內容)
定罪 犯罪(定義、特征) 量刑 刑罰(定義、種類)
如何預防犯罪?
老師:看了這個視頻,同學們有什么樣的感受或想法? 學生:幸虧是一場夢......
老師:我相信,看完這個視頻同學們一定感觸很多。視頻中雖然只是一場夢,但卻很真實,這件事,無論對誰都是一場災難。可以說,自由與犯罪之間只有一念之差。作為青少年,我們精彩的人生道路才剛剛起步。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避免犯罪。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學習第五課第二框《預防犯罪》。
(二)講授新課 【自主預習】(5分鐘) 1.刑罰的內容和作用
2.犯罪定義及基本特征 3.刑罰的定義及分類
4.作為中學生,如何加強自我防范,預防犯罪? 【講授新課】
首先,我們來學習第一目《了解罪與刑》 1.刑法定義、作用
老師:上節課我們講到犯罪屬于什么違法行為? 學生:刑事違法行為
老師:那它觸犯的是哪部法律? 學生:刑法
老師:在生活中,同學們有沒有閱讀或接觸過《刑法》? 學生:回答所知
結論:通過圖片、《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盜竊罪規定,分析總結刑法定義和作用,引出刑法是用來定罪和量刑的法律。
2.定罪 犯罪的定義和特點
老師:首先我們來學習定罪。如何判定一種行為是犯罪?
P53探究與分享“同樣是毆打他人,為什么行為一是一般違法行為,行為二就構成了犯罪?”
學生:社會危害程度、違反法律、承擔法律責任不同。
老師:這就是一般違法和犯罪的區別。
當這三項達到什么程度時,就會構成犯罪?
學生:嚴重社會危害、觸犯刑法、應收刑罰處罰。 老師:這三點也順理成章地成為犯罪的三個特征。 嚴重社會危害性——最本質特征 刑事違法性——法律標志
應收刑罰處罰性——必然法律后果
是否同時滿足以上三個特征,是判斷一種行為“罪”與“非罪”的標準。
3.量刑 刑罰定義和種類
老師:俗話說:“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只要你觸犯法律并構成犯罪,那必然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我們把這種制裁叫做刑罰。
通過剛才的預習,有沒有同學知道我國刑罰有幾種? 學生:2,主刑和附加刑。
老師:接下來咱們來了解幾個小常識。
(1)主刑和附加刑的使用(建議:通過三個時政案例讓學生總結主刑
和附加刑的使用。)
主刑單獨使用,不可附加
附加刑可以單獨使用,也可附加使用
(2)區別:拘留、罰款 行政違法行為 拘役、罰金 犯罪
(3)辯一辯 有人說:“我們還小,年齡小犯罪就不受處罰,所以犯
罪也不要緊。”
總結:我們更應該珍惜國家給予我們的特殊關愛和保護,加強自我防
范,預防犯罪。
第二目《加強自我防范》
1.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老師:通過上半部分的學習,我們了解了犯罪和刑罰,你有什么樣的感受?
學生:犯罪害人害己,必須遠離。 老師:PPT展示
同學們是不是這樣的表情和想法?
思想是行為的先導,要想預防犯罪,先要從思想做起。所以第一點: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遠離不良行為 老師:所有的犯罪行為都是一蹴而就的嗎? 學生:不是
老師:小材料 思考:陳某是如何走向違法犯罪的道路的? 【小組討論】5分鐘 繪制陳某違法犯罪過程圖,并談感想。 小組展示,分享感受。
活動小結:預防犯罪,需要我們遠離不良行為 老師:我們身邊存在哪些不良行為? 學生:逃課、辱罵他人、毆打他人……
老師:為了預防未成年人因為不良行為導致違法犯罪,我們國家有一部專門的法律。
學生:《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老師:這部法律劃定了什么是“不良行為”,什么是“嚴重不良行為”。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讀一下,思考二者之間的區別。
學生齊讀
老師:如何區分兩種行為? 學生:不良行為——不道德行為 嚴重不良行為——一般違法行為
3.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自覺守法,防患于未然。 【小結】:齊讀
1.珍惜美好生活,認清犯罪危害,遠離犯罪。 2.預防犯罪,需要我們遠離不良行為
3.增強法制觀念,依法自律,自覺守法,防患于未然。
老師:預防犯罪,除了外界法律、老師、家長的監督和約束外,更需要我們發自內心的——自律。 (三)課堂小結
這就是咱們本節課學習的全部內容,你都學到了什么?哪位同學愿意從知識和思想兩個層面來談一談你都學會了什么。
學生小結 (四)課堂練習 3道選擇題
1.下面關于犯罪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犯罪是違反民法總則的行為 B.犯罪是嚴重的違法行為 C.犯罪是刑事違法行為 D.犯罪是應受刑罰處罰的行為
2.2017年5月3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宣判安徽省人民政府原副省長楊振超受賄、貪污、濫用職權一案,對被告人楊振超以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人民法院對楊振超作出如此判決,是因為楊振超的行為是( )
A.一般違法行為 B.是行政違法行為 C.民事違法行為 D.刑事違法行為
3. 周某犯受賄罪,被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犯濫用職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犯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三罪并罰,執行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并處沒收個人財產。上述判決中屬于附加刑的是( )
A.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有期徒刑 B.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C.剝奪政治權利、有期徒刑 D.沒收財產、有期徒刑 八、課后作業
小活動——遠離不良行為
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身邊存在的不良行為,尋找產生這些不良行為的原因,并共同制定整改措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