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網絡改變世界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課第一框《網絡改變世界》湖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八年級上冊第二課第一框《網絡改變世界》湖南省優課
課程名稱:《網絡改變世界》
教學對象:七年級
科目: 道德與法治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手段:講授法、體驗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學準備:老師準備:1、教師做好相關理論知識儲備和拓展,以增
強課堂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為學生提供更專業的指導,幫助學生真正了解網絡。
2、結合學生實際,搜集典型事例與素材,聚焦課程主題。 3、根據教學內容,制作美觀、實用的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1、學生課前做好預習,搜集與教材相關的資料。
教學手段:歸納法、體驗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材分析:《網絡改變世界》選自人教版2011部編八年級上冊道德
與法治第一單元第二課第一框。雖然學生對網絡并不陌生,但缺乏深層次的了解。這節課分四部份內容,層層遞進,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入手,延伸到社會經濟、政治、文化方面,突出了網絡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但面對網絡產生的影響,也有不同的看法,警示我們要正確看待網絡,運用好網絡,清楚網絡是把雙刃劍,學會趨利避害,爭做網絡時代的小主人。
學情分析:七年級學生處于行為規范階段,學習時精力不夠集中,
但對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學習很有興趣,尤其是對網絡這一時尚課題特別興奮,所以課堂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讓學生在體驗中談感受,體驗中去理解,去運用。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但這一階段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實踐能力有所欠缺,對于事物的認知是比較狹隘和片面的,不能一分為二的、整體的、系統的去思考問題,這需要老師在思維上和方法上進行引導和開發,以達到最佳的學習體驗和學習效果,從面培養學生道德與法治學科的核心素養。這也是本節課需要加強的。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知道網絡給我們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和便利; 了解網絡如何推動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發展; 警惕網絡給人們帶來的不利影響
能力目標:
能夠了解網絡交往、網絡銷售的優勢 對網絡陷阱具有分辨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正確的網絡觀 形成正確的網絡生活習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網絡發展推動社會經濟進步 網絡是把雙刃劍 如何擔當網絡小主人
教學難點:
網絡推動社會進步 網絡是把雙刃劍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
著名的古希臘物理學家阿基米德說過:如果給我一個支點,我能撬動整個地球。這是一個理想模型,在網絡飛速發展的今天,老師說:“給我一個WIFI,我能撬動整個地球。你們相信嗎?生活因互聯網而更加豐富多彩,世界因互聯網而更加絢麗多彩,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網絡改變世界,一起來感受一下網絡的強大力量。
二、講授新課
(一)、網絡豐富日常生活
活動(1) 網絡我體驗
要求:3分鐘自由體驗網絡并分享。
(提示:可以分別從獲取信息、網上購物、支付方式、交往方式等方面體驗)
思考并回答:三分鐘你在做什么?
網絡是如何豐富我們的日常生活?試舉例說明。 學生自由回答(3分鐘)
老師總結: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借助互聯網,不用舟車勞頓,我們可以結交朋友,查閱資料,學習新知,購買物品,從而大大節約了成本,提高了效率。 設計目的: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談感受,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自主性,讓學生有話說,能說,敢說。
過渡:網絡不僅僅影響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也影響到了社會其他方面。
活動(2)動手搜一搜(PPT展示) 搜索1:淘寶、京東、唯品會 案例:如何吃到炎陵鮮甜的黃桃? 討論:傳統銷售與電商銷售的利弊
老師小結:有人說21世紀是信息經濟,而信息經濟主要體現在利用網絡締造財富,網絡為經濟發展注入了新活力,同時互聯網和傳統行業的融合,推動了傳統行業轉型升級,創造了新業態,提升了經濟發展水平。
此處設計小組討論,通過討論得出網絡購物、支付方式改變帶來的優勢,學生在搜索中更能理解網絡的積極作用
搜索2:湘潭市政府網
案例:如何通過簡單、快捷的方式實現老百姓參與社會生活和政治生活?
合作探究:政府開通這樣的網絡渠道有什么作用?
老師小結:同學們的回答很棒,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再次說明了網絡促進了民主政治的進步。
學生初次接觸政治民主等內容,對政治民主沒有清楚的概念,此時老師要通過學生引導搜索,讓學生一步一步加強認知,最后要上升到政府通過網絡渠道真正為人民服務。
搜索3:中國詩詞大會、春節聯歡晚會
案例:觀看中國詩詞大會的途徑有哪些?如何隨時隨地看視頻? 老師小結:因為互聯網我們可以通過手機視頻隨時觀看文化盛宴,互聯網打破了地域、時間限制,提高了文化傳播的速度。 此處學生通過搜索體驗,可以很快得出結論,屬于易懂知識點
過渡:通過之前自由體驗和搜索環節我們深刻感受到網絡對我們生活和社會所產生巨大魅力。但是面對網絡,我們身邊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
活動(3)網絡困惑說一說
觀看一小段視頻,小組討論:網絡給我們帶來了哪些困惑? 小組查閱資料,結合視頻信息小組派代表回答(4分鐘)
老師點評、小結:通過剛剛大家的回答我們清楚了知道網絡是把雙刃劍,時不時會有一些網絡陷阱出現,因此我們要提高辨別能 力,學會趨利避害。
從對學生用手機情況和家長對學生用手機情況進行的調查入手,知道對于網絡會出現其他的聲音,引導學生看待問題要一分為二,要全面、系統。這是對學生能力的提升要求,也是培養學生學科素養的要求.
過渡:網絡在給大家帶來豐富便捷生活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所帶來的弊端也防不勝防。作為新生代的我們,不能拒絕網絡,又該如何讓網絡為我們服務,讓我們成為網絡小主人呢? 活動(4) 我是網絡小主人
學生通過平板制作上網自律書,小組展示。
(要求:學生6人一組,兩臺平板,先小組討論自律書的內容,確定由哪位學生進行制作,哪位同學進行成果演示,引導學生學會分工與合作。)
老師點評:通過兩組學生的成果展示,我們很清楚的知道自律書對我們學生上網的重要作用,希望同學們能夠借鑒他們的自律書,嚴格要求自己,爭當網絡小主人。下面請一個同學帶讀《全國青少年上網公約》
三、課堂總結:通過本節課我們自己體驗網絡,親自體會到了網絡的神奇。但同時也感受到了網絡給我們的生活會帶來困惑和危害,我們要學會運用網絡,辨別網絡陷阱,讓網絡為我們服務,成為我們進步的工具而不是阻礙我們前進的玩具。
此處強調必須要用平板完成,再次體現網絡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無紙化辦公,上升到網絡科技對環境保護也能起到積極作用,引導學生要認真學習科學技術,做對國家有用的人才。在學生展示成果時使用了多媒體技術多屏互動,能及時將學生的設計發送到大屏幕,也體現了網絡對教學的積極影響。
四、板書設計
網絡改變世界
1.網絡豐富日常生活:
(1)信息傳遞和交流變得方便迅捷。
(2)打破傳統人際交往的時空限制,促進人際交往。 (3)網絡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和豐富多彩。
2.網絡推動社會進步: (1)為經濟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促進民主政治的進步。
(3)為文化傳播和科技創新搭建新平臺。
3.警惕網絡中的陷阱: (1)信息良莠不齊。
(2)沉迷于網絡,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 (3)個人隱私容易被侵犯。
《網絡改變世界》教學反思
這一課的主要內容是網絡,非常貼近學生的實際生活。本課采用的主要是學生實踐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能力上,態度上獲得了新的體驗。從學生最感興趣的體驗平板入手,讓學生自由體驗,引導學生進入情景,快速的融入課堂氛圍。以下幾點是我對課堂的反思:
1、 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使得課堂氣氛不沉悶,形成了
良好的師生互動。
2、 教學過程中最大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充分引導學生操作
并分享,給了學生相當大的展示空間,注重了學生素質的培養,有利于形成較好的學科核心素養。
3、 在教學環節上環環相扣,同時授課過程詳細得當,基本實現了
所設教學目標,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了學生的學科素養。
4、 4個學生活動環節接地氣,好操作,學生參與度高。 5、 針對于學生初次接觸的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方面的知識也是
從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有話可說,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堂的討論活動中來。
6、 學生在課程中回答問題的高度超出了我的預想,尤其體現在活
動二網絡推動社會進步這一環節中。學生通過購買黃桃可以清楚的分析傳統銷售和網絡電商的利弊,而且回答有條理性;在搜索湘潭市政府網時,學生可以從網頁上自己總結出公民的政
治權利,這對于七年級的學生已經很不錯了。(此處確實應該給予鼓勵)
縱觀整堂課,還有許多不足:
1、 在學生活動過程中時間把握不到位,學生展示成果時間較少。 2、 學生在回答完問題后給予的評價不到位,沒有抓住契機,對于
學生歸納的結論沒有進一步拓展和延伸。
3、 在備課過程中資料的收集,取舍不到位,沒有凸顯課堂特色。 4、 課堂板書不到位,太過簡單。
通過此次錄課,收獲很多,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反思,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不斷完善自己,爭當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