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依法行使權利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三課《3.2依法行使權利》山西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道德與法治》統編版八年級下冊第三課《3.2依法行使權利》山西省優課
課題
依法行使權利
單元
第二單元 學科
道德與法治
年級
八年級
學習
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明白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的限制性規定是對公民權利的保護,增進熱愛憲法的情感,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尊嚴。
能力目標:結合案例和自己的實際情況學會依法行使權利和維護權利。
知識目標:知道權利都是有范圍的、公民應明白依法行使權利的道理,明確維護權利守程序
的原因和方式。 重點 依法行使權利
難點
公民行使權利和自由不得損害國家的、集體的、社會的和其他公民的利益。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根據上節內容,提出問題
溫故:我國公民是否有言論自由的權利? 學生回答
課件播放關于男子高鐵內吃泡面,被一女子怒懟的視頻,引導學生思考問題 觀看視頻,分析問題:
1 上述視頻與“我國公民有言論自由的權利“是否相違背?
2 結合視頻,簡要談談你對公民“依法行使權利”的理解。
復習上節知識
觀看視頻,分析問題
為下一步播放視頻做準備
講授新課
板塊一:行使權利有界限 課件展示馬克思名言
結合球迷的行為,談談你對“任何權利是有范圍的”這句話的理解。
播放關于飛機逃票的視頻,引發學生思考。
課堂分享與交流活動
引導學生思考:材料中哪些行為沒有做到依法行使權利?
教師總結
公民行使權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濫用權
利。我國憲法規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展示學生小強和小西在校期間的正反面圖片及文本材料
引導學生分析問題
“現場一片混亂”是否損害了其他觀眾的自由和權利?對此你有怎樣的認識?
課件展示我國治安管理處罰法對此的相關規定 教師總結
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
課堂拓展與延伸部分:
我國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 板塊二:維護權利守程序 教師總結:
公民行使權利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規定的活動方式、步驟和過程進行。遵守正當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實際享受權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糾紛。每個公民都應該樹立按照法定程序辦事的意識,通過正確的途徑和方式維護自身權益。 播放視頻:保時捷的“葬禮”
課件展示當車主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后,都采取了哪些不同做法
結合上述視頻,談談“依
法行使權利”與“濫用權利”的區別是什么?
觀看視頻濫用遠光燈的危害,讓學生感悟到依法行使權利與濫用
權利的區別。
引導學生認識到公民行使權利不得損害國家的集體的他人的合法權利。
讓學生充分認識到:權利和自由不是絕對的。 觀看圖片,從而引導學生認識到權利的實際行使,必須按程序進行。
教師對不同的做法和后果分別予以分析。
根據分析結果,再次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課件展示小明媽媽網購的案例 教師總結
公民權利受到損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維護權利。維護權利的方式包括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 課堂設置情景劇,讓小組成員分別嘗試用協商、調解等方式解決糾紛。
課件展示關于仲裁的相關文本材料
試猜想:倘若該糾紛通過上述的協商、調解、仲裁均未解決,最后還有怎樣的維權方式?
教師總結訴訟的分類,引導學生再次分析該案件。
合作探究: 試分析不同做法帶來的不同后果分別是什么?
分析問題: 小明媽媽與廠家的糾紛可以通過哪些方式解決?你認為哪種解決方式較為合適?
小組合作,參與課堂情景劇表演。
觀看文本,了解相關法律術
語;自學教程,初步了解仲裁的特點。
引導學生認識到:公民維權,必須依法進行,從而為下一步的講解做好鋪墊。
根據教師分析結果,再次讓學生嘗試回答問題
課堂情景劇表演的形式,更加加深學生對協商、調解等方式的認識和理解。 仲裁這一概念對學生來說難度較大,根據具體血
清,這方面只需
讓學生了解即可。
一案到底的做法,貫穿于公民依法維權的四種方式。
課堂小結
首先展示本節課題,然后根據多個學生回答所學知識,逐步展示本節課知識板塊、知識網絡
根據課件提示,回答本節知識結構。
明確本節課的知識網絡和板塊結構。
板書
總結本節知識
點
總體把握本節所學內容,明確本節課做需掌握的整體知識框架。
教學反思
本節課內容不多,主要是從兩個方面探討如何依法行使權利。第一個問題比較抽象,學生不易于理解。行使權利的界限可讓學生結合具體的例子來認識,特別是結合憲法對公民行使權利作出的限制性規定來認識,這些限制性的要求就是權利的界限;第二個問題比較容易理解,結合例子容易當堂掌握。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