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節奏與旋律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節奏與旋律》重慶市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節奏與旋律-重慶市省級優課
第七課第二框 節奏與旋律
重點:正確應對集體中的角色沖突
難點:集體中小群體的作用;反對小團體主義 教學方法:體驗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小組合作法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請同學們欣賞由中央樂曲合唱團、中國國家交響樂團共同演奏的歌曲《保衛黃河》,品味歌曲的節奏與旋律。 (二)自習
請同學們根據自習問題,自主學習教材66到71頁。 (三)自疑
學生在自習過程中的疑問用平板電腦推送到公屏,老師將學生提出的疑問梳理在黑板上。 (三)自探
走進小劇場——芳芳的故事。
第一幕:芳芳的煩惱(7分鐘)
劇情:芳芳是一名正在上初一年級女孩。在家里,是父母的乖乖女;在班級,是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是副班長,語文課代表,是學習小組的組長;在學校,是學生會的紀檢部部長,是學校合唱團成員。但這個優秀的乖女生有時也有煩惱:學生會的工作時常會與合唱團的活動“打架”,一次午休執勤時發現自己所在的班級午休秩序不好,她不知道該不該上報……
探究一:你是否也有類似的經歷和煩惱? 探究二:產生這些煩惱的原因有哪些? 探究三:芳芳應如何應對這些煩惱呢?
(學生探究后,老師引導)①在排解角色沖突帶來的麻煩時,通常會考慮自己更關注哪個集體,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責任的重要性,也會考慮自己的興趣、愛好以及任務的緊迫程度等。
②當遇到不同集體之間的矛盾時,我們應從整體利益出發,自覺地讓局部利益服從整體利益,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
第二幕:芳芳的見聞
芳芳在日常學校生活中看到了如下的鏡頭: 鏡頭一:班里幾個喜歡踢球的同學常聚在一起, 經常約在一起踢足球。足球賽上,他們為了班級榮譽頑強拼搏。
鏡頭二:班里幾個同學的爸爸媽媽常年在外地打工。他們想爸爸媽媽了,就聚在一起交流,生活中互相幫助,關系也越來越好。
鏡頭三:班級里四個性格內斂的同學,在班級里沉默寡言,可他們幾個單獨在一起時,總感動很投緣,無話不說。
鏡頭四:班級有一個出了名的“小幫派”。周晝為“大哥”,其他幾個都聽周晝的
指揮。他們“重義氣”,不愛學習,不遵守班級紀律,對班干部看不順眼,跟老師對著干。
活動:課堂小調查,咱們班級里也有類似的小群體嗎?如果有,請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第三幕:芳芳的困惑
如何正確看待小群體的作用?如何對待小團體主義?
探究一:鏡頭四中的“小幫派”與前三個鏡頭中的小群體有什么不同? 探究二: 你認同鏡頭四中的“小幫派”嗎?為什么?
(學生回答后,老師引導)前三個鏡頭對集體會產生積極的作用。
①小群體中,彼此相互接納,相互欣賞,可以找到自己的位置,體會歸屬感和安全感。(積極)
②小群體中,我們可以與同伴相互理解、溝通,在與同伴的交往中學習交往,在與同伴的互學共進中增長才干。(積極) ③當小群體的節奏融入集體生活的旋律時,小群體成員就能感受到集體生活的美好,更愿意積極參與集體的建設。(積極) 鏡頭四中的小群體對集體會產生消極作用。 ④當小群體不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生活時,其成員就會產生與小群體之外的其他同學的矛盾和沖突,甚至與集體的共同要求產生矛盾和沖突。(消極) ⑤小群體內成員之間的友誼如果沾染上江湖義氣,這樣的小群體往往會將自身利益置于集體利益之上,淪為小團體主義。(消極)
因此,我們需要明辨是非,堅持正確的行為,堅持集體主義,反對小團體主義。
第四幕:芳芳的感悟
師: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和同學們的幫助,芳芳有了很多感悟。其實你們就是故事中的芳芳,請同學們在便利貼上寫出你的收獲并粘貼在黑板上的海報上。 (四)板書設計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