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集體生活成就我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集體生活成就我》吳忠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集體生活成就我-吳忠市第二中學
《集體生活成就我》教學設計
寧夏吳忠市第二中學 李佳
一、教材分析
本節課是部編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六課第二框的內容。本框共由兩目構成,第一目“在集體中涵養品格”主要分析了集體生活對學生涵養品格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認識到積極投入集體生活,有利于培養自己的責任感和人際交往能力,從而實現在集體生活中做一個負責任、有擔當的人,做一個能夠妥善處理人際關系、與他人友好相處的人的教育目標;第二目“在集體中發展個性”主要集中分析集體生活對于個性發展的重要作用,引導學生在集體為自己搭建的平臺中展示個性、發展個性、認識和完善自我;在集體生活中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進而發展自己的個性;積極參與集體的共同生活,把握機遇,自主發展,不斷完善自己的個性。 二、學情分析
初中生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從對師長的依賴慢慢走向獨立,有了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個性化需求。集體生活給初中生的成長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學會在集體生活中與他人合作,尋找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有助于初中生感受到歸屬感,找到個人成長的力量之源。在集體生活中借助集體和他人的幫助,可以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為未來的社會化發展奠定基礎。同時,初中生在集體生活中遇到的矛盾和沖突也會相應增加,給初中生帶來焦慮感和緊張感。過集體生活是初中生的情感需要,也是初中生成長必不可少的。
對初中生而言,日常的學習小組、班級、社團、學校等都是能夠帶來歸屬感的“集體”,集體生活是學生社會性發展的重要園地,社會性發展與個性發展又是相輔相成的。加之我校又是一所寄宿制學校,學生的生活起居和學習時間大部分都是在學校度過的,集體氛圍對學生的影響甚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密切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現有資源來深入淺出的說明問題,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其產生熱愛集體、積極投身集體建設的愿望,從而更好的在集體生活中涵養自己的品格、發展自己的個性。 三、教學目標
2
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在集體中成長”。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參與班級和學校活動,并發揮積極作用。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競爭,敢于競爭,善于合作”。據此以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為“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集體氛圍對個人的影響,增強熱愛集體的意識;增強個人在集體生活中的價值感和責任感,認同集體主義原則。
能力目標:學習過集體生活,提高在集體生活中關愛他人、努力擔當、為集體爭得榮譽的能力;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在集體生活中自我觀察、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知識目標:懂得集體生活對于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懂得集體生活對于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特征,學會承認并包容他人的不同個性 五、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搜集與本課教學相關的視頻、圖片資料,整理相關的文本材料,并將上述資料合理整編,制成資源包。
學生課前收集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的圖片、視頻資料,制成PPT或資源包;提前準備好一些內容,課堂上進行才藝展示。 六、教學策略設計
(一)教法
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我確定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1、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讓其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2、案例教學法: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情感的培養,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案例中進行,針對具體的案列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
2
本課所依據的課程標準的相應部分是:“我與他人和集體”中的“在集體中成長”。具體對應的內容標準是:“正確認識個人與集體的關系,主動參與班級和學校活動,并發揮積極作用。有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感受學校生活的幸福,體會團結的力量”“理解競爭與合作的關系,能正確對待社會生活中的競爭,敢于競爭,善于合作”。據此以及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制定為“三位一體”的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感受集體氛圍對個人的影響,增強熱愛集體的意識;增強個人在集體生活中的價值感和責任感,認同集體主義原則。
能力目標:學習過集體生活,提高在集體生活中關愛他人、努力擔當、為集體爭得榮譽的能力;提高在集體生活中人際交往的能力;提高在集體生活中自我觀察、自我認識和自我發展的能力。
知識目標:懂得集體生活對于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懂得集體生活對于涵養品格、發展個性方面所起的作用 教學難點:理解每個人有不同的個性特征,學會承認并包容他人的不同個性 五、教學準備
教師課前搜集與本課教學相關的視頻、圖片資料,整理相關的文本材料,并將上述資料合理整編,制成資源包。
學生課前收集學校開展的各項活動的圖片、視頻資料,制成PPT或資源包;提前準備好一些內容,課堂上進行才藝展示。 六、教學策略設計
(一)教法
課程標準要求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為此,我確定的教學方法主要有:
1、情境教學法:通過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他們的思維,讓其積極參與到學習中。
2、案例教學法:知識的傳授、能力的訓練、情感的培養,都需要在一定的情境案例中進行,針對具體的案列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通過學生的親身體驗,
3
有理有據地分析,提高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如本節課就充分利用教材中元元的案列來展開教學。
3、活動教學法:本課學習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故教學中我設置了幾個活動力圖從學生的生活體驗入手,使課堂氛圍充滿生活氣息。
4、多媒體教學法:信息技術教學具有形象、直觀、信息量大的特點,利用信息技術能使教學過程增加直觀性、增添情趣、活躍氛圍,同時減少板書,給學生更多的時間思考、討論,為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起積極的輔助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二)學法
學法:本節課我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幫助學生在積極體驗中明理、踐行。 七、教學流程
先讓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學校為學生展示個性提供的平臺資料,然后教師再現場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展示自我風采,從而引導學生明確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與他人、與周圍世界交往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展示個性、發展個性,不斷認識和完善自我。
暢所欲言
通過交流自己在班級里最欣賞的人的個性,引導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我們發展和完善個性的“明鏡”,也是集體生活中重要的學習資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我們完善個性。
自主學習
通過元元的故事,引導學生懂得集體生活不僅可以培養自己負責任的態度和能力,還可以培養人際交往的基本態度和能力。 課前師生收集資料 為上課做好準備
視頻導入 引出課題
分享交流
通過分享自己在集體中承擔的責任及通過住宿生活積累的人際交往的寶貴經驗,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集體生活可以涵養我們的品格。
展示自我風采
4
八、教學過程 教 學環 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多媒體運用 設計意圖
導 入
新
課
教師:同學們來到二中這個集體已經快兩個學期了,這段時間帶給我們哪些影響呢?課前老師采訪了幾個學生,我們一起來聽聽他們怎么說„„
教師播放視頻。
教師:聽完以上四位同學的發言后,下面請同學們來談一談集體生活對你的影
響。 引入:看來集體生活對同學們的影響還真不小。其實,集體生活不僅影響著我
們每一個人,而且還成就著我們每一個人。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集體生活成就我》。
板書課題。
6
講 授 新 課
活動二:分享交流 1、 讀完了元元的故事 后,說說你在集體生活中承擔的責任及收獲?
2、同學們通過住宿生活積累了人際交往的哪些寶貴經驗?
1、分享自己在集體中承擔的責任及收獲;
2、分享自己通過住宿生活積累的人際交往的寶貴經驗。
1、出示分享交流的內容。
2、使用遮幕工具,交流第一個問題時把第二個問題先遮住。
通過分享
自己在集體中承擔的責任及通過住宿生活
積累的人際交往的寶貴經驗,讓學生深切感受到集體生活可以涵養我們的品格。
(二)在集體中發展個性 活動一:展示自我風采
師:我們知道,集體生活為我們展示個性搭建了各種各樣的平臺。自從升入二中以來,學校為大家提供了哪些平臺來展示你們的個性?課前老師讓大家搜集這方面的資料,有誰想上來向大家展示一下你收集的資料?
學生上臺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師:現在老師愿意為大家再搭建一個平臺,讓同學們來展示自我風采。有誰愿
1、 學生上臺 向大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資料。
1、學生上臺先將白板模式返回到桌面模式,再展示自己課前制作的PPT;
先讓學生展示自己搜集到的學校為學生展示個性提
供的平臺資料,然后教師再現場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展示自我風采,從而引導學生明確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與他人、與周圍世界交往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
7
講 授 新 課
意上臺來展示?
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才藝。
歸納:集體生活為我們搭建起與他人、與周圍世界交往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展示自己的個性,發展自己的個性,不斷認識和完善自我。
2、學生上臺展示自己的才藝。
2、學生上臺使用漫游功能從資源包里調出自己需要展示的視頻等資源。
們可以展示個性、發展個性,不斷認識和完善自我。
活動二:暢所欲言 思考:
班級中你比較欣賞誰的個性?為什么?
全班交流。
歸納: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我們發展和完善個性的“明鏡”,也是集體生活中重要的學習資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我們完善個性。
學生自由談。
出示交流的內容。 通過交流自己在班級里最欣賞的人的個性,引導學
生懂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
我們發展和完善個性的“明鏡”,也是集體生活中重要的學習資源。包容他人的不同,學習他人的優點,有助于我們完善個性。
8
講 授 新 課
活動三:小調查 問題:
1、剛剛過去的運動會上,你都參加了哪些項目?有哪些收獲?
2、沒參加比賽項目的同學,運動會期間,你都承擔了哪些責任?
全班交流。
歸納:實現集體共同目標的過程,也為個人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作為集體的一員,我們要積極參與共同活動,把握機遇,自主發展,使自己的個性不斷豐富。
1、參加比賽項目的同學交流自己參加的項目及收獲;
2、沒參加比賽項目的同學交流自己在運動會期間承擔的責任。
出示小調 查的內容。
通過對運動會參與情況
的一個小調查,引導學生明確集體共同目標的實現有賴于成員的團結協作、共同參與,而實現集體共同目標的過程,也為個人發展提供了條件和可能。作為集體的一員,我們要積極參與共同活動,把握機遇,自主發展,使自己的個性不斷豐富。
隨 堂 練 習
1、組織學生拿出課前下發的練習題,快速做單 選題;
2、請一位學生在白板上做單選題并針對自己所選答案進行講解;
3、統計學生答題情況;
1、根據老師的要求完成單選題; 2、一位學生在白板上做單選題并針對自己所選答
1、出示單選題,在白板上使用書寫功能,進行人機互動;
通過練習,一是檢測學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便于教師查漏補缺;二是通過合作探究學
9
隨 堂 練 習
4、請一位學生讀應用與探究題材料;
5、組織學生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提出合作探究學習的內容、要求:
把全班分成三大組,分別探究應用與探究題的三小問,每大組以四人小組為單
位進行合作探究,小組長做好記錄;
6、巡查了解學生合作學習情況;摸清學生小組合作
探究中存在的問題、困惑,并對學習有困難的小組給予指導。
7、組織全班交流: (1)每大組以小組為單位上臺展示本小組探究的成果;
(2)有小組發言時,其他小組成員要認真傾聽,取長補短;也可以提出質疑,進行補充。
案進行講解;
3、向老師真實反映答題情況;
4、一位學生讀應用與探究題材料;
5、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合作探究學習;
6、每大組以小 組為單位上臺展示本小組探究的成果;其他小組進行補充。
2、出示應用與探究題材料;
3、出示思考題;
4、用實物展臺展示學生應用與探究題的答案。
習,培養合作
學習中傾聽、反思、溝通、辯論、質疑、取長補短等方
面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品質;三是提高學生
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課 堂 小 結
組織學生談本課的收獲。 在老師的引導下,通過看書、
看板書線索、回憶教學等途徑談收獲。
通過談收獲達到鞏固所學內容、加深記憶的作用。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