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法律保障生活
所屬欄目:初中政治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法律保障生活》-西安市國家級優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 部編人教版初中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法律保障生活-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學
《法律保障生活》教學設計
西安市第四十八中學 王娟
課標要求: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 學情分析:
七年級的學生年齡較小對規則、法律缺乏準確的認識,大多數學生往往看到的只是對自己的約束,沒有認識到規則、法律對自己的保護,需要在課堂上幫助學生完善概念,糾正認識。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觀念;
2.感受法律的尊嚴,做知法、守法、愛法的公民。 (二)過程與方法
1. 學生在教師的啟發下,通過聯系具體、生動的事例理解法律的特征并領悟尊重規則,尊重法律的重要性。
2. 學生通過對視頻內容的討論來體會法律的作用。 (三)知識與技能
1.知道社會生活離不開規則,社會生活離不開法律,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 2.逐步形成自覺按照社會要求規范自己行為的能力;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約束自己不良行為的能力;初步學會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法律的作用。 教學難點:法律的基本特征。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資源:教師自制的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啟發式教學法、案例教學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小游戲:單號立、雙號坐。
活動要求:學生根據老師口令作出相應的動作。
教師提問:游戲中我們要表現的整齊劃一關鍵是什么?學生回答。 教師點評學生回答引入本節課課堂約定:不以規矩,不成方圓以及本框課題。 設計意圖:使學生感悟到規則存在的必要性,激發學生尋找規則、遵守規則的意識。學科約定的形成目的1:強化學生規則意識,目的2::為后續的學生活動建立規則(當老師說到約定時,學生以后半句呼應老師并終止活動)。
活動一:感受法律的特殊性 1:找尋我們身邊的規則。
活動要求:獨立思考、微卡呈現 、口頭展示、時間:2′ 設計意圖:使學生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規則,強化學生規則意識。 2:將規則按道德、紀律規章、法律進行歸類。
活動要求: 4人組,將微卡貼在小卡上,口頭交流進行歸類,小組代表發言、時間:3 ′
預設:道德、紀律規章、法律三類規則在內容上會有小部分重疊內容,如果學生判斷不清教師要進行引導。
3:歸納比較道德、紀律規章、法律三大類規則。強調對比角度有產生方式、實施手段、適用范圍。
活動要求:(1)選擇1+n個角度(法律必選),獨立思考、微卡呈現關鍵詞。(2 ′)
(2) 8人組,大卡呈現兩個角度,法律必選( 5′+1′) (3) 1、3、5小組,2、4、6小組分別形成聯合組,聯合組中各小組
依次發言交流,并選出優勝小組( 3′+2′ ) (4) 優勝小組總結匯報。(2′)
預設:如果學生在展示中存在錯誤或不完善可以由其他小組或老師進行點評補充。 設計意圖:通過找規則、規則歸類、規則對比的內容及合作學習的形式,要使學生強化規則意識,感受法律的特殊性。
4.檢測環節: 看法治大事記思考:法制大事記中體現法律的哪一特征? (1)歷經四次審議后,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15日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第66號主席令予以公布,新華社18日受權全文播發這部法律。民法總則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
(2)從5月5日起,西安交警把機動車不禮讓行人作為重點,展開了專項整治。對不按規定減速、停車避讓行人的,可處罰款100元、一次性記3分的處罰。 (3)黨的十八大以來,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了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肅追究和嚴厲懲處。5月22日,據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消息:陜西省人大常委會黨組副書記、副主任魏民洲涉嫌嚴重違紀,目前正接受組織審查。 活動要求:獨立思考,口頭展示。
延伸提問:我國法律制定程序及我國的立法機關是什么?
法治大事記2中體現出法律與道德在實施力量方面有什么區別? 預設:如果學生對法律制定程序及我國的立法機關不能理解,教師要借助材料中的關鍵詞及圖片補講。 活動二:體會法律的作用
1.播放視頻《法律我們永遠的好朋友》。
設問:找出視頻體現法律作用的兩個比喻句,并思考它體現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活動要求:看視頻,聽歌曲,獨立思考問題。 1. 建立思維導圖體會法律的作用。
教師利用思維導圖總結學生的回答,并要求學生根據課本理解法律的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是怎樣實現的。
預設:如果學生對規范作用和保護作用是怎樣實現的理解不清晰,教師可借助大事記的素材舉例補充講解。 活動三:暢所欲言談感想
學生根據本節課所學內容談自己的感想,教師出示教師寄語強化學生學法守法用法愛法觀念。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