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上冊《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建設兵團 - 第六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水調歌頭》教學設計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2)體味詞句的含義和情感,初步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朗讀和自主合作交流,理解詞意。
(2)抓住精妙詞語和重點句子進行賞析,體悟作者情感。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理解作者借詠月表達的人生感觸,學習詞人樂觀曠達、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1)多種方式朗讀課文。
(2)聯系詞人生平經歷,抓住精妙詞語和句子進行賞析,體悟作者情感。
2、難點:品味字句,研讀賞析,初步培養學生鑒賞古詩詞的能力。
三、教學方法
朗讀法、合作探究法、研讀賞析法
四、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導學案
五、課時安排 一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以學生積累的有關月亮的詩詞導入。 (二)溫故知新明作者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唐宋
八大家”之一。
(三)書聲瑯瑯誦明月
1、朗讀要求:(1)讀準字音。(2)讀出節奏。(3)注意語速。 2、師范讀,學生個別讀,集體讀等。 (四)互助交流通文意
以小組為單位,一邊讀,一邊借助書下注解,說說詞的大意。 (五)句句揣摩賞月情
1、探究小序有何作用? 2、品析字句。
鏈接:品析古詩詞的一般方法:
抓住精妙詞語;辨別各種手法(修辭手法;描寫手法;表現手法;表達方式……); 描繪畫面特點;表達作者情感等。 例如:
(1)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提示:從精妙詞語的角度) (2)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提示:從精妙詞語角度) (3)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提示:從含義、情感的角度)
(4)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提示:從含義、情感的角度) (六)透過月亮看蘇軾
歸納小結:蘇軾借助月亮抒發了什么情感? (七)教師寄語 (八)布置作業
1、背誦、默寫這首詞。
2、小作文:根據下文的開頭,發揮想象和聯想,續寫文章。 中秋的夜晚,涼風習習,我坐在窗前,望著那一輪明月,思緒萬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