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任務一新聞閱讀《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江蘇省 - 鹽城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掌握新聞嚴謹的結構 2、感悟新聞鮮明的特點 3、品味新聞獨特的語言 教學重點
掌握新聞嚴謹的結構;感悟新聞鮮明的特點 教學難點
品味新聞獨特的語言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我們中國近代史上,曾發生過這樣一場波瀾壯闊、氣勢恢宏的戰役,請同學們根據老師的提示猜一下這是什么戰役。
它是國共之間一場驚心動魄的大搏殺; 它是中國近代史上參戰人數最多的戰役; 它的勝利,宣告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滅亡; 它徹底粉碎了所謂“長江天險不可逾越”的神話。
70年前,毛澤東一聲令下:打過長江去,解放全中國!于是,浩浩長江之上,萬船齊發,百舸爭流,千里防線,全線崩潰。中國人民解放軍上演了百萬雄師競渡長江的歷史大劇,吹響了向全國進軍的嘹亮號角,一個國家的黎明即將到來!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出自一代偉人毛澤東之手的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
二、進入播音間(我是播音員)
1、走進播音間,假如你就是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播音員,該怎樣通過聲音來傳情達意,來播報振奮人心的消息呢?請大家根據自己的理解練習播音。
2、老師也想當一回播音員,試著播報一下這則消息開頭部分。 3、播報完后。老師想說一說我自己的心得體會。 ①情緒飽滿:播報這則勝利的新聞,要精神振奮。 ②字正腔圓:發音吐字清晰、響亮。 ③有板有眼:節奏鮮明,鏗鏘有力。
④有聲有色:語調高昂點,語速稍快點,重點詞語可加重讀音,盡量讀出畫面感。
4、大家按照前面說的方法再次自由嘗試播報,看看效果怎樣。 三、身臨指揮所(我是講解員)
1、假如來到渡江戰役的指揮所,請你模擬體驗下列身份,結合我們學習的這則新聞的內容,嘗試挑戰一下講解任務。
你是中、西、東某路軍的指揮官,請你向總司令匯報你軍戰況。 你是渡江戰役總司令,請你用一段話向毛主席匯報我軍戰況。 你是毛主席,請你用一句話把戰況告訴全國人民。
2、建議同學們4人為一個小組合作完成:組長來做總司令,其它三位同學擔當三路軍的指揮官,最后小組內推薦一位有領袖氣質的同學 “扮演”毛主席。大家開始演練吧。
3、同學們,新聞的結構分為五部分——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剛才三路指揮官的三段話大體就是這則新聞的主體部分內容,總司令的一段話是新聞的導語,毛主席的一句話就是標題。你能說出新聞中標題、導語、主體的各自作用嗎?
4、大家說得還不錯,老師把新聞五部分的作用概括了一下,大家請看:
標題:概括新聞的內容(一句話) 導語:揭示新聞的內容(一小段話) 主體:具體敘述新聞的事實(幾小段話) 背景: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與自然環境 結語:概括總結
⊙快速了解新聞內容只讀標題 ⊙比較詳細了解新聞內容只讀導語 ⊙詳細了解要細讀主題
5、老師用一段口訣幫助大家加深對新聞的結構與它們的作用的理解和記憶,大家一起來朗讀一下。
標題簡潔又直觀,主要內容在其間; 導語首段位靠前,消息要點已了然; 主體隨后是主干,集中詳細敘事件; 背景、結語要隨機,可有可無是附件。
四、來到日報社(我是審稿員)
1、在《江城日報》的報社里,有這樣一則被棄用的新聞稿,如果你是當時的審稿員,你能對照毛主席的新聞,發現其存在的問題,向撰告人解釋不錄用的原因嗎?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勝利渡江
(江城日報4月28日訊) 中國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從1000余華里的戰線上,沖破敵陣,勝利渡過長江。4月20日夜起,我中路軍首先突破安慶、蕪湖線,渡至繁昌、銅陵等地區,24小時內即已渡過30萬人。21日下午五時起,我西路軍開始渡江, 23日內,該路35萬大軍已經全部渡完。和中路軍所遇敵情一樣,我西路軍當面之敵被我們打垮而退卻,亦紛紛潰退,沒有任何作戰的意志,毫無斗志。我東路35萬大軍與西路同日同時發起渡江作戰,在我英勇善戰的人民解放軍面前,此處敵軍望風披靡,四處逃竄 ,我軍所有預定計劃,都已實現。
預設:
①江城日報5月10日電:電頭交代新聞稿件發出的單位、時間,人民解放軍4月23日就已渡過長江,4月28日才報道,沒有時效性,失去了價值。
②此處敵軍望風披靡,四處逃竄:東路軍渡江時敵軍抵抗較為頑強,此處報道不真實客觀。
③我西路軍當面之敵被我們打垮而退卻,亦紛紛潰退,沒有任何作戰的意志,毫無斗志:此句語言重復啰嗦,不簡潔。
2、同學們善于發現,其實大家剛才已經找出了新聞的三個特點:①真實性——構成新聞的事實,包括人物、事情、時間、地點以至每個細節,都必須完全真實,確鑿無誤;②及時性——新聞十分講究時效,“當日的新聞是金子”,新聞的價值在于“新”;③簡明性——新聞的文字要明快簡潔,言簡意賅。
五、坐上評論臺(我是評論員)
1、好的文學作品都是語言的珍珠,這則消息被稱為新聞作品中的瑰寶,受到人們高度評價。如果讓你當一回評論員,請你結合下面老師提供的3組句子,合作探究,評點這則新聞的語言特點。
①西起九江(不含),東至江陰,均是人民解放軍渡江區域 ②西邊從九江開始,東邊直到江陰,全都是人民解放軍渡江區域 ①西起、東至、均是、之線、之敵、甚為、較為、業已
②沖破敵陣、橫渡長江、英勇善戰、銳不可當、紛紛潰退、毫無斗志
A
B
我西路軍開始渡江 我西路軍當面之敵亦紛紛潰退
我軍所遇之抵抗,甚為微弱。 我東路三十五萬大軍
我東路各軍已大部渡過南岸 我已殲滅及擊潰一切抵抗之敵
預設:
(1)A組第①句括號內文字,補充交代九江不是渡江地點,可見語言準確;“西起”“東至”“均是”等詞語的使用,使語言簡潔精煉。
(2)B組第一行均為文言詞匯,第二行均為四字短語,讀起來覺其鏗鏘有力,一氣呵成,氣勢磅礴。
(3)C組句子中都含有一個“我”字,字里行間洋溢著對人民解放軍的贊美、熱愛以及為之自豪之情,感情色彩強烈。
2、剛才大家運用比較分析法、同類詞語整合法探究了這則新聞的語言魅力,我們來看一下《解放軍報》當時對這則新聞的評價,看看和我們的探究發現是否相同呢。
《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語言準確精煉,氣勢磅礴,感情色彩鮮明,是新聞作品中的瑰寶,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解放軍報》
3、毛澤東不僅是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是偉大的領袖,他還是卓越的詩人,他用平平仄仄的槍聲寫詩,渡江戰役就是最雄壯的詩行。4月22日他寫下了《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4月23日,當他聽到我軍占領南京的消息后歡欣鼓舞,寫下了著名的《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老師和同學們一起通過朗誦來感受這首詩的雄壯的氣勢與豪放的風格。
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毛澤東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
六、走近創作室(我是小寫手)
知道今天要和同學們一起學習毛主席的經典作品《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老師我非常高興,提前擬寫了一則新聞稿,準備投給校報。但由于時間倉促,可能有所缺漏,同學們能根據新聞的相關知識能幫老師補寫嗎?
C
6月25日上午,鹽城市神州路初中七(12)班教室內氣氛熱烈,群情激奮,劉群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品讀了毛主席的經典新聞《人民解放軍百萬雄師橫渡長江》。課堂上同學們走進播音間,身臨指揮所,來到日報社……豐富多彩的活動,讓大家感受了戰爭的風云,掌握了新聞的結構,感悟了新聞的特點,品味了新聞的語言。相信這精彩的一課一定會成為師生們記憶中一道美麗的風景。
預設:
①七(12)班師生共讀經典新聞 ②憶崢嶸歲月,品經典新聞 ③品讀經典新聞,走進紅色歲月
七、結束語
它讓你——
身處斗室,但可看世間百態,知人情冷暖; 足不出戶,也可賞奇珍異景,聞奇人怪事; 偏居一隅,卻可扣時代脈搏,跟世界步伐。
新聞是我們了解時代的一個窗口,是社會變化的晴雨表。喜歡新聞,可以表現一個人敏銳的洞察力和對時事動態的熱忱。同學們,讓我們多讀新聞,關注生活;多寫報道,發現熱點。愿你我都成為新聞的忠實粉絲,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板書設計:
標 題 導 語 主 體 背 景 結 語
真實性 及時性 簡明性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