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出師表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部編版初中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22.《出師表》北京市第九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1.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總體目標第一條中有“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目標;第四學段(7-9年級)閱讀要求中有“注重情感體驗,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要求。《學科能力標準與教學指南:初中語文》對學生文言文學習的能力描述中指出:學生應“能借助文章提供的多個信息和相關知識關聯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教師應培養學生“運用”的意識,指導學生關注文章中提供的知識,把閱讀和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結合起來,為其提供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模式。基于上述要求,文言文教學,宜欣賞文學的美,傳承文化的價值。
2.教學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
本節活動探究課選擇的是人教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三篇文言文:《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這一單元文言文作為初中階段文言文的收官,對于人生觀、價值觀正在初步形成的十四五歲初中生來說,無論從內容還是思想上都頗有分量,是本冊也是初中階段的學習重點,是初中與高中文言文學習銜接的合理設計,富有教學價值,需要教師仔細斟酌精心設計。本單元課文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政治、軍事生活:有以弱勝強的戰爭實例,有懇切誠摯的進諫獻言,有連類取譬的婉轉諷勸。“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閱讀這幾篇文章,可以感受古人的智慧,體會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 學情分析
通過初中前兩年半的學習,學生基本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理解淺易文言文的意思,能夠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大部分同學閱讀淺易文言文的能力基本形成。但是大部分學生對文言文的學習方式以機械學習為主,死記硬背占據主要地位,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遠未養成,聯想、邏輯等思維能力呈現弱勢,需要教師著力培養。同時,初中孩子的人生觀、價值觀正處于初步形成階段,需要引導培養,蘊涵在這一單元課文中的智慧、責任、擔當等優秀傳統文化,應通過課堂教學在學生中得到傳承與弘揚。為消除學生與文言文的疏離感,盡力拉近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激發學生自主探究的學習興趣,本教學設計以情境活動為主要形式,課堂上通過學生間的交流展示、互相評價,教師對教學重難點的點撥,引導學生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指導學生把閱讀和生活實際結合起來,為其提供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模式,努力提升學生語文素養,把學生培養成為“長著中國臉,
《讀名文 學古賢》教學設計2 / 5
說著中國話,有著中國心”的中國人,擔當起自己的責任與使命。
3.教學目標(含重、難點)
1.借助交流情境,在合作探究、思維碰撞中形成個性化閱讀體驗。
2.感受古賢的智慧,體會他們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傳統美德。
板書設計
讀名文 學古賢
被圈粉:關注→人物言行 欣賞→形象之美 影響→學習成長 諸葛亮——“朱雀羽扇”:忠誠 智慧 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鄒忌——“季風”:善于思考 善于進諫 實事求是 勇于擔當 曹劌——“桂冠”:擔當責任 富有智慧
4.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一、我是名人“粉絲”: 激趣導入 二、就這樣“被圈粉”: 探究內涵 一、設置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孩子們,我們學習了第六單元的三篇文言文《曹劌論戰》《鄒
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后,大家很快形成了三個粉絲群體——“桂冠”(曹劌)、“季風”(鄒忌)、“朱雀羽扇”(諸葛亮),既然大家最喜歡的三位名人是在同一個單元中學習的,今天,我們就來一次碰撞和交流。 明確課后活動任務,進一步激發探究興趣:下周同學們將在本次活動的基礎上,以“粉團”為單位到本年級其他班級巡講,推介名人,傳承經典。屆時將由別的班級同學投票選出“最佳粉絲團”,巡講完畢回到班級后再次進行交流、總結完善。
二、交流探究,明確“被圈粉”的內涵 探究一:結合自己被圈粉的經歷,談談自己對“粉絲”的理解。 分析:“粉絲”初始時是fans的音譯,原指狂熱者、崇拜明星的人。到今天,粉絲已不僅是一種現象,它逐漸沉淀下來,成為一種文化,且不再只用于流行文化,更常常見于文化、科學、政治等領域。今天,“粉絲”更多是一種欣賞、一種立場,蘊含著
課前準備:三個粉絲群體“桂冠”(曹劌)、“季風”(鄒忌)、“朱雀羽扇”(諸葛亮),分別在黑板上畫好宣傳畫。
觀看ppt,明確課后活動任務,進一步激起學習興趣。
講述被圈粉經歷,探究其內涵。
設計貼近現實生活、符合學生特點的情境活動,拉近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導入新課學習。
借助“被圈粉”這一情境活動,幫助學生梳理學習內容及方法,理清學習思路。
《讀名文 學古賢》教學設計3 / 5
三、名人風采我來說:探究交流
時代的許多美好精神:勇敢追求并鮮明支持的率真精神,積極主動力爭優秀的健康精神,面對壓力和困難敢于挑戰奮爭的“PK精神”……意味著和自己喜歡、欣賞的人一起成長和成熟,讓自己努力成為與之同樣閃耀的“明星”。
“粉絲”的具體表現(板書): 對事跡了如指掌 對細節如數家珍 對人品高山仰止 對成就推崇備至 探究二:結合資料,探究“被圈粉”的內涵。
明確(板書): 關注→人物言行 欣賞→形象之美 影響→學習成長 三、討論交流,推介名人
任務一:組內討論,以“粉絲”的身份推介自己最喜歡的名人。
任務二:小組交流展示并相互評價。要求(ppt出示):
發言者:關于 (曹劌……),讓我來告訴你……
評價者:關于 (曹劌……),我的新認識(認識)……
預設:學生展示形式豐富,會設計朗讀課文、吟唱詩文、撰寫對聯等多種形式,但可能表達狀態、內容深度有欠缺,主要原因應該是不符合“粉絲”的狀態比如比較保守不夠熱情,還有對被圈粉的內涵和表現理解得不到位,展示缺乏深度,文化味兒不足。此時教師適時指導,作出示范(ppt出示):
名人也“追星”——關于諸葛亮,他們說:
劉備:“孤之有孔明,猶魚之有水也。”(《隆中對》)
蘇軾:“密如神鬼,疾若風雷;進不可當,退不可追;晝不閱讀資料,深入理解“粉絲”的時代內涵,相互交流。
看板書,理解、明確“粉絲”的時代內涵和“被圈粉”的內涵。 。
組內討論,自主合作,探討要點。
觀看ppt,明確展示要求
各組梳理語言,交流評價
觀看ppt,指名讀,其余學生聆聽、思考,感受名人的文化內涵。
讓學生通過閱讀資料理解“粉絲”這一時尚文化的時代內涵,去除輕薄浮躁的流俗之風,培養積極向上的精神、健康美好的品位。
各組同學在閱讀課文的基礎上,結合搜集的曹劌、鄒忌、諸葛亮的相關資料,自主探究,為形成個性的閱讀體驗、進行有效的思維碰撞做準備。
結合教學預設,立足課堂生成,及時、靈活地指導學生深度學習,提升學生思維。
《讀名文 學古賢》教學設計4 / 5
四、攜手名人共前行:課堂總結 可攻,夜不可襲;多不可敵,少不可欺。前后應會,左右指揮;移五行之性,變四時之令。人也?神也?仙也?吾不知之,真臥龍也!”
杜甫:“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蜀相》)
陸游:“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文天祥:“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正氣歌》)
五位名人對諸葛亮的卓越才能和美好人格高山仰止、推崇備至,文化味兒十足。
任務三:組內深入探討,緊扣“粉絲”應有的表現進行修改。 預設:學生應該較第一次討論和展示有所進步,明白要把著眼點放在文化內容方面,真正把名士的精神內涵之美充分表達出來,做有文化的粉絲,側重表達自己真切的個性化體驗。
任務四:再次交流展示,推介曹劌、鄒忌、諸葛亮,互相點評,共同提升。
展示要求:側重表現自己的個性化閱讀體驗,做有文化味兒的粉絲,注重體現文化內涵,深層展示人物之美。
分析:人物個性的形象之美各美其美,共同的形象之美——富有智慧,對國家責任感強,勇于擔當,美美與共。 四、教師總結
今天,我們用一種現代的、新的方式走進經典,感受到古代名人離我們其實并不遙遠,只要我們愿意走近他們,他們就會引導我們做有文化、有智慧、有品位、有擔當的現代人,他們的熠熠星光將會一直照耀我們前行,把我們引領到一個大美的境界。希望我們在這朵朵星光的指引下,也點亮屬于自己的光芒,綻放屬于自己的生命之美。
深入探究名人的文化內涵,感受人物的形象之美,共同修改展示內容。
修改后再次交流展示,互相評價,共同提升。
聆聽,思考,深化。
指導學生緊扣粉絲應有的表現或狀態,在教師指導的基礎上,自主、合作修改本組的展示內容,培養學生深入思考、互相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充分感受曹劌、鄒忌、諸葛亮身上所表現的智慧、擔當,感受人物的精神品質之美。
通過充分交流,深入理解名人的美好內涵,進而受到濡染,形成追求智慧發展、勇于擔當責任的積極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總結課堂學習,聯系學生實際,引導學生成長。
《讀名文 學古賢》教學設計5 / 5
五、我為名人立言: 課后活動 五、課后活動任務:
1、下周一,以粉絲團為單位到本年級其他班級巡講,推介名人,傳承經典。由別的班級同學投票選出“最佳粉絲團”,巡講完畢回到班級后再次進行交流、總結完善。
2、課后寫一篇短文,在自己的微博或朋友圈推介曹劌、鄒忌、諸葛亮,周末統計一下有多少人給你點贊,多少人給你評論,多少人也被他圈粉了,再與同學交流。
綜合以上兩項活動表現,評比出前五名同學進行獎勵。
明確課后活動任務,進行延伸學習。
鞏固課堂學習成果,再次感受名人的精神氣度、思想志趣,充分感受人物充滿智慧、責任感強、勇于擔當的形象之美,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引導學生在課后繼續親近經典,走近文化名人,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5.教學效果
本節課充分考慮《曹劌論戰》《鄒忌諷齊王納諫》《出師表》三篇文言文都在九年級下冊第六單元的教材編排特點,考慮學生對文言文學習心有隔閡、興趣闌珊的學情特點,通過設置“粉絲團推介名人”這一貼近學生的情境活動,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開展了充分的自主探究活動,強化了學生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拉近了學生與文言文的距離,使之充分感受到了曹劌、鄒忌、諸葛亮這樣的文化名人身上所表現的智慧、擔當,感受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質之美并受到濡染,明白了對待“粉絲”為代表的時尚文化,更要追求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避免陷于流俗,而是要在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予以鑒別、發展,形成追求智慧發展、勇于擔當責任等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
6.教學反思
《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情趣,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的人生態度,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不應該把它們當作外在的附加任務。應該注重熏陶感染,潛移默化,把這些內容貫穿于日常的教學過程之中。”蘇霍姆林斯基說:“沒有美育就沒有任何教育”;德國哲學家康德說:“我們要經常懷著無限的贊美和敬畏心來看待世界。”這些都說明了審美意識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以及在人類生活中的重要性,說明了讓美學理念飛入語文課堂的重要性。在這節課的文言文探究學習中,學生通過粉絲團這一載體推介名人,消除了對文言文的心理隔閡,充分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強化了深入思考、自主探究的學習意識和習慣,充分感受到了曹劌、鄒忌、諸葛亮這樣的文化名人身上所表現的智慧、高度的責任感和擔當精神,感受到了人物的精神品質之美,通過傳承優秀文化,建立了追求高尚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的觀念,形成了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使我更加明確: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培養學生欣賞真、善、美和辨別假、惡、丑的能力,形成正確的審美觀,提高學生的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讓學生在學到知識的同時,一定要形成審美的心理和能力,使學生獲得一種審美經驗,構筑起學生美的心靈,放飛學生美的追求……
作為一名不斷成長的語文教師,必須提高自身素質,深入理解新課標內涵,把中學語文教學與美育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充分挖掘語言文字中豐富的思想內容,在教學中自然滲透美育內涵,寓美育于語文教學之中”,才能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受到美育的熏陶,給語文教學注入美的無限生機!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真正尋找到自身的精神家園。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