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唐詩五首,野望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2唐詩五首《野望》安徽省 - 合肥市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12唐詩五首《野望》安徽省 - 合肥市
《野望》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律詩“起承轉合”的結構特征。 2.通過品析詩的語言,感悟詩歌的韻律美 3.學習本詩借景抒情的寫法。
4.在反復誦讀、整體感知的基礎上,借助聯想和想象,品味詩文,感知詩歌內容,感悟詩歌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懷。
教學重點:感悟詩歌意境,理解詩人的情懷,學習作者借景抒情的寫法。
教學難點:了解律詩“起承轉合”的結構特征。
一、導入
大家看過《中國詩詞大會》嗎?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第二季總決賽的一段巔峰對決。(播放視頻)
博古通今,賽場經驗豐富的彭敏對戰實力和心理素質兼善的武亦姝,看得我們是心潮澎湃。下面我們也來場大比拼怎么樣?請同學們打開書的第61面,這里有一段關于律詩知識的介紹,給大家三分鐘的時間,圈點勾畫出你認為重要的知識點,然后將這里的知識遷移到今天我們要學的律詩《野望》中,看《野望》符合律詩的哪些要素,一會我們將會出一些題目,讓男生和女生比拼。
二、品詩歌韻律美
律詩知識大比拼。
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下面請看題: (詳見大屏幕)
1、這是一首幾言律詩?
2、律詩一般有幾句?注意:古詩中每一個逗號算一句。 3、它的頷聯和頸聯是哪幾句?
4、律詩一般是那幾句押韻?通常壓的是什么韻? 5、這首詩的韻腳是什么?你能找出來嗎? 6、這首詩那幾句對仗?
自古巾幗半邊天,女同學們要加油哦,在這堂課的結尾,我們還要有一場律詩知識大遷移的PK,希望同學們能認真聽課,最后在巔峰對決中決一勝負。
這是一首格律嚴謹的律詩,對仗工整、音韻鏗鏘、節奏和諧。現在老師想把其中的兩個字改一改,同學們看行不行。我覺得樹樹和山山用詞重復了,我想把它改成“樹上,山里”,現在請同學們讀一讀,看行不行。
明確:不行,改后不再是疊音詞了,讀起來沒有疊音的節奏感強。古典詩歌講究平仄,大部分平聲相當于現代漢語里的第一聲第二聲,仄聲相當于第三聲和第四聲。平聲輕柔,仄聲有力,平仄相間可以使詩歌讀起來抑揚頓挫,音韻和諧。
看來律詩的格律是非常嚴謹的,以后請同學們讀律詩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將律詩的韻律美讀出來。下面請齊讀這首詩。
三、品詩歌意境美
師:詩詞大會中,一幅幅沙畫讓選手們在欣賞中感悟,在感悟中明確,最后茅塞頓開,一句句優美的詩詞脫口而出。自古書畫一體,宋代大文豪蘇軾在《東坡題跋·書摩詰〈藍關煙雨圖〉》中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所謂的詩中有畫形容長于描寫景物的詩,使讀者如置身圖畫當中。下面我們來欣賞王績《野望》中寫景的詩句,大家看看能不能用你的筆描摹一下詩中呈現的景色。
首先請一位同學根據自己的預習讀出這首詩里的寫景的詩句。注意讀出節奏(提示五言絕句一般的斷句方法:XX/XXX XX/XX/X XX/X/XX)
聽讀之后,同學們頭腦中呈現了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借助旁批,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
學生描繪的畫面:
生一:已是入秋時節,一片片紅葉從枝頭落下,宛如一個個小小的蝴蝶在空中飄舞,風兒在樹林間玩鬧著,萬物在風兒的陪伴下玩耍著,向遠方望去,落日停留在山的背后,將余暉灑向天空,晚霞將天空換了新衣,籠罩著秋天的大地。忙活了一天的牧人,驅趕著成群的牛羊,沿著田間小路,歸往回家的方向,獵人也騎著駿馬,帶著獵物,悠然的踏上回家的道路,在落日的余暉下,滿載著笑容離去。
生二:秋風瑟瑟,樹葉零落,秋風吹到哪兒都是凄涼片片,它吹黃了小草,吹黃了綠葉。一片片枯黃的落葉,徐徐飄下,落滿山間。夕陽已近黃昏,我獨自一人站在山間遠望,只見重重疊疊的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暉。山腳下,趕牧的人兒揮動牛鞭,驅趕著牛群返回家中,遠處,牛背山的獵夫迎著風招手向我炫耀著今日一天的收獲。
生三:秋意漸濃,每一棵樹都換上了金黃的襯衫,像一些愛美的姑娘家偷偷往額上抹了點朱砂,遠遠望去每一片金黃中加了點火紅,真讓人贊不絕口,涼風習習,吹得遠處的群山忍不住裹緊了夕陽贈與它們的薄紗。那紗是多么耀眼啊,恍惚間,似是連群山也變成了金色。游牧歸來的人,高揚著鞭子,用一種悠揚的語調呼喚著牛羊,在牛羊的簇擁下漫步在歸家的路上,獵人騎著駿馬,一手拽著馬鞭,另一只手提著沉甸甸的獵物,臉上盡是得意的笑容。
生四:樹沾上了秋天的顏色,紛紛飄落的葉兒像個孩子般調皮,一縷透過云層的余暉也慵懶了起來,索性停在了山間,歇歇腳。鄉間的小道上被驅趕著的牛羊仿佛毫無約束地與牧人們一同回家,老遠幾個騎著馬的獵人,手上提著滿滿的收獲,臉上溢滿了笑容,宛如一幅唯美的畫卷,映在天邊。
(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牧人驅趕著牛群返回,獵人帶著獵物回去。)
生呈現后,老師評價:
1、你的筆下呈現的是一幅深秋山野圖,景色迷人,讓人如臨其境。
(剛才你斷句斷的非常好,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你能根據你剛才對詩詞的理解,帶著你自己的情感將這兩句詩讀一讀嗎?)
再讀讓學生帶著自己的情感去讀。
2、你的文字抓住了人物的特寫,牧人獵人都滿意而歸,富有鄉村氣息。意境恬淡,讓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 頸聯著力刻畫視野所見山野放歸的生動場景,為整個靜謐的畫面,注進一股跳動的情致和欣然的意趣。這種動態式的描寫愈發襯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詳寧靜。
聽這位同學讀,你們感覺到她的心情是怎樣的?(愉悅的、欣賞的、熱愛的、欣喜的)注意學生使用的詞語。如果出現了靜謐、寧靜、恬靜,蕭瑟等詞語要注意表揚。
師:看到同學們讀的這么好,老師也忍不住躍躍欲試了,請同學們聽老師讀一讀。(語氣讀的低沉、緩慢)
請問同學們,你們能感覺的出來老師看到這樣的景色是怎樣的心情嗎?
生:看到遍地秋色、夕陽西下時的郁悶、悵惘。(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不同的心情下,相同的景色也會讓人心生不同的感覺,一代領袖毛主席看到深秋景色時忍不住發出“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贊嘆,而同樣的秋景在遭遇貶謫后卻是“楓葉荻花秋瑟瑟”的悵惘。現在請同學們讀詩的首聯和尾聯,請說說,詩人當時是在什么地點什么時間怎樣的心情下寫的這首是詩呢?注意結合詩人的生平經歷和本首詩的寫作背景(大屏幕出示)
生:在暮色之中,詩人佇立在東皋之上,舉目四望,一種莫可名狀的孤寂無依的愁緒涌上心頭,且無法平靜下來,以此觀景自然會涂上一層心理上的不平靜色彩,表現了孤寂無依的彷徨心情。同時為中間四句寫景提供巧妙的鋪墊。
師補充:“徙倚欲何依”化用了曹操的詩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它寫出了詩人孤寂無依的彷徨心情,詩人在隋朝是大儒王通的弟弟,很是顯貴。隋開皇二十年只有15歲時便游歷京都長安(即今西安),拜見權傾朝野的大臣楊素,被在座公卿稱為“神童仙子”。大業元年(605),應孝廉舉,中高第,授秘書正字。但他生性簡傲,不愿在朝供職,隋末唐初“治日少而亂日多”,王績三仕三隱,一來是因為他生性曠達,嗜酒,不看重官職,二來也是因為他對現實不滿,自認為無法顯達,所以最終走上了歸隱的道路,這首詩即是他歸隱故鄉,在東皋山所做。正如這首詩的尾聯所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牧人歸來,獵人收獲頗豐,可這一切與自己有什么關系呢?他們的滿意而歸更顯得自己的無所歸依,現實中的自己還是那么的孤獨苦悶和悵惘,既然在現實中找不到相知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懷伯夷、叔齊那樣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隱逸之士。尾聯抒情,抒發了自己的孤獨悵惘之情,以及不得已而歸隱的無奈。
了解了這首詩的寫作背景,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詩,請讀出感情,體悟作者的內心,與作者共鳴。請一個學生讀,要求讀出情感,其余的學生評價。
大屏幕顯示:一切景語皆情語。
總結: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將自己的主觀情感投射到外在的客觀景物中,讓景物也蒙上了自己的主觀色彩。
同學們現在再試著將樹樹和山山改成樹上和山里,將“皆”和“惟”換掉可以嗎?
生:不行,樹樹是每棵樹的意思,山山是每座山的意思,皆和惟是全都是的意思,這樣更能突出作者看到層層樹林已染上蕭瑟的金黃的秋色,起伏的山巒惟見落日的余暉的那種憂郁悵惘之情。漫山遍野,樹葉枯黃,更兼殘陽盡染的蕭瑟衰敗景象,景中寄寓了詩人孤獨
落寞的情懷。
師:那你能讀出這種情感嗎? 生讀。
讓讀得好的同學帶讀,如果沒有,師帶讀。 總結內容,引出起承轉合的結構特點。
四、品詩歌結構美
師:剛剛我們學習了《野望》,你能把這首詩的內容總結一下嗎?
生:首聯敘事,寫了自己野望的地點時間和自己的心情,頷聯和頸聯寫遠望所見的景色,尾聯抒懷,表達自己退隱的心情
師:這種先敘事,再順著起句寫景或事,接著岔開話題,區別于前面所述內容,最后整合總結表達感悟的寫法叫做起承轉合。同學們,你們能找出來嗎?
生:首聯起。頷聯尾聯承,尾聯轉合。
五、拓展閱讀
現在我想利用我們剛剛學過的知識,讓同學們自學《渡荊門送別》,一會呢,我們還是和開始一樣,來一場知識大PK,不過這次我們是小組合作式。請同學們將課本翻到《渡荊門送別》,這首詩寫的是作者離開蜀地,前往渡荊門送別:這是李白出蜀時所作。此時詩人,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面對江漢平原,眼界大開,心曠神怡,不由得即景抒情,寫下了這首廣為傳誦的律詩。
請結合課文旁邊的注釋,回答大屏幕上的題目: 1、這首詩是幾言律詩? 2、韻腳是什么? 3、你能合理斷句嗎?
4、這首詩的起承轉合在哪里?你的理由是什么?
5、這首詩的那幾句寫景抒情?寫了什么景,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六、總結
律詩因其嚴謹的格律,規范的結構,和絕句一起成就了唐詩的繁
榮。今天我們走進了唐詩,走進唐詩中的寫景詩,感觸的不僅是美景,更是詩中耐人尋味的意境,和詩人那顆獨特的心。生活不應該只有茍且,還應該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大屏幕顯示:《詩與詞的邂逅》
紅豆是/南國的思念/詩與詞的邂逅/相約在最美的地點/溫度源于/喚醒記憶的瞬間/渴望一場遠行/與詩詞為伴
師生齊讀。 七、布置作業
用今天學到的詩歌賞析方法,任選一個角度賞析王績的詩。(任選一首)
(知人論世、格律、意境、結構)
秋夜喜遇王處士 北場蕓藿罷,東皋刈黍歸。 相逢秋月滿,更值夜螢飛。
醉后
阮籍醒時少,陶潛醉日多。 百年何足度,乘興且長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