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美麗的顏色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美麗的顏色》河南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語文人教部編版八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8課《美麗的顏色》河南省級優課
8 美麗的顏色
情景引入
諾貝爾獎是科學界的最高榮譽,請問誰知道世界上第一位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是誰?這節課,我們來學習《美麗的顏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煉鐳的過程,感受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的人格魅力。
一、猜問題,整體感知傳記內容
實錄一
1、這篇文章寫了什么?
文章寫的是居里夫人和她的先生在艱苦的環境下堅持科學研究,終于發現了神奇的鐳。 2、作者為什么要寫這篇文章?(老師笑著請其他同學回答)
①文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寫這篇文章,是為了表達對母親的愛和懷念。 ②還有讓全世界的人都能記住這位偉大的科學家,感受科學家的偉大與崇高。
③借用文章最后一句話來說,也是讓我們永遠記得看熒光的一晚,永遠記得科學家給我們帶來的科學奇觀和心靈震撼。
3、居里夫人是一位怎么樣的人?
生:她不怕艱辛,不怕苦累,敢于奉獻,對科學研究孜孜不倦。
生:她對科學事業無比熱愛,不畏艱難,全身心地投入到鐳的提取工作中去。 生:他們很幸福,過著自己要的生活,很專注很堅定。 4、這些你們都是怎么讀出來的?
生:文章當中有很多地方都寫出了他們工作的場景。 5、文章主要表達了主人公的什么精神?
堅持不懈,鍥而不舍,一絲不茍,永不放棄,堅守樂觀,熱愛科學,獻身科學,精益求精,不怕辛苦,吃苦耐勞。
6、標題中“美麗的顏色”是什么?
①應該是鐳的顏色。②還有科學家的美麗精神偉大品格。(教師點頭)
7、你們都說得很好,也回答得很好,說明大家讀書是很用心的。我想問的是什么呢?我想問你們,這篇文章是什么文體。 生:傳記。
師:你怎么知道是傳記? 生;注釋有的。
師:請大家劃出來。原來這篇文章選自《居里夫人傳》。大家把“傳”這個字點出來,也就是說這篇文章是一篇名人傳記。那我的問題就要跟下去了,你認為讀名人傳記,要讀它的什么? 生:我認為讀名人傳記要讀名人的精神。
師:也就是說,讀名人傳記要汲取傳記中的精神營養,來啟迪我們未來的人生路程。很多名人,在他們需要信仰確定人生目標的青少年時期就非常愛讀名人傳記。所以我們就知道讀名人傳記要讀出傳記給我們的思想啟迪。(教師板書:美麗的顏色思想) 師:讀名人傳記還要讀什么,或者說,首先讀什么? 生:首先了解名人的身份和他做的事情。
師:也就說,讀出名人的故事,讀名人成長的故事。(板書:故事) 生:讀作者在寫名人時的好詞好句。
師:同學們可以看出來,現在真的是越來越會讀書了。我們先來看一下,這篇文章的故事,就是居里夫人提煉,發現鐳的美麗的顏色的過程,這篇文章帶給我們的思想啟迪,其實就是讓我們感受到科學家精神上的美麗的顏色。有意思吧,原來文章中的標題,既可以連接故事內容,又可以嵌入思想品質。 二、重點評讀“美麗的顏色”
師:接下來,這篇文章一定有你讀不出來的東西,請大家再次默讀課文,想想“美麗的顏色”是怎樣把故事和思想是怎樣聯系到一起的。同時請你劃出帶有“美麗的顏色”這五個字的的句子。(學生默讀6分鐘,教師要求看完的同學舉手)
1、文章中一共出現了幾次美麗的顏色?(學生一起回答:三次。)哪位同學找到了含有“美
麗的顏色”的句子
師:同學們有沒有注意到,這“美麗的顏色”都出現在文章的后半部分,確切來講,就是在發現鐳以后的那個夜晚的相關描寫當中。下面請同學讀一讀第一次出現的句子。 (教師指定男女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教師讀旁白——朗讀第17段。)
① 第一次朗讀:教師讀旁白——有一天,瑪麗像期盼別人答應給的玩具的小孩一樣,懷著熱
切的心說:“(女生)我真想知道它會是什么顏色?它會是什么樣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爾,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狀的?”
“它”要讀出什么味道來?讀出一種好奇心。讀出瑪麗對于鐳的期待。想期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所以這個“它”充滿了期待。
對的,適當快一點,可以表現居里夫人對鐳的期盼,但是這個“快”不應該慌手慌腳急躁的快。居里夫人,一個科學家,我們剛說過她嚴謹的,一絲不茍的,是很沉穩的。 你讀“比埃爾”三個字的時候你充滿怎樣的感情? 生:因為她們倆是夫妻,我覺得應該是溫柔的有愛的。 師:哎,對啦!你再讀讀看,看“比埃爾”滿意不滿意。 這個物理學家和顏悅色的回答:“(男生)我不知道,你可以想象,我希望它可以有很美麗的顏色。” 我不知道
師:這位科學家想傳達給妻子一種什么訊息 物理學家要給瑪麗一種鼓勵,一種希望。
師:也就是說:雖然我不知道,但是我也很想知道。所以,你讀這個“我不知道”應該記住,這種“不知道”不是一種絕望,不是一種悲觀,同樣也是充滿著熱切的好奇心。同時要鼓勵自己的妻子——在相濡以沫的歲月里,共同走過。所以,同學們記住了,人物的語言是充滿情感的。下文“美麗的顏色”我們要表達一種給人希望的上揚的力量。請女同學一起來讀居里夫人,男同學一起讀比埃爾,老師讀旁白。
師:沒有什么比困難的環境中兩個人互相攙扶,共同努力更讓人陶醉甜蜜的了。那天晚上,鐳就要被發現了。我們看看第二次說話:
②那扇門嘎嘎地響著,他們走進他們的領域,走進他們的夢境。比埃爾把鑰匙插入鎖孔,瑪麗說:“不要點燈!”接著輕輕地笑了笑,再說:“你記得你對我說‘我希望它有很美麗的顏色’的那一天么?”(老師念旁白,學生念瑪麗)
這個“不要點燈”怎么讀好?你來讀——要讀出一種小心。(學生讀) 師:聲音為什么不要大呢?句子結尾它是個感嘆號呀。
生:居里夫人她是擔心如果她的聲音大了一點會把鐳給驚到,就那聲音大了,聲波會把鐳的光給消失了。
師:嗯,有點道理,因為鐳是一個孩子。再考慮一下,為什么不要點燈? 生:更能看見鐳的顏色。
生:鐳在黑暗下發出的那種光彩。
師:居里夫人是確定今晚會看到鐳的,她想給丈夫一個驚奇,同時又小心翼翼的說。同學們說得越來越像居里夫人了。雖然有感嘆號,也要注意這個感嘆號要重音輕讀,但不一定要響聲,還得要吻合科學家的特點。好,一起來讀。(教師旁白,全班朗讀,讀出了那種感覺)接著老師范讀最后幾段(鐳被發現的場景),適時讓幾位學生讀居里夫人在文中的最后一次語言描寫——“看那,看那”(學生讀得越來越響,越來越急速)
師:一個同學比一個同學喊得響。考慮一下,這句話特別有意思,你們為什么想把這句話喊得那么響? 生:因為激動。
師:因為這時候很激動,特別激動。你恨不得來看吶,最好是感嘆號,再來一個看吶,雙感嘆號。但是我們要注意,文章里面提供怎樣的標點?對了,省略后,后一個是感嘆號?紤]一下,為什么居里夫人說的話,和你不一樣。 (生思考)
師:同學們,我們先來讀一讀全是感嘆號。最好把后一個讀成雙感嘆號。(學生朗讀,很充沛,
“看哪!看哪!”)
師:接下來讀課文當中“看哪……看哪!”(學生聲音輕輕,有點激動,速度快) 師:省略號也要讀出來。這段喜悅漫長的時光,你要讀出一點停頓感來。(再來一次)這位年輕的婦人低聲說道:看哪……看哪。▽W生朗讀)
師:考慮一下,這里居里夫人說話,為什么不全用感嘆號? 生:因為一直用感嘆號就沒有辦法體現科學家的嚴謹。
師:這里不僅僅嚴謹,喜悅中應該有沉穩、寧靜等等。同學們,如果今天晚上,是你發現了鐳,你讓大家來,你會怎么選擇?(學生笑)你會大聲的喊,恨不得慈溪市長,寧波市長來(大家都來看),媒體記者都來看,煙花禮炮都準備好。但是這個人類科學史上如此偉大的夜晚,他們兩個卻過得平靜,簡單,甚至孤獨,樸素。所以,這個“看呢”,把握不準,你就走不進科學家的內心。一起來讀“看吶……看吶!”——這樣我們就知道這是怎樣的科學家了。(學生讀)
生:這是沉穩,嚴謹,一絲不茍的科學家。
師:不要老是沿用那這種詞語。我寧可你簡單說熱愛科學,熱愛鐳。再看看,他們享受著自己的孤獨,享受這個夜晚的平靜與普通。說明這個科學家怎樣? 生:享受他們的勞動成果。 生:他們內心是恬淡的。
師:恬淡,說得真好,所以他們淡泊名利。寫下來。寧靜,樸素。這很可能就是,我們讀這篇課文我們讀不出來的東西。我們讀到了許許多多高大上的詞,但是我們能不能從人物對話當中,從居里夫人內心的恬淡中,感受到那種幸福,那份快樂,那種對鐳的熱愛,對科學的執著,以及屬于他們自己的那種寧靜的生活。同學們,描寫,讓我們更加栩栩如生地感受到他們的光輝形象。這就是這篇文章寫得生動的原因。再最后讀一次。(全班齊讀) 三、探討寫法上的“美麗的顏色”
師:你看,文章的語言描寫加深了這篇文章的生動性。大家寫下來。(學生寫“生動性”)再想想看,回過頭來思考。這篇文章除了描寫寫得非常細膩以外,還有沒有在寫法上很特別的地方。重看文章,從頭到尾,請你找出在寫法上的另一個“美麗的顏色”。你覺得是什么?它跟我們讀別的傳記作品有一個很明顯的區別。(找到同學舉手)這篇文章除了描寫讓我們感受到傳記人物的生動形象以外,你找到寫法上的另一個美麗的顏色是什么?(學生思考) 生:文章多次引用居里夫人自己的話。
師:對了好幾個段落是飲用居里夫人日記中的話。哪些段落? 學生找出5,6,11,14,15等段。
師:寫傳記的過程中為什么要引用居里夫人的日記原話?(生思考) 生:讓讀者感覺更真實。
師:對的。引用傳主的原話,更加真實。請大家寫上“真實性”。(生寫“真實性”)接下來我們把這些部分讀一讀。老師讀第2段,你們讀5段,老師讀第3段,你們讀第6段。當然我不會所有句子都讀,我停下來了,你們就讀,就跟上去。(師生一起分段落朗讀) 師:同學們思考一下,老師讀的部分和你讀的部分有怎樣的關系? 生:前后對應。
師:前后對應,不,應該是前后呼應,更好;ハ嘌a充的關系。作者寫艱苦的環境,就用居里夫人的原話來說明艱苦的環境;作者寫居里夫人工作堅持不懈,吃苦為樂,就引用居里夫人的原話來證明,就增強了這篇文章的真實性。所以傳記寫作要達到:真實性,生動性。那么同學們再思考,既然引用可以達到這么好的效果,為什么發現鐳的那個夜晚不引用(原話),而是全部采用描寫?(生思考)
生:描寫可以展現那個晚上,他們兩個單獨在屋里發現鐳的激動幸福。
師:也就是說,表現那晚激動與幸福,最好的方式是自己的語言、動作、神態的描寫。所以,引用也需要有度,什么時候該引用,什么時候要用描寫,都需要想好。 (全班齊讀最后一段。“在黑暗中,在寂靜中,兩個人的臉都轉向這些微光,轉向這射線的神秘來源,轉向鐳,轉向他們的鐳!瑪麗的身體前傾,熱切地望著,他此時的姿勢,就像一小時前在她睡著了的孩子床頭看著孩子一樣。”)
師:這個段落里有四個“轉向”,為什么要用四個“轉向”來寫?
生:語言的感情更加激烈。最后一個“轉向他們的鐳”后面是一個感嘆號。 師:很好,大家已經注意到感情了。而且,他注意到了“他們的鐳”,四個“轉向”后面的賓語詞是不是在發生變化? 生:第一個是“微光”,第二個“神秘來源”;第三個“鐳”;第四個是“他們的鐳”。
師:如這個同學說的,里面有一種感情,一種幸福,一種期待,一種甜蜜,一種成功的快樂,一種像對孩子一般的情感就更出來了。所以,好的文學作品一定是有情感的,傳記也是一樣。居里夫人發現鐳,就像母親看到孩子。
師:仔細觀察,作者寫了這篇文章,作者又是居里夫人的小女兒(次女)(生齊回答)。文章當中自始至終有著一種揮之不去的情感——這就是傳記感動人的原因之一,也是如此美麗。因此,我們說,好的名人傳記文章一定要從故事上去思考美麗的顏色,還要從思想上、寫法上去思考美麗的顏色。(板書:寫法)當你掌握了這些,你就突然會覺得——原來你也是鐳,因為你不僅有美麗的顏色,而且你還會自動發光。下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