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課外古詩詞誦讀,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湖北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第六單元課外古詩詞誦讀《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湖北省 - 宜昌
意象成就詩詞的光芒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理解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并背誦本詞。
2、學習通過品味意象理解詞人情感,感受詞人形象,學習詞人潔身自好、堅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的人生態度。 3、學習運用意象表達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重點:理解作品中的意象、意境和情感。 教學難點:學習運用意象表達情感的寫作手法。 教學方法:誦讀法、點撥法、師生合作探究法。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
今天老師想告訴大家一個小秘密,老師的心里一直深深的迷戀著一個人,這個人朝朝暮暮與我相伴,痛苦時,他說:“月有陰晴圓缺”,失意時,他說:“一蓑煙雨任平生”,他將他的情感通過世間萬物傳遞給我:風、花、雪、月是他的夢,梅、蘭、竹、菊是他的詩,鴻、鳥、舟、船是他的詞,“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他最美好的祝愿!大家猜猜他是誰?(學生齊答:蘇軾),看來迷戀東坡的不止是我,還有在座的你們,那讓我們一起走進定慧院,去邂逅我們鐘愛的東坡。
二、聽讀課文:聽音準,聽節奏,勾畫重點字詞。
過渡:同學們準備好了嗎?一個鮮活的蘇東坡正穿越千年,向我們走來! 三、帶著剛才的音準和節奏,請大家自由誦讀課文:對照課下注釋讀懂詞的大意,走進東坡的世界。
四、請大家瀏覽課文,找出文中點名地點和作者心情的句子。
PPT出示:寂寞沙洲冷。
沙洲之地,寂寞之情,凄凄慘慘戚戚。
五、詞中有哪些事物能夠體現這種寂寞之情呢? (缺月、疏桐、漏斷、幽人、孤鴻、寒枝、沙洲) 六、解釋意象:
過渡:這些寄寓作者情感的物象在文學創作里,尤其是在詩詞中,我們稱它為意象。
意象:就是用來寄托主觀情思的客觀物象。也就是融入詩人思想感情的“物象”,是賦有某種特殊含義和文學意味的具體形象。
七、作者為什么要用這七個意象來抒發寂寞之情呢?請同學們挑選自己最喜歡的意象分組討論,并推選代表展示。(分七個組,每個組討論自己所選的意象) (月—缺,桐—疏,漏—斷,人—幽,鴻—孤,枝—寒,沙洲—冷。) (表現特別好的同學深情朗讀) 八、幽人、孤鴻:
過渡:作者用這些冷色調的意象構筑了一個寂寞清冷的世界,在這個清冷的世界里,盡管寂寞,詞人卻清晰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存在。那么在這個清冷的世界里,你認為哪個意象代表著作者自己?何以為證?請大家默讀材料一,結合詞中內容分析。
相關鏈接一:幽人,原指幽囚之人,引申為含冤之人或幽居之人。詞人經常這樣稱呼謫宦生涯中的自己——“幽人夜渡吳王峴”、“幽人拊枕坐嘆息”。 相關鏈接二:“烏臺詩案”:北宋著名的文字獄。元豐二年,蘇軾因與時任宰相的王安石政見不合,御史李定等摘出蘇軾反對王安石新法的詩句,以莫須有的罪名逮捕入獄,系獄一百多天,而且牽連甚廣,蘇軾的友朋故舊被連累處罰的達二十二人。蘇軾在獄時自度必死,曾作詩與蘇轍訣別。蘇軾于“烏臺詩案”后謫居黃州,這首《卜算子》就是初至黃州在定惠院月夜感興之作。到黃州之初,亦因罪廢之余,灰心杜口,謝絕交往。由于牽連甚廣,這時,“平生親友,無一字見及”,彼此音問,一時盡絕,蘇軾不能不深懷幽居離索的內心隱衷。此詞以“幽人”自稱,就反映了他在這種特定環境下的處境與心情。這種處境與傲岸不羈、又孤寂
無助的雁何其近似! (幽人、孤鴻) 九、幽人與孤鴻的共同點:
過渡:作者是孤鴻亦是幽人。這兩個物象都可以作為作者的代表,因為他們本身就有很多的相似點,在這里我還想找一位同學來說說幽人和孤鴻的共同點。 備選答案:
A.處境:飄零失所,孤獨凄冷。詞人寓居定慧禪院,孤鴻“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鴻無良木之可棲,只好棲于寂寞冷清的沙洲。
B.心理:“驚”“恨”,心懷幽恨,驚恐不已。烏臺詩案,九死一生,牽連眾多,如驚弓之鳥。此處孤鴻純是作者寫照,取其神似。 C.志趣:孤高、潔身自好、堅持操守,不肯同流合污。
十、東坡將他寂寞的情感寄托在孤鴻中,寄托在意象里,讓我們帶著對這份情感的理解再次走進《卜算子》,齊讀全詞。
十一、黃庭堅先生說此詞 “語意高妙”,請同學們展開想象,每人挑選一句最喜歡的詞,用自己的語言描繪成充滿意境的畫面。(可補充幾個相同的意象,也可拓展描繪:如對殘字的描繪。)
十二、如果說蘇軾是一只蛹,黃州就是東坡化蝶之地,本文和以下四首詞都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蘇軾在詞中用意象向我們傳遞著不同階段的情感變化過程。請同學們看材料二:選出每首詞最恰當的情感表達并找出文中的意象來闡述理由。 (每組將自己找的意象寫在黑板上進行闡述)
人生空幻 壯志難酬 ,時運不濟 超脫曠達 ,不畏坎坷 笑看風雨, 熱愛生活、曠達樂觀
PPT出示: (循環播放) 西江月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夜來風葉已鳴廊,看取眉頭鬢上。 酒賤常愁客少,月明多被云妨。中秋誰與共孤光,把盞凄然北望。 念奴嬌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 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浣溪沙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十三、東坡詩詞中的意象:
過渡:東坡一生歷經坎坷與磨難,幸運的是,東坡有無數知己相伴,這知己,是明月,是清風,是煙雨。。。。。。痛苦時,他與明月相伴,孤獨時,他與孤鴻齊飛,正是他們,讓東坡的詩詞光芒四射。同學們,如果讓你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意象來抒發自己的情感,你會選什么意象?抒發你怎樣的情感呢?試著寫寫吧!
PPT出示:在蘇軾的詩詞中,僅花卉意象就有19種之多,明月、孤鴻、風雨、酒、眼淚(38首詞)、舟船,這些意象在東坡的詞中也隨處可見。 十四、推薦閱讀:余秋雨《蘇東坡突圍》(又名《黃州突圍》)
過渡:蘇軾是所有人心中的明月,空明而曠達,而這明月升起的地方,就是被貶之地——黃州!黃州成全了一個曠達灑脫的蘇軾,也成就了蘇軾一生文學的巔峰。
PPT出示相關鏈接:
“在黃州的蘇東坡是成熟了的蘇東坡”成熟是一種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輝,一種圓潤而不膩耳的音響,一種不再需要對別人察言觀色的從容,一種終于停止向周圍申訴求告的大氣,一種不理會哄鬧的微笑,一種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種無須聲張的厚實,一種并不陡峭的高度。勃郁的豪情發過了酵,尖利的山風收住了勁,湍急的細流匯成了湖,結果--
引導千古杰作的前奏已經鳴響,一道神秘的天光射向黃州,《念奴嬌·赤壁懷古》
和前后《赤壁賦》馬上就要產生。
(余秋雨《蘇東坡突圍》) 十五、教師寄語:讓我們帶著對東坡的景仰齊背全詞。
讀點蘇軾,意象成就詩詞的光芒! 讀點蘇軾,曠達凝聚生命的月光!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