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春
所屬欄目: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春》-北京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春》-北京
《春》教學設計
中央民族大學附屬中學豐臺實驗學校 張華珍
一、【指導思想和理論依據】
2011版《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課程是學生學習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課程。”語文課程的基本目標在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閱讀教學就是要引導學生從字里行間汲取作者的言語智慧。
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結合的學科,人文性對學生的熏染非常重要,散文是抒情性比較強的文學體裁,在語文教學中應“以人為本”,突出“自主性學習”,注重在深入研讀課文的基礎上往課外延伸、往語文生活延伸。 二、【教學背景分析】 1.教學內容分析
《春》這篇散文是朱自清先生的經典美文,語言優美靈動,是一篇充滿詩情畫意、融景情理于一體的典范之作。文章抓住春天景色的特點,運用多種修辭手法和豐富多變的句法結構來營造語言的藝術美,細膩生動的筆觸讓人油然而生美好遐想。學習這篇課文應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去發現、品味、探究春天的魅力,推敲重要詞句在語境中的表達效果和內涵,感受作者語言的精妙和者贊美春天、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 2.學生情況分析
一年四季,春天是最令人向往的季節。七年級的學生正值人生的春季,對于他們而言,對自然界的春天有著豐富的情感體驗,散文這種文學體裁也有過接觸,這都為學習《春》奠定了認知基礎。這篇課文語言極富表現力,如詩如畫,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小組合作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讓每個孩子都有發展的機會,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課堂的主人創造機會,培養的是集體的自信,實現的是每個人的成長。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繪的幾幅畫面。 「過程與方法」
預習:結合導學案預習課文。能借助工具書掃除閱讀障礙,查閱搜集與課文相關的信息,初步感知文意,理清結構,讀順課文,走進文章的意境,初步領會蘊含其間的美好感情。
研學:通過反復誦讀,揣摩品味本文清新優美的語言特色;合作探究作者分層次描繪春景畫面的寫作手法和細致觀察事物、抓住特征描寫的方法;充分調動想象和聯想,把握作者的情感脈絡,體會字里行間濃郁的情味。
2
拓展:讀寫結合
情景設置一:作者在文中簡筆勾勒了哪些景物?(山、水、太陽)作者的簡筆勾勒給我們留下了極大的想象空間,請同學們張開想象的翅膀,創造性地補白描繪春山、春水、春日。
提示:學習運用作者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圖畫時的寫作方法。
情景設置二:仿照課文中某一幅圖的寫法,寫一寫“校園的春色”,表達出你對春天的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味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之情,培養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感悟文章的音樂美、圖畫美、語言美、情感美。
2.探究抓特征、細描寫、多修辭的寫景方法;領會作者贊美春天、積極進取的思想。 五、【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 (或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置意圖
(一) 導入新課 說文解“春”
1.布置學生課前在大自然里尋找春天的蹤跡。 2. 說文解“春”。 ①請同學們張開想象,從“春”這個漢字里找一找其間蘊藏的春意。
②欣賞甲骨文:
【提問】在甲骨文中,“春”是非常形象的一個字,有誰愿意描述一下嗎? ③欣賞篆體: 【點撥】演變成篆體的“春”,由三部分構成。其中“一”喻示著冰封的大地;
這一筆,像彎曲
的根,讓我們仿佛看見小草
1.交流自然界的春天蹤跡。
2.欣賞漢字“春”。據字形推知字義。
【預設】“春”字里有太陽、
小草;“日”部表意“春”蘊含著暖和熱。
【明確】春的本意就是小草發芽了。
【啟悟】千年的積淀讓每一個漢字都具有詩意,包含生命的精華“春”,是小草鉆出土層的興奮。想要把握春天的氣質,漢字是
激發學生興趣,誘發學生思考。
學生暢所欲
言,話自己找到的春天蹤跡,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
通過互動,讓學生試著體驗文字之美、思考文字之內蘊,為下面賞析散文語言、情感之美做
3
艱難破土的頑強生命力。 【過渡語】一個“春”字,在漢字王國里就蘊含著磅礴的生機,可見“春”是多么令人神往啊,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再次從語言文字王國里去感受春的明媚和絢麗。
一個不可忽視的角度。 鋪墊。
(二) 小組交流 預習反饋
1.組織學生分組交流課前預習收獲。
2.引導學生反饋預習情況。
①盤點字詞收獲。指導學生識記字音、字形和詞義。
②作者簡介。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渲染補充: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那是他人生旅途的“首發站”,他曾寫過一首小詩“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兒是山鄉水鄉,那兒是醉鄉夢鄉。”
3.組織全班同學質疑、問難、解惑。
1.組內交流:
①交流所積累的生字詞; ②交流所了解的作者; ③根據本文“盼春、繪春、
贊春”的結 構,說明作者的行文思路,補
充完善,形成小組意見; ④結合預學案,小組內交流在課前預習時不能解決的疑問。組內仍不能解決的,作為小組意見整理提出。
2.展示收獲:
①盤點字詞收獲。正音、釋詞、積累。
②說說你所了解的作者。 3. 小組代表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交流討論。
旨在通過學
生的課前參與,培養自主學習習
慣;加強學習小組建設,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
質疑問難重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
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同時激發學生閱讀作者其他作品的興
趣。
【屏幕顯示】 自主學習提示: 我最喜歡的一個畫面:
1.找出自己喜歡的語段細細品味,放飛想象,用富有情韻的朗讀再現美好的
艱難破土的頑強生命力。 【過渡語】一個“春”字,在漢字王國里就蘊含著磅礴的生機,可見“春”是多么令人神往啊,今天,我們就來一起學習朱自清的散文《春》,再次從語言文字王國里去感受春的明媚和絢麗。
一個不可忽視的角度。 鋪墊。
(二) 小組交流 預習反饋
1.組織學生分組交流課前預習收獲。
2.引導學生反饋預習情況。
①盤點字詞收獲。指導學生識記字音、字形和詞義。
②作者簡介。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渲染補充:朱自清在揚州生活了13年,那是他人生旅途的“首發站”,他曾寫過一首小詩“我的南方,我的南方,那兒是山鄉水鄉,那兒是醉鄉夢鄉。”
3.組織全班同學質疑、問難、解惑。
1.組內交流:
①交流所積累的生字詞; ②交流所了解的作者; ③根據本文“盼春、繪春、
贊春”的結 構,說明作者的行文思路,補
充完善,形成小組意見; ④結合預學案,小組內交流在課前預習時不能解決的疑問。組內仍不能解決的,作為小組意見整理提出。
2.展示收獲:
①盤點字詞收獲。正音、釋詞、積累。
②說說你所了解的作者。 3. 小組代表提出組內不能解決的問題,全班交流討論。
旨在通過學
生的課前參與,培養自主學習習
慣;加強學習小組建設,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
質疑問難重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主動解決問題的意識。
了解作者及其背景,同時激發學生閱讀作者其他作品的興
趣。
【屏幕顯示】 自主學習提示: 我最喜歡的一個畫面:
1.找出自己喜歡的語段細細品味,放飛想象,用富有情韻的朗讀再現美好的
4
(三) 課中研學 賞讀探究
我最喜歡的一種聲音: 我最喜歡的一種氣息: 我最喜歡的一種氣氛: 我最喜歡的一種感覺: ……
1.請同學們放聲朗讀課文,跟隨作者優美的筆觸去發現美,感受美。
【朗讀指導】好文不厭百回讀。朗讀時要把握輕松、明快、清新的語調。 指導示例①:課文開篇“盼春”部分,明朗歡快,定要面帶微笑去讀,讀出歡欣鼓
舞和贊美之情洋溢著之情。 指導示例②:文尾“頌春”部分,作者三個排比句由小到大,形象點明春天的成長過程,表達出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朗讀時三個層次需要漸進,從輕柔讀到高昂,讀出輕重緩急,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昂揚向上。最后一句,我們可以試著攥著拳頭來輔讀,讀出春天的力量美。
2.作者是如何描繪景物的呢?請同學們小組討論探究。 【賞析點撥】 ◆最妙的詞語
示例: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鬧.著,大小的蝴蝶飛來飛去。
文字。
各自思考, 尋蹤美點。
起筆讀書, 圈點批注。
兩兩交流, 朗讀展示。
相互點評, 體會感情。
2.以小組為單位合作探究,賞析方法。
想象美景,體會美句,才能悟出文字妙處。 鼓勵人人參與,把握文意。
選擇自己喜歡的片段朗讀,用自己的聲音將語言 文字傳遞出來,
學生相互點評的過程也是對課文進一步深化理解的過程。
5
賞析:花香引來蜂蝶。著一“鬧”字,意境全出,仿佛可以聽見蜜蜂扇動翅膀的聲音,看到好不活潑熱鬧的繁忙景象,烘托出花香蜜濃,進一步表現出果樹開花的繁盛景象。 ◆最美的句式:
示例:盼望著,盼望著,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賞析:開篇抒情,語句生動,旋律輕快,詩意濃郁。 ◆最妙的修辭:
示例: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 賞析:用特寫鏡頭描繪出草之情態,“偷偷地”將小草擬人化,宛若一個調皮可愛的孩子,趁你不注意,一下
出現在眼前,帶給人欣喜;“鉆”字形象地寫出小草破土而出的情景,富有生機和活力。
◆最細致的觀察: 示例: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兒卻綠得發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賞析:
◆最清楚的層次:
多渠道多角度賞析文本:構圖之美,色彩之美, 字詞之美,句式之美, 音韻之美,修辭之美, 虛實之美,動靜之美, 情感之美„„
【預設滲透】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適時熏陶情感:
①春天里的花:在人
生的春天,我們也要像春花一樣,趕得上趟兒,珍惜大話年華,可別落后了 ;
②春天里的人:“抖擻抖擻精神,舒活舒活筋骨”,為的是干什么呢?(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對,春天里的人是勤奮的,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積累、感悟和運用,注重基本能力訓練,打好語文基礎。
通過各抒己見,尊重閱讀體
驗的個體差異。重在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探究、體驗閱讀。
6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趕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帶著甜味兒;閉了眼,樹上仿佛已經滿是桃兒、杏兒、梨兒。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花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
賞析:本段寫花,分三個層次自上而下描繪。上寫花勢繁茂,花色斑斕,花味甜蜜;中寫戀花的蜂蝶;下寫地面上的各種草花。
◆描寫角度最豐富的段落: 示例:春風圖
賞析:描繪“春風”段落,由觸覺到嗅覺到聽覺的描寫。寫出了春風所特有的情態、春風中所特有的氣味和春風中傳來的聲響。從不同的感覺角度寫出了春風帶給人們的愜意。 „„
請同學們把“勤奮”注在課本上,記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上,做一個勤勞的人。
③心里有一個春天,筆下就有一個春天。
„„
重視學生內在體驗和感受。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會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
(四) 拓展延伸 想象表達
【提問】作者在文中詳細描寫了哪些圖畫?
還有哪些景物是作者
簡筆勾勒的呢?
請同學們展開想象,借鑒作者描寫春草、春花、春風、春雨等圖畫時的一些寫作手法,從春山、春水、春日三幅圖畫中任選一幅圖
明確:春草、春花、春風、春雨、迎春圖
明確:春山、春水、春日
展開想象,自由練筆。
讀寫結合,旨在激發思考,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個性言語的表達。
7
畫進行補白式的描繪。 (五) 鏈接課外 閱讀寫作
1.積累活動:背誦課文; 2.推薦閱讀:《朱自清散文全集》;
3.課外練筆:試著運用課文中學得的寫作手法,寫一寫“校園的春天”。
語言積累活動
語言實踐活動
設計課文背誦和課外閱讀活動旨在積累;設計練筆寫作活動,旨在語言實踐訓練。
【教學反思】
《春》這節課是基于學校推進“13334”課堂教學模式而設計的。“1”即核心理念:課堂要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3”即為“三維” 教學目標;“三雙”評價要求:雙主(生主體、師主導)、“雙百”(生100%參與,師100%關注)、“雙動”(生生、師生互動);三段式結構:課前參與、課中研學、課后延伸。“4”即做好四件事情:課前預習、小組探究合作學習、拓展延伸學習、課堂評價學習。
本課的教學重點及難點旨在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通過揣摩、品味語言,把握作者的感情。同時,學習和借鑒作者抓住事物特點,運用排比、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描寫景物的方法。本節課設計了五個教學環節:導入新課,說文解“春”— —小組交流,預習反饋— —課中研學,賞讀探究— —拓展延伸,想象表達— —鏈接課外,閱讀寫作。在教學設想中,以“朗讀”方式貫穿,讀是整堂課的主線,在讀中尋疑問難,在讀中賞析美點,在讀中熏陶情感;以“自主”方式突破,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這一過程的參與者和指導者,設置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活動,自己去發現探究、體驗欣賞,譬如課前參與完成導學案、對“春”字的探究、尋找文中美點美讀、自主分析美文美寫的手法等等,都著意于發展個性、增長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進入真實語言實踐,親身經歷體驗過程;以“合作”方式推進,教學中學生以發現、探究、解決問題為引領主線,用問題或者情景驅動,形成運用語言文字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春”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春》-北京”,所屬分類為“初中語文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部編人教版初中語文七年級上冊1《春》-北京”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