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兒行千里母擔憂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兒行千里母擔憂》江蘇省 - 徐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兒行千里母擔憂》江蘇省 - 徐州
《兒行千里母擔憂》教學設計
一.教材內容分析
《兒行千里母擔憂》是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一節課,《兒行千里母擔憂》選自京劇傳統曲目《三家店》,該劇講述了秦瓊被權奸所害,押解赴登州,夜宿三家店,瓦崗寨上中英雄及押解官羅周等前來搭救的故事。這個唱段是秦瓊在被押解路上所唱,既表現了他對親朋好友的依依不舍,也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深深眷念,唱出了英雄心中的凄苦與無奈。唱段采用西皮流水辦事,是表述性內容的西皮流水。第一樂句“將身兒來至在大街口”是從板上起唱的,第二樂句“尊一聲過往賓朋”和下面的幾個樂句都是在小過門后過板起唱,直到“娘生兒連心肉”這個樂句,又轉為在板上開唱。這個唱段適合獨唱與合唱。 二.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價值觀
能夠積極體驗京劇唱腔,感受老生行當的特點。主動學習、樂于探究老生行當的演唱,并產生想進一步了解京劇的愿望。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學唱、聽辨、聆聽、口傳心授等教學手段,學唱《兒行千里母擔憂》。 (2)進一步掌握通過口傳心授來學習京劇唱腔的方法。 3.知識與技能
能夠跟隨范唱錄音演唱京劇《兒行千里母擔憂》。 三.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唱京劇《兒行千里母擔憂》
教學難點:尖團字、上口字的發音和老生唱腔的味道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播放《中國京劇真叫棒》,完成課件中的連線題,復習京劇相關知識 設計意圖:從視聽角度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到京劇的偉大,了解京劇的行當,唱腔,伴奏樂器,表現手法等。
2.體驗與交流:學唱《兒行千里母擔憂》
(1)從課件上秦瓊劇照,了解到這是老生的唱段 (2)作品介紹
學生朗讀課件上作品介紹
(3)聆聽范唱錄音,感受京劇的韻味,找出與普通話讀音不同的字
(4)師一句一句演唱,請學生找出與普通話讀音不同的字,學習讀這些字,老師再教唱一遍,讓學生感受這些字
(5)分三部分學習唱段的演唱,注意老生的唱腔,關注字的讀音和氣口 (6)師用古箏彈旋律,學生跟著箏聲和老師一起完整演唱
設計意圖:京劇的讀音和唱腔是平時接觸不到的,每一句都必須仔細的教給學生,讓學生了解到口傳心授的重要性。 3.反饋
學生打著拍子演唱京劇《兒行千里母擔憂》 設計意圖:這個唱段比較長,能學唱下來就不容易了,為了降低難道,讓學生打著拍子演唱,一節課的時間有限,如果學生速度達不到,可以放慢速度演唱,讓學生更容易得到成就感。等到第二節課熟練掌握尖團字、上口字以及唱腔以后再跟伴奏。
4.課后實踐
請學生觀看王佩瑜用京劇念白朗讀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課后模仿她的朗讀和身段動作。 設計意圖:給課后布置作業,希望把京劇的課堂延伸到生活中去,慢慢引起學生對京劇的興趣。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