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第四十交響曲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福建省 - 泉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教版初中音樂八年級下冊《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福建省 - 泉州
《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教學設計 國光初級中學 黃華南 一、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使用的是人教2011課標版(簡譜),八年級下冊(2013年10月第一版),第三單元西樂擷英(一)第二課時,欣賞《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作品是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創作的,完成于1788年7月,是作者所有的交響曲中最受人歡迎的一部,那充滿抒情和戲劇性的音調,那真摯動人的情感,使它成為18世紀交響音樂中的佼佼者。 二、學生學習情況分析 交響曲的篇幅較長,雖然只有一個樂章,但要讓初二學生了解作品并聽懂它、記住它,是有一定的難度的。我校又是處于農村的初中校,學生平時接觸不到如此高級別的高雅音樂,要讓學生喜歡交響樂是有難度的,還要能聽出作品的結構特點,那更是難上加難;谶@點,我設計了圖譜這個表現形式,將音樂化作有形的東西,幫助學生記憶音樂,提高學習興趣。 三、設計思想 本人通過幾次培訓,在培訓當中汲取了專家的先進理念,先進思想,特別是這次能有幸參與曙艷老師主持的泉州市級課題《學校音樂教育新體系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在課題組活動中,聽取了梁洪來老師等專家的講座,我也自覺地了解一些有關柯達伊、奧爾夫和達爾克羅茲音樂教育體系有關知識。我認識到,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手段幫助學生理解音樂,記憶音樂,訓練學生通過聽、動聯覺效應,在體驗過程中掌握音樂知識。所以,在本課教學中我通過讓學生反復聆聽作品、視唱音樂主題并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讓學生親身體驗、感受作品,將難以理解的音樂形象化,達到既定教學目標。 四、教學目標 1、學生能用積極的態度參與感受、體驗古典樂派音樂的風格特點。 2、通過對比欣賞,讓學生了解現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古典音樂元素”。 3、能夠感受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激發和培養學生發現、體驗和表達自身情感的能力,開啟心靈的能力及想象、創造的能力。 4、通過反復聆聽作品、視唱音樂主題并用肢體語言表現音樂,感受、體驗作品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了解古典音樂莊重典雅、結構規整的特點。 五、教學重點和難點 ①重點:通過音樂刺激感官,使全身對音樂的時間、空間的能量做出反應而獲得音樂感受,
在體驗過程中掌握音樂知識。 ②難點:能聽出作品的結構特點。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導入:聆聽歌曲《不想長大》 1、師: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歌,讓我們先隨著音樂一起來唱一唱吧。 2、播放音像:she 不想長大(現場版) 3、師:從你們的歌聲中,我就聽出來,大家今天心情很不錯。那么,你們剛才唱的這首歌,叫什么名字?(生:不想長大) 4、師:看來你們平時非常喜歡聽流行歌曲吧,我也經常聽,但我還聽一些古典音樂,推薦一首給大家聽聽看。 【設計意圖: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用學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作為鋪墊,為導入新課做好準備。】 (二)欣賞《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 1、播放莫扎特《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交響樂視頻。請學生邊聽邊思考問題: ①這段音樂的情緒是怎樣的? ②音樂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點? ③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些旋律?試著唱一唱。 2、請學生回答問題。 3、對比歌曲《不想長大》和《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音樂片斷。 想一想:歌曲《不想長大》的旋律是如何從《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的主部主題發展變化而來的?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欣賞,讓學生了解現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古典音樂元素”! 4、介紹莫扎特生平及作品 師:從剛才的對比中,同學們了解到以現代流行音樂創作中的“古典音樂元素”,這些音樂元素是作曲家智慧的結晶。是哪位作曲家創作出這么美妙的音樂呢?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 【設計意圖:通過介紹作曲家,讓學生更深入地了解莫扎特! 5、請同學們視唱這兩個主題,并分析它們的旋律進行特點。 師:在對莫扎特有一個簡單的了解之后,讓我們再來重溫一下剛才的那些經典旋律,下面兩個主題值得同學們牢牢的記住。
6、音樂與動作: ①師:音樂可以用唱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唱歌、視唱;也可以用演奏的形式表現出來,比如:彈鋼琴、交響樂演奏。今天老師再為同學們介紹另一種新的表現形式——圖譜。
②老師指導如何將音樂和圖譜配合起來,并讓學生進行訓練。 ③請同學們根據圖譜,用肢體語言將相對應的音樂表現出來。 【設計意圖:訓練學生通過聽、動覺的聯覺效應,激發和培養學生發現、體驗和表達音樂的能力,并且開啟學生想象、創造的能力! 7、請同學們再次完整聆聽《g小調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播放交響樂視頻)。 ①請學生根據老師教的動作隨著音樂做出來。 ②思考:兩個完整的主題分別出現了幾次? 【設計意圖: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音樂中,為下面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進行鋪墊! (三)知識拓展:分析作品的曲式結構 奏鳴曲式:呈示部——展開部——再現部 【設計意圖:了解古典樂派的音樂風格——莊重典雅、結構規整的特點】 (四)小結: 有人說,古典音樂是天才的音樂,莫扎特就是這樣一位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天才,兩百多年來,莫扎特和他的音樂一直都是樂壇的神話,
他像一顆稍縱即逝的流星劃過天空,
他用一個天才艱苦的勞動和無窮的智慧留給我們無盡的寶藏。 七、教學反思 本人上的這一節課充分體現出以“音樂審美為核心、強調音樂實踐、突出音樂特點以及面向全體學生”的教學理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成功地把學生從傳統模式中解放出來,充分釋放學生的情感,讓每個學生相信自己的能力,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 本人還注重音樂內容與相關知識的聯系,有效地拓寬了學生的知識面,對學生了解、認識“古典”與“流行”的聯系,體驗作品莊重典雅、結構規整的特點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本人充分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猶如親臨現場感受交響樂隊演奏,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 肢體語言是音樂教學中的一種特殊語言,本人巧妙地把這種肢體語言運用到課堂上,在不知不覺中把學生帶進音樂殿堂,使學生真正感受到該作品歡悅和樂觀的音樂情緒及其表現魅力。學生積極參與表演,孩子們通過優美的、形象的肢體語言來表達作品,不僅誘發學生本身的音樂潛能,還通過自身的參與獲得滿足及情感體驗,本節課的重、難點也就在師生的熱烈互動中迎刃而解。 從孩子們快樂的學習過程和燦爛的笑臉上,我能感受到這是一堂成功的音樂課。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