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鳳陽花鼓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鳳陽花鼓》重慶市長壽中學校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① 感情的演唱歌曲《鳳陽花鼓》,感受歌曲的風格特征。 ② 能進行實踐性的歌詞創作及歌曲方式的創編活動。
③ 同時能夠辨別民族五聲調式、 “魚咬尾”創作方法和切分節奏的
運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欣賞、學唱、表演唱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知音樂、體驗音樂情緒,參與歌曲演唱和藝術創 編活動,突出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新舊兩首《鳳陽花鼓》的對比,感受不同的情緒及風格,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體驗音樂之 美,讓學生在講情畫意中感受歌曲風格,增強學習民族音樂興趣,培養學生熱愛民歌、熱愛家鄉的 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①有感情的熟練演唱歌曲《鳳陽花鼓》,表達出歌曲歡快愉悅的情緒,并在最后達到創編小組積極 合作的效果。
②唱準切分節奏,并用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歌曲的襯詞部分。
教學過程:
一、情景設置,提問導入
師:同學們,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兩首歌曲,請大家認真聆聽,看看那些同學知道這兩首歌曲分別叫什 么名字?是哪個地方的民歌?
《茉莉花》——江蘇民歌
《掀起你的蓋頭來》 ——新疆維吾爾族民歌
二、講授新課
師:大家都知道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而且每個民族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和喜愛的民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安徽民歌《鳳陽花鼓》。
( 1 ) 介紹鳳陽
鳳陽縣是安徽的一個小縣城,也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故鄉 ( 2) 介紹鳳陽花鼓(PPT圖片展示)
鳳陽雖說只是安徽省的一個普普通通的縣,卻有一樣東西很出名,那就是“鳳陽花鼓”,鳳陽花鼓 又叫雙條鼓,最初表現為兩個人,一人擊鼓,一人口唱小調。 (3)學習新課
A:初聽歌曲
師:初次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速度和情緒 生:(中速稍快的;歡快愉悅的)
B: 跟琴用“la”模唱旋律。
C: 引導學生在前半部分發現難點節奏切分節奏和小七度音程,并對切分
節奏的特點進行講解,把難 點旋律部分提出來單獨教唱。
師教唱: 4/4 X
X X X XX | XX XX X- | |
生跟唱
D:分析歌曲
師:同學們學的非常快,那同學在剛剛的演唱中發現沒有咱們翻來覆去唱的都有哪幾個音?
生: 1 2 3 5 6(五聲 調式宮調式) 師:前面兩個樂句旋律發展的特點?
生:第一樂句的尾音和后樂句的第一個音相同(魚咬尾創作手法)(PPT圖片展示)
E: 師:下面我們就懷著歡快的、喜悅的心再來演唱這首歌曲的旋律,注意
剛剛說到的魚咬尾的旋律音 符,老師為大家伴奏。
F:代入歌詞
①教師范唱
②學生根據節奏朗誦歌詞 ③學生帶入歌詞跟隨伴奏演唱
④講解歌詞特點(襯詞的特點)師:好,大家唱的真好,那這首歌曲大家最喜歡那一句,那一句大 家唱著感覺很有意思呢?
(“得兒鈴鐺飄一飄”)
師:很好,“得兒鈴鐺飄一飄”是歌曲的襯詞,襯詞是民歌的一大特點,那大家想一想,“得兒 鈴鐺飄一飄”是什么意思呢?
生:飄一飄是鼓帶飄舞的樣子。
師總結:“得兒”是模仿鼓振動的聲音,得兒是兒化音,不能分開唱。“飄一飄”是鼓上棒上的 綢帶飄舞的感覺,它表現了舞者靈巧的身段和綢帶飄舞的形象。
⑤就襯詞部分再次讓學生代入情緒演唱
G:跟隨音頻伴奏代入情緒完整的演唱整首歌曲
三、小組討論創編
師:這首歌你覺得還可以用怎樣的形式演唱會更有特色?你能設計一下嗎? 生:可以男女生配合一起唱。 生:可以輪唱。
師:(人聲模仿鑼鼓)小組合唱
四、拓展
( 1) 播放舊時的《鳳陽花鼓》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的這首歌曲是舊時的《鳳陽花鼓》,從歌詞和旋律聽大家覺得剛才這首歌曲的 情緒如何?{ 悲傷、凄涼} 是的,因為天災人禍,舊時鳳陽的人們背井離鄉,四處逃荒,以唱花鼓來 討生活,鳳陽花鼓成了討飯的象征。
( 2)對比新《鳳陽花鼓》
苦難的生活總會過去,美好的生活就在眼前,如今的鳳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以后,
鳳陽花鼓的形式和內容也隨之起了很大的變化。鳳陽花鼓成了人們自娛自樂的工具,凡遇到喜事, 接待賓客,鳳陽人總要熱情的表演一番。它的形式也更加活潑多樣,氣氛更加熱烈歡快,鳳陽花鼓 的名聲也越來越大,近年還走出國門,到國外表演,獲得外國友人的贊譽。(展示幻燈片)
五、課堂小結
(1 )民歌特點小結
(2)鳳陽花鼓雖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樸實的像山間的一縷清風,記錄著人們的喜怒哀樂,這些民 間歌曲也需要我們來傳承和發展下去,讓它們換發出新的光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