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青春舞曲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初中音樂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青春舞曲》重慶市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青春舞曲(合唱)教案(第一課時)
上課年級:七年級上
教材分析:
“青春舞曲”是一首大家耳熟能詳的新疆維吾爾族經典民歌,具有較濃厚的維吾爾族音樂特色。單聲部旋律創作運用了完全重復、變化重復、魚咬尾的創作手法完成,雖短小卻具有民歌中“起承轉合”的典型特點。歌曲中用到了附點節奏使音樂動力增強、緊密的四十六分音符節奏讓音樂更加歡快、跳躍。二聲部旋律創編運用了加入輪唱演唱形式、創編填充旋律、個別樂句變化速度的三種手法,豐富歌曲整體音響效果、渲染突出歌曲所傳遞的歡快、活潑的音樂情緒。歌曲蘊含著啟示人們珍惜時光、珍惜青春的深刻道理。
學情分析:
初一年級下期學生已具備跟隨琴聲、揮拍視唱簡單單聲部歌曲旋律,唱熟旋律后直接演唱歌詞的能力;能夠運用急吸急呼、緩吸緩呼的基本呼吸方法,但還未形成一種歌唱的習慣且演唱過程中呼吸的熟練運用還不夠;對合唱接觸較少,缺乏合唱演唱技巧和基本知識,需要教師慢慢引導、訓練。初一年級下期學生具備獨立思考能力,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已基本形成,能夠在教師的引導或情境的設計中正確體會和表達音樂情緒。初一年級下期學生具有較強的音樂學習能力,能夠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練習正確的歌唱技巧。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一)練聲——學習、提高合唱基本技巧
1.呼吸方法:復習緩吸緩呼、急吸急呼兩種歌唱中基本的呼吸方法,重點練習、掌握并熟練
運用急吸急呼的呼吸方法。
2.聲音運用(音色調整和處理):運用急吸急呼的呼吸方法,練習頓音、跳音的正確演唱,
注意氣息的控制,聲音的輕靈與彈性。
3. 合唱基本習慣的培養,合唱歌唱能力的提升:
(1)樹立“合唱”的歌唱意識,明確合唱是一個整體,大家應一起塑造、發出一個和諧統
一的聲音。
(2)二聲部旋律的練聲,鍛煉多聲部同時演唱的能力,感受兩個聲部同時演唱的音響效果;
培養多聲部演唱過程中聆聽整體音響并及時調整自己的音色、音量的習慣,提升合唱演唱基本素質與能力。
(3)培養“看指揮”的基本合唱習慣,訓練根據指揮不同手勢作出不同演唱的能力。
(二)演唱——學唱合唱作品“青春舞曲”
1.音樂知識點:
(1)復習附點節奏、反復記號的基本概念及準確演唱,加深對輪唱、合唱(演唱形式)基本概念的理解。
(2)明確歌曲主旋律的音樂結構和創作手法。復習“完全重復”“變化重復”兩種歌曲中常用的創作手法;學習中國民歌主要創作手法“魚咬尾”基本概念并明確其譜例特征。 (3)認識、了解歌曲搜集整理者“西部歌王”——王洛賓 2.準確把握歌曲音樂情緒的表達。
二、過程與方法
學唱二聲部合唱“青春舞曲”回顧已學音樂知識,如:附點節奏、反復記號、合唱、輪唱的演唱形式等;了解歌曲中運用的創作手法“魚咬尾”、認識了解“西部歌王”王洛賓。 基本呼吸方法的練習過程中,練習歌唱中基本的呼吸方法并在發聲練習中熟練運用,通過二聲部的發聲練習,培養、提高二聲部同時演唱的能力,為二聲部合唱的演唱做準備。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
(一)演唱新疆維吾爾族民歌“青春舞曲”,學跳新疆維吾爾族典型舞蹈動作,通過歌舞體
驗、感受民族文化。
(二)初步感受新疆維吾爾族音樂,增強對維吾爾族音樂的喜愛,激發對新疆維吾爾族民族
音樂及文化探索了解的熱情。
(三)啟發思考——用新的思維、大眾接受的形式傳承民族音樂,將傳統與潮流相結合、為
傳統音樂注入新鮮血液,多元化的繼承發揚傳統民族音樂。
(四)感受合唱的樂趣,不斷培養、加深對合唱的喜愛。在合唱學習體驗中,增強團隊協作
意識。
課型:合唱課
教學方法:情境、對比、聆聽、模仿、講授、示范 教具:鋼琴、多媒體、粉筆、黑板、手鼓 教學重難點:
(一)重點:
1. 學唱 二聲部合唱“青春舞曲”。
2. 體驗新疆維吾爾族人們熱情歌舞的音樂文化、感受新疆維吾爾族音樂獨特魅力。 3. 過程中學習合唱歌唱技巧、體會合唱中團隊協作與相互配合。
(二)難點:
1. 二聲部合唱的準確演唱。 2. 合唱歌唱技巧的練習與掌握。
3. 新疆維吾爾族音樂主要風格特征的感受、新疆維吾爾族音樂文化的初步體會。
教學過程: 師生問好: 情境導入
相遇——初次聆聽新疆維吾爾族經典民族音樂“青春舞曲”。
師:歡迎大家來到任老師的音樂課堂,伴隨著輕松、愉悅的旋律,開啟我們今天的音樂之旅。 與音樂同行,去到一個令人心馳神往的地方。會是哪里呢?請同學們從老師的表演中尋找答案吧!
(教師表演唱“掀起你的蓋頭來”)
師:老師表演的是我國哪個地區的民族歌舞呢? 生:新疆
師:非常正確,新疆,那里有遼闊的草原、茫茫的戈壁,金黃的沙漠、皚皚的雪山,那里的人們熱情好客、能歌善舞,親愛的同學們,還等什么呢?用輕輕拍手的方式擊打著歡快的節拍,伴著老師為大家彈唱的新疆維吾爾族經典民歌“青春舞曲”,我們一起出發吧! (彈唱“青春舞曲”)
情景式呼吸練習
師:行走在蒼茫的天山腳下,此刻的心是愉悅又寧靜的,深深的吸上一口清新的空氣,背坐
直,仿佛就能聞到空氣中撲面而來的花的芬芳與泥土的清新。緩緩地、長長地的將氣息均勻的呼出,前所未有的放松,是一種心靈的放空,讓人神清氣爽。 師:再來。歌唱的坐姿。吸氣、呼氣
師:仿佛手上有一株蒲公英,我們要將它吹得很遠很遠 (教師手勢 提示吸氣 呼氣) 師:我們氣息呼出時,應是均勻、平穩的。想象面前有一支燃燒著的蠟燭、我們氣息呼出不能將蠟燭火焰吹滅。 (教師手勢 提示 吸氣 呼氣)
師:呼出氣息時,發出si的聲音,請聽老師的示范 (教師手勢提示、練習兩次) 師:剛才我們練習的是緩吸緩呼,也是歌唱中最基本、最常用的呼吸方法,現在我們練習 急吸急呼。快速吸氣、快速呼出(教師示范)。燃燒著的蠟燭火焰,我們要將它一下吹滅。(教師手勢指揮學生練習3次)吸氣集中、突然。
師:一手插腰,感受腰腹部肌肉運用。嘴巴呈喇叭狀(教師示范 呼出時發出si的聲音,手勢指揮學生練習3次)
師:注意老師的手勢 (3次)
(呼吸練習要求:緩吸緩呼均勻、平穩、盡量慢;急吸急呼氣息集中、突然。吸氣都應充分積極)
情景式發聲練習
師:聽微風似乎也唱著歡快的歌兒,吹過樹梢、拂過我們的臉頰。(教師示范)
跟隨微風的歌聲、一起唱一唱吧!運用緩吸緩呼的呼吸方法 (教師彈琴、練習4次) 5—3—1— Wu
(提示:吸氣、口腔打開、微笑、聆聽鋼琴的聲音) 師:讓我們和微風一起輕快、愉悅的歌唱吧。(教師示范)師:用到什么呼吸方法?正確,注意吸氣積極、聲音的彈性(練習4次)
5 3 1 5 3 1 Lu
師:二聲部的發聲練習,(教師示范)
請女生演唱一聲部旋律 (教師指揮 練習1次,跟隨琴聲練習2次) 5 5 5 5 54321
師:二聲部旋律,男生請聽(教師示范) (教師指揮 練習1次,跟隨琴聲練習2次) 3 3 3 3 32171
師:兩個聲部一起(教師指揮練習兩次,注意頓與連,聲音的彈性、吸氣積極;跟隨琴聲練習4次)
相知——學唱二聲部合唱“青春舞曲”
師:呼吸了新疆清新的空氣、領略了新疆美麗的自然風光,再讓我們一起學唱一首老師用新
疆維吾爾族經典民歌“青春舞曲”為大家改編的二聲部合唱,感受維吾爾族音樂的獨特魅力。
(一)Lu模唱歌曲旋律 1.復習反復記號 2.附點節奏 3.魚咬尾
4.帶入歌詞、感受音樂情緒
師:請同學們看著大屏幕上出示的歌譜,右手揮拍、跟隨老師的琴聲、用lu輕聲模唱一聲部旋律。(注意音準、節奏的準確,用有呼吸支撐的聲音演唱)
師:歌曲演唱到這里結束了嗎?曲末有一個什么記號?請一位同學告訴我們。
師:非常好!從頭反復,在這一遍演唱過程中,也請大家記下你不能準確演唱的樂句并思考歌曲各樂句連接有何特點。
師:哪些樂句是你不能準確演唱的呢? 師:(回顧附點節奏的準確演唱)
出現了一個什么節奏?音符后面的小黑點叫做?(附點)表示?(延長前一音符時值的一半) 師:(教師示范)我們一起試一下,輕快地。對,我們把帶有附點的音符做一個強調和突出,不妨加入一些身體的律動,依然是輕快地。還有哪些地方是你不能準確演唱的呢? 師:第二個問題,歌曲各樂句連接有何特點? 師:(講簡單介紹魚咬尾)
前一樂句的結束音正是下一樂句的開始音,這樣的音樂創作手法,有一個非常形象的名字,叫做魚咬尾。我們一起朗讀一下,—— 請記住魚咬尾,我國民族音樂中常用的創作手法之一。
師:解決了難點樂句的演唱、明確了歌曲主要創作手法,現在請同學們,嘗試著演唱歌詞,并在你們的演唱中、體會音樂傳遞出怎樣的情緒? (演唱歌詞)
師:歌曲傳遞出怎樣的音樂情緒呢? 師:(揭示音樂情緒)輕切、愉悅、活潑、充滿青春活力。說得非常好,掌聲送給為我們分享的幾位同學!音樂傳遞情緒、飽含情感的歌聲自然更能打動人、感染人,就讓我們洋溢著青春的朝氣,綻放出自信的笑容,擊打著歡快的節拍,輕快活潑地再次演唱一聲部旋律吧!
(二)學唱二聲部
1.模唱旋律、帶入歌詞 2.二聲部合唱
師:掌聲送給大家,在大家的歌聲中,我感受到了青春的活力與熱情。學會了歌曲第一聲部也是主旋律部分的演唱,再來看看老師為大家改編的二聲部合唱。 師:首先請大家看到歌曲前兩小節(教師師范演唱),右手揮拍、跟隨琴聲我們一起唱一唱。 師:請男生為我們演唱一聲部、女生演唱二聲部。(反復3-4次)
師:后面兩小節,請同學們觀察一下,一二聲部的旋律是怎樣的?非常好,相同的,接下去請聽老師的演唱,聽一聽速度上有什么變化。 師:速度上有什么不同?
師:很好,先變慢了,再回到原速。旋律有變化嗎?
請同學們看老師的手勢,我們一起試一下。
師:好,下面“別的那呀喲”老師采用了輪唱的演唱手法,什么是輪唱的演唱手法呢?幾個聲部?形成此起彼伏的音響效果。
師:讓我們從頭演唱二聲部合唱“青春舞曲”青春的朝氣與熱情希望能從你們的歌聲中傳遞出來,感染到我。(演唱二聲部合唱“青春舞曲”)
(三)歌曲演唱處理
1.填充旋律部分:旋律線條清晰、突出
2.輪唱部分:音量音色匹配,形成此起彼伏的效果。 3.整體音色、情緒的把控,注意聲音的彈性、跳躍。
師: 老師進行兩種演唱,請同學們感受哪一種更能體現出青春的朝氣與活力。兩種演唱有什么區別?(彈性、短促、跳躍)
師:編寫填充旋律,是合唱創作中常用的手法。(練習前面兩個樂句) 師:“別的那呀喲”這里是用到了什么演唱形式,你們發現了嗎?(輪唱)
師:非常正確,輪唱,多個聲部先后模仿演唱統一旋律、形成此起彼伏的音響效果。因此,我們的音量、音色是否應該做一些調整呢?此起彼伏的音響效果。 師:很好聽。請大家跟著老師的指揮、完整演唱一次吧!
(一)載歌載舞
1.女生學習新疆維吾爾族典型舞蹈動作(移頸、翻手腕) 2.男生用打響指、拍手鼓、沙錘的方式為歌曲擊打節奏 3.載歌載舞,演唱二聲部合唱“青春舞曲”
師:熱情的新疆維吾爾族人們,在歌唱時自然也是充滿活力、載歌載舞。讓我們一起學一學他們的民族舞蹈,感受新疆維吾爾族人們的那份歡樂吧!
揭示歌曲深刻寓意,介紹“西部歌王”王洛賓
師:學習了演唱二聲部合唱“青春舞曲”,其實啊,歌曲中蘊含著一個深刻的道理,聰明的你們理解到了嗎?
師:的確,時光易逝,有的東西正如青春小鳥一樣、一去不復返,所以,親愛的同學們,我們應該怎么做呢?(珍惜時光、把握當下,不負青春。 師:這也正式歌曲的搜集整理著王洛賓老先生想要告訴大家的。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位偉大的世紀老人
師:民族音樂是中華歷史長河中燦爛的藝術瑰寶,親愛的同學們,愿今天的學習能為大家開啟一扇通往民族音樂世界的窗口,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世界等你們去探索。愿我們都能在音樂中成長,在音樂中前行,在歌聲中遇見最美的自己!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