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伏爾加船夫曲
所屬欄目:初中音樂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伏爾加船夫曲》河南省優課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人音版七年級上冊第四單元《伏爾加船夫曲》河南省級優課
《伏爾加船夫曲》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欣賞《伏爾加船夫曲》通過分析音色、速度、力度等各種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表現作用,加深和理解歌曲的主題思想。
2、學會聆聽音樂,感受男低音音色。
3、能夠對歐洲民族民間音樂感興趣,喜歡不同民族的藝術風格,并主動探索與其相關的音樂文化內涵。
4、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音樂活動,感受表現音樂。 教學重難點:
(1)體會歌曲所表達的情感、主題思想。
(2)體會速度、力度、音色等音樂要素在樂曲中的作用。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鋼琴 教學過程
一、圖片音樂導入 [設計意圖:創設情境]
1、欣賞俄羅斯風景、聆聽音樂《山楂樹》走入歐洲
設問:這是哪里呢?背景音樂熟悉嗎?是哪個國家的歌曲? 2、你們猜猜這是什么河?
它是歐洲最長的一條河流,伏爾加河流域自然風光秀麗;資源豐富、兩岸人民勤勞勇敢,并建立起自己生活的家園,創造了優秀的俄羅斯文化。因此,俄羅斯人們把它稱為是“母親河”。
3、欣賞油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俄羅斯著名畫家列賓有一幅名畫《伏爾加河上的纖夫》,我們來欣賞一下 (1) 從這幅油畫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作品中人物的年齡及其神態怎樣?它傳遞給我們什么樣的信息呢?
沙皇統治下的俄羅斯人民生活的非常艱難,他們忍辱負重而又饑寒交迫,是
當時社會的真實寫照。俄羅斯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我們來聽聽伏爾加河兩岸的俄羅斯人民是怎樣用歌聲表達他們的心聲的。
[設計意圖:通過油畫初步了解當時的社會現狀,為下一步欣賞音樂做鋪墊] 二、聆聽欣賞《伏爾加船夫曲》 1、初次聆聽《伏爾加船夫曲》
(1)聽了這首歌曲你們有什么感受呢?(學生自由表達各自的感受) (2)歌曲速度怎樣?為什么是這樣的速度呢?(給你什么感覺?) 速度緩慢,貨船很重,他們很累,所以走得慢 (3)歌曲的力度如何?有變化嗎? ppp------ff------ppp
(4)演唱者的音色屬于哪種人聲類別?(男高音或男低音)給你什么感覺? 是與男高音完全不同的音色----男低音,低沉、厚重,憂郁
(5)在歌曲中你印象最深且貫穿始終的是哪一句?它是怎樣的節奏型?請用手拍一拍
X X X X 0 |
(6)如果讓你用顏色表示對這首歌曲的感受,你會選什么顏色? 暗淡正是小調音樂的色彩,我們看看樂譜中出現最多的是哪幾個音?(認識小調)
(7)在樂曲中你感受到的是靜止的還是流動的畫面?結合力度的變化,想象一下是怎樣的 畫面?(音樂怎樣使這幅油畫動起來呢)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聆聽,并積極參與、認真思考、主動探索,自由表達對音樂的感受,從音樂中獲得體驗]
2、復聽《伏爾加船夫曲》、欣賞油畫、感受音樂(俄文演唱) 師:我們再來聽聽由俄羅斯男低音歌唱家夏里亞賓演唱的 《伏爾加船夫曲》,展開你們的想象,請注意以下兩個問題: [通過不同類別的藝術作品,產生通感,全面獲得情感體驗]
(1)歌曲是什么樣的演唱形式?歌曲由弱到強再到弱的力度變化層次,讓你們聯想到了怎樣的流動畫面呢?其中又蘊含著纖夫伏們怎樣的精神?(進行分組討論)
先是獨唱,然后加入了合唱。力度層次的變化讓我們仿佛看到纖夫們拖著沉重的貨船,從遠而來又復而遠去的流動畫面,纖夫們痛苦、悲憤而又充滿對自由光明的向往,合唱的加入、力度的增強讓我們感受到了俄羅斯勞動人民堅忍不拔的反抗精神。
(2)為什么“哎嗨—喲嗬”的號子聲要貫穿整首歌曲? a 統一步伐 b 纖夫們走得很艱難
c 表現纖夫們意志堅定 d 像是嘆息、又像是吶喊
(3)跟琴唱唱不同節奏的“哎嗨—喲嗬”一句,并隨音樂走一走,感受有什么不同?
[通過演唱和形體動作對比感受,體驗音樂中節奏不同帶來的不同]
經過小組討論得出:有保持音、重音符號和休止的一句更能表現纖夫們沉重而又堅定的步伐。
(5)師生共同演唱,感受勞動號子的力度變化。
老師先領唱,然后女生、男生逐次加入演唱,在主次停止,并在老師的指揮下漸弱
(6)你覺得歌曲哪一部分旋律起伏大?表現了什么?哪一句表現出了他們堅韌不拔的精神?
歌曲中部旋律起伏較大,表現了纖夫們要與命運抗爭的決心。“踏開世界的不平路,對著太陽唱起歌”。
(7)請同學們完成以下表格
音 色
低沉、憂郁 速 度 緩 慢
力 度 ppp -----ff------ppp
調 性 小 調
旋律起伏 平穩------起伏大-----平穩 情 緒
沉重、憂郁—有力抗爭—沉重
3、再次聆聽《伏爾加船夫曲》
(1)請同學們分組討論,說說這首歌曲表達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歌曲中的哪一句能揭示歌曲主題?
師總結:《伏爾加船夫曲》形象的描繪了伏爾加纖夫們拉著沉重的貨船,邁著艱辛的步伐,從遠而來,復而遠去最后消失在遠方的情景。沙皇統治下的俄羅斯人民的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他們忍辱負重,卻饑寒交迫,他們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擔負起歷史所賦予的重任——踏平世界的不平路,對著太陽唱起歌。表現了俄羅斯人民勇敢的反抗精神,表達了他們對光明的追求和向往。
(2)請同學們討論一下歌曲是如何表現主題的?如果我們改變歌曲的速度、力度、節奏再由男高音來演唱,你們覺得會怎樣?
師總結:歌曲通過緩慢的速度、變化的力度、低沉的男低音、節奏等音樂要素來表現歌曲的主題思想,如果改變了它們,歌曲的情緒就變了,主題思想也隨之改變了。可見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作用非同一般。
二、實踐創造
1、讓兩組學生參照油畫隨《伏爾加船夫曲》進行拉纖的表演,師生共同用固定音型的“哎嗨—喲嗬”伴唱。
[設計意圖:進一步用身體感受變現音樂] 三、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欣賞了一首俄羅斯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感受到了沙皇統治下的俄羅斯人民的苦難生活,以及它們堅韌不拔的與命運抗爭的精神。初步感受了俄羅斯音樂,俄羅斯還有很多優秀的民歌,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紅梅花兒開》《山楂樹》《三套車》等,有待于大家去欣賞。同時我們也體會到了速度、力度、節奏、音色等音樂要素在音樂中的作用,了解了音樂的語言。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