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摩擦力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第3節摩擦力-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第3節摩擦力-安徽省級優課
教 學 設 計
課題
第八章 第3節 摩擦力
教 學 目 標
知識與技能 1.通過常見實例或實驗,認識摩擦力及它對物體運動的作用。
2.知道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3.認識摩擦的利與弊以及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能通過實驗,科學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2.經歷探究實驗過程中,能靈活運用物理學研究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 值 觀 培養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原理的興趣,體現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點
通過實驗探究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對“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什
么因素有關”做出合理猜想;并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理解。
教學方法 講授、討論、實驗、歸納、對比
教具和媒體
不銹鋼棒(一端涂有潤滑油)、筷子提米實驗裝置、掃帚2個、泥鰍、手套(塑
料、毛線)、教師摩擦力演示器、教師自制學生摩擦力實驗器材(彈簧測力計、微型電動機、小木塊、不同接觸面、不同規格鉤碼)、水桶、滾珠軸承、多媒體課件
教 學 過 程
環節 教 師 活 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課堂引入
請班里力氣最小的女生和班里力氣最大的男生利用一根不銹鋼棒舉行拔河比賽
[師]知道男同學失敗的原因是什么嗎?
[師]表面上是老師幫助了女同學,在男同學握的棒的一端事先涂上了潤滑油。實際上是誰幫助了女同學呢?是摩擦力!可見摩擦力就在我們身邊。
1. 演示筷子提米實驗
生觀察并對此進行受力分析
比賽結果:女生獲勝。 男生自己說說。
[生]鋼棒這端特別滑,握也握不住。
鍛煉分析能力, 同時引出課題。
利用有趣的情景引入。活躍課堂氣氛。
2
2. 籃球滾動后停下 3. 小孩從滑梯滑下后停下 認識三種摩擦力
摩擦力概念
講授實驗內容,體驗摩擦力 在分析摩擦力之前,先讓我們來做幾個小實驗,感受一下摩擦力。
初步認識三種摩擦力: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提出問題,引導討論。 你感到摩擦力是一個什么樣的力?作用在哪?
教師注意引導學生,一邊討論一邊感受,糾正學生的錯誤 1.摩擦力產生條件 a.兩個物體接觸且有壓力 b.有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的趨勢 c.接觸面不光滑
師:用兩個毛刷演示實驗
2.摩擦力的方向:
與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方向相反。 得出結論 3.摩擦力定義
兩個互相接觸并擠壓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的趨勢時時,在接觸面上會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個力叫摩擦力。
1.將手掌用力壓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但手掌相對桌面靜止。
2.將手掌用較小力壓在桌面上并向前用力,使手掌相對于桌面滑動。
3.在手與桌面之間放幾支鉛筆,并使手掌相對桌面運動
學生看演示實驗,并從力的方向和作用點兩方面來歸納出摩擦力的概念。
聆聽實驗內容,并動手實驗
學生思考,并討論
在老師的帶領下,逐漸從摩擦力產生的條件、作用點、方向幾個方面討論,并得出結論。
讓學生能通過自身感受,歸納出摩擦力的概念。
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并教育學生,分析事物首先要從觀察開始。 培養學生
總結歸納的能力。培養交流能力。蚌埠高新實驗學校 初中物理 崔妍俊
3
4.今天我們重點研究滑動摩擦力
提出問題
抓泥鰍抓不住,你有什么好的方法?
戴上手套抓泥鰍。 用大力抓泥鰍。
在沒有學習摩擦力
之前,能利用生活經驗解決生活的問題。旨在培養學生將物理知識為生活服務的意識。
猜想與 假設
在學生解決上述問題的基礎上,引
導學生作出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什么因素有關?” 若學生有很多猜想,教師應給予肯定或是鼓勵。注意要說明猜想時是根據什么生活經驗。
教師利用演示器材幫助學生證明滑動摩擦力與物體運動速度、接觸面大小無關。
通過上述問題的解決,學生很容易猜想到“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
學生可能的猜想還有: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與物體運動速度有關等。 對于“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猜想,雖
然是引導了學生,但學生可能會有很多的猜想,我們要給予鼓勵和肯定,激發他
們的探究興趣和熱情
實驗
探究 1. 探究一個物理量與多個因素的關系,需要使用什么方法來探究?
2. 若是想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應怎么做?
3. 既然是比較滑動摩擦力大小,必然需要測量滑動摩擦力,那如何測量呢?
以上兩種探究過程均還到了什么實驗方法?
師:提問引導并由生演示
學生討論并實驗
在實驗過程中,滲透交流與評估。既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評估能力。以及實驗探究方法的運用
實驗
測量滑動摩擦力測量工具彈簧測力計測量原理二力平衡知識測量方法
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
木塊,使它沿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測量結果
F摩=
N
4
4. 但是我們用手拉動很難保證勻速直線運動,所以老師為大家準備了電動機。利用電動機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
記錄實驗數據 分析論證 經過同學們親身經歷,初步概括實驗結論。我們的實驗能不能驗證我們剛才的猜想成立?
生:分小組實驗,記錄實驗數據,完成學案。
每個小組以其中一個猜想為例,展示匯報,匯報時重點說出以下內容:
探究滑動摩擦力與什么因素的關系?
實驗步驟是? 實驗數據及結論是?
學生歸納實驗結論: 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由實驗結論可以知道我們的猜想是成立的。
通過學生自己總結出的實驗結論驗證了猜想,經歷了一個
完整的探究過程,讓學生有成功感!進一步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
解決問題 1.增大摩擦力 實例:
汽車冰上打滑,車輪上加防滑鏈 泥和水使得車輪打滑,加上草墊 車子輪胎,人的鞋底制出凹凸的花紋
加大接觸面間的壓力 剎自行車,用力剎閘
在生活中,是不是摩擦力越大越好呢?出示課件引出爭論。
2.減小摩擦力 潤滑油
滾珠軸承 變滑動為滾動 氣墊車 磁懸浮列車
通過討論,得出我們應增大有益摩擦,減小有害摩擦。
增大摩擦的方法有:增大壓力;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減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變滑動為滾動;使接觸面彼此分離。
通過爭論摩擦是好是壞來引發學生的思考,讓學生有“一分為二”看待事物的科學態度,并進一步
學習增大或減小摩
擦的方法。
學以致用,利弊分析
我們應該怎樣認識摩擦?
點擊課件,請同學們
5
分類,那些是增大或減小摩擦的?從中你學到了哪些增大或減小摩擦的方法。
課堂小結
這節課你學到了哪些知識?應用了哪些研究方法?
學生歸納所學的知識和研究方法。
給學生一個思考的空間,對學生學習活動做個反潰。
知識擴展
1、小明學習了摩擦力后,認為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運動的,所以摩擦
力就都是阻力,不可能成為物體運動的動力?而小華卻不同意了,說沒有摩擦力,車怎么啟動呢?你怎么走路呢?所以摩擦力是動力。
學生討論,得出結論。
運動和力的關系是永恒的,在課的最后,學生應能討論出正確的結論。
作業
布置 如果突然的一天,世上所有的摩擦
力都沒有了,你的生活會變成什么
樣?自己寫一篇文章闡述自己的猜
想
討論
科學論文“假如沒有
了摩擦”旨在發揮學生天生的想象能力,當然這也是在學生認識了摩擦力的基礎上才能想象出來
的。
板書設計: 第3節 摩擦力
1. 摩擦力
2. 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 3. 增大和減小摩擦的方法
課后回顧:
13年新人教版(走進中考)
第八章 第3節:摩擦力(二)
(實驗專項)
1.(宿遷12)教室的門栓壞了,門經常被風吹開,這是門與門框間摩擦太小的緣故。如何增大摩擦呢?同學們提出一些設想,概括如下:
a.增大壓力增大摩擦; b.增大接觸面粗糙程度增大摩擦;
c.增大接觸面積增大摩擦; d.增大運動速度增大摩擦。


為了驗證這些設想,他們利用長方體木塊、鐵塊、彈簧測力計、毛巾和水平桌面等,進行實驗探究,并將數據記入表中:
|
|
次
序 |
接觸面情況 |
速度 |
壓力/N |
摩擦力/N |
接觸面 |
接觸面積/m2 |
1 |
木與桌面 |
0.01 |
v |
5 |
1 |
2 |
木與桌面 |
0.01 |
2v |
5 |
1 |
3 |
木與桌面 |
0.01 |
v |
10 |
2 |
4 |
木與毛巾面 |
0.01 |
v |
5 |
★ |
5 |
木與桌面 |
0.005 |
v |
5 |
1 |
|
|
⑴比較實驗1、2可知:設想 是錯誤的,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
⑵比較實驗____兩組數據,可以判斷設想c是否正確;
在實驗中,測量摩擦力時應保持木塊在水平桌面上作________運動;上圖的彈簧測力計示數是表中“★”處的數值,其大小為___N;
⑶某同學分析實驗3、4數據,并支持設想b,你認為他這種分析方法____(填“正確”或“不正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⑷請你利用上述分析得出的結論,寫出一種能將門關緊的方法:________。
⑴d 當壓力、接觸面積、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速度不同但摩擦力大小相同
⑵1和5 勻速直線運動 2.5N
⑶不正確 沒有保持壓力相同
⑷在門與門框間夾物體等(合理即可)
2.(12無錫)小明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時,小明將木塊放在水平木板上,彈簧測力計沿_____方向拉動木塊,并使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實驗時,小明記錄的部分數據如下表所示.
序號 |
木塊放置
情況 |
木板表面情況 |
壓力/N |
彈簧測力計
示數/N |
1 |
平放 |
木板 |
6 |
1.2 |
2 |
平放 |
木板 |
8 |
1.6 |
3 |
平放 |
木板 |
10 |
2.0 |
4 |
平放 |
木板上鋪棉布 |
6 |
1.8 |
5 |
平放 |
木板上鋪毛巾 |
6 |
3.0 |
(2)a.分析序號_____三組數據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所受的壓力有關.滑動摩擦力
f大小與接觸面所受壓力
F大小的關系式是__________.
b.如要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應選序號為_____三組數據進行分析.
(3)小明在實驗時還發現:在木塊沒有被拉動時,彈簧測力計也有示數,且示數會變化.他請教老師,知道可用
F-t圖像表示拉力隨時間的變化情況.若某次實驗開始拉動木塊直到木塊勻速滑動的
F-t圖像如圖所示,其中0~4s木塊處于靜止狀態.分析圖像可知:要使木塊由靜止開始運動,至少要用_____N的水平拉力拉木塊;如果實驗時木塊所受的拉力是2N,則下列對木塊所處狀態的判斷,正確的是__

___.
A.靜止
B.勻速直線運動
C.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
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
(1)水平 使拉力和摩擦力成為一對平衡力
(2)a:1、2、3
f = 0.2
F b:1、4、5 (3)2.3 C
3.(12蘇州)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某學生通過增減放在木塊上的砝碼重來改變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物體所受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該學生進行了三組實驗,并記錄有關數據如表一、表二、表三所示.
表一(木塊放在水平玻璃表面上)
實驗序號 |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 |
滑動摩擦力:f / N |
1 |
6.0 |
0.3 |
2 |
8.0 |
0.4 |
3 |
10.0 |
0.5 |
表二(木塊放在水平木板表面上)
實驗序號 |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 |
滑動摩擦力:f / N |
4 |
2.0 |
0.6 |
5 |
4.0 |
1.2 |
6 |
6.0 |
1.8 |
表三(木塊放在水平棉布表面上)
實驗序號 |
木塊對水平面的壓力:F/N |
滑動摩擦力:f / N |
7 |
2.0 |
1.0 |
8 |
4.0 |
2.0 |
9 |
6.0 |
3.0 |
(1)分析比較表一(或表二、表三)中的數據,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____ ;
(2)分析比較序號 ____ ,可得出的初步結論是:當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請進一步綜合分析比較表一、表二、表三中的數據,歸納得出結論: ____ .
(1)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序號1、6、9(或4與7、5與8、6與9、1與6、1與9)
(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壓力的大小都有關,接觸面越粗糙,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或接觸面相同時,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比值相同;接觸面不同時,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比值一般不同)
4.(12福州)小佳同學利用運動鞋進一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的定量關系”。

(1)如圖所示,他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運動鞋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其目的是________;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__________N。
(2)再往鞋子里添加砝碼并均勻擺放,改變的是鞋對桌面的_________,重復上述實驗步驟進行多次實驗,并將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實驗次數 |
壓力F/N |
測力計示數/N |
1 |
2.3 |
|
2 |
3.3 |
2.6 |
3 |
4.3 |
3.4 |
4 |
5.3 |
4.2 |
(3)請根據實驗數據在圖中作出運動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關系的圖像。

(4)分析圖像可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他拉著運動鞋勻速前進的速度由0.02m/s變為0.04m/s,在其他情況不變時鞋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_____________。(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
(1)使拉力大小與滑動摩擦力大小相等(表達合理即可) 1.8 (2)壓力 (3)如答圖所示 (4)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滑動摩擦力與壓力大小成正比 (5)不變

5.(12莆田)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A.與壓力大小有關
B.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C.與運動的快慢有關
D.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小楊同學用一個表面平整的長木板、一個帶鉤的木塊和一只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在水平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___拉動木塊。
(2)他設計的記錄表格如下表所示:
次數 |
壓力/N |
接觸面 |
木塊放置 |
木塊運動 |
測力計示數/N |
1 |
2.0 |
木板 |
平放 |
慢 |
|
2 |
2.0 |
木板 |
平放 |
較快 |
|
3 |
2.0 |
木板 |
平放 |
快 |
|
小楊同學的實驗可以驗證猜想_____(填字母符號)是否正確。
(3)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a表面平整的長木板;b表面粗糙的長木板;c天平;d帶鉤的木塊;e彈簧測力計;f刻度尺。
要驗證猜想D是否正確,應選取的四種器材是___(填器材前面的字母)。
(1)勻速 (2)C (3)abde
6.(12荊州)王亮同學做“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在長木板上做____運動,此時,摩擦力的大小就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利用了____知識。
勻速直線 二力平衡
7.(12常德)小明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發現,按教材給出的裝置圖(圖甲所示)做實驗時很不方便,他經過思考對實驗裝置圖做了改進,如圖乙所示,將彈簧測力計一端固定,另一端水平拉著木塊,實驗時用力水平拉動木塊下面的長木板(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重力可以不計)。
請你分析比較兩種裝置圖,并回答下列問題。
(1)從實驗操作方面考慮,圖甲中拉動木塊必須讓木塊做_______________運動,而圖乙中拉動長木板則不受此限制。
(2)從實驗誤差方面考慮,圖乙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作具體說明)。

甲 乙
(1)勻速直線 (2)圖乙中彈簧測力計處于靜止,便于讀數,減小了由于指針晃動而引起的讀數誤差.
8.(12荊門)小亮同學做“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使其在長木板上做__________運動,此時,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利用了__________的知識。
(2)弄清了實驗原理之后,同學們提出了如下猜想:
A.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壓力大小有關
B.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壓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小亮用一個表面平整的長木板、三邊帶鉤的木塊和一只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把實驗數據記錄在如下表格中:
次數 |
壓力 |
接觸面 |
木塊放置 |
測力計示數 |
1 |
一塊木板 |
木板面 |
平放 |
|
2 |
一塊木板 |
木板面 |
側放 |
|
3 |
一塊木板 |
木板面 |
立放 |
|
小亮同學的實驗可以驗證猜想__________(填字母序號)。

(3)同組的小莉同學采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很難讀數,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勻速直線 二力平衡 (2)C (3)很難保持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9.(12武漢)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提出下列猜想:
Ⅰ.與物體速度的大小有關
Ⅱ.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表面狀況)有關
Ⅲ.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1)為了驗證上述猜想是否正確,他采用了如圖甲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實驗中應拉著彈簧測力計使木塊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_運動。
(2)實驗時他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不穩定,便對實驗裝置進行改進,如圖乙所示,他用雙面膠將彈簧測力計固定在長方體木塊的上表面,用細線連接彈簧測力計的掛鉤和電動機。在木塊上放置不同的砝碼,當電動機以不同的轉速工作時,通過細線水平拉動木塊以不同的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驗次數 |
表面狀況 |
壓力/N |
摩擦力/N |
木塊的速度/m·s-1 |
1 |
木塊------木板 |
2.0 |
0.6 |
0.1 |
2 |
同上 |
4.0 |
1.2 |
0.1 |
3 |
同上 |
4.0 |
1.2 |
0.2 |
4 |
木塊-----砂紙 |
2.0 |
1.0 |
0.1 |
①分析3、4兩次的實驗記錄,____(選填“能”或“不能”)驗證猜想Ⅰ。
②分析______兩次的實驗記錄,可初步驗證猜想Ⅱ。
③分析______兩次的實驗記錄,可初步驗證猜想Ⅲ。
(1)勻速直線 (2)①不能 ②1、4 ③1、2
10.(12咸寧)科學探究活動通常包括以下要素: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設計實驗與制訂計劃,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分析與論證,評估,交流與合作。某班物理課外學習小組在進行《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課題研究時,同學們提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可能與接觸面間的壓力有關”。


(1)這屬于科學探究活動的______要素。
猜想與假設
(2)他們用上圖所示的實驗裝置來探究木塊
A受到的滑動摩擦力與壓力的關系,已測得木塊
A的質量為100g,測定木板
B在拉力作用下發生相對于木塊
A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得到一組
F與相應的放在木塊
A上的砝碼重力
G的數據(如下表)。請在表格中的空格內填上合理的數據,并根據表中的數據在下圖所示的方格坐標紙中作出滑動摩擦力
Ff與壓力
FN的關系圖像。(
g取10N/kg)
砝碼G/N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壓力FN/N |
|
|
|
|
|
彈簧測力計讀數F/N |
0.30 |
0.45 |
0.60 |
0.76 |
0.90 |
滑動摩擦力Ff/N |
|
|
|
|
|

砝碼G/N |
0 |
0.50 |
1.00 |
1.50 |
2.00 |
壓力FN/N |
1.00 |
1.50 |
2.00 |
2.50 |
3.00 |
彈簧測力計讀數F/N |
0.30 |
0.45 |
0.60 |
0.76 |
0.90 |
滑動摩擦力Ff/N |
0.30 |
0.45 |
0.60 |
0.76 |
0.90 |
說明:壓力
FN/N、滑動摩擦力
Ff/N每行5個數據全填對各得1分,有1個數據錯誤該行不得分。有效數字不做要求。


(3)根據你作出的圖像所得出的結論判斷:當放在木塊
A上的砝碼重力
G為3.00N,木板
B在拉力作用下發生相對于木塊
A運動時,木塊
A所受滑動摩擦力應為 N。1.2
11.(12河南)用圖1所示的裝置探究摩擦力跟壓力大小的關系。


(1)實驗時,拉動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就等于摩擦力的大小,因為這時的拉力和摩擦力是一對__________力。
(2)某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指針位置如圖1所示,它的示數是__________N。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壓力F/N |
3 |
4 |
5 |
6 |
7 |
摩擦力ƒ/N |
0.6 |
0.8 |
1.0 |
1.2 |
1.4 |
(3)改變木塊上所加鉤碼的個數進行多次實驗,記錄的數據如上表所示,請根據表中的數據,在圖2中畫出摩擦力隨壓力大小變化關系圖像。
(4)分析圖象可知: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摩擦力跟壓力的大小成__________.
(5)實驗結束后,小麗同學想探究摩擦力是否與接觸面的大小有關,她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在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時的摩擦力,然后將木塊沿豎直方向鋸掉一半,測得摩擦力的大小也變為原來的一半.她由此得出: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時,接觸面越小,摩擦力越小.你認為她的結論正確嗎?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

。
(1)平衡 (2)1.6 (3)
(4)正比 (5)不正確 沒有控制壓力大小不變
12.(12孝感)如圖所示是“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過程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塊A做 運動,這樣做便于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分析圖甲、乙可知,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 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分析圖甲和丙,發現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1<
F3,說明:壓力一定時 ,滑動摩擦力越大。
上述實驗得到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人們通過大量實驗進一步證明: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成正比。
(4)如圖丁所示,在圖丙中物塊A上疊放一塊與之相同的物塊B,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塊A,使物塊B隨A一起做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為
F4,則
F4∶
F3=____;此運動過程中,物塊B受到的摩擦力
fB=____N。


1)勻速直線 (2)壓力 (3)接觸面越粗糙 (4)2∶1 0
13.(12遂寧)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小黃同學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
B.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小黃同學進行了如圖的甲、乙、丙三個實驗探究過程:


①在實驗中,小黃應該沿水平方向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做_________運動。
②對比圖中_________兩個探究過程,可以驗證猜想C。
③在甲探究過程中,小黃正確操作,拉動物體時,測力計示數是2N,此時摩擦力為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3N時,摩擦力為_____N。
④實驗探究中,小黃采用的實驗探究方法是
A.類比法 B.科學推理法 C.控制變量法
①勻速(勻速直線) ②甲丙 ③2 2
14.(12大慶)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器材和步驟a、b、c、d進行了實驗探究。請通過觀察和比較回答下列問題:


a.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較光滑木板上勻速滑動


b.將木塊平放,仍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同步驟a的較光滑木板上勻速滑動


c.取走木板,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較粗糙的桌面上勻速滑動


d.在木塊上加放一個重物,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木塊在同步驟c的較粗糙的桌面上勻速滑動
(1)為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之間的關系,可利用步驟______和步驟________,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之間的關系,可利用步驟______和步驟______,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之間的關系,可利用步驟_______和步驟_______,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實驗采用的實驗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a和c 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2)c和d 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壓力越太。滑動摩擦力也越太
(3)a和b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大小無關
(4)控制變量法
15.(12寧德)如圖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相同體積的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各一個.現在想探究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誰更粗糙,僅提供一個量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請你設計一個實驗,寫出簡要實驗步驟.


步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將鐵塊放在木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1;將木塊放鐵塊上,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鐵塊在水平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F2;比較
F1和
F2的大小.
16.(12湖州)小明發現農民伯伯在用鐵锨挖土時,不時往手上吐口水,詢問后得知是為了防止打滑,但為什么許多場合都寫著“地板濕滑,小心慢走”?于是他找來彈簧測力計、滴管、一塊油漆過的木塊和和一杯水進行探究。如圖,在水平玻璃桌面上分別滴不同數目的水并涂勻,立即讓木塊在桌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測出摩擦力。記錄數據如表
實驗次數 |
1 |
2 |
3 |
4 |
5 |
水滴數/滴 |
5 |
10 |
15 |
20 |
25 |
摩擦力/N |
1.3 |
1.5 |
1.8 |
1.4 |
|
(1)該實驗基于的假設為____。
(2)第五次實驗中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圖,為____N。
(3)隨著水滴的增加,摩擦力大小的變化趨勢更接近以下四幅圖中的____圖。


A B C D
(1)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水滴數的多少有關(

或者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接觸面上水的多少有關) (2)1.2 (3)B
17.(12盤錦)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如圖甲),用彈簧測力計在水平方向 拉動木塊;若拉力大小為2N,則滑動摩擦力大小為 N;若在木塊上放一重物(如圖乙),重復上面的實驗,拉力大小為2.6N,比較甲、乙兩圖得到的結論是
(2)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仍平放在長木板上,測得剩余術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為原來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又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會與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有關呢?請你利用圖中已有器材驗證小明的猜想。
①進行實驗的主要步驟是 ,②分析論證 。
(1)勻速直線 2 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2)沒有控制壓力不變 (3)①保持壓力和粗糙程度都相同,多次改變拉動木塊的速度,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②若示數相同,則說明有關;反之無關
18.(11鹽城)小明用圖示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下列操作正確的是D
A.在木塊上加放砝碼

B.保持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
C.使木塊側放減小接觸面積
D.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
19.(11湘潭)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大小的關系,應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
__ ___不變,測出物體在不同速度下的摩擦力大小。
如圖所示,用力拉這長木板向右滑動,鋁塊很快處于靜止狀態,彈簧測力計對鋁快的拉力
__ ___鋁塊受到的摩擦力(填“大于”、“小于”、“等于”)。
分別用不同的速度拉動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都相同,這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速度大小
__ ___(填“有關”、“無關”)
壓力 等于 無關
20.(11杭州)將一袋大米放在勻速向右運動的輸送帶上,開始米袋與輸送帶間有一段距離的相對滑動,然后米袋隨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當輸送帶突然制動時,米袋會繼續向前滑動一段距離后停下。(回答下列小題請選填以下合適的字母標號)

A.受到方向向右的摩擦力 B.受到方向向左的摩擦力 C.不受力
(1)米袋剛放上輸送帶的瞬間,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
(2)當米袋隨輸送帶一起勻速運動時,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
(3)當將輸送帶突然制動時,米袋在水平方向上受力情況為
(1)A (2)C (3)B
21.(11南京)如圖所示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實驗中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應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 拉動木塊;實驗數據如下:
(2)分析 (選填序號)兩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關系;
(3)在第一次實驗中如果用0.5N的力水平拉動木塊,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為
________N.
(1)勻速直線 (2)1、3 (3)0.4
22.(11濰坊)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以下猜想:
A.與壓力大小有關 B.與接觸面的粗牲程度有關
C.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D.與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小剛組的同學利用如圖所示裝置及有關器材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
序號 |
實驗條件 |
測力計示數/N |
長方體木塊的放置 |
表面情況 |
壓力/N |
1 |
平放 |
木板 |
8 |
1.6 |
2 |
平放 |
木板 |
12 |
2.4 |
3 |
平放 |
木板 |
16 |
3.2 |
4 |
側放 |
木板 |
16 |
3.2 |
5 |
豎放 |
木板 |
16 |
3.2 |
6 |
平放 |
木板上鋪棉布 |
8 |
2.4 |
7 |
平放 |
木板上鋪毛巾 |
8 |
4.0 |
(1)由序號為1、2、3的三次實驗,可驗證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要驗證猜想D,應選取序號為________的三次實驗.
(3)根據表中信息,能否驗證猜想D? 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1)A(2)1、6、7(3)不能
23.(11大慶)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小紅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中(a)(b)(c)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 條件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小紅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中(a)(b)兩組數據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對嗎? .你的理由是:
(3)從圖中(a)(c)兩組數據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1)二力平衡(2)不對 沒有保證接觸面的材料相同
(3)壓力一定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材料有關
24.(11寧德質檢)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形狀完全相同的,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沒水平方向以速度v做勻速直線運動。
(1)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出的結論是在粗糙程度相同時, 。
(2)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
(3)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 N。若圖甲銅塊以2v速度做勻速直線運動,則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將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1)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壓力大小 (3)2 不變
25.(11賀州)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以下幾種猜想:
A.與壓力大小有關;
B.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1)如圖所示是小芳同學的實驗操作,其錯誤之處是__________。
(2)小芳在老師指導下糾正了操作,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沿水平方向做______直線運動,并記錄實驗數據。
(3)在木塊上分別放不同的砝碼,重復(2)的操作,記錄的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
次數 |
粗糙程度 |
接觸面積 |
壓力/N |
拉力F/N |
1 |
木塊與木板 |
40cm2 |
2 |
0.4 |
2 |
木塊與木板 |
40cm2 |
4 |
0.8 |
3 |
木塊與木板 |
40cm2 |
6 |
1.2 |
(4)本實驗用了控制變量法,控制的變量是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和_________,變量是________。小芳同學的實驗可以驗證了猜想__________(選填上述猜想的字母序號)。
(1)拉力方向不水平(2)勻速
(4)接觸面積 壓力 A
26.(11安徽)某物理小組在一一次探究活動中測量滑塊與木板之間的滑動摩擦力。實驗裝置如圖所示,一表面粗糙的木板固定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的滑塊通過輕繩繞過定滑輪,繩的另一端懸掛托盤。實驗時,在托盤中放入適量的砝碼,使滑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回答下列問題:
(1)為了測量滑塊的滑動摩擦力,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選項前的編號)
①木板的質量
m1,
②滑塊的質量
m2,
③砝碼的質量
m3,
④托盤和砝碼的總質量
m4。
(2)滑塊的滑動摩擦力表達式為
f=_________。(用已知或測量的物理量符號表示
(3)該實驗的理論依據是:____________。
(4)該實驗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請你寫出其中的一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④ (2)
m4g
(3)二力平衡(或滑塊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等于滑動摩擦力)
(4)難以控制滑塊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或砝碼的質量不連續)
27.(11龍巖)在如圖所示探究滑動摩擦力實驗中,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勻速滑動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是一對 。木塊因木紋不同,側面比正面粗糙。小偉選擇四種不同的接觸面,通過在木塊上增減砝碼改變壓力,對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進行了12次測定,實驗數據整理如下表:
接觸面 |
次數 |
壓力/N |
摩擦力/N |
接觸面 |
次數 |
壓力/N |
摩擦力/N |
情
況
一 |
木塊正面與木板面 |
1 |
1.7 |
0.3 |
情
況
三 |
木塊正面與玻璃面 |
7 |
1.7 |
0.4 |
2 |
3.7 |
0.8 |
8 |
3.7 |
1.3 |
3 |
5.7 |
1.2 |
9 |
5.7 |
1.8 |
情
況
二 |
木塊側面與木板面 |
4 |
1.7 |
0.6 |
情
況
四 |
木塊側面與玻璃面 |
10 |
1.7 |
0.4 |
5 |
3.7 |
1.5 |
11 |
3.7 |
1.0 |
6 |
5.7 |
2.5 |
12 |
5.7 |
1.6 |
(1)表中數據說明:
① 在接觸面情況相同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 。
② 接觸面情況一、二中,壓力相同,木塊表面較光滑的摩擦力更 ;接觸面情況二、四中,壓力相同,木塊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
③ 接觸面情況一、三中,壓力相同,木塊在玻璃表面上受到的摩擦力更 ;接觸面情況三、四中,當壓力為1.7N時,兩種情況的摩擦力均為0.4N,但隨著壓力的增大,出現壓力相同,木塊表面較光滑的摩擦力更 。
(2)請你合理猜想實驗中出現的“木塊在較光滑表面上滑動摩擦力反而更大”的原因。
猜想依據:把兩塊表面干凈的鉛壓緊,能在下面吊一個重物,如圖(a)。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變大。
猜想依據:取兩個小吸盤,按圖(b)對接,擠出吸盤內部的空氣后不容易拉開。由此猜想:可能是 使摩擦力變大。
平衡力
(1)①大 ②小 小 ③大 大
(2)分子引力(或分子間作用力) 大氣壓力(或大氣壓強)
28.(11阜新)下圖是小宇“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操作過程,鐵塊和木塊的大小、形狀完全相同,木塊表面比鐵塊表面粗糙。實驗時,小宇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物體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
(1)甲圖中鐵塊受到的摩擦力是 N。
(2)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 。
(3)乙、丙兩圖中鐵塊和木塊疊放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出摩擦力的大小與 有關。
(4)實驗時,小宇先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零,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動物體在水平放置的長木板上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測出的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實際摩擦力。
(1)1.6 (2)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答“摩擦力與壓力有關”或“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只得1分)
(3)壓力 接觸面粗糙程度 (4)小于
29.(11包頭)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選用的器材有:正方體木塊,讀數準確的彈簧測力計,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等。
(1)采用如圖甲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發現彈簧測力計示數不穩定,很難讀數,其原因是 。
(2)為解決上述問題,小娟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用圖乙所示的裝置進行實驗,解決了上述問題,這是因為 。
(1)很難保證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2)無論長木板怎樣運動,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便于讀數。
30.(11達州)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A.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 B.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C.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D.與壓力大小有關
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一面較光滑一面較粗糙的長木板、兩個帶鉤的長方體木塊和一支彈簧測力計。
(1)實驗中要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木塊,是因為由 知識可知,此時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下表是小李同學設計并記錄的實驗數據表格:
實驗次數 |
壓力 |
長木板表面 |
木塊放置 |
木塊運動快慢 |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N |
1 |
一個木塊 |
較光滑 |
平放 |
很慢 |
2.2 |
2 |
一個木塊 |
較光滑 |
平放 |
慢 |
2.2 |
3 |
一個木塊 |
較光滑 |
平放 |
較快 |
2.2 |
小李同學的實驗可以驗證猜想 (填猜想序號)是 (填“正確”或“錯誤”)的。他在實驗中采用的方法是 。
(3)如果他要驗證猜想B,他的操作步驟應是:
a. ;
b. 。
(1)二力平衡
(2)A 錯誤 控制變量法
(3)a、把木塊平放在長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
1
b、把木塊側放在長木板同一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勻速拉動,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F
2(或a說出操作方法b得出分析結論也可)
31.(11邵陽)科學探究的過程一般要經歷“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實驗和論證”等環節。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華同學提出了三個猜想:
猜想
A: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
B: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
C: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有關。
為了驗證這三個猜想,小華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
(1)在實驗中,為了使摩擦力大小等于測力計示數,小華應該用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物體做__________運動。
(2)由圖_______和圖________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3)由圖甲和圖丙兩個實驗可知,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關。
(4)為了驗證猜想
C是否正確,小華同學用圖甲裝置進行了三次實驗,實驗記錄如下:
實驗次數 |
木塊運動速度(m/s) |
測力計示數(N) |
1 |
0.05 |
0.6 |
2 |
0.10 |
0.6 |
3 |
0.15 |
0.6 |
由實驗記錄可知,猜想
C是_______(選填“正確”或“錯誤”)的。
(5)在實驗探究中,小華同學應用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A.類比法 B.控制變量法
C.推理法 D.等效替代法
(1)勻速直線 (2)甲 乙 (3)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4)無關 (5)B
32.(11淄博)汽車大量增加,給人們的生活帶來方便,但交通事故也隨之增加,交通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汽車從制動到完全停下來需要前進一段距離,這段距離的大小與輪胎和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有直接的關系,同學們以“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為課題進行了如下探究:
下表是某小組同學利用長木板、毛巾、2塊完全相同的帶鉤立方體木塊、彈簧測力計等器材,在實驗探究時得到的一組實驗數據:
實驗次數 |
與木塊
的摩擦面 |
木塊的
放置方式 |
彈簧測力計
的示數/N |
1 |
木板表面 |
一木塊平放 |
1.8 |
2 |
木板表面 |
一木塊平放 |
2.9 |
3 |
毛巾表面 |
一木塊平放 |
2.4 |
4 |
木板表面 |
兩木塊疊放 |
3.6 |
(1)你認為表中哪個數據是不合理的,并指出在彈簧測力計正常使用下導致數據不合理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第1和第4兩次實驗數據,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同時,_________越大,摩擦力越大。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通常叫控制變量法。
(3)小麗同學提出了一個問題: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呢?然后她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取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摩擦力變為原來的一半,她由此得出: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她的探究過程存在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應該選擇一個________(填”長方體”或“正方體”)木塊,至少需要通過做_____次實驗才能得出交準確的結論。
(4)人們雪后常在汽車輪胎上纏繞防滑鏈,這樣可以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請你從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角度說明此做法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9(2.9N或第2次實驗) 是由于沒有勻速拉動木塊造成的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壓力
(3)沒有控制變量(或沒有控制壓力不變) 長方體 2
(4)增大了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從而增大了摩擦力

33.(11南寧)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生命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了一下幾種猜想:
A.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有關
B.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D.摩擦力的大小與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
實驗室提供的器材有:木塊、長木板、彈簧測力計、砝碼、棉布、毛巾等,同學們參照如圖所示的實驗,選擇一個或兩個猜想進行分組探究。
(1)在實驗中,必須拉著彈簧測力計使物體沿水平方向做_______運動。
(2)在探究猜想A時,應在其它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改變____________。
(3)某小組的實驗記錄如下表:
實驗次數 |
壓力大小 |
接觸面材料 |
木塊運動速度 |
測力計示數F/N |
1 |
等于木塊重 |
木板 |
慢 |
1.0 |
2 |
等于木塊重 |
棉布 |
慢 |
1.5 |
3 |
等于木塊重 |
毛巾 |
慢 |
2.0 |
4 |
等于木塊重 |
毛巾 |
快 |
2.0 |
5 |
等于木塊重 |
毛巾 |
很快 |
2.0 |
①根據實驗記錄可知,該組同學選擇猜想_______和______進行探究(填字母序號)。
②分析比較第1、2、3次實驗記錄,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_______;分析比較第________次實驗記錄,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4)分析實驗數據,可地進一步的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勻速直線 (2)壓力大小(3)①B D(D B) ②有關 3、4、5
(4)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 越大

34.(10玉林、防城港)小芳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如圖8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選填“等于”或“不等于”)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若在木塊上放一個砝碼,則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不等于 變大
35.(10黔南州)如圖甲所示,完全相同的木塊A和B疊放在水平桌面上,在1 2 N的水平拉力F
1作用下,A、B一起作勻速直線運動,此時木塊B所受的摩擦力為 N;若將A、B緊靠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
2推A使它們一起勻速運動(如圖乙所示),則推力F
2= N。 0 N;1 2 N
36. (10宿遷)木塊與小車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遇到一障礙物時,小車停下,木塊從車上的
a點滑至
b點(如圖甲),是因為木塊具有 ;木塊能停在
b點,說明木塊在滑動過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為測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礙物上固定了彈簧測力計拉住木塊,用手拉著小車向左運動(如圖乙).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慣性 左 左 2.6




37.(10桂林)華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其中一

步的操作如圖12所示,這樣操作的錯誤是:物體不
在 上運動。糾正錯誤后,若使木塊由鋪有毛巾的木板運動到光滑的木板上,則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同一水平面 變小
試驗次數 |
木塊運動狀態 |
彈簧測力計示數F/N |
1 |
靜止 |
0.5 |
2 |
靜止 |
0.6 |
3 |
加速 |
0.8 |
4 |
勻速 |
0.7 |
5 |
減速 |
0 |
38. (10連云港)在研究摩擦力的實驗中,將木塊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木塊(如圖所示),木塊的運動狀態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如下表所示(每次木塊與桌面的接觸面相同,對桌面的壓力相同).由表可知,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為 N;在第一次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為 N;在這五次試驗中,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應該有 次是相同的. 0.7 0.5 3
39.(10成都)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要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物體,根據現有知識,你認為原因是:
.
實驗中,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A.與壓力大小有關 B.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C.與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D.與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
(1)小楊同學用一個表面平整的長木板、一個帶鉤的木塊和一只彈簧測力計進行實驗,如
圖14所示。他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如下表所示:
次數 |
壓力 |
接觸面 |
木塊放置 |
木塊運動 |
測力計
示數/N |
1 |
一個木塊 |
木板 |
平放 |
很慢 |
|
2 |
一個木塊 |
木板 |
平放 |
慢 |
|
3 |
一個木塊 |
木板 |
平放 |
較快 |
|
小楊同學的實驗可以驗證猜想 (填字母序號)的正確或者錯誤。
(2)實驗室提供的實驗器材有:a.表面平整的長木板;b.斜面;c.硬紙板;d.毛巾;e.天平;f.帶鉤的長方體木塊;9.彈簧測力計;h.直尺。
要驗證猜想B的正確或者錯誤,你需要的實驗器材是: (填器材前面的字母)。請在下方空白處畫出你設計的數據記錄表格。
40.(10廣東)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小明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19中的甲、乙、丙所示。實驗時,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 知識可知,這時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小明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時,利用圖19中甲、乙兩組數據比較得出:“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就越大”的結論。你認為他這樣對比這兩組數據就得出這樣的結論對嗎? 。你的理由是: 。
(3)請你根據小明這三次實驗情況設計一個實驗數據記錄表格。
(4)從圖中甲、丙兩組數據比較,你能得出的結論是: 。
(1)二力平衡(2)不對 沒有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
(3)如表格 (4)當壓力大小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就越大
41.(10臨沂)在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1)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著木塊在水平桌面上做 運動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1.2N,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等于 ,這是利用了 。
(2)王永同學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除了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以及接觸面之間的壓力有關外,還可能與物體的運動方向有關。如果要用彈簧測力計、表面平整的木板、帶鉤的木塊等器材,對此猜想進行探究,請你說出主要的實驗步驟:
42.(10杭州)如圖甲所示,用一拉力傳感器(能感應力大小的裝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塊,A端的拉力均勻增加,0 -t
l時間木塊靜止,術塊運動后改變拉力,使木塊t
2后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計算機對數據擬合處理后,得到如圖乙所示拉力隨時間變化圖線,回答下列問題:
(1)當用F=5.3牛的水平拉力拉靜止的木塊時,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牛;若用
F=-5.8牛的水平拉力拉木塊,木塊所受摩擦力大小為 牛。
(2)如圖丙所示,為研究滑動摩擦力F
f大小與接觸面受到壓力F
N大小的關系,在重力為
17牛的木塊上每次增加1牛重的砝碼,分別用水平拉力F使木塊作勻速直線運動。實
驗測量數據如下
木塊對水平面壓力FN(牛) |
17 |
18 |
19 |
20 |
21 |
水平拉力F(牛) |
5.1 |
5.4 |
5.7 |
6.0 |
6.3 |
根據表格數據,得出滑動摩擦力F
f大小與接觸面受到壓力F
N大小的關系式為 。
(1)5.3 5.1 (2)
Ff=0.3
FN
43.(10安順) “水會增大物體間的摩擦嗎?”多數人的答案是:不會。但許多人都有這樣的感受:油漆過的地板上有水時,人很容易滑倒。可也有相反的事例,例如爬過樹的人都知道:手上出汗時,會感覺到手與樹之間的摩擦力變大了。水到底可以增大還是減小物體間的摩擦呢?比較上述事例發現,油漆過的木板表面不吸水,樹木(可看作未油漆過的木板)表面吸水,所以探究水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可作這樣的猜想:
猜想一:在不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時的摩擦力可能比無水時的摩擦力小。
猜想二:在吸水的木板表面,有水時的摩擦力可能比無水時的摩擦力大。
為驗證上述兩個猜想,請幫忙解決兩個問題:(1)現有實驗器材:油漆過的木板、未油漆過的木板、帶有掛鉤的木塊、盛有水的燒杯。還需要什么器材?(2)請設計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
(1)彈簧測力汁。 (2)僅提供樣表,學生在設汁中出現其它記錄表,只要符合題目要求均給分
44.(10孝感)小明用如圖甲、乙、丙的步驟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1)實驗中,他應將彈簧測力計沿_________方向拉動木塊,使木塊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___運動,并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比較步驟__________與_________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作用在物體表面上的壓力有關,并且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比較步驟甲與丙可得: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________有關,且接觸面越_________,摩擦力越大.
(3)(2分)小明在實驗中還發現;在木塊還沒有被拉動的情況下,彈簧測力計仍然有示數,且示數逐漸增大,直到拉動木塊為止.該現象表明:物體在靜止時也可能受到__________力的作用,且該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_力的大小有關.
(4)(2分)上學路上,小明看見一輛汽車陷進丁泥坑里,司機將一些稻草塞進后輪底下,汽車很快就爬上來了.這是利用增大_________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1)水平 勻速直線 (2)甲 乙(同時回答甲 乙或乙 甲得2分,答其它的得零分)
粗糙程度 粗糙 (3)摩擦 拉(外) (4)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45.(10巴中)如圖15所示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在實驗前.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猜想一: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
猜想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猜想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在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應在水平方向上做 直線運動.根據 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通過圖a和圖b的實驗步驟進行比較可知.猜想 是正確的。
(3)通過圖a和圖c的實驗步驟進行比較可知.猜想 是正確的。
(1)勻速 (2)二 (3)四
46.(10廈門)某興趣小組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時,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A.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B.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C.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該小組利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數據如下
(1)本實驗中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由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得出的,要使水平拉力大小與滑動摩擦力的大小相等,木塊必須保持 狀態;
(2)由序號1、2、3的實驗,可驗證猜想 (填字母)。要驗證猜想C,
應選擇序號是 的三組實驗;
(3)根據表格數據判斷,圖中a圖線表示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隨 變化的關系。B圖線表示滑動摩擦力f的大小隨 變化關系。
(1)勻速直線運動(2)A 1、6、7 (3)壓力大小 接觸面積
47.(10北海)推箱子時,箱子越重越難推;人走在濕滑的路上容易滑倒,這些現象都與摩擦力有關,為了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小華提出了以下幾個猜想:
猜想1:可能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2:可能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猜想3:可能與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于是他做了如圖11所示的實驗:
(1)為了驗證猜想1,應選 兩圖進行研究。
(2)由甲、丙兩圖,可得出的實驗結論是
(3)小華在甲圖的基礎上,要驗證猜想3,他只需 就能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大小無關。
(4)在實驗中需 拉動木塊。
(5)生活中假如沒有摩擦會怎樣?(回答出一種合理的情景即可)
(1)甲、乙 (2)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將木塊側(或立)放 (4)勻速 (5)拿不起水杯、寸步難行、運動的物體停不下來(答案合理即可)
48.(10梧州)某物理實驗小組想探究課桌面與課本間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關系,他們的做法是:
(1)將一個同學的物理課本放在水平桌面上,通過彈簧測力計拉著課本在桌面上做運動,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是2 N,則課本與桌面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____N.
(2)在原來的課本上放上另一個同學同樣的課本,以改變課本與桌面間的________.
(3)通過多次實驗,她們得到下表所示的實驗數據:
課本冊數 |
1 |
2 |
3 |
4 |
彈簧測力計示數/N |
2 |
4 |
6 |
8 |
分析表格中數據可以得出結論:課本與桌面間的壓力越大,它們間的滑動摩擦力________.
(1)2(2)壓力(3)越大
49.(10楚雄)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對有關的問題分析如下:
(1)他們利用圖11甲所示裝置進行了實驗,先用彈簧測力計勻速拉著木塊沿長木板滑動,此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 力。
(2)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的關系時,他們應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改變 ;實驗中應用了 的研究方法。
(3)實驗中他們發現很難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的穩定性,很難讀數,原因是:____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小明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如圖11乙所示。利用該裝置的優點是:
________________ 。
平衡;木塊對木板的壓力;控制變量法;木塊運動應保持勻速,實際很難控制,且彈簧測力計是運動的讀數難;木板滑動時可以是變速的,實驗操作容易, 由于彈簧測力計是靜止的,容易讀準示數)
50.(10郴州)摩擦是我們生活和生產中常見的一種物理現象。小明為了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做了如圖9所示實驗。
(1)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著長方體木塊在水平面上做_______運動,確保彈簧測力計的拉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相等。
(2)下表是該實驗記錄的數據,請分析數據回答下列問題:
①分析第1、2次實驗數據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第1、3次實驗數據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另有同學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有關,請你用上面器材幫他設計一個實驗方案。
簡述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勻速直線(或勻速)
(2)①在接觸面一樣時,壓力越大(小),摩擦力越大(小)
②在壓力一樣時,接觸面越粗糙(光滑),摩擦力越大(小)。
(3)在不改變壓力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的情況下,換用木塊面積不同的面重做上述實驗,再比較摩擦力的大小。
51.(10益陽)一位同學在學習了滑動摩擦力之后,認為兩物體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兩物體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于是他通過實驗探究這個問題。
(1)為完成本實驗,需要自己制作木塊,他制作的木塊應該選擇下列選項中的
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體 B.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長寬高各不相同的長方體
C.各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正方體 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長寬高各不相同的長方體
(2)本實驗中,該同學設計了兩種方案:
方案一:木板水平固定,通過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如圖8所示。
方案二:木塊與彈簧測力計相連,彈簧測力計水平固定,通過細繩水平拉動木板,如圖9所示。
①用方案一實驗時,應該拉動木塊作 運動。
②兩種方案中,你認為更合理、更易于操作的是 (填“方案一”,“方案二”)(3)應該記錄的實驗數據是 。
(1)B (2)勻速直線運動 (3)方案二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52.(10寧德)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剛和小紅兩位同學分別設計了圖16甲和乙兩種實驗方案。
(1)為了便于直接讀出滑動摩擦力大小,圖甲物體A必須做 運動。
(2老師評價圖乙的實驗設計方案較好,你認為優點是 。
(1)勻速直線 (2)不管木板是否勻速,都可穩定測出摩擦力大小
53.(10·盤錦)
27.(5分)生活中有許多不同的鞋,如圖中選出了四種功能不同的鞋,請你仔細觀察,認真分析,回答下面的問題。
(1)生活體驗:其中旱冰鞋應用的物理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科學決策:學校在運動會上要舉行拔河比賽,如果你是體育委員,你準備讓參賽的學生穿圖中的哪種鞋?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號),你這樣要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探究真知:組隊時,物理科代表提出讓體重大的學生參加比賽。他這樣要求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思考總結:科學的決策使班級贏得了比賽,那么拔河比賽中的勝者對繩子的拉力_____負者對繩子的拉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用滾動代替滑動,減小摩擦(1分)
(2)甲 甲的鞋底粗糙,可以增大摩擦力。(2分)
(3)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1分)
(4)等于(1分)

54.(10撫順)周末,柏岑幫助媽媽整理房間,發現推椅子很輕松,推飯桌卻很吃力,柏岑想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與壓力大小有關呢?他看到桌子上有兩盒相同的牛奶(如右圖所示),又找來了彈簧測力計、細線、毛巾,就在飯桌(桌面為木制)上進行了下面三次實驗,實驗情況如圖1、2、3所示:
(1)通過比較圖 (填序號)兩次實驗,他得出滑動摩擦力和壓力的關系是:
當 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 。
(2)柏岑非常喜歡思考問題,他想如果摩擦力可以再小一點,推東西就會更方便了,于是他在圖1實驗基礎上,將6支相同的圓鉛筆放到牛奶盒下面,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2N,這說明用 的方法,可以減小摩擦力,請你舉出生活中利用這種方法的一個實例: 。
(1)甲、乙;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大
(2)滾動代替滑動;滾珠軸承(車輪或旱冰鞋或滾油桶等)(其他答案合理即可得分)

55.(10鐵嶺)在學習了“摩擦力”的知識以后,小園發現媽媽有一個裝化妝品的瓶子。如圖甲所示,它的瓶身是塑料的,瓶蓋是金屬的。
(1)①她猜想:“塑料表面可能比金屬表面更粗糙”。 為了驗證猜想:小園設計的實驗方法應該是:保持________不變,通過比較___________的大小,來比較塑料表面和金屬表面的粗糙程度。
②進行實驗時,小園應該用細線系住化妝瓶掛在彈簧測力計上,分別把化___________________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沿直線勻速拉動化妝瓶,讀出彈簧測力計的示數,進行比較即可驗證猜想。
(2)小園還想用化妝瓶做“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的實驗,于是他找來了棉布、毛巾,并搭了一個簡易斜面。她把化妝瓶放在同一斜面頂端,由靜止開始滾下,這樣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次實驗中化妝瓶靜止時的位置如圖乙所示。通過觀察比較實驗現象,并進一步推理可以得到,如果運動物體不受力,它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①壓力;摩擦力(勻速拉動時拉力或彈簧測力計的示數)②勻速
(2)使化妝瓶到達斜面底端時速度相同(或化妝瓶在水平面開始運動時速度相同);做勻速直線運動(以恒定不變的速度永遠運動下去)

56.(09廣州).用圖7所示的方法測量同一只鞋在不同水平路面滑動時的摩擦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D
A.在柏油路面和冰面上測得的摩擦力都相同
B.在同一路面.無論鞋內是否放上鐵塊,摩擦力都一樣
C.只要鞋被拉動了,測力計的讀數就等于鞋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
D.在同一路面鞋以不同的速度做勻速運動,測力計的示數都相同

57.(09廣西百色市)如圖10所示,在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活動中,當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時,必須使木塊保持__________狀態,這樣才可以根據________測出摩擦力的大小。
勻速直線運動 二力平衡
58.(09青島)小雨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著木塊,分別在毛巾和棉布表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發現在_________表面上測力計示數較大。實驗說明: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___________,摩擦力越大。毛巾 粗糙

59.(09江蘇)如圖所示,小芳在做“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實驗時,操作的錯誤是 .糾正錯誤后,應拉動彈簧測力計使木塊作 運動.若在木塊上再放一個砝碼,則木塊運動時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拉力不在水平方向 勻速 變大
60.(09山東平原縣)如圖所示,同一水平桌面上放有長方體木塊和鐵塊各一個.現想探究木塊和鐵塊的下表面誰更粗糙,請你只利用一個量程滿足實驗要求的彈簧測力計,設計一個實驗來驗證你的猜想.寫出實驗

的步驟和分析實驗的結果.
61.(09臺州)如圖甲所示,A是木塊,B是長木板,C是彈簧測力計,另有砝碼、棉布、毛巾等物。若勻速拉動彈簧測力計,可測出木塊受到的摩擦力。
(1)此實驗的目的是:研究 。
(2)在操作過程中,一定要保持彈簧測力計勻速拉動木塊,此時,彈簧測力計對木塊的拉力與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是一對 力。
(3)在圖乙中,D是一個電動裝置,可帶動木板勻速運動。該裝置相對圖甲所示裝置更具優勢,請指出其中一點。
(1)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只答“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有關”或“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粗糙程度有關”的得2分,無“粗糙”二字亦得分,僅答“摩擦力”得1分)
(2) 平衡 (3)方便讀取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或易于保持木板做勻速直線運動

62.(09重慶綦江)學習過“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后,小芳發現實驗室里
有如圖10所示的術塊和鋁塊,他想比較一下木塊和鋁塊表
面的粗糙程度,進行了如下實驗:
(l)要比較兩者表面的粗糙程度,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做實
驗時,應保持物體對桌面的_________不變,在物理學
中,這種方法叫做______________法。
(2)先將木塊疊放在鋁塊上,用彈簧測力計____________拉
動(選填“勻速”、“加速”或“減速”),彈簧測力計的示
數如圖10所示,則桌面對物體的摩擦力為____________N。
(3)然后,將________上(填兩物體的位置關系),重復上述過程,
這次測得的摩擦力為3.0N。
(4)比較兩次彈簧測力計示數可知,____表面的粗糙程度大一些。
(1)壓力;控制變量 (2)勻速, 3.3 (3)鋁塊放在木塊 (4)鋁塊
63.(09廣西貴港)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實驗中,某同學的操作步驟如下:
(1)把木塊平放在水平木板上,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緩緩地_______拉動木塊,使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穩定,觀察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1;
(2)把木塊側放在水平長木板上,重復上述操作,觀察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2;
(3)如圖乙所示,在長木板上固定好毛巾,把木塊平放在其表面上,重復步驟(1)的操作,觀察此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F
3。比較F
1和F
2有:F
1_______F
2(選填“=”、“>”或“<”);比較F
1和F
3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接觸面的________有關。
(1)勻速 (3)= 粗糙程度
64.
(09遼寧朝陽)某興趣小組的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系”時,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A.與物體接觸面積的大小有關
B.與物體受到的壓力大小有關
C.與物體運動速度有關
D.與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為了驗證以上猜想是否正確,小
組利用如圖17所示裝置進行了實驗。
實驗中所用的木塊完全相同,操作方
法正確,實驗過程及實驗數據如右表
所示。
(1)由第1和2次實驗,可驗證猜想__________是錯誤的。
(2)由第1和3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第1和4次實驗,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除第2和5次實驗可以驗證猜想D外,還有實驗也可驗證猜想D,請你寫出兩組,兩組實驗分別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只填實驗次數)。
(1)C
(2)接觸面積大小無關 (3)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一定,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4)4、6; 1、5或3、5(每組1分,每組中任錯一個數字不得分)
65.(09湖北宜昌)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選用的器材有:正方體木塊、讀數準確的彈簧測力計、粗糙程度均勻的長木板、棉布、毛巾等。
(1)在采用如左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測量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時,發現很難保持彈簧測力計示數的穩定,很難讀數。請分析其原因是什么?
(2)為解決上述問題,某同學對實驗裝置進行了改進,如圖7所示。請說明利用該裝置是如何測出木塊與長木板之間的摩擦力的。
(3)用如右圖所示的實驗裝置進行實驗時,為什么能解決上述問題?
(1)很難保持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2)當拉動長木板時,木塊處于靜止狀態,根據二力平衡的條件,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3)因為無論長木板是否做勻速直線運動,木塊都處于靜止狀態,都容易讀數。
66.(09海南)為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某同學利用彈簧測力計.長方形木塊.砝碼.長木板和毛巾等器材做了如下的實驗。
(1).為了測量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必須使木塊在水平木板上做_______運動。
(2).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積的粗糙程度有關時,應選擇的圖是_______和________。
(3).在實驗中,該同學又猜想摩擦力的大小可能與物體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請你利用已有的實驗器材,幫助他設計實驗方案驗證猜想(簡要回答)
(1).勻速 (2).甲;丙 (3).將木塊分別平放.側放.豎放在木板上,水平勻速拉木塊運動,觀察記錄彈簧測力計的讀數。
67.(09新疆)小明在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實驗中,記錄的結果如下表所示:
次數 |
接觸面 |
壓力 |
摩擦力 |
1 |
木塊與木板 |
2 |
0.4 |
2 |
木塊與木板 |
4 |
0.8 |
3 |
木塊與棉布 |
2 |
0.6 |
4 |
木塊與毛巾 |
4 |
1.2 |
(1)在這個實驗中,使用的是控制變量法,第1、3兩次實驗中的變量是_______,控制的變量是_________。得出的結論是: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月粗糙,摩擦力越大。
(2)在探究壓力對摩擦力大小的影響時,可采用______兩次的實驗結果,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壓力大小
(2)1、2 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時,壓力越大,摩擦力越大
68.(09廣東茂名)如圖14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實驗時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1)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論是 。
(2)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
(3)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是 N。若物體不是做勻速運動,而是做加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 摩擦力;若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 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4)實驗時,小明先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零,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測出的摩擦力 實際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實際操作時,手拉著彈簧測力計做勻速直線運動是比較難做到的,因而測力計的讀數不一定等于摩擦力的大小。請你提出一個改進的方法,確保測力計的讀數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你的做法(畫圖或文字說明): 。
(1)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2)壓力大小 (3)2.2,大于,小于 (4)小于
(5)做法如圖所示,或用電動機牽引測力計做勻速直線運動
69.(09聊城)課堂上,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A.與接觸面受到的壓力大小有關 B.與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有關
C.與接觸面面積的大小有關 D.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劉明學習小組采用了如圖9甲的實驗設計,用彈簧測力計水平拉動木塊在木板上勻速運動,并進行三次實驗.實驗數據如下表所示,則表中數據可以驗證猜想 (填序號),可以得到的結論是: .
(2)為了驗證其余三種猜想,在上面結論的基礎上,該實驗小組改用了如圖9乙的實驗設計。他們認為按照圖乙做實驗,便于讀數、方便操作。請你簡單說明他們這樣認為的依據: .
(1)B 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相對)運動的速度大小無關.
(2)彈簧測力計靜止不動;水平拉動長木板,不再要求一定勻速.
70.(09棗莊)小娜同學在利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時,

得到如下實驗數據:
⑴你認為表中哪個數據是不合理的,這個數據是:____________。⑵請你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得出實驗結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小薇同學又利用現有的器材將實驗操作方法進行了改進,改進后的裝置如圖乙所示,該裝置的優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2.6”的數據不合理(1分) ⑵滑動摩擦力大小與接觸面積無關;壓力越大,接觸面積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2分) ⑶拉動木塊時,即使沒有勻速運動對實驗也沒有影響,實驗容易操作;彈簧測力計相對操作者靜止,可使讀數準確(2分)(答出一條即可)
71.(09泉州豐澤))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活動中。
(1)在水平桌面上,用彈簧測力計水平向左拉動木塊,使其作勻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示數如圖16所示。根據____________知識可知,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為_______N.
(2)小華將木塊沿豎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測得木塊所受的滑動摩擦力變為原來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隨接觸面積的減小而減小。你認為他的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二力)平衡(力) 2.8 (2)壓力減小
72.(09天水)如圖13所示是“探究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在實驗前,同學們提出了以下幾種猜想:
猜想一: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運動速度有關
猜想二: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
猜想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的接觸面積大小有關
猜想四: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間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1)在實驗中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時應水平拉動,且使它在固定的水平方向上做_________直線運動,根據______________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
(2)通過圖a和圖b的實驗步驟進行比較可知,猜想_______正確的。
(3)通過圖a和圖c的實驗步驟進行比較可知,猜想_______正確的。
⑴勻速 二力平衡 ⑵二 ⑶四
73.(09大連)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實驗中,小明猜想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他用一個帶鉤的木塊、一個彈簧測力計、兩個質量相同的砝碼,分別在木板、棉布和毛巾表面是進行實驗,如圖所示。
(1)拉木塊市,要使木塊所受的拉力在________方向,并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
(2)①②③三次實驗是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是否有關。(3)如果在①④⑤三次實驗中,測力計的示數關系為F1<F2<F3,可得出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__________有關。(4)能用④②③三次實驗來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是否有關“嗎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摩擦力”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第3節摩擦力-安徽省級優課”,所屬分類為“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八章運動和力第3節摩擦力-安徽省級優課”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