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所屬欄目:初中物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河北省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章透鏡及其應用第3節凸透鏡成像的規律-河北省優課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實驗操作知道實像和虛像的概念。 2、通過實際測量知道物距和像距的定義。 3、通過實驗操作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能在探究實踐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象、實驗數據中總結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觀察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勇于實驗探究日常生活現象中的物理學規律。 2、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有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
2學情分析
1.通過前面所學的內容,學生已經知道透鏡的一些基本知識,對實像和虛像也有所了解,同時也具備了利用刻度尺讀取數據的能力。
2.對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道的雖然很少,但是對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讓學生經歷探究、交流和思考的過程,就能實現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認識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因為這是初二學生在物理課上經歷的第二次探究實驗,學生對于科學探究的全過程缺乏經驗,因而把它作為重點。) 2、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和通過數據分析歸納得到結論。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2、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對于實驗探究學生處于起步階 段,記錄數據后分析這些數據歸納得到結論,是學生比較陌生的,因而此處確定為難點。)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講授】凸透鏡成像規律
課題名稱:《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課型:新授課 課時:1 所屬教材目錄:人教版八年級物理第五章第三節
教材分析: 《凸透鏡及其應用》這一章的教學思路主線是“凸透鏡的基本知識---凸透鏡的成像規律---凸透鏡的應用”,可見凸透鏡成像規律是本章的重點。新課標要求“探究并知道凸透鏡成像的規律”,要求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過程不僅了解凸透鏡的成像規律,也要初步了解“實驗---分析---歸納”的科學探究方法。
學情分析: 通過前面所學的內容,學生已經知道透鏡的一些基本知識,對實像和虛像也有所了解,同時也具備了利用刻度尺讀取數據的能力。對凸透鏡的成像規律知道的雖然很少,但是對探索凸透鏡成像規律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只要讓學生經歷探究、交流和思考的過程,就能實現對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實驗操作知道實像和虛像的概念。 2、通過實際測量知道物距和像距的定義。 3、通過實驗操作理解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過程與方法 1、能在探究實踐中初步獲得提出問題的能力。 2、通過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與方法。 3、學習從物理現象、實驗數據中總結歸納科學規律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具有對科學的求知欲,樂于觀察自然現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現象,勇于實驗探究日常生活現象中的物理學規律。 2、在探究問題的過程中,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有主動與他人合作、交流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探究過程。(因為這是初二學生在物理課上經歷的第二次探究實驗,學生對于科學探究的全過程缺乏經驗,因而把它作為重點。) 2、實驗數據的處理、分析和通過數據分析歸納得到結論。
教學難點 1、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 2、對實驗數據的處理和分析。(對于實驗探究學生處于起步階 段,記錄數據后分析這些數據歸納得到結論,是學生比較陌生的,因而此處確定為難點。)
教法與學法:觀察發現法、設疑誘導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準備:光具座(帶刻度尺)、凸透鏡、蠟燭、光屏、火柴、電腦及投影。
教學過程 :
一、情景引入
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判斷透鏡的種類,并利用手中的透鏡完成學案上的活動內容。判斷透鏡的種類 學生活動:用實驗桌上的凸透鏡,近距離觀察課本上的字和看遠處的物體,討論交流觀察到的現象。(學生觀察后會覺得非常驚奇,因為同一個透鏡可以成不同特點的像。讓學生帶著眾多的疑問和好奇走進本節課的學習。)
二、提出問題進行猜想
引導學生提出合理的探究問題,組織學生對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的猜想。 介紹“物距”的概念,討論活動中所觀察到的現象,并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培養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知道猜想要有依據。)
三、師生合作制定方案
介紹實驗器材,強調實驗注意事項,讓學生明確三心同一水平高度,讓學生知道物距和像距的概念。 引導學生設計合理的實驗方案。(讓學生認識實驗操作的順序性和遞進性,確保能夠觀察到不同性質的像。) 教給學生如何區分實像和虛像,如何觀察虛像。(回憶上一章反射和折射形成的虛像引出怎樣觀察凸透鏡所成的虛像)。(板圖) 演示1:用光屏承接清晰的實像。 演示2:用眼睛觀察虛像。 讓學生明確實驗注意事項,規范實驗操作,確保順利完成實驗探究。(通過兩個學生的演示分散實驗難點。怎樣觀察凸透鏡所成的虛像是難點、易錯點,通過兩個板圖加深學生的理解。)
四、分組實驗收集數據
學生分組進行實驗,邊實驗邊記錄數據和現象。教師巡視并輔導學生實驗。(要求學生至少找到一組不同性質的像,各組匯報實驗數據,并統一輸入屏幕上的Excel表格。)(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讓學生經歷探究的過程,體驗科學探究的方法,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
五、分析論證評估交流
1、利用Excel表格的排序功能,引導學生歸納初步的實驗結論。 2、通過師生分析讓學生關注兩個特殊的位置點。(u=f ,u=2f) 繼續進行實驗,觀察u=2f ,u=f時的實驗現象,進步完善實驗結論。 (板書) 3、呼應課前的猜想。
六、課堂小結
學生歸納本節課的收獲:1、知識方面 2、能力方面
七、針對練習
從以下四個方面設計針對練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知識。 1、凸透鏡成像與物距的關系。 2、根據物距和像距的關系,判斷像的性質。 3、根據像的性質判斷物距和焦距的的關系、像距和焦距的關系。 4、根據凸透鏡成像規律判斷像的大小變化。
八、板書設計
第三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u>2f f<v<2f 縮小 倒立 實像
u=2f v=2f 等大 倒立 實像
f<u<2f v>2f 放大 倒立 實像
u=2f 不成像
u<f v>u 放大 正立 虛像
九、教學設計說明
1、努力構建“學生本位”的課堂,能學生分組實驗的老師不演示,能實驗的不用多媒體課件呈現,讓學生真正的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努力體現“尊重學生主體,把課堂還給學生”的教育理念。
2、教學中,一方面注意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養成積極主動的學習習慣;另一方面注意科學探究方法的滲透,引導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培養學生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3、將信息技術滲透到物理教學中,利用電子表格對實驗數據進行處理,降低分析實驗數據的難度。
第三節 凸透鏡成像的規律
班級 姓名
【學習目標】
1. 探究并知道凸透鏡的成像規律。
2. 初步了解“實驗—分析—歸納”的科學探究方法。
【學習過程】
一、學生活動
手持凸透鏡近距離觀察物理課本封面上的字,然后將透鏡慢慢遠離課本觀察像有什么變化(或通過透鏡觀察同桌的眼睛),最后觀察遠處的物體,例如教室墻壁上的字或圖片,室外的房屋樹木等。
觀察的現象:
提出的問題:
猜想與假設:
二、設計實驗
實驗器材:
安裝順序:
三、進行實驗與收集數據
所使用的凸透鏡的焦距f =
實驗次數 |
物距u/ cm |
像距v/cm |
像的大小 | 像的正倒 | 像的虛實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 | |||||
2 | |||||
3 | |||||
4 | |||||
5 |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