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期中考,試卷講評課
所屬欄目:初中數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期中考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廣東省 - 廣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數學七年級上冊期中考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廣東省 - 廣州
期中考數學試卷講評課教學設計
【學情分析】
剛進行完全鎮統一的中段考,從中段考的成績來看,雖然本班在級排名第一,高于鎮平均水
平,但是相比兄弟學校的有些班級而言還是不理想,從學生們的答題情況來看,有一部分同學基礎知識掌握得不夠扎實,符號處理得很不好,當老師在講題時他非常清楚,可輪到自己做時又出錯。一些中下基礎的同學在處理有文字描述的問題時,不能正確理解題意,更搞不清楚其中的數量關系。還有部分同學整體思想沒有樹立。從第25題的解題情況來看,還有相當多的同學對于圖形的理解很不好,沒有樹立那種空間意識,還需要慢慢培養。想通過這一節課的試卷講評,幫助他們查漏補缺,幫助他們積極一些思考問題的方法,提高他們的理解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通過試卷講評,讓同學們能自覺地查漏補缺,鞏固相關知識點;
過程與方法:通過對典型錯誤的剖析、矯正、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思考方法和解題策略; 情感態度與價值:樹立嚴謹認真的學習態度,培養同學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10、16、18⑤、23、24、25題的錯因剖析與矯正. 教學難點:找出錯因,改正錯誤,拓展提升.
【課時安排】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2分鐘)
第10周我鎮統一進行了中段考,今天我們來講評試卷,首先簡單總結一下這次的整體情況,這次測試我班平均分73分,高鎮平均2分,達到了老師定的目標。雖然達標,但是還是有一些不理想的地方,一是我班90分以上的只有10人,不如4班,優生成績并不理想;二是發現很多同學對知識的掌握不牢固,不能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能盡可能地改正錯誤,鞏固知識,掌握方法。本課時要達到三個目標,請看大屏幕.
設計意圖:讓學生對班級、對自身的成績有一個總體的認識,清楚自己的實際情況,方便學生定下一次測試的目標;
二、先自主更正(課間進行)
提前把試卷發給同學們,要求同學們利用課間時間用紅筆自行更正試卷,先把一些由于粗心大意所犯的錯誤更正了,對于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做上記號,留到課堂問師傅或組長;
設計意圖:讓學生先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查漏補缺、鞏固知識,培養學生嚴謹的學習態度;
三、小組合作交流,答疑解難(6分鐘)
請同學們將自行更正中還不會的題進行組內交流,理解好錯題的解題思路,弄懂其中的錯誤原因,還不能解決的疑難問題等會兒通過用電子書包有選擇的觀看微課小視頻,聽老師講解。
2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學習,一方面幫助學困生訂正錯誤、鞏固知識,提高優生的口頭表答能力;另一方面培養學生之間團結協作的精神;
四、利用電子書包觀看微課(一些典型錯題的講評)(10分鐘)
從同學們做題來看,下列幾題得分率比較低: 第10題 第16題 第18(5)題 第23題 第24題 第25題 平均得分 0.66 0.59 2.08 1.44 3.42 1.79 得分率
0.33
0.29
0.52
0.36
0.57
0.36
指導學生打開電子書包中“我的學案”,針對自己的錯題選擇性的觀看微課,然后訂正錯題。 設計意圖:因為每一個學生的錯題都不一樣,每個學生接受知識的能力也不一樣,
利用電子書包中的微課可以實現分層教學、個性教學,不同層次的學生可以選學不同內容。
五、利用電子書包進行“互動討論”,做數學醫生(10分鐘)
老師把一學生的第23題的解答過程拍照上傳到“互動討論”中,讓學生討論為什么這樣的解
答不能得滿分?怎樣解答才算是完美?
老師根據學生評論的情況進行適當的指點,提煉方法,并進行拓展延伸: 方法指導:若0BA,則BA.;
若0BA,則BA;
若0BA,則BA。
下面請同學們在電子書包的“互動討論”中償試完成思考題,并把你的答案在研學案上寫好拍照上傳。
思考:有兩個代數式:132
mmA,322
mmB,當m取任意有理數時,請你比較A和B的大小, 并說明理由。
3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并通過互動討論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提供一道拓展題,是希望優生們能夠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
六、課堂檢測(做5分鐘,點評5分鐘)
請打開電子書包的“我的作業”中提供有一份與本次測試題型相關的5題課堂小題,檢測一
下同學們的掌握情況:
小測
1、下列各式中的兩項是同類項的是 ( ) A.2ab與2
12
ba
B.xy2和2xy; C.3與5; D.a3和b3 2、代數式yx22的系數與次數分別是( )
A、系數是2,次數是3; B、系數是-2,次數是3; C、系數是2,次數是3; D、系數是-2,次數是2;
3、觀察下列等式:331,932,2733,8134,24335………通過觀察,用你所發現的規律確定20173的個位數字是( )
A.3 B.9 C.7 D.1
4、有兩個代數式:422
mmP,1)2(mmQ,當m取任意有理數時,比較A和B的大小關系為( )
A、PQ B、PQ C、PQ D、P與Q沒法比較
做完后查看一下自己的做題情況,再回到首頁,打開“錯題本”把錯題重做一次。 檢測完成之后,教師簡單地分析一下情況,指出學生還存在的問題。
設計意圖:檢測學生本節課的學習成果,分析他們的掌握程度,以便今后調整教學內容;
七、課堂總結:(1分鐘)
本節課通過試卷的講評,我知道我在 方面掌握得還不夠好,以后我會多做這方面的題目,提高自己的解題水平.
八、布置作業:(1分鐘) 完成一份補償練習附:板書設計
期中試卷講評
比較兩個代數式的方法:作差
若0BA,則BA.; 若0BA,則BA; 若0BA,則BA。
【教學反思】
本學期我任教初一,是備課組長,所以有一個任務,就是要上一節中小學數學的銜接課;而我又是我校《基于電子書包的初中數學幾種不課型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組的負責人,主要負責講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為了同時完成這幾個任務,本節課我就利用電子書包來講評試卷,提高課堂效率,所以本節課有好幾個“身份”,既是一節基于電子書包的課題展示課,又是一節中小學和銜接課,還是一節全鎮公開課。
按照平時的傳統教學方法,一節課是很難講評完一份試題的,因為既要做成績的分析,又要講評錯題,而每位同學做的錯題又不一樣,講的內容就會很多。本節課我就利用電子書包的功能特點來有個性的講評試題,提高了課堂效率。整個流程我是這樣操作的:課前做足準備,在備課時我就把學生各小題的得份就統計好,找出幾個錯誤率比較高的題用手機錄制成小視頻,每個小視頻不超過5分鐘。然后提前把試卷發到同學們手中,讓學生利用課間把試卷上的簡單錯誤(有些是學生由于粗心大意犯的錯)糾正了,剩下的叫到堂上更正。課堂中:我先總結全班成績,接著馬上進行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把自己獨自解決不了的問題在組內交流,問師傅和組長,還搞不定就通過看老師錄制的微課,盡可能地更正了,最后把全班錯得比較多的第23題做一道典型例題進行講評。先是利用電子書包叫
5
學生對別人的錯誤解法進行疹斷,當學生理解不透徹時老師再進行講評,然后再時出一道題進行拓展提升。最后再出四道題進行小測反饋學習效果。 課后我把學生錯得比較多的題更改一下數字或背景,編成補償試題,布置成作業,讓學生進一步鞏固基礎知識。
在實際操作時,過程還是很流暢的,獲得了聽課領導和老師們的一致好評,他們說到本節課有幾個亮點:一是本節課是多媒體的有機融合,符合我區提倡的研學后教的要求,形式新穎,內容豐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課堂效率;二課前對各小題的得分率進行了統計,獲得了準備的數據,課堂上老師很有針對性地講評錯得多的幾題,讓這節課能做到重點突出;三是將錯題錄制成小視頻,再利用電子書包的特殊功能,讓學生有選擇性的觀看視頻,做到了個性化教學;四是最后為了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小測,這對學習的學是一個促進作用,對老師的教有一個指導作用。
本節課雖然獲得了好評,還是有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一是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時,氣氛還不夠熱烈,有些同學錯的題目太多,課堂時間有限,部分學生沒有更正完,不盡興;二是在利用電子書包對第23題進行互動討論中,網絡有點跟不上,學生的回復貼子發不上網絡,我們沒法看到同學的真實想法;三是老師在講評第23題的解法時引導得還不夠好,學生沒有理解為什么要這樣“作差”,還有老師覺得時間有限,沒有把已經準備的拓展題拋給學生,對其進行深化延伸。經過反思,我覺得后兩個問題我是可以解決的,我應該預見網絡的“塞車”現象,把第23題改為學生口頭
6
描述錯誤原因,一樣是做“數學醫生”,對題目進行疹斷,騰出時間來讓老師慢慢引導得出正確地解法。
經過這一次的教學實踐,我收益不少,讓我明確了以后用電子書包講評試卷可以這樣上了,在我的腦海里有了一個基本的方法和思路,也讓我明白以后在進行這樣的教學時得注意以下幾點:一是錄制小視頻的話,分小題錄比較好,一方面方便上傳,另一方面學生聽一問更正一問,學習效果更好;二是微課要想上課時比較流暢的話,就得提前下載;三是進行互動討論時分小組比較好,一個組上傳一個貼子,一方面可以集思廣益,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網絡“塞車”。
相信有了這一次的經驗,我的電子書包課會上得越來越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