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簡介:

視頻標簽: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天津市第一0二中學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第七章 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
一、學習目標: 第2課時
1、匯報實驗成果,歸納總結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2、以酸雨的危害為例,說明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影響。
3、認同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提高環保意識。
二、學案
【知識回顧】 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提出問題:
酸雨對種子萌發有影響嗎?
作出假設:
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影響。
【新知學習】
(一)分組匯報
(二)科學生命小組匯報
(三)歸納總結
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 作用,酸性越強,則抑制作用越大。
(四)視頻播放:酸雨對生物和非生物的危害
(五)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過 ,減少燃燒 、 等燃料時污染
物的排放。
二、其他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影響
全球性大氣污染主要表現在:酸雨、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
播放視頻: 臭氧層空洞 核泄漏對植物的危害 水俁病
總結歸納:和酸雨一樣,其他的環境污染也會對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造成危害。
如:水俁病------ 污染 ; 痛痛病----- 污染
三、談本節課的收獲
四、情感升華:你為環保做些什么?
倡議書------表演三句半
【知識反饋】
-
酸雨對植物的生長會有影響嗎?麗麗同學就這一問題進行了探究,制定計劃并實施:
①在一個花盆里播10粒的玉米種子,等它們長成幼苗后做實驗;
②向食醋中加清水,配制成“模擬酸雨”;
③向花盆里的玉米幼苗噴灑“模擬酸雨”,每天一次,觀察并記錄實驗現象;
④實驗結果:幾天后,花盆中玉米幼苗全部死亡.
請你回答下列問題:
(1)麗麗同學的探究實驗設計有問題,你認為下列哪一組可以作為其對照組_ _
A.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每天噴灑清水
B.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并放在低溫環境中
C.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放在陰暗的環境中
D.同時設置另一盆條件完全相同的玉米幼苗,既不噴灑清水,也不噴灑
“模擬酸雨”
(2)此實驗中麗麗同學提出的假設是什么?____ __.
(3)有人認為本實驗只要用1粒玉米種子做實驗就行了,你說呢?簡述你的
理由.
___ __ _.
2、下列哪一種情況不是由酸雨造成的( )
A.森林枯萎 B.魚蝦死亡 C.水俁病 D.土壤肥力降低
3、全球性大氣污染主要表現在( )。
A.酸雨、溫室效應、生物入侵 B.酸雨、溫室效應、臭氧層破壞
C.溫室效應、亂砍濫伐、臭氧層破壞 D.臭氧層破壞、含鉛廢物、酸雨
4、下列關于酸雨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酸雨屬于水污染 ②酸雨對農作物有嚴重影響 ③酸雨腐蝕建筑和文物
④酸雨是自然現象 ⑤酸雨可毀壞森林 ⑥酸雨是由本地區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
A.①③⑥ B.①④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教學過程
1.1
第二學時
1.1.1【教材分析】
《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是七年級生物學下冊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第二節內容。而第二節是繼第一節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基
礎上,起到提升的作用,如果人類活動破壞了生態環境,會有什么后果呢?循著這樣的邏輯,在第二節通過學生探究活動認識到環境污染i對包括人在內的生
物有不良影響,從而確立環保意識。
1.1.2【課標依據】
第七章《人類活動對生物圈的影響》是在《生物圈中的人》一級主題下的二級主題。要求本章節幫助學生形成環境污染會影響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的生存和發展這一重要概念。學生具有保護環境的意識和行為是九年義務教育重要的培養目標;新課程理念是面向全體學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倡導探究性學習。
1.1.3【設計理念】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思路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和教育規律,面向全體同學,還課堂于學生,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通過探究實
驗獲取實驗成果,匯報、交流。運用視頻和三句半表演提出保護環境的倡議書等方式引起學生的震撼和共鳴。 最后達成共識,落實教學重難點。
1.1.4【教材處理】
把握課程標準要求,靈活的使用教材,不照本宣科教材上學生能看會的不講,能夠自己動手獲取知識的,一定引導積極進行探究,讓學生體驗獲得過程
的喜悅。豐富地引進視頻、文字及評價展示等多媒體教學資源,使教學內容豐富生動并充分利用學生身邊的資源,討論交流進而使所學知識得以升華,達到
預期的效果。
1.1.5【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說明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危害。
能力目標: 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創新思維、合作交流、語言表達等多種能力。
情感目標: 認同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增強環保意識。
1.1.6【學情分析】
初中學生活潑好動,勤于動手,善于觀察。在學習第一節《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基礎上,通過學生模擬探究活動,觀察酸雨對種子的萌發和植物的生長狀況,在實驗中及時發現問題,小組合作共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終身學習的能力。樹立環境保護意識,增強關心愛護生物圈的情感。
1.1.7【教學重點】
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1.1.8【教學難點】
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1.1.9【教學方法】
情境導學法、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1.1.10【學習方法】
匯報交流、自主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歸納總結學習
1.1.11【教學手段】
匯報交流、實物展示、評價展示、視頻等多媒體的運用
1.1.12【教學準備】
教師:廢棄的電池、多媒體課件。
學生:分組實驗報告、生命科學小組報告(有條件的小組可以用相機或攝像機記錄實驗成果)、 收集環境污染對生物影響的案例。
自編:三句半---保護環境倡議書。
1.1.13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創設情境】
欣賞歌曲:杜甫的春夜喜雨,由此首詩為切入口引入主題。
活動2【活動】回顧舊知
【設計意圖】回顧第一課時的探究主題《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一方面為了課堂的完整性,另一方面探究實驗是會考題型,
分值比重大,下面兩個問題是在探究實驗中要掌握的知識,在這里回顧舊知中得以鞏固。
1 、提出問題:
2 、作出假設 :
活動3【導入】【新授課題】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第2課時 匯報、交流、總結
活動4【活動】【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帶著任務進入新課程的學習。 (找一學生大聲的讀出學習目標)
1、小組匯報“酸雨對種子萌發的探究結果”,歸納總結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2、以酸雨的危害為例,說明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影響。
3、認同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提高環保意識。
活動5【講授】教學重點
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活動6【講授】教學難點
模擬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活動7【活動】新知學習一、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
(設計意圖)探究實驗中學生親歷操作,觀察,記錄等活動中獲得了實驗成果。通過小組活動在與人合作、交流、創新思維、語言表達等能力
方面得 到提高。在學生喜獲實驗成果之時進行小組匯報交流,總結歸納出酸雨對生物的危害。
1、小組匯報實驗成果:(共六個小組,分別派2名代表到臺前匯報數據及實驗結論)
2、生命科學小組匯報:(由一名學生代表展示實驗成果,一名學生代表對小組實驗成果進行分析,總結。)
3、(學生分析得出結論):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抑制作用。

(老師引導):提出問題抑制作用與PH有什么關系?
(全員參與小組討論,得出結論):酸性越強,則危害越大。
4、組間評價:
(設計意圖)對分組實驗中實驗結果與預設結果不相符的,全員參與分析失敗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及創新能力。
(小組討論,他組進行評價):他組對“實驗結果不支持假設的小組”進行分析
(老師引導)從內外因上分析可能導致失敗的原因。
(小組自評)代表發言,分析結果。
(教師評價)及時對該組的探究情況予以客觀評價,既要指出存在的問題,又要進行激勵。
(教師總評價):肯定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自評互評、合作交流等能力的提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5、播放視頻:酸雨的危害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的播放把抽象知識直觀化,使學生真正認識到酸雨對生物的危害。
播放視頻:酸雨對生物及非生物的危害
活動8【活動】二、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應該怎樣做才能從根本上控制酸雨的形成。
(學生閱讀課本P110,回答問題)
活動9【活動】三、其他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
【設計意圖】以酸雨對生物的危害為例,尋找發生在身邊的環境污染,小組交流說出常環境污染,如霧霾、沙塵暴、生活垃圾、水污染等。
小組討論分析和視頻的播放加深印象。
1、小組討論:發生在你身邊的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有哪些?(老師適時引導)
2、播放視頻:如水污染引起的水俁病、臭氧層破壞、核輻射的危害。
活動10【活動】四、情感升華
【設計意圖】:用親歷的驗證及身邊發生的活生生案例,讓學生感受到環境污染對包括人在內的生物危害,使學生意識到保護環境迫在眉睫。保
護環境,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學生發言:你將怎樣做。
【設計意圖】:學生表演三句半的方式,學生情感升華,引起保護環境的共鳴。
學生表演----三句半
活動11【測試】五、 目標的達成
談收獲
活動12【測試】六、【知識反饋】
設計意圖:檢查知識點的落實,及會考題型的練習。
完成學案-----評價
活動13【作業】七、【布置作業】
設計意圖:知識鞏固,分層布置作業。
全體學生完成P54陽光課堂基礎達標,有能力的同學完成能力提升。
活動14【活動】八、 【教學板書】
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教學設計
第2課時
匯報、交流、總結
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抑制作用(酸性越強,抑制作用越大)
二、 除酸雨外,其它環境污染對生物的不良反應
水俁病----汞 痛痛病-----鎘
活動15【活動】九、【教學反思】
【教學反思】
一、點滴收獲
1、本節課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帶著任務學習,有效的達成了情感目標和知識目標。教學設計和實施過程體現新課程教學理念,面向全體學
生,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在探究酸雨對生物的影響中,學生親歷提出問題、獲取信息等過程中獲取實驗成果,在老師的組織下成功的進
行了匯報、交流、總結,培養了學生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科學探究能力。
2、新課開始創設情景,既運用《春夜喜雨》這首人盡皆知的名詩,又以歌曲的形式展現,學生們感到新穎并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望。
3、探究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中,全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小組活動中,學會了合作、與人交流,提高了收集和處理科學信息、分析
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好地完成了實驗報告。在交流、匯報中體會著他們成功的喜悅。尤為讓我高興的是,通過學生的探究實驗我感受
到了,我的學生已具有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
例如:
①在小組匯報實驗成果時,有兩組同學實事求是的匯報了他們的真實結果。在供實驗的10粒種子中,第5組每天噴灑PH=4的模擬酸雨
有2粒種子萌發;第3組每天噴灑PH=7的種子沒有一粒萌發。這兩組的預期結果與實驗結果不相符,而這兩組沒有改寫實驗報告,卻是實事
求是的呈現了他們的實驗結果。這種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符合了新課程目標的要求。
②生命科學小組的實驗結果更是震撼,他們不僅探究了不同PH值的模擬酸雨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實驗,而且展示了不同的PH值從第一
天到第五天的萌發情況,還非常清晰的記錄了每天的萌發狀況。更讓人驚喜的是他們在實驗過程中能夠不斷發現問題,第五天發現用PH等
于7、6、5的溶液噴灑的種子都100%萌發。小組討論分析問題:PH<5.6的雨水為酸雨,預設的結果是酸雨對種子的萌發有影響。而用PH
等于5的模擬酸雨噴灑種子100%萌發,小組從操作的每一個環節進行分析、測試,沒有發現問題;后來小組成員發現,用PH等于7、6、5
培育的種子萌發狀況不同,7和6的種子萌發后生長狀況良好,而等于5的種子萌發后生長緩慢。于是生命科學小組同學在測量種子萌發率的
指標上,又增設了一組測量指標:種子萌發的莖長,PH=7、6、5的平均莖長分別為3.05cm、2.05cm、0.6cm,由此得出結論酸雨對種子
的萌發有抑制作用。生命科學小組同學們的這種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使得實驗結果比預期結果又上了一個深度。這樣的結果讓我感受到只
要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他們的創新能力是無止境的。
二、需改進的地方
1、由于是錄像課,學生課堂上有些拘謹,有的同學沒有放開,以后注重在課堂上多鍛煉。
2、在以后的分組實驗中,也盡可能的設置多組對照實驗,讓學生的探究實驗能力進一步提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
-----更多視頻請在本頁面頂部搜索欄輸入“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其中的單個詞或詞組,搜索以字數為3-6之間的關鍵詞為宜,切記!注意不要輸入“科目或年級等文字”。本視頻標題為“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天津市第一0二中學”,所屬分類為“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如果喜歡或者認為本視頻“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二節探究環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天津市第一0二中學”很給力,您可以一鍵點擊視頻下方的百度分享按鈕,以分享給更多的人觀看。優質課網 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您的支持,感謝您的關注和支持!有問題請【點此聯系客服QQ:98322856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