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所屬欄目:初中生物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初中生物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綠色植物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描述植物葉片的結構;理解氣孔開閉原理;說出綠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環中的作用。
2.能力目標:嘗試用徒手切片方法制作臨時裝片,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標:認同綠色植物進行蒸騰作用的意義,初步形成保護森林,愛護綠色植物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1.教學重點
蒸騰作用的概念及意義;綠色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環中的作用 2.教學難點
制作葉片橫切面的臨時切片;認識葉片的結構;解釋氣孔開閉原理。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和導學案 2.微課-探究植物對水分的運輸 3.動畫短片和實驗指導視頻 4.氣孔開閉的模擬動畫 5.實驗材料 6.課前學生分組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視頻導入
播放動畫短片-小雨滴歷險記。
提問:短片中主人公是誰?
觀看視頻
思考回答
吸引學生目光,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舊知回顧
其實熱帶雨林大部分降雨都是植物散失的水分冷凝而成的,那么植物體的水分是從哪兒來的呢? 請大家回顧一下,填寫導學案舊知回顧部分。(教師巡查,并用手機將學生填寫內容拍照,上傳到屏幕,請學生展示。)
完成導學案,并展示。 回顧舊知,
引出新知。
新知探究
主題一:植物對水分的吸收和運輸
提問:植物吸收的水分又是怎樣運輸到其他器官的呢? 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微課視頻來探究植物對水分的運輸。(強調觀看過程中注意記錄實驗現象于導學案中,播放微課視頻,)
引導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得出相關結論
(備注: 實驗相對書上進行了改進,將紅墨水改成了藍莓汁,這樣不僅可以觀察顏色也可以通過品嘗證明水分被運輸到了葉,增加了一個有葉和無葉上的塑料袋上有無水珠的對照,探究了蒸騰作用及發生部位。
觀看視頻,記錄現象
通過微課更快速直觀的呈現演示實驗。 培養學生良好的實驗記錄習慣。 培養學生根據實驗現象分析得出結論的實驗思維。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主題二 植物的蒸騰作用 (一)
葉片的結構 (二)
氣孔與保衛細胞
實驗:制作并觀察葉片
1.讓學生朗讀實驗目的 2.展示實驗材料和用具 3.播放實驗指導視頻
4.提醒學生實驗注意事項 5.巡視,提示,指導學生實驗
6.將學生實驗后填寫的導學案拍照上傳到屏幕,請學生上臺展示。
播放保衛細胞張開和閉合的模擬動畫提問氣孔張
開閉合是靠什么調節的? 講解起孔張開機制和影
響因素,總結氣孔是蒸騰作用的門戶也是氣體進出的窗口。
實驗:
1.練習徒手切片,制作菠菜葉橫切面的臨時切片。 2.使用顯微鏡先觀察葉片菠菜葉的臨時切片,
3.用顯微鏡觀察迎春葉片的永久切片。根據“葉片結構示意圖”對比歸納葉片基本結構。 4.用顯微鏡觀察蠶豆葉下表皮永久裝片,認識保衛細胞和氣孔 5.完成導學案。
6.在黑板上表格中反饋每組完成進度。
7.上臺展示觀察辨認的葉片的結構。
觀看氣孔開閉動畫,思考氣孔張開和閉合原理。
學生通過實驗和觀察,獲得感性知識,
培養學生主
動探究獲取知識的能力。
通過表格記
錄實驗進度,保證了實驗的有序進行,并促進了學
生實驗,加快了實驗速度。
直觀感受氣
孔開閉,突破理解氣孔開閉原理的難點。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三)
蒸騰作用的意義 主題三
綠色植物參與生物圈的水循環
引導提問:植物吸收的水分大部分都通過蒸騰作
用散失了,這對植物來說是一種浪費嗎?蒸騰作用對
植物來說有什么意義呢? 總結蒸騰作用的意義
提問: 通過學習,你能猜測并描述一下小雨滴的歷程嗎?其實小雨滴的歷程就是生物圈水循環的過程。
請學生總結水循環的過程并回答植物對生物圈水循環的意義
布置課外任務:關于植物對生物圈的水循環的意義請大家課外查閱資料作更多地了解。
總結:我們要保護森林,愛護綠色植物。
思考并回答蒸騰作用對植物的意義。
思考并描述小雨滴的歷程,思考水循環的過程和意義。
通過設疑,引導學生思考,使學生認同蒸騰作用對植物有重要意義。
通過小雨
滴的歷程與開頭呼應,并引導學生總結了水循環的過程。 通過讓學生課外查詢資料,將信息技術的運用延伸到課外。 讓學生形成愛護植物的情感認識。 當堂小節 提問:通過本節學習,你們有哪些收獲呢?( 使用班級優化大師隨機點人).
總結學習收獲
使教學效果得到直接反饋
鞏固練習 布置完成導學案中練習。
完成導學案中鞏固練習 通過練習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
教學反思
為了突出主題以及保證課的完整性,我將本節內容進行了適當的調整,將兩個課時整合為一課時,對部分知識進行了弱化處理,同時采取了多種方式減少實驗所消耗的時間,如實驗前播放演示視頻讓學生對實驗過程更清晰,在實驗過程中通過表格記錄實驗進程的方式促使學生實驗更高效等。
本節課的創新點在于對書上觀察與思考的實驗進行了改進,將滴入的紅墨水改為了藍莓汁,這樣學生不僅能通過視覺還能通過味覺感知到水分通過莖運輸到了葉,在此實驗基礎上增加了對照,在有葉和無葉的芹菜上罩塑料袋,來探究蒸騰作用發生的部位。這樣這個實驗就同時探究了運輸水分的結構和蒸騰失水的部位,起到了承上啟下的作用。
教學過程使用了微課,視頻,動畫等資料使學生學習方式更豐富,學習興趣更濃厚,并使用了希沃授課助手同步播放和實時上傳功能,使課堂教學與信息化技術緊密融合。
通過學習學生在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上基本能達成,在情感目標上對于綠色植物參與水循環的實際意義并未做到深刻的認識,僅僅讓學生回答出和查資料仍然顯得有些不足,最好能設計討論環節讓學生展開思維加強保護植物的思想認識。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