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殖民擴張,民族解放運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初中歷史與社會八年級下冊《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浙江省 - 紹興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
一、教學設計 (一)設計主旨
鑒古知今,學史明智。在現實中回望歷史,牢記對歷史的一份尊重;在歷史中展望未來,肩負起對歷史的一份責任。 (二)課程標準 2-3-7
描繪殖民統治的歷史版圖,評析殖民主義的影響以及被侵略被壓迫民族的反抗斗爭
(三)教材分析
結合課標以及八年級相關內容,這一課內容放在第七單元第四課《資本主義的擴展》之后,旨在突出世界資本主義的發展是建立在對殖民地國家和人民的奴役和掠奪之上的。面對苦難,拉美和亞洲人民紛紛展開反對殖民統治、爭取民族獨立的民族解放運動,沉重地打擊了殖民統治者,也為被壓迫被奴役民族指明方向。
新航路開辟 近代殖民擴張
三角貿易(歐洲對拉美掠奪) 英國對印度掠奪
拉美獨立運動 印度反英大起義
反殖民斗爭 (四)素養目標
1.從時空觀念角度描述殖民擴張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時空感知能力;
2.指導閱讀分析、提取視頻、文字等信息,了解殖民統治者進行奴隸貿易的背景、經過;通過合作探究,感受殖民者給亞非拉地區帶來的沉重苦難,掌握評價歷史事件的方法,培養辯證意識,培養綜合思維能力。
3.分析英國殖民者通過東印度公司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及其給印度帶來的災難,通過結論到史實,史實到結論的雙向印證,強化學生的史論結合,史論實證的意識。
4.在探究學習中感知被侵略被壓迫民族的反抗斗爭的精神;從歐洲國家的殖民崛起中探尋對中國崛起的啟迪,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培養學生以人為本,善待生命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愛國情愫,明確青年一代肩負的責任。
5.在探尋殖民擴張的過程中,讓學生感知對歷史須保留的一份尊重,一份責任,切實提高歷史意識,堅持歷史思維。 (五)學習重難點
重點:殖民擴張給亞非拉帶來的災難、印度和拉美的民族解放運動 難點:全面認知殖民擴張、如何對待殖民擴張 (六)學教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圖片導入感知主題 1.(展示)阿迪達斯品牌主打鞋—
—2012年的腳鐐鞋
提問:請同學們談談對這雙鞋子的第一印象(或感覺)
2.(出示)鞋子下方評論區的抵制呼聲
承轉一雙帶鏈條的鞋子設計為什么會引發如此大的影響呢?就讓我們開啟今天的課題《殖民擴張與民族解放運動》,走進歷史,探尋答案。 學生觀看圖片,暢談對這雙主鞋的感受。
用阿迪達斯“腳鐐”運動鞋導入激趣,透過一度轟動的腳鐐門事件,激發對歷史的回望,同時比較自然地過渡到本課殖民擴張的教學。
描繪殖民崛起之路 1.(展示)世界大洲輪廓圖
提問: 在15世紀初期世界各地大體處于隔絕閉塞的狀態,那是哪些
人讓世界開始走向整體呢?他們又得到了哪些國家的支持?
(結合學生的回顧在地圖中畫出新航路開辟的路線,直觀展示)
2.(展示)歐洲列強殖民擴張演變圖
提問:①哪些歐洲國家先后走上了殖民擴張的道路?②這些國家的擴張主要集中在哪幾個大洲?③后來居上擁有最多殖民地的是哪個國家?
學生根據世界地圖回顧新航路開辟的路線,了解新航路的開辟拉開了歐洲殖民擴張的序幕。 觀察歐洲列強殖民擴張演變圖,回答問題,描述殖民統治的歷史版圖的變化。
以新航路開辟為入口,從所學知識滲透到歷史間的聯系,將歷史和地理知識進行整合,體現綜合化。
用示意圖展示歐洲列強殖民擴張的演變,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更為直觀的描述殖民統治的歷史版圖變化。
揭秘有形的腳鐐——三角貿易
1.(出示)英國學者約翰.霍布森給出的觀點,引出黑奴貿易的原因探究結構圖(由學生上臺展示學習成果)
2.(播放)奴隸貿易微課, 請學生根據視頻微課在探究單完成貿易過程示意圖,簡要說明解說是怎么進行奴隸貿易的。
3.(出示)結合微課提問和課前收集的材料,引導學生小組討論——是功臣還是強盜?
(若學生回答有困難,教師可 進行讀材料指導)
4. (展示)販賣黑奴的圖片,再次叩問腳鐐鞋事件(引出對歷史的尊重)
學生自主學習相應段落,完成原因探究結構圖
學生根據微課,完成貿易示意圖和解說稿
小組合作探究(借由圖文資料探尋三角貿易的影響)
學生在學習這一環節后,再暢談對這雙主鞋的感受。
通過課文解讀、微課視頻和問題辨析有效完成黑奴貿易的三個環節,達成學教目標。讓學生手動起來、腦動起來,在辨析中引導學生客觀全面的去認識殖民擴張的雙重影響。在此基礎上播放黑奴貿易的圖片展示,加深對奴隸貿易的罪惡感的認知,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
(七)板書設計
設計意圖:歷史照亮未來,翻開歷史的扉頁,在現實中回望歷史,保留一份對歷史的尊重,在歷史中展望未來,書寫一份對歷史責任。
揭秘無形的腳鐐——東印度公司
1.(出示)英國“像海綿一樣從恒河邊上吸取財富,又擠出來倒在泰晤士河中。”
提問:請結合課本,根據年代尺來尋找相關史實印證上述觀點。 2.(解讀)東印度公司,分析英國對印度進行殖民侵略的特點
3.以史論證,歸納出殖民侵略的影響
自主閱讀聯系課本,列舉史實說明英國對印度的侵略,歸納英國殖民侵略的影響
這一環節的設計,引導學生學會從結論到史實,再從史實到結論的雙向印證,強化學生的史論結合,史論實證的意識。
撬開腳鐐的束縛——民族抗爭之路
課前對學生進行了如何去了解探究歷史事件的指導,由同學分組對拉丁美洲獨立運動和印度民族大起義進行探究學習
學生代表進行課前探究學習匯報 其他學生在匯報中學習并做適當的摘要
結合本部分教材設計的內容比較精煉的特點,課前小組探究,課中小組匯報,更有利于學生對被侵略被壓迫民族的反抗斗爭的感悟,同時也提高學生對于要素提煉的能力。
奔赴歷史回響之路 教師提問:如何看待西方殖民擴張而崛起?你認為中國的應該走怎樣的崛起之路?(引出對歷史的責任) 學生根據課堂所學和相關評論,述說自己的觀點
通過討論歐洲國家殖民崛起教訓對中國發展帶來的啟迪,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培養學生以人為本,善待生命人文精神和高尚的愛國情愫,明確青年一代肩負的責任。 結束
形成板書 結束語
對學生的回答感悟予以概括和肯定。鞏固提升本課主題立意。
二、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設計緊扣課程標準,堅持“綜合化、分層化和活動化”的指導思想,力求培育學科核心素養,發展學生綜合素質。
(一)成功之處:
1.呈現開放式的學教策略,堅持學科素養的落實。通過對腳鐐鞋的層層揭秘,引發學生對歷史的共鳴,從中去認識到歷史需要尊重,培養學生的歷史意識;在描繪殖民統治的歷史版圖這一環節中,從時空觀念角度描述殖民擴張的過程,提升學生的時空感知能力。 2.整合多元化的知識領域,堅持綜合學習的體驗。以地理和歷史為基礎,整合了相關人文社會科學內容。在讀圖分析的過程中進一步引導學生明確地理地圖的閱讀指導。
3.營造多樣化的學習方式,堅持學為中心的主旨。根據課程標準,明確學習目標,在此基礎上再根據學習內容的難易程度,選用學生自主閱讀、合作探究和課后探究不同的學習方式。 4.展示多形式的教學手段,堅持信息技術的整合。在本課的教學中,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以及想達到的不同的教學效果,采用了白板、教學助手和互動課堂等教學手段,幫助提高教學效果。
(二)敗筆之處:
1.雖然對教材進行了整合,使整節課線索更為清晰,但在評析殖民主義的影響時,通過三角貿易和東印度公司兩次進行探討,盡管是兩種不同的殖民方式,立足于兩種不同的學科素養的呈現,但還是感覺有些重復。 2.課堂環節上安排的時間上不夠合理。 3.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給予最中肯合理的評價。 (三)再教設計:
1.對于學生課前探究學習需要一個不斷指導和嘗試的過程,這次探究活動只是對學生進行了簡單的如何去了解歷史事件的指導,雖然學生在課堂上進行了展示,但只是對于事件的梳理,在對于理解和評價上,還需要進一步的提升。這需要平時更多的課堂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反思。
2.需要對學情有更準確的判斷,從而能對學生生成性的回答給予更好的回應和評價。
三、課堂學習單 學習任務一:
觀看微課,請同學們三角貿易過程示意圖(包括行程和交易物品)
學習任務二:
小組合作探究:請根據下面的材料談談你們的看法?(提示:結合“三角貿易”對非洲、歐洲、美洲、世界等角度的影響進行評析)
學習任務三:
材料一:“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臟的東西。”
材料二:西方殖民者入侵非洲時,非洲的社會生產力普遍低下,甚至有不少部落仍處于奴隸社會時期……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