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生活的故事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生活的故事》浙江省 - 溫州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生活的故事》教學設計
授課類型:新授課 課時安排:1課時
一、 教材分析
本課是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第三課,本單元圍繞生活的變化,讓學生從時間和空間兩個維度去認識生活的世界,而本課以價值觀念的變化和代際差異為中心,突出時代變遷與生活態度的變化之間的聯系,引出了歷史的概念,為接下來歷史部分開啟了學習之門,具有承前啟后的作用。 二、 學情分析
本課授課對象為七年級學生,七年級學生心理生理發育都還不成熟,對于抽象的概念難以理解,但是對形象生動、形式多樣的日常生活很感興趣,因此本課設計了學生活動,讓學生對生活的變遷有形象的認識,而對于生活的時空意義以及學習歷史的價值等抽象概念還需要教師的引導。
三、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 運用具體事例,說明自己同長輩在生活情趣和價值觀念等方面的差異,理解生活中客觀存在的代際差異。
2. 結合具體事例,分析自己同長輩之間存在差異的原因。
3.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知道生活的時空意義,感悟記錄歷史、認識社會的時空條件。
4. 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理解并把握生活的變化。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破洞牛仔褲的看法、以及生活差異的故事分享等活動說明不同時代的人在客觀上存在的代際差異,并探討不同的人存在代際差異的原因。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歷,感悟生活的時空意義,在與祖輩生活的對比中,感受生活變化的同時,真正理解生活變化,自覺從祖輩手中傳承與堅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四、 教學重難點
重點:列舉不同時代的人在觀念上的差異以及產生差異的原因 難點:感悟生活的時空意義,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五、 教學方法
教法:講授法 學法:合作學習法
六、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講述故事:過年回家穿一件補丁牛仔衣,奶奶會有什么反應?
呈現:“代際差異“概念
(板書——代際差異) 聽故事,思考問題 素材貼近學生生活
實際,補丁牛仔衣的態度差異引起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快速進入課堂,引出代際差異的概念。 講授新課
提問:同樣是補丁,為什么奶奶與我的態度截然不同? 呈現:奶奶的話“過去我們那個年代可是有了錢也買不到東西。有時候一年攢下的布還不夠過年做一身衣服。”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交流討論
通過對補丁截然不同的態度的原因的分析,讓學生感受祖輩的生活和當時的社會狀況,讓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分析不同時代的人的思想觀念的差異。
活動:你還知道哪些祖輩和當下生活觀念的差異?并嘗試說明原因。 (小組活動: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自選角度,一人記錄,一人發言,時間6分鐘)
總結:生活觀念的變化
服飾—從有衣服穿到穿的舒服漂亮 飲食—從能吃飽到吃多吃好到吃的健康
住房—從有房住到住的有格調
交通—從身份象征到代步工具
消費觀念—從量入為出到超前消費 過渡:從剛剛同學
小組合作討論,寫在小黑板上,并選擇一名組員發言
通過舉自己與長輩們生活觀念差異的事例,讓學生切身感受祖輩的生活和當時的社會狀況,并通過分析產生思想觀念差異的原因,讓學生學會用歷史的眼光分析不同時代的人的思想觀念的差異。
們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我們祖輩生活的年代,物資十分匱乏,國家對生活必需品按計劃生產和供應,那是個靠票證才能保證人們生活基本需要的年代,“排著長隊購物,勒緊腸子度日”是當時生活的真實寫照。所以從同學們分享的事例中我們可以得出,祖輩和我們生活觀念上存在差異的原因是什么? (板書:物質生活
思想觀念)
思考并回答問題
提問:我們應如何正確看待我與奶奶在補丁問題上的觀念差異?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示? 總結:用歷史的眼光看問題:歷史就是關于社會生活如何變化、為何變化的學問。
(板書: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問題) 過渡:隨著時代的發展,如今我們生活在的補丁可能越來越少,而補丁的含義也發生了變化,然而在這個補丁的背后,卻依然有一些事物在歷史的洪流中熠熠閃光,請問是什么? 材料:衣服雖舊,
思考并回答問題
交流討論
總結,將形象的感受升華為抽象的概念,讓學生真正明白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問題的含義
整潔不臟即美,衣服可以沒有補丁,但心里不能沒有“補丁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補丁精神”應永遠堅守。
——張軍停《重談補丁精神》
提問:說說你理解的“補丁精神”?并舉例說說生活中有哪些傳承”補丁精神“的例子
在學生討論過程中,讓學生明白代際差異不可避免,但是隨著時代發展依然有一脈相承和堅守的東西。
提問:從兩個補丁當中,你如何看待社會的“變”與“不變”?
總結:變是社會發展的本質,我們的社會總是在不斷變化中發展前進。
不變是社會留下的財富,讓我們傳承前人的經驗和成果,更好的生活。
過渡:這些生活中的變與不變,告訴我們怎樣選擇、怎樣做事、怎樣為人,這就是我們學習歷史的意義和價值。而歷史書寫的就是我們生活的故事。
(板書——歷史 生活的故事)
思考并回答問題 讓學生通過分析,切身理解學習歷史的意義,而不是空洞地進行知識灌輸。
課堂小結
老師希望同學們: 能夠汲取過去的經驗認識當下的時代 把握未來的方向
點出歷史學習的意義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