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第4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庫爾勒
第4課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
了解遣唐使和唐文化對日本產生的深遠影響;鑒真東渡日本;玄奘西行取經等史實。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讓學生介紹玄奘、鑒真等不畏艱險,出國遠行,學習交流的事跡,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及語言表達能力。
通過識讀《日本唐招提寺內的鑒真塑像》《玄奘西行與回國路線圖》等圖片,獲取有效歷史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培養學生讀圖識圖能力。
通過對唐朝我國同亞洲各國,特別是日本和天竺等國的友好往來情況的學習,啟發學生思考唐朝時期出現頻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這種友好交往對歷史發展產生的重大影響,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學習鑒真為實現目標不懈努力、矢志不渝而六次東渡日本遠播中華文化的品質,學習玄奘西行和譯經追求真知的精神,激發學生積極上進、自強不息。
2)感受開放交流、包容吸收外來文化對于世界各國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今天改革開放的偉大意義。
3)認識唐代的強盛及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從而增強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的認同情感。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課重點: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行
本課難點:遣唐使的影響、玄奘西行、歷史史實與文學作品之間的區別 三、教法
多媒體課件、小組討論、講練結合、讀書指導法,。 四、授課過程 1、師今日贈言:
我們4班是一個朝氣蓬勃的班級,在我眼中你們是自信的、陽光的,喜歡思考的、善于交流的、老師很高興能參與到你們的成長中來,一起交流、一起探討,今日我給大家的贈言是:成功沒有捷徑,歷史上有成就的人,總是敢于行動,雖然也會經常失敗。但是不要讓對失敗的恐懼,絆住你嘗試新事物的腳步。
2.導入新課:在中國曾經有那么一個時代讓世界為之仰望:那就是大唐盛世!它是中華民族悠久歷史中最為輝煌的篇章,它以自己絢麗的光彩照耀了整個世界。誰能給大家談一談你眼中的大唐盛世呢? 生:可以用圖畫、描述、書寫等各種方式來談(學生各盡特長,展示特色)
師:這就是我們眼中盛唐時期的中國,國富兵強,繁華開放,將古老而燦爛的中華文明傳播四方,世界各國的使者紛至沓而來。他們一旦進入了大唐帝國的領土,無不由衷的贊嘆。直到今天,海外華人仍被稱為“唐人”。今天就讓我們走進歷史,一睹大唐中外交往的風采。
第四課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師過渡:有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有方向才能更好的達成目標,請同學們齊讀我們的學習目標,期待著本節課我們精彩的表現! 3、出示學習目標:(請同學們齊讀)
(1)掌握遣唐使、鑒真東渡、玄奘西游等基本史實。
(2)通過讀圖《鑒真塑像》《玄奘西行路線圖》獲取信息,感知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發展。
(3)感受開放交流、包容吸收外來文化對世界各國文明發展的重要作用。
教師過渡:前面我們已經進行過課前自學知識整理,接下來我對大家的自學情況進行反饋:對玄奘西行和鑒真東渡和遣唐使來華的基本史實掌握比較好,但是對交流的影響和唐朝對外交往頻繁的原因分析有些欠缺,接下來我們重點看一下相關知識:
(有請課前自學效果比較好的小組上前,帶領大家一起學習,分享成果)
4、遣唐使 (1)概念: (2)特點:
(3)日本派遣唐使到大唐的目的是什么?遣唐使給日社 會帶來什么影響?
(4)出示唐風洋溢奈良城的影響圖片進一步說明(一)師:唐朝它以自信無私的情懷的向外傳播文化,同時它也以恢弘寬廣的胸襟虛心向外學習;正是在這種吸納與傳播的過程之中,唐朝的中
外文化交流也進入了繁盛時期。從而留下了廣為傳頌的鑒真六東渡和玄奘西行的故事。播放歌曲《敢問路在何方》,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有請我們的故事王——萬明亮同學講一講玄奘西行的故事吧: 生:玄奘西行的故事
師:玄奘西行,歷盡磨難,體現的是中國人學習域外文化的堅韌精神。我們今天仍在弘揚玄奘精神,因為玄奘精神不僅是中國佛教的寶貴精神財富,同時也是中華民族乃至人類共同的寶貴精神財富。玄奘是中華民族的脊梁,是絲綢之路的踐行者,更是中印友好的使節與化身。 通過剛才同學們的故事講述,請你想一想在鑒真和玄奘的身上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
生:信守承諾、永不放棄、吃苦耐勞、不畏艱險、堅持不懈、勇于開拓、虛心好學、樂于奉獻
過渡:兩位唐朝高僧,兩條行進路線譜寫出了同樣壯麗的篇章,接下來請同學們進行一下歸納對比并從中體會唐朝對外交往的特點及交往頻繁的原因:
5、利用表格歸納法來理順鑒真東渡和玄奘西行是唐朝時期對外文化交流史上的兩件大事,對比兩件事的異同。 事件
時間
人物身份
目的地
出行的主要目的
通過對比讓同學們認識到當時唐朝的對外交流特點是:對外開放,
雙向交流
6、論從史出小組合作探究:(出示材料輔助學生得出結論分析) 材料一:大唐國者,法式備定,珍國也,常須達。
——《日本書紀》 材料二:隋唐對外交往活躍„„唐政府鼓勵各國商人到中國貿易,允許他們長期居住。 ——七年級中國歷史下冊 材料三:《唐朝中外交通圖》
想一想:為什么唐朝時對外交往如此廣泛和活躍呢?
生答:(1、唐朝國力強盛,經濟文化都處于當時世界領先地位,對各國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基礎:國力強盛);2、唐朝比較開放、寬容的對外政策給各國友好交流提供了機會(保證:政策開放);3、唐朝對外交通發達,給各國友好往來提供了條件(條件:交通發達)。)
過渡: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唐朝前期經濟發達、文化繁榮,民族關系和睦、中外交流密切,對世界文明作出了重要貢獻。在我們為先輩的輝煌成就感到自豪的同時,我們還應該看到,今天的中國正處在改革開放、經濟迅速發展時期,我們能從唐朝的對外交往中得到什么啟示呢?
7、生以史為鑒談啟示:
師總結:我們必須有穩定的政治局面,堅持對外開放的政策;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素質,努力發展經濟文化;我們要學習唐朝海納百川的博大胸懷,在傳播文化的同時,要善于吸收其精華,為己用;我們要善于學習其它國家的優秀文化,并在吸收先進文明后,不斷創新,勇于進取,敢于改革;
8、回顧本課歷史知識:
學生整理出:中日文化交流----遣唐使來華、鑒真東渡;中印文化交流——玄奘西行;唐代對外交流特點——對外開放雙向交流 9、小結:教師:|(音樂旁白)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大唐帝國,對很多國家都產生了強大的吸引力,出現了開放與交流的盛況。大唐文化已經成為中國大國崛起、走向世界的象征。 一個國家只有經濟文化先進發達,才能產生巨大的輻射力和吸引力,才可能得到別人的尊重乃至仰慕;一個國家只有在確保主權獨立的前提下,對外開放鼓勵交流才會有所進步;一個國家不論大小強弱均有所長;一個國家只有積極開放、虛心學習,才能充分吸取別人的精華,豐富自己的文化,為了我們中國的復興,為實現我們偉大的中國夢,我們責無旁貸唯,讓我們攜起手來勇往直前。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