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三國鼎立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新人教版七年級上16課《三國鼎立》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新人教版七年級上16課三國鼎立-安徽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方案 課題名稱:三國鼎立
學科年級:
七年級
教材版本:
人教2016版
一、教學內容分析(簡要說明課題來源、學習內容、知識結構圖以及學習內容的重要性)
本課是人教版2016年新教材第四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政權人立與民族交融第一課內容。它包含三個子目:官渡之戰、赤壁之戰、三國鼎立,講述了東漢末年國家從分裂割據到局部統一的過渡時期的歷史。三國鼎立的形成揭開了北方民族大交融和江南地區開發的序幕同,是歷史的一大進步,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本課的教學為下一課學習“西晉的短暫統一”奠定了基礎,體現了知識的延續性,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歷史作用。三國時期是中國有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時期,是東漢與西晉之間的一段歷史時期,中國歷史從此進入了封建社會民族大交融時期。從這一意義上說,學好本課作用重大。
二、教學目標(從學段課程標準中找到要求,并具體化為本節課的具體要求,明晰(學生懂)、具體、可操作、可以依據練習測試題)重點及難點(說明本課題的重難點)
課標要求:知道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閱讀《三國演義》片斷,講述史實與《三國演義》描述的區別。
知識目標:1掌握官渡之戰、赤壁之戰和三國鼎立的史實,分析曹操能夠統一北方的原因、赤壁之戰中曹操失敗的原因以及三國鼎立形成的原因。
2了解歷史上著名的戰役“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說出其與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關系。
能力目標:1.通過對曹操在兩次戰役中一勝一敗原因的分析、曹操統一北方的原因分析,培養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總結歸納能力、透過歷史現象看本質的能力、辯證的思維能力。
在區別歷史真實人物和文藝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客觀地評
價歷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目標:1、通過對三國鼎立局面形成原因的分析,認識到每一歷史事件發生都有其客觀條件,但是人們的主觀能動性,特別是符合實際情況的主觀能動性也起重要作用。
2、通過對曹操等歷史人物的分析和評價,認識到評價歷史人物時,主要應該看其是否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的發展。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學生對預備知識的掌握了解情況,學生在新課的學習方法的掌握情況,如何設計預習)
本課的學習對象是七年級學生,他們對三國歷史故事興趣濃厚,小學語文課本中也學習過“三顧茅廬”的故事。但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對歷史人物的認識呈現出單一和片面的特點,易把文學作品當成真實的歷史,在教學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了解文學作品和真實的歷史之間的區別。
預習作業:閱讀課文并查找與三國時期相關的歷史故事。
四、教學過程(設計本課的學習環節,明確各環節的子目標,畫出流程圖) 導入:三國漫畫圖片滾動展示(配以古箏曲《高山流水》烘托氣氛) 設問:你知道有哪些三國時期的歷史人物和歷史典故? 設計意圖:從學生已知內容導入,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 官渡之戰
投影出示:曹操《蒿里行》 學生朗讀并體會。
師:1.這首詩中描繪的是怎樣的景象?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狀況? 3.你愿意生活在這一時代嗎? 生:……
設計意圖:通過曹操詩歌引出東漢時的情景,并進而讓學生體驗出這一時代的動蕩、蕭條,人民渴望結束戰爭,統一是人民所愿。出示:《東漢末年軍閥割據圖》
師:1、請同學們觀察地圖,你覺得誰最有實力統一北方? 2、誰最后完成北方統一大業?
結合課本內容思考:曹操勢力逐漸壯大的原因? 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師生共同探究。
政治:“挾天子以令諸侯”、“唯才是舉”。 經濟:實行屯田
動態出示:《官渡之戰形勢圖》
教師對戰爭過程進行概述。學生聽講并找出戰爭的交戰時間、交戰雙方、地點、結果和影響。
探究一:你能說出曹操勝利袁紹失敗的原因嗎?
曹操:兵力只有三四萬。但他能謀善斷,善于采納部下建議。
袁紹:地廣、兵多、糧足。但輕視曹操,為人傲慢,不聽勸告,錯失戰機。 動態演示:《200年官渡之戰結束后形勢圖》
使學生明確:官渡之戰歷史作用:為曹操統一北方奠定了基礎。 設計意圖:通過動態地圖演示,幫助學生理解課文文本“為以后統一北方打下基礎”。
(過渡)出示:曹操詩《龜雖壽》片斷。 問題:詩中“壯心”指的是什么?他實現了嗎?
設計意圖:由曹操統一天下的雄心,自然引入第二目“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
出示:《赤壁戰前形勢圖》
學生看圖并指出,曹操南下統一全國面臨的主要對手?
出示圖片《三顧茅廬》,學生看圖猜成語,并請一學生講述這一典故。 出示:《赤壁之戰形勢圖》教師對戰爭經過進行描述。
播放視頻《赤壁之戰》片斷,學生帶著問題觀看,并明確戰爭的主要要素。 出示:《赤壁之戰后的形勢圖》 歷史作用:為三國鼎立奠定基礎。 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的對比表
重要戰役 時間 交戰雙方 結果 戰爭特點 重要意義 官渡之戰
200年 袁紹曹操 曹操勝
以少勝多
奠定了統一北方的
基礎
赤壁之戰 208年 曹操孫劉 曹操敗 以少勝多 是三國鼎立局面形
成的關鍵
探究二:官渡之戰中,曹操以少勝多,事隔八年,為什么兵強馬壯的曹操卻在赤壁之戰中失敗了呢?
師生共同總結: 失敗原因:
曹操: 客觀:來自北方,不習水戰,水土不服。 主觀:驕傲自滿;戰術失誤。 組成聯軍,戰略得當 孫劉聯軍 采用火攻,戰術得當 利用氣候、地理條件 我們要吸取哪些經驗教訓: *重視利用自然條件 *謙虛謹慎,驕傲必敗 *培養觀察思考的習慣 *團結可以戰勝強大敵人 ……
三、三國鼎立的形成
1、動態演示《三國鼎立形勢圖》
學生根據地圖,設計幫助記憶的三國形勢結構圖。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親自動手,培養學生梳理和內化知識的能力。 2、三國的治理和開發
圖片展示三國在經濟發展方面的舉措和成就。并指出公元230年衛溫到達夷洲(臺灣),加強了內地和臺灣的聯系。
3、發散思維:你認為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是歷史的進步還是倒退?
三國鼎立的局面相對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局面,是實現了幾個大范圍的局部統一,隨著三國鼎立局面的出現,結束了東漢末年群雄并起、連年混戰的局面,社會逐漸安定下來,為后來西晉重新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礎。因此是歷史的一大進步。 本課小結:
一種局面——三國鼎立
二場戰役——官渡之戰、赤壁之戰 三個國家——魏、蜀、吳
四個人物——曹操、曹丕、劉備、孫權 五個時間——200、208、220、221、222
牛刀小試:
一、 選擇題(第一關)
1、奠定了曹操統一北方的基礎的戰役是( ) 奠定了三國鼎立局面的戰役是 ( ) A、赤壁之戰 B、昆陽之戰 C、官渡之戰 D、巨鹿之戰
2、三國鼎立局面形成的時間是 ( ) A、220年 B、208年 C、221年 D、 二、找茬
拓展:評價曹操。 曹操眼中的曹操:
曹操說:……設使國家無有孤, 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
——《讓縣自明本志令》 名人眼中的曹操:
說曹操是白臉奸臣,書上這么寫,劇里這么演,老百姓這么說,那是封建正統 觀念制造的冤案……這個案要翻……
——毛澤東
……其實曹操是一個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個英雄。我雖不是曹操一黨,但 無論如何,總是非常佩服他。
——魯迅 百姓眼中的曹操:
寧可我負天下人,勿天下人負我。 亂世奸雄,治世之能臣。 你眼中的曹操? 學生發表自已觀點。
教師總結,并指出評價歷史人物標準。
首先,一分為二,從其功、過兩方面去評價。要看他一生的主流是否推動了社
會的進步和歷史的發展。
功過界定:是否有利于促進國家統一、維護民族團結。 是否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是否有利于文化的繁榮發展 其次,論從史出。
他是什么人,他做了什么事情,他做的這些事情對當時或后來的社會有什么影響。
*曹操戎馬一生,統一北方,對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具有積極作用,符合人民的愿望,這是推動歷史進步的一面。
*當然,曹操的性格也有另一面,即兇殘、奸詐,但我們認為他統一北方之大業是最主要的,所以我們評價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
五、教學策略選擇與信息技術融合的設計(針對學習流程的設計的各流程,設計教與學的方式的變革,配置學習資源和數字化工具,設計信息技術融合點)
教師活動
預設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多媒體滾動展示圖片,配以輕音樂烘托氣氛
觀看圖片,聆聽音樂
情境渲染
多媒體展示史料
結合材料,感知新知
培養學生分析材料的能力
多媒體動態展示地圖及視頻 教師講解戰爭過程
學生聽講解,感受戰爭形勢及戰爭場面
提升學生形象思維能力
出示表格及地圖
歸納總結所學知識
鞏固所學
知識點并形成完整結構
六、教學評價設計(創建量規,向學生展示他們將被如何評價(來自教師和小組其他成員的評價)。也可以創建一個自我評價表,這樣學生可以用它對自己的學習進行評價)
學生課堂表現評價量表
項目
A級 B級 C級 個人評價 同學評價 教師評價 認真
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 參與討論態度認真 上課能認真聽講,作業依時完成,有參與討論 上課無心聽講,經常欠交作業,極少參與討論
積極
積極舉手發言,積極參與討論與交流,大量閱讀課外讀物 能舉手發言,有參與討論與交流,有閱讀課外讀物
很少舉手,極少參與討論與交流,沒有閱讀課外讀物
自信
大膽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大膽嘗試并表達自己的想法 有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并作出嘗試
不敢提出和別人不同的問題,不敢嘗試和表達自己的想法
善于與人合作 善于與人合作,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
能與人合作,能接受別人的意見。
缺乏與人合作的精神,難以聽進別人的意見
思維的條理性
能有條理表達自己 的意見,解決問題的過程清楚,做事有計劃 能表達自己的意見,有解決問題的能力,但條理性差些
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做事缺乏計劃性,條理性,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思維的創造性
具有創造性思維,能用不同的方法解決問題,獨立思考
能用老師提供的方法解決問題,有一定的思考能力和創造性
思考能力差,缺乏創造性,不能獨立解決問題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