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2課活動課《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黑龍江省級優課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22課活動課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黑龍江省級優課
第22課活動課,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
一、活動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了解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起源與演變,知道中國傳統節日的習俗,提高文化素養。
(二)、過程與方法:課前收集整理,在教師指導下,學生成立研究學習小組,確定研究課題,查閱相關資料。課中展示探究,學生展示收集整理的成果,教師引導學生分析,了解相應的歷史,感受傳統節日,承載的文化內涵。課后拓展提升,課后通過探究活動點評,學生間相互交流的方式,進一步了解節日文化。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探究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理解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通過對洋節問題的討論,學會正確對待傳統文化和外來文化,通過合作探究,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的快樂和成就感,培養合作精神。
二、活動重點:通過探究中國傳統節日的起源,理解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增強民族自豪感。
三、活動難點:資料的收集整理和展示活動的編排。 四、活動過程:
(一)、課前收集整理。明確活動主題為探究中國傳統節日,教師簡介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的由來,經過討論,一起確定小組研究主題。
(二)、介紹收集整理資料的方法,教師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方式,開展資料收集工作,建議學生通過調查采訪長輩、查閱報刊
2
書籍、上網瀏覽、聽廣播、觀看影視資料、或者與同學交流節日感受等途徑獲取資料,教師還要指導學生整理資料的方法,如按照時間順序處理春節的演變歷史,用不同方式呈現節日的文化內涵等。
(三)、學生個人或小組合作,按以下幾個方面收集整理資料。 主題一,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的起源。 主題二,節日習俗和活動的傳承與變化。 (四)、課中展示探究。
1、學生展示學習成果,可根據學生課前收集,整理的情況,請學生上臺展示探究成果,注意學生展示成果的多樣性。
2、總結發現,出示節日習俗的傳承與演變表格,結合表格,找出中國傳統節日的共同點。從這些共同點中,說出你體會到的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有哪些?
3、發表見解,時下,許多“洋節”在中國盛行,你知道哪些“洋節”?我們怎樣正確對待“洋節”呢?
4、感悟收貨,在收集資料的過程中,在活動形式的設計中,在課堂的展示交流中,你有哪些收獲感悟呢?
5、結語,中國的節日文化是一份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反映了中華民族的道德觀和價值觀。
(五)課下與同學們進一步溝通交流。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