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統一多民族國家,鞏固和發展
所屬欄目:初中歷史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吉林
教學設計、課堂實錄及教案:部編版初中歷史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吉林省省級優課
課 時 教 案
課題 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備課人 谷麗(五道溝中學) 課型 新授課
課時
1課時
教
學
目 標 1、知識與能力:了解清朝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在臺
灣的建制及對西藏的有效管轄、鞏固西北邊疆的措施等史實,理解清政府對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所作出的努力,
培養以正確的民族觀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
力。
2、過程與方法:識讀《清朝疆域圖(1820年)》《平定準噶爾圖卷》《清軍平定大、小和卓叛亂圖》
,獲取有效歷史信息,增強歷史感。 3、情感態度價值觀:清朝建立起對全國的統治后,加強了對邊疆地區的管轄,使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得到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從中體會統一多民族國家是各族
人民共同締造的;
重點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鄭成功收復臺灣、清朝的疆域 難點 清朝對全國的統治、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 教法 閱讀、講授 、討論、 教具學具 資料 過程 教 師 引 導 學 生 活 動
圖片 導入 合作 探究 圖片: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表演中56名各族兒童簇擁五星紅旗進入會場的圖片,讓學生感受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由此質疑:我國這樣
一個統一多民族的國家是如何鞏固和發展的?今天
讓我們一起學習第18課《統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展》 目標導學一:清朝對全國的統治 1.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清軍入關的相關史實,簡單講述清朝對全國的統治的確立以及政治和思想上采取的措施。
目標導學二 :鄭成功收復臺灣和清朝在臺灣的建制 (一)鄭成功收復臺灣 1.教師簡單講述:明末臺灣的基本情況
2.學生回到是誰什么時間收復了臺灣?結合圖片講解鄭
成功收復臺灣的概況
答案提示:鄭成功。1662年從荷蘭人手里收復臺灣。 3.提出問題:收復臺灣的影響?
提示:被荷蘭侵略者占據了38年的臺灣,重新回到祖國的
學生觀察圖片
學生思考
學生看清軍入關的相關圖片
學生閱讀教材
學生看圖
學生了解背景 學生總結影響
懷抱。鄭成功是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 (二)康熙設置臺灣府
1.教師講授康熙在臺灣采取的鞏固統一措施和影響。
提示:措施:1684年,清朝設置臺灣府,隸屬福建省。1885
年臺灣正式建省,成為中國的一個行省。
影響:臺灣府的設置,加強了臺灣同祖國內地的聯系,鞏固了祖國的東南海防,臺灣的社會經濟發展也步入了新的歷史時期。
2.結合舊知講述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領土
目標導學三:清廷對西藏地區的有效管轄
1.史料解讀,根據材料討論西藏的重要性
答案提示:(1)面積廣大。(2)資源豐富。(3)戰略位置重要。
2.清政府對西藏管轄采取了哪些措施?
答案提示:(1)冊封:順治帝隆冊封五世達賴為“達賴喇嘛”;康熙冊封另一位西藏宗教首領為“班禪額爾德尼”。此后,歷代達賴和班禪都必須經過中央政府的冊封。
(2)建制:1727年,清朝開始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1793年,清朝頒布《欽定藏內善后章程》29條,標志著中央政權對西藏地方行使主權達到制度化、法律化的程度。
目標導學四: 鞏固西北邊疆
(一)平定噶爾丹叛亂
1.教師簡單講述:康熙帝平定噶爾丹叛亂的基本情況
提示:康熙三次率軍親征噶爾丹,平定了叛亂,穩定了西北部邊疆地區。
(二)平定大小和卓叛亂
史料解讀
材料:1757年,大小和卓誘殺清朝將領,小和卓自立為巴圖爾汗,發動叛亂。1758年,乾隆帝派清軍進入南疆平叛。起初,清軍出師不利。但由于大小和卓殘酷地壓迫維吾爾族人民,兵餉、徭役繁興,供給稍遲,家立破;及出亡(兵敗逃亡),又盡其貲以行,民脂殆竭。”人民不堪其苦,紛紛逃
亡,小和卓親自屠殺逃亡的士卒,也不能禁。在南疆人民的支持下,清軍終于粉碎了這次叛亂,重新統一了新疆地區。 教師簡單講述: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亂情況(乾隆時,清軍
經過兩年戰斗,平定了這場分裂祖國的叛亂)
讀課本,學生搶答平定叛亂后采取的鞏固措施
答案提示:設置伊犁將軍。
目標導學五 清朝的疆域
學生明確措施及
影響
學生明確
學生思考回答
學生分組學習
學生明確
學生閱讀史料
學生明確
學生回答
小結 練習 探究 學生齊讀課文清朝疆域,讀圖回答,
利用板書總結 練習課件的習題
鼓勵學生動手設計清朝疆域簡明圖示,并在圖上標明清政府
在各地區的管轄措施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