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蠟燭及其燃燒
所屬欄目:初中化學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人教版九年級上冊第一單元課題2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江蘇省 - 無錫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是實驗。
2、初步學會對實驗現象進行觀察和描述的方法。
3、能在教師指導下進行實驗,并通過對實驗現象的觀察和分析,得出有價值的結論。
4、初步學習書寫探究活動報告的方法。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的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基本過程和方法。
2、在探究過程中讓同學討論、交流,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逐步形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和學習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會與他人進行合作與交流。
2、能體會到探究活動的樂趣和學習成功的喜悅,并進而體會到化學學習的特點是關注物質的性質、變化、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2學情分析
學情分析
學生剛剛開始接觸化學,雖然對該學科抱有濃厚的興趣,充滿了好奇心,但由于處于起步階段的化學學習,所學的知識有限,以致不能很好的設計實驗,所以現在我們所進行的探究活動基本上都給出了操作建議,以后隨著學生知識的積累,將會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這節課中,學生在沒有化學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于第一次通過實驗的手段研究物質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實驗現象,引領學生設計實驗,完成實驗操作,透過現象分析本質并歸納結論。
3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蠟燭燃燒實驗的探究,使學生掌握化學探究的一般方法。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推理能力。
4教學過程
4.1第一學時
4.1.1教學活動
活動1【導入】對蠟燭燃燒的探究
教學過程預設: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設置情景
引入問題
[情景導入]
一長一短兩支蠟燭,如果將兩支蠟燭點燃后用大燒杯罩住,蠟燭會滅嗎?如果會的話,哪支先滅呢?
如何來驗證你的猜想?
動手實驗,驗證猜想。
[引言]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的許多重大發現和研究成果都是通過實驗得到的。
我國古代就通過煉丹和煉金發明了許多化學實驗器具。
[投影]中國古代的煉丹設備。
天才男孩拉瓦錫更是在不斷的實驗中識別出了氮氣、氫氣。
[投影]拉瓦錫紀念館一角,西方18世紀中葉的化學實驗室。
這些都為化學發展成為一門科學做出了貢獻。所以說要學好化學必須重視化學實驗。
今天我們就通過對蠟燭及其燃燒現象的觀察和描述,學習探究實驗的步驟和學習化學的方法。
猜想,發表個人意見
思考,發言
動手實驗
傾聽
觀察
體會
以問題引入,設疑,激趣
知道用實驗來驗證自己的猜想。
認識實驗是學習化學的一個重要途徑。
活動探究對蠟燭進行初步探究
請同學們拿起桌上的蠟燭,同桌兩人合作,對蠟燭以及蠟燭的燃燒作一個初步探究,然后把你們的觀察和發現告訴大家。
[板書]按學生匯報現象分塊板書
小組合作動手實驗。
發言、交流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自主實驗,從多個角度進行觀察。
整理觀察到的現象
活動探究
對蠟燭點燃前進行探究
[過渡]
這是同學們用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進行的初步探究的結果,下面老師在大家發現的基礎上引領大家用化學的眼光,實驗的手段再次深入探究蠟燭及其燃燒。
同學們發現蠟燭是:(白色固體,有氣味)這體現的是蠟燭的物理性質中的顏色、狀態、氣味。那么,物質常見的物理性質除此以外還有哪些呢?
[設疑]
我們如何來試驗蠟燭的硬度呢?
又如何來試驗蠟燭能否溶于水呢?
[小結]
你觀察到哪些現象,由這些現象,說明了什么呢?
思考之前所學,回答
設計簡單實驗,討論分析,進行實驗。
學生思考設計實驗、動手操作并全班交流、補充。
發言、補充
從物理性質的內容知道學生對蠟燭點燃前進行細致分析。
學習如何觀察和對蠟燭的主要物理性質進行描述。
體現化學學習的特點:關注物質的性質。
活動探究
對蠟燭燃燒時的現象及產物的探究
[過渡]
蠟燭點燃時,同學們已經發現,有火焰,放熱,我們還能有什么新的發現嗎?
同學們你觀察過蠟燭火焰分幾層,哪層最明亮,哪層最暗?哪層溫度最高嗎?
讓我們重新點燃蠟燭,進行觀察和實驗。
[指導]完成實驗一(實驗指導內容附后)
[小結]
1、三層火焰,我們分別稱為外焰、內焰和焰心。
2、外焰溫度最高。
3、我們一般用外焰進行加熱。
[設疑]蠟燭長時間燃燒后,蠟燭的長度有什么變化嗎?
蠟燭燃燒生成了什么新的物質呢?我們可以通過實驗來探究一下。
[指導]完成實驗二(實驗指導內容附后)
由于實驗現象不是很明顯,我們不妨將這個實驗改進一下。
[指導]完成改進實驗(實驗指導內容附后)
同學們,你在觀察中有新的發現嗎?
[小結]
由此可見蠟燭燃燒的變化中蠟燭與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投影表達式)這是一個什么變化?
實驗、觀察,描述蠟燭燃燒時的現象。
實驗、觀察、描述蠟燭燃燒時生成物的現象。
學習如何觀察物質變化過程中的現象并進行描述。
體現化學研究的特點:關注物質的變化。
學習對實驗進行總結。
活動探究
對蠟燭熄滅后的現象的探究
[過渡]
剛才同學發現蠟燭熄滅時冒白煙,這白煙是什么呢?讓我們根據蠟燭燃燒前后物質的種類來大膽猜測一下白煙可能是什么?
[設疑]如何驗證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
[指導]設計白煙的成分探究實驗。
[小結]白煙是石蠟固體小顆粒。
大膽猜測,并根據顏色、狀態等對猜測的可能性進行篩選。
討論、思考
利用石蠟的可燃性,設計簡單實驗。
學會根據現象,做出科學、合理的猜測。
并能簡單設計方案,驗證自己的猜測。
回顧總結
[總結]
通過以上探究,我們來總結一下探究成果。
①蠟燭的組成
②蠟燭的物理性質
③蠟燭的化學性質
④蠟燭點燃前后發生的變化
以上是我們對蠟燭點燃前、燃著時、熄滅后這三個步驟進行探究的。通過這個探究活動的體驗,同學們想一想,在化學探究中,我們一般應該按照怎樣的步驟進行有序探究?
[投影]科學探究的步驟:
變化前 變化中 變化后
同時,我們在剛才進行的有序探究中,比如,點燃前:我們重點關注了蠟燭的物理性質,燃著時和熄滅后,重點關注了蠟燭熔化、凝固等物理變化,和蠟燭燃燒這個化學變化中的一系列現象,這也啟示同學們以后學習化學時要學會幾個關注。
[投影]學習化學的特點:
關注物質的性質
關注物質的變化
關注物質的變化過程及其現象
思考、歸納本堂課所學。
傾聽、體會
通過總結,能對蠟燭及其燃燒有個系統認識。
通過對探究步驟、學習化學特點的歸納、總結,能在以后的探究活動中加以應用。
延伸與提高
我們剛才分階段對蠟燭及其燃燒進行了探究,接下來我們系統的重溫一次整個過程如何?
發現一開始自己忽略掉的現象,強調在以后探究實驗中,一要有科學的方法,二要學會有重點,有順序的全面觀察,并通過現象分析其中的科學原理。
同學們,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許多化學元素、化學物質的發現研究者敏銳的洞察力,勤奮思索加實驗的結果。
17世紀波義耳對紫羅蘭花的一次意外發現,得到了一種指示劑。
[投影] 波義耳實驗得到了一種指示劑。
你在實驗過程中還有哪些疑問?對蠟燭你還想知道些什么?
對物質的研究是無止境的,只要平時多觀察、多思考,處處都會有新的發現。
同學們不妨通過今天的探究活動,聯系生活實際和自己的切身感受,以《燭光探秘》或《蠟燭的自述》為題,寫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體裁不限,下次我們相互交流。
重做實驗,全面觀察分析描述現象。
討論、交流、發言,能自我解釋的,現場解釋。如:
對應開頭,首尾相應,再次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體會多角度、全方位的觀察現象。
將化學學習興趣延伸至課外。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