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黃土高原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_內蒙古 - 包頭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級下冊第六章第三節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_內蒙古 - 包頭
《世界最大的黃土堆積區——黃土高原》(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
課題
世界上最大的黃土 堆積區——黃土高原
時間
2016年11月23日
課時
1
達成目標
1. 運用實驗數據和圖文資料分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原因和危
害;
2. 通過實例,明確治理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措施;
3. 通過對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的原因、后果及治理措施的探討,初步樹立人地協調的觀念。
學習過程 知識點撥和學生活動
【導入新課】
播放視頻《信天游》。
信天游的傳唱之地,是一片廣漠無垠的黃色高原,這高原,千溝萬壑,連綿起伏,蒼茫、恢宏而又深藏著凄然、悲壯。千百年來,這里的自然環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人的生活習俗,塑造了蒼涼、宏壯而沉郁的信天游。
目的:吸引學生;引發學生興趣。 【知識回顧】
四組分別默寫黃土高原自然環境特征,快速且準確地完成的小組加分。 黃土高原的過渡性:從我們的復習當中可以看出黃土高原的地理位置非常特殊,它處在我國地勢第二級階梯,也就是第三級階梯向第一級階梯的過渡地帶,同時它是半濕潤地區向半干旱地區過渡的地區,植被由森林向草原過渡,農業類型由種植業向畜牧業過渡。由于這種特殊的過渡性,使得該地的環境要素不穩定,導致環境問題多發。黃土高原溝壑縱橫,不同于內蒙古高原地形平坦,原因就在于這里長期的水土流失。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這種新的環境問題。 【新課講授】
一、水土流失概念&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嚴重性
水土流失指的是在自然或人為因素的影響下造成的地表土壤中的水分和土壤同時流失的現象。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現象非常嚴重,70%的面積都存在嚴重的水土流失現象,每年向下游輸沙約12.8億噸。面對如此嚴重的環境問題,我們自然想到的是能否盡自己的一份力。首先要了解的是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有哪些,它們怎么樣影響著水土流失。 二、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
請看導學案正面的表格,表格第一列表示植被覆蓋率,數值越大,表示植被越茂密,最后一列是侵蝕量,表示每年每立方千米中多少噸土壤被帶走,數值越大,說明水土流失越嚴重。下面請每組利用平板電腦中的模擬實驗計算侵蝕量,并得出結論。
觀看模擬演示實驗,記錄實驗數據,得出結論。 植被(%)
坡度(°)
1小時降水總量(mm) 侵蝕量(t/km2
)
① 0 5 40 ② 70 5 40 ③ 70 20 40 ④
70
20
80
*注:侵蝕量數值越大,說明水土流失越嚴重。 結論:
1. 對比①和②可得出:是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條件下,,水土流失越。
2. 對比②和③可得出:是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條件下,,水土流失越。
3. 對比③和④可得出:是影響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在相同條件下,,水土流失越。
水土流失除了和植被,坡度和降水強度有關外,還與土壤的質地有關,比如說疏松的沙土和緊實的粘土在相同條件下哪個水土流失更嚴重呢?
給出沙土和黏土的圖片,學生比較。
剛剛我們見到的都是模擬的實驗,現在來觀看下我們學校同學親自操作的實驗。來驗證下我們的結論。
播放地理實驗視頻。
三、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成因
有了科學實驗的支撐,請大家結合老師給的資料,從以上四個因素出發進行小組討論,分析黃土高原水土嚴重流失的自然原因,比一比哪個小組有理有據,又準確。
1. 自然原因
結合以上實驗和以下圖文資料,總結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成因。
材料一
黃土的物理性質表現為疏松、多孔隙,垂直節理發育,極易滲水,且有許多可溶性物質,很容易被流水侵蝕形成溝谷,也易造成沉陷和崩塌。
學生作答。自然原因:植被稀少、坡度陡峭、降水集中且多暴雨、土質疏松。 2. 人為原因
在我國古代漫長的時期內,黃土高原曾經是美麗富饒的地方,商朝時黃河流域的森林覆蓋率曾高達50%以上,除自然環境的變遷外,還有什么原因使得黃土高原變成了今日支離破碎的面貌呢?
給出圖片,學生歸納總結。
在我國古代漫長的時期內,黃土高原曾經是美麗富饒的地方,商朝時黃河流域的森林覆蓋率曾高達50%以上,除自然環境的變遷外,還有什么原因使得黃土高原變成了今日支離破碎的面貌呢?
愈加沉重的人口壓力導致過度開墾,亂砍濫伐,破壞了植被;人類修路、采礦,改變原有的土壤結構,使其更加疏松;人類的過度放牧也同時破壞著植被。 四、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危害
黃土高原嚴重的水土流失將地表肥沃的土壤帶走,使得自然災害加劇,生態環境惡化,而其影響的不僅僅是當地的生產生活,它對黃河下游也產生了巨大的危害。
學生回答“地上河”成因和危害。
播放反映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造成危害的視頻,感受其嚴重性和危害。 五、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的治理措施
相信看完視頻后,你們跟我一樣想給當地的居民想想辦法,你能不能根據影響水土流失的因素對癥下藥,想出幾條可行的措施呢?
小組討論后回答。 1. 植樹種草(生物措施)
植樹種草增加植被覆蓋率,效果明顯,渾濁的泥流經過護坡林草帶變成了少量清流,加一道附加題,假設你生活在黃土高原上,想要植樹種草,承包了AB兩塊地,坡度一陡一緩,一個種山杏和優質牧草,一個種草、灌木和山杏,你如何選擇?
A地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應該封山育林、育草,發揮其生態功能,B地坡度小,可以發揮其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種植山杏和優質牧草。
2. 修建梯田(工程措施)
梯田可以減緩坡面水流,有效的保蓄水土。 3. 打壩淤地
還有一種措施是叫做打壩淤地,先修建攔土壩,將泥沙淤積下來,數年以后就可以進行農業活動,這是當地人民在生產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智慧。
4. 禁止亂砍濫伐、退耕還林、合理放牧…… 關于人地的關系的思考
今天對于黃土高原的學習不僅僅是討論一個區域的環境問題,也讓我們有了更多對于人與自然之間應該怎樣相處的啟示,從很久以前的天定勝人,到后來的人定勝天的思想都不再適用于現在的我們,人與自然應該怎樣相處呢?認識到這個道理的人們在努力改善著黃土高原的生態環境,大規模的植被建設后黃土高原上出現了一抹鮮嫩而蒼翠的綠色。這才是更讓人心生欣慰的事情。
教學反思
對時間的把控不足,沒有及時進行教學反饋;
對小組合作學習的思考:小組之間同質,組間成員之間體現個體差異性,對于所有學生如何考察是否每個人都參與到了,比較缺少這方面的經驗;
應給每個學生一個平板電腦,提高每個人的體驗性和參與度,地理教學的發
展方向之一就是與信息技術整合,備課階段體現在實驗視頻的制作,教學軟件的應用,課上體現在多讓學生接觸。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