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標簽:俄羅斯
所屬欄目:初中地理優質課視頻
視頻課題:魯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級下冊《俄羅斯》遼寧省 - 沈陽
本視頻配套資料的教學設計、課件 /課堂實錄及教案下載可聯本站系客服
魯教版初中地理六年級下冊 《俄羅斯》遼寧省 - 沈陽
俄羅斯教學設計
課標內容:
1.在地圖上指出某國家地理位置、領土組成和首都。 2.根據地圖和其他資料概括某國家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學習目標:
1.能夠運用地圖描述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和范圍。 2.能夠運用地圖分析俄羅斯的地形、河流及氣候特點。 教學策略:
1、 讀圖分析法:課前調查表明七年級大部分學生對于第二次世界大戰歷史知
之不多,為此在上課時讓學生觀看了二戰的視頻。在視頻中發現問題,并把思維方向指向本節課重點內容,在視頻與教學目標之間建立起密切聯系,從而鍛煉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教學技術:使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平臺等手段進行教學 重點:在地圖上指出俄羅斯的地形、地勢及河流和湖泊。 難點:運用地圖和其他資料,聯系俄羅斯自然環境的基本特點。 過程與方法:
導入新課:通過對二戰激發學習興趣
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國家和中國一樣都是世界上非常偉大的國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戰勝了以希特勒為首的德國法西斯,取得了二戰中歐洲戰場的勝利。它就是—俄羅斯。(放二戰視頻)
視頻中提到的斯大林格勒是俄羅斯南部的城市,受伏爾加河的滋潤,物產豐富歷來被稱為俄羅斯的“南部糧倉”。 二戰時期,希特勒為了搶占資源,對斯大林格勒進行閃電式襲擊,但武器和兵力充足的德國軍隊,不但沒有取得勝利。相反,這場戰役竟成了德軍的“滑鐵盧”,它成為二戰中同盟國走向勝利的重要轉折點,那到底是哪些因素導致蘇軍勝利德國失敗的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帶著這個問題一起重溫這段歷史,學習俄羅斯。
設計意圖:通過視頻的觀看,學生對第二次世界大戰和希特勒會有初步的了解,而且這個階段的學生對戰爭有著強烈的好奇,以此引入,給學生新鮮感。 教學環節一:地圖導學識位置 1、讀圖了解俄羅斯的位置和范圍。
2
(1)學習俄羅斯之前我們首先要了解這個俄羅斯在世界上的位置和范圍。請同學們把書翻到
37頁參照圖7.47完成自主學習1中的幾個填空題。
地理位置:①緯度位置:俄羅斯主要位于50°N-70°N,有一條特殊的緯線 穿過俄
羅斯,因此俄羅斯大部分屬于 帶,小部分屬于 帶。緯度 (高∕低) ②海陸位置:俄羅斯地處 大陸北部,北靠 ,東臨 ,瀕 。
范圍:俄羅斯地跨 兩洲。面積超過 平方千米,是界上面積 的國家。 (2)用板書歸納
設計意圖:幫助學生建立自主學習的思維過程。 2、讀圖了解俄羅斯的鄰國
讓我們回到1941年的戰爭中,在幾乎占領整個歐洲的大好形勢下由希特勒統治的德軍開始大舉進攻蘇聯。從歐洲進入俄羅斯是圖中的哪個方向進入的俄羅斯呢?請同學們快速從圖7.48中找到俄羅斯位于歐洲的鄰國?那亞洲的鄰國有哪些呢?快速從圖中找出來。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正確的讀圖,在頭腦中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
(承轉):接下來我們看德軍進入蘇聯后,雖然只占領了蘇聯四分之一的部分,但希特勒卻認 為自己的勝利指日可待了,甚至開始沾沾自喜了,這是為什么呢? 3、理解俄羅斯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國家
教師問 :觀察一下俄羅斯的城市分布圖,分析俄羅斯到底是亞洲國家還是歐洲國家呢? 學生答:一個國家的首都歷來都是這個國家最總要的城市,俄羅斯也一樣,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是俄羅斯最大的城市,是俄羅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它就位于俄羅斯的歐洲部分的中心。俄羅斯四分之三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歐洲,而四分之一的人口和城市分布在亞洲,那也就注定了俄羅斯的經濟和交通中心也在歐洲部分。所以我們得出一個結論,俄羅斯是一個地跨亞歐兩洲的國家,但它卻是一個傳統的歐洲國家。
3
設計意圖:通過設疑引起學生的思考 教學環節二:自主學習地形與河流
接下來我們學習俄羅斯的自然概況,請同學習們把書翻到37頁根據圖7.48俄羅斯的地形圖自主學習完成前面的幾個小題。
1.讀P37俄羅斯地形圖,找出以下地理事物:東歐平原、伏爾加河、西西伯利亞平原、鄂畢河、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并填注在以下表格中。
2.地形特點:俄羅斯大部分地區地形平坦, 和 面積廣大,西部以 為主,東部多 、 。
3.河流:俄羅斯有許多大河,由西向東依次是 、 、 、
其中位于北亞地區主要有 、 、 ,自 向 注入 。從河流流向可判斷,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地勢 。 4、 是歐洲第一長河,它屬于內流河,注入世界最大的湖泊 ,被俄羅斯人譽為“母親伏爾加”。
5、湖泊: 位于西伯利亞地區,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第1題找同學把答案填到這個圖中。第2、3、4、5題找同學到前面指圖說出你的答案。 設計意圖:利用學以致用引導學生對俄羅斯自然環境特點建立整體認知。
(承轉):雖然德軍占領了俄羅斯人口、城市和工農業非常集中的歐洲部分,但是在前蘇聯人民眾志成城的堅決抗爭和一個很關鍵的自然因素的影響下,德國進攻蘇聯失敗,并進而輸掉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
設計意圖:激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出課題。在“關鍵的自然因素”上加框,引發學生的思考 教學環節三:合作探究知氣候
1、請同學們把書翻到38頁看活動題的第二題,根據圖7.49我們小組討論完成這三個問題。 (1)看看俄羅斯有哪些氣候類型?以哪種氣候分布最廣?
(2)讀莫斯科、雅庫茨克多年平均各月降水量圖,比較兩地的氣候差異。(提示從氣溫、降水量、氣溫年較差方面考慮)
4
(3)俄羅斯氣候的特征是什么?主要受什么因素的影響?
學生小組一:俄羅斯有四種氣候類型。北冰洋沿岸的是寒帶氣候,太平洋沿岸是溫帶季風氣候,
俄羅斯內部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大高加索山脈是高原山地氣候。其中分布最廣的是溫帶大陸性氣候。
學生小組二:莫斯科的年均值高于雅庫茨克,莫斯科的氣溫年較差小于雅庫茨克,莫斯科的降
水多于雅庫茨克。
學生小組三:俄羅斯氣候最突出的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主要受緯度因
素的影響。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獨立思考、總結分析、歸納結論,加深學生對本節課內容的理解,反扣了
最初的問題,鍛煉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學生感覺自己已經初步具備分析戰爭勝
負的能力,享受到了學習帶來的樂趣。
(承轉)在俄羅斯西南,黑海之濱有一個城市索契,在今年春節期間成為了世界矚目的地方,
同學們知道為什么嗎?第22屆冬奧會在這里舉行。俄羅斯總統在申辦冬奧會時曾胸有成竹地對國際奧委會成員說:“舉辦冬奧會,我們俄羅斯有得天獨厚的條件。”誰知道這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什么?就是寒冷的氣候。那么俄羅斯的氣候到底有多冷呢? 2、請同學們判斷大屏幕上的四句話到底是真是假? 墻有一人厚 哈氣能結冰
汽車會在一夜之間“消失” 公交車會在一夜之間變成“冷庫”
教師總結:剛才我們說雅庫茨克的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45度,零攝氏度以下持續時間8月,可以深刻的體會到了,俄羅斯氣候最突出的特點是:冬季寒冷而漫長,夏季溫暖而短促。在俄羅斯像雅庫茨克這么冷的地方占了全國總面積的三分之二,其中北半球的寒極也在俄羅斯,曾經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73攝氏度,于是下面這幾種情況在如此寒冷的俄羅斯都是真的。
5
設計意圖:將俄羅斯的主要地理特點蘊含到“是真是假”的趣味內容中,制造懸疑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承轉)也正是因為俄羅斯寒冷的天氣,所以德軍的失敗也是注定的,我們說希特勒太過自信了,他沒有選擇春季也沒有選擇夏季進攻蘇聯,而是偏偏選擇了初冬時節,1942年12月1日,德軍在零下40多攝氏度的夜里,他的槍支炮彈都受潮凍裂了,穿著夏季制服的德軍也飽受凍傷之苦,再加上蘇聯軍民的奮勇抵抗,將德國法西斯趕出了家園,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場的勝利。至此這場戰爭夜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課堂結束語:
如果說“寒”是上帝對俄羅斯人的考驗,那么“大”就是對俄羅斯的眷顧。俄羅斯作為中國最大的鄰國,我們一直在關注著它的發展,中、俄兩國面臨著很多相同的國際局面,在經濟上又有互補性,因此,互相借鑒,互相協作是兩國各自實現強國夢想的必由之路!
設計意圖:結束語目的在于使學生對俄羅斯兩大特點“寒”和“大”加深認識。同時,培養學
以致用的習慣,樹立用綜合性和可持續發展觀點看問題的意識。
最后請同學們來欣賞關于俄羅斯的一段視頻,來感受俄羅斯的大國風范。
視頻來源:優質課網 www.jixiangsibao.com